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農用種植機械,特別指旱地種子播種、秧苗旱地插植、施肥水澆水定植為一體的多功能旱地種植機。
背景技術:
目前,因眾多平原地區旱地種植作業要求不誤農時,而現有的水田插秧機不能實現旱地種植作業,因此,一次旱地種植作業需要人工數量多,農民作業條件辛苦。市場上現有的種植作業的農業機械一般都只具有單一的功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種植作業的農業機械功能性單一、不能實現旱地秧苗種植作業、作業需要人工數量多、農民作業條件辛苦等不足,提供一種能實現旱地多功能種植作業、作業需要人工數量少,農民作業條件輕松的多功能旱地種植機。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多功能旱地種植機包括車身部分、施肥水澆水系統和至少一組種植裝置總成。各組
所述種植裝置總成首尾依次相連。所述車身部分上設有所述施肥水澆水系統和至少一組種植裝置總成。所述施肥水澆水系統與每組所述種植裝置總成相連。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施肥水澆水系統包括水箱箱體、加水水泵裝置、水箱口加蓋、水上限位感應裝置、水下限位感應裝置和至少一組儲水部分。
所述水箱箱體的頂部設有所述加水水泵裝置和水箱口加蓋。所述水箱箱體側面的上部設有所述水上限位感應裝置。所述水箱箱體側面的下部設有所述水下限位感應裝置。所述水箱箱體的底部設有所述至少一組儲水部分。所述一組儲水部分對應所述一組種植裝置總成且所述每組儲水部分都與與之對應的所述種植裝置總成相連。
每組所述儲水部分包括定植水定量儲水裝置、澆水軟管接口和二個電控水閥。所述定植水定量儲水裝置設置在所述水箱箱體的底部。所述定植水定量儲水裝置的側面設有所述澆水軟管接口。所述澆水軟管接口與與之對應的所述種植裝置總成相連。一個所述電控水閥設置在所述水箱箱體和定植水定量儲水裝置之間,另一個所述電控水閥設置在所述澆水軟管接口上。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每組所述種植裝置總成包括秧苗放置架、至少一個秧苗放置盤、種子存儲播種器、種苗放入通道部分、打孔埋土機構、夾放秧苗機械手、機械手縱向導軌、機械手橫向導軌、托板和退秧苗放置盤托板升降液壓缸。
所述至少一個秧苗放置盤設置在所述秧苗放置架上。所述秧苗放置架的背面設有所述種子存儲播種器。所述秧苗放置架的下部對應所述種子存儲播種器的下方設有所述種苗放入通道部分。所述秧苗放置架的底部對應所述種苗放入通道部分的下方設有所述開孔埋土機構。所述機械手橫向導軌和機械手縱向導軌設置在所述秧苗放置架上。所述夾放秧苗機械手設置在所述機械手橫向導軌或機械手縱向導軌上。所述退秧苗放置盤托板升降液壓缸設置在所述秧苗放置架的底面。所述托板設置在所述退秧苗放置盤托板升降液壓缸的頂部。所述施肥水澆水系統與所述種苗放入通道部分相連。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車身部分包括機械作業底盤部分、柴油機、液壓系統、制動剎車踏板、取力器、取力器分離裝置、液壓油箱、儀表控制平臺、頂棚、尾部護欄、梯子、二個前擋泥板、二個后擋泥板、配重塊、散熱器、大燈、進氣過濾系統、排氣筒、操作人員座椅、方向盤、電控箱和液壓串泵。
所述機械作業底盤部分上從頭部到尾部依次設有所述柴油機、液壓系統、儀表控制平臺、方向盤、制動剎車踏板、取力器、取力器分離裝置、液壓串泵、液壓油箱、施肥水澆水系統、至少一組種植裝置總成和尾部護欄。所述液壓油箱的頂部設有所述操作人員座椅和頂棚。所述施肥水澆水系統的頂部設有所述電控箱。所述尾部護欄的底部設有所述梯子。所述大燈、進氣過濾系統、排氣筒、散熱器、配重塊、二個前擋泥板設置在車頭。所述二個后擋泥板設置在車后部。
所述機械作業底盤部分包括底盤架、二個前轉向輪、轉向系統、第一液壓馬達裝置、二個后驅動輪和種植作業尾架。所述二個前轉向輪對稱設置在車頭。所述二個后驅動輪設置在車后部。所述種植作業尾架設置在所述車尾。所述第一液壓馬達裝置設置在所述底盤架的底部,所述轉向系統設置在所述底盤架上。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多功能旱地種植機還包括調節光桿,各組所述種植裝置總成通過所述調節光桿首尾依次相連。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每組所述種植裝置總成還包括秧苗放置盤滑動導軌和至少一個進退秧苗部分。所述秧苗放置盤滑動導軌設置在所述秧苗放置架上。每個所述進退秧苗部分設置在所述秧苗放置盤滑動導軌上。
每個所述進退秧苗部分包括四個電磁定位鎖、四個進退秧苗定位銷鎖塊、一對秧苗放置盤滑動導具、四個滑動導軌裝置水平位伸縮液壓缸和二個滑動導軌裝置上下移動液壓缸。
所述一對秧苗放置盤滑動導具對稱設置在所述秧苗放置盤滑動導軌上。所述四個進退秧苗定位銷鎖塊對稱設置在所述秧苗放置盤滑動導軌上。每個所述秧苗放置盤滑動導具對應二個所述滑動軌道裝置水平位伸縮液壓缸且二個所述滑動導軌裝置水平位伸縮液壓缸分別設置在所述秧苗放置盤滑動導具的兩端。每個所述秧苗放置盤滑動導具的中部都設有一個所述滑動導軌裝置上下移動液壓缸。所述四個電磁定位鎖對稱設置在所述秧苗放置盤滑動導軌上且一個所述電磁定位鎖對應一個所述進退秧苗定位銷鎖塊。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種苗放入通道部分包括種苗放入通道、放入通道滑動導軌、第一液壓缸、秧苗扶正軟體膜片、環形澆水腔、伸縮軟水管接口、環形澆水腔灑水孔和防水電磁開關。
所述放入通道滑動導軌設置在所述秧苗放置架的下部。所述種苗放入通道設置在所述放入通道滑動導軌上。所述放入通道滑動導軌上設有所述第一液壓缸。所述種苗放入通道的內壁上設有所述秧苗扶正軟體模片。所述種苗放入通道的下部設有環形澆水腔。所述環形澆水腔上設有伸縮水軟管接口和環形澆水腔灑水孔。所述種苗放入通道的底部設置有防水電磁開關。所述伸縮軟水管接口與所述施肥水澆水系統相連。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打孔埋土機構包括二組對稱設置的開孔埋土部分。
