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機械領域,具體是一種變距雙行開溝機。
背景技術:
在給部分農作物(如果樹)施肥時,常采用拖拉機牽引開溝機進行開溝,然后給作物施肥,為了提高作業效率,需要采用拖拉機牽引雙行開溝機同時給兩側的農作物進行開溝作業,而且要求施放的肥料盡量靠近農作物的根須末端以有利于作物吸收養分。由于農作物生長的大小不一或種植行距不同,在作業過程中還要避免開溝機碰傷作物,需要一種能調整兩個開溝犁距離的雙行開溝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變距雙行開溝機,該開溝機兩個開溝犁距離可調。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變距雙行開溝機包括機架和左右對稱的開溝犁模塊,本開溝機的特征是安裝所述開溝犁模塊的活動座通過兩個等長的連桿與所述機架上的固定座活動連接,所述活動座上兩個銷軸中心和所述固定座上兩個銷軸中心的封閉連線為平行四邊形,所述兩個等長的連桿中至少一個連桿上與機架之間安裝有可變長度的支撐桿,所述活動座和開溝犁模塊可在水平方向擺動,活動座擺動時,活動座上兩個銷軸中心的連線始終與固定座上兩個銷軸中心的連線平行,即所述活動座及開溝犁模塊在前后方向(開溝機中心線方向)的角度始終不變,所述兩個等長的連桿中至少一個連桿上與機架之間安裝有可變長度的支撐桿,將所述支撐桿的長度固定即可固定開溝犁模塊的左右位置,改變支撐桿的長度即可改變左右開溝犁模塊的距離。
拖拉機牽引本實用新型變距雙行開溝機為左右兩側的農作物進行開溝及施肥作業時,根據農作物生長的大小不一或種植行距不同,可通過調整支撐桿的長度而改變左右開溝犁模塊的距離,使得開溝犁模塊開出的施肥溝盡量靠近農作物的根須末端,有利于農作物吸收肥料養分,開溝機又不碰傷兩側的農作物。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支撐桿是液壓油缸。采用拖拉機液壓系統直接調整液壓油缸長度,達到改變左右開溝犁模塊距離的目的,快捷、方便。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支撐桿是可變長度的調節螺桿。調整較方便,成本較低。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案,所述連桿是鋼管。具有強度高,重量輕的特點。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實現雙行開溝機在一定范圍內行距可調,即可根據農作物生長的大小不一或種植行距不同,方便調整成為不同行距的雙行開溝機,提高了雙行開溝機的利用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變距雙行開溝機實施例1俯視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左視圖(局部剖)。
圖3是本實用新型變距雙行開溝機實施例2俯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變距雙行開溝機實施例1包括機架1、左右對稱的固定座2、左右對稱的連桿4和11、左右對稱的液壓油缸13、左右對稱的活動座9、左右對稱的開溝犁模塊8,開溝犁模塊8固定在活動座9上,固定座2對稱固定在機架1兩側,活動座9通過兩個等長的連桿4和11以及銷軸3、7、10、12與機架1上的固定座2活動連接,活動座2上兩個銷軸7和10的中心與固定座2上兩個銷軸3和12的中心四個點的封閉連線為平行四邊形,連桿4上有支撐座5,液壓油缸13的一端通過銷軸6與支撐座5活動連接,液壓油缸13的另一端通過銷軸14與機架1后端的固定座15活動連接。活動座9可在水平方向擺動,活動座9擺動時,活動座9上兩個銷軸7和10的中心的連線始終與固定座2上兩個銷軸3和12的中心的連線平行,即活動座9及開溝犁模塊8在前后方向(開溝機中心線方向)的角度始終不變。當液壓油缸13的支撐長度改變時,活動座9和開溝犁模塊8的位置將改變,從而得到左右開溝犁模塊8的不同距離,即左右開溝犁模塊8的距離可在一定范圍內調整。左右液壓油缸13的活塞桿伸長到任意位置并固定,即可固定左右開溝犁模塊8的距離,從而得到不同行距的開溝機,左右液壓油缸13的活塞桿都伸長到極限位置時,左右開溝犁模塊8的距離最大,左右液壓油缸13的活塞桿都收縮到極限位置時,左右開溝犁模塊8的距離最小(圖1中雙點劃線位置)。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變距雙行開溝機的左右對稱的連桿4和11采用鋼管制造,強度高,重量輕。
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變距雙行開溝機實施例2中,左右對稱的支撐桿13是可變長度的調節螺桿。將調節螺桿調整到不同長度,即可得到左右開溝犁模塊8的不同距離,即左右開溝犁模塊8的距離可在一定范圍內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