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脫殼裝置領域,具體的提供了一種種子脫殼裝置。
背景技術:
花生、紫云英、紫穗槐等硬實種子由于外面包著硬膜或硬殼難以發芽,需將殼去掉才好催芽。目前市面上也有各式脫殼機。但這些脫殼機要么結構復雜、成本高,要么結構過于簡單,脫殼脫不干凈且容易發生堵塞,脫殼效率也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簡單實用的種子脫殼機。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一種種子脫殼裝置,包括筒體和設于筒體內的攪拌裝置,所述筒體橫向設置,筒體上方設有進料口,筒體下方為網狀結構;所述攪拌裝置包括由電機帶動的轉動軸和設于轉動軸上的攪拌葉片,所述攪拌葉片包括沿轉動軸圓周方向間隔設置的攪拌棍和攪拌刀。攪拌刀可在種子表面形成劃痕,再經攪拌棍的敲打、碾壓,可實現種子皮的徹底分離。
優選的,所述攪拌棍及攪拌刀橫向設置、兩端分別通過支撐桿與轉動軸相連。相比直接與轉動軸相連的片狀攪拌棍、攪拌刀,或單個間隔設置在轉動軸上的攪拌棍、攪拌刀,結構更簡單,有利于降低加工成本,且脫殼空間更大,有利于提高脫殼效率。
優選的,所述攪拌棍的截面為圓形,所述攪拌刀的截面為三角形。有利于提高脫殼效率。
優選的,所述三角形攪拌刀至少一條邊為鋸齒狀。可在種子表面形成多層劃痕,有利于提高脫殼效率。
優選的,所述筒體下方設有滑槽,所述滑槽上還卡接有毛刷。沿滑槽滑動毛刷,可對網狀筒體進行清理,避免堵塞,提高脫殼效率。
優選的,所述筒體包括相互鉸接的上筒體和下筒體,所述上筒體外側設有把手,下筒體外側與支腳相連。分體設置,便于維修、更換攪拌裝置。
本實用新型優點:1、攪拌刀可在種子表面形成劃痕,攪拌棍可對種殼進行敲打、碾壓,兩者協同作用可實現種子皮的徹底分離,提高脫殼質量和脫殼效率。
2、毛刷的設置,可對網狀筒體進行清理,避免堵塞,提高脫殼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橫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打開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1至圖2中的附圖標號為:1-筒體,2-上筒體,3-下筒體,4-進料口,5-把手,6-支腳,7-滑槽,8-毛刷,9-轉動軸,10-攪拌棍,11-攪拌刀,12-支撐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2所示,一種種子脫殼裝置,包括筒體1和設于筒體內的攪拌裝置,所述筒體1橫向設置,包括相互鉸接的上筒體2和下筒體3,所述上筒體2上部設有進料口4、外側設有把手5,下筒體3為網狀結構,下筒體3外側與支腳6相連。所述下筒體3下方還設有滑槽7,所述滑槽7內卡接有毛刷8。
所述攪拌裝置包括由電機帶動的轉動軸9和設于轉動軸9上的攪拌葉片,所述攪拌葉片包括沿轉動軸圓周方向間隔設置的攪拌棍10和攪拌刀11。所述攪拌棍10及攪拌刀11橫向設置、兩端分別通過支撐桿12與轉動軸9相連。攪拌棍10的截面為圓形,所述攪拌刀11的截面為三角形。所述三角形攪拌刀11不與支撐桿12相連的兩條邊均為鋸齒狀。
使用時,啟動電機,將種子從進料口4處放入,種子在攪拌棍10及攪拌刀11的拍打、揉搓下實現脫殼,并從下筒體3排出。
本實用新型通過間隔設置攪拌棍10和攪拌刀11,可有效去除種子皮,并提高脫皮效率。本實用新型尤其適于硬實種子的脫皮。
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作各種修改或改動,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