每組所述開孔埋土部分包括開孔埋土工具上下工作液壓缸、開孔埋土工具水平方向液壓缸、二個導向桿、開孔埋土滑動導軌、開孔埋土工具、滑動導具和液壓缸上下導軌構件。
所述開孔埋土滑動導軌的頂部設有所述開孔埋土工具上下工作液壓缸。所述開孔埋土滑動導軌的底部設有液壓缸上下導軌構件。所述開孔埋土水平方向液壓缸設置在所述液壓缸上下導軌構件的側面。所述二個導向桿穿過所述液壓缸上下導軌構件設置在所述液壓缸上下導軌構件上。所述開孔埋土工具設置在所述二個導向桿上。所述滑動導具設置在所述液壓上下導軌構件的頂部并伸進所述開孔埋土滑動導軌內。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每個所述秧苗放置盤包括至少二個基質秧苗放置格、秧盤、四個進退秧苗放置盤定位銷鎖孔、四個電磁定位銷鎖孔、四個進退秧苗定位銷鎖孔塊和二個拉手扣。
所述秧盤上設有所述至少二個基質秧苗放置格。所述秧盤的正面和背面對稱設置有所述四個進退秧苗定位銷鎖孔塊。每個所述進退秧苗定位銷鎖孔塊上都設有一個所述進退秧苗放置盤定位銷鎖孔和一個所述電磁定位銷鎖孔。所述二個拉手扣設置在所述秧盤的側面。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種子存儲播種器包括種子存儲器蓋、種子存儲器、光桿套筒、更換種子分配模塊窗口、播種器、二個種子分配模塊安裝位、播種導向通道和第二液壓馬達裝置。
所述種子存儲器蓋設置在所述種子存儲器的頂部。所述種子存儲器的底部設有所述播種器。所述播種器的底部設有所述播種導向通道。所述播種器內的頂部對應所述種子存儲器的下方設有一個所述種子分配模塊安裝位。所述播種器內的底部對應所述播種導向通道的上方設有另一個所述種子分配模塊安裝位。所述播種器的邊緣設有所述更換種子分配模塊窗口。所述播種器的外表面還設有所述光桿套筒和第二液壓馬達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及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可以單行或多行種植作業,行距與間距在一定范圍內可以調節。
2、本實用新型設有施肥水澆水系統,能實現旱地澆水種植作業。
3、本實用新型具有多功能,既可以插秧,又可以播種。
4、本實用新型作業時需要人工數量少,農民工作輕松。
5、本實用新型播種種子與插植秧苗不限于單一品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主視圖。
圖2為圖1中本實用新型的左視圖。
圖3為圖1中機械作業底盤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1中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1中施肥水澆水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1中種植裝置總成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7為圖6中秧苗放置盤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圖1中種植裝置總成的側視圖。
圖9為圖1中種植裝置總成的主視圖。
圖10為圖9中部分結構的俯視圖。
圖11為圖6中的種子存儲播種器的主視圖。
圖12為圖11的側視圖。
圖13為圖11中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14為圖8中種苗放入通道部分和開孔埋土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15為圖14中種苗放入通道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圖16為圖14中開孔埋土機構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17為圖16中的部分剖視圖。
圖18為圖16的俯視圖。
圖19為圖16的部分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本實用新型的首選實施例。但是,本實用新型可以以許多不同形式來實現,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實施例。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例的目的是使對本實用新型的公開內容更加透徹全面。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設置”在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在另一個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與另一個元件“相連”, 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實用新型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實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1
請參閱圖1至圖19,一種多功能旱地種植機包括車身部分、施肥水澆水系統1和四組種
植裝置總成2(圖中只畫出了二組種植裝置總成)。各組種植裝置總成2首尾依次相連。車身部分上設有施肥水澆水系統1和四組種植裝置總成2。施肥水澆水系統1與每組種植裝置總成2相連。
在本實施例中,多功能旱地種植機還包括調節光桿7,各組種植裝置總成2通過調節光桿7首尾依次相連。調節光桿7可以調節每一組種植裝置總成2之間的行距和間距。
如圖5所示,施肥水澆水系統1包括水箱箱體11、加水水泵裝置12、水箱口加蓋13、水上限位感應裝置14、水下限位感應裝置15和四組儲水部分(圖中只畫出了一組儲水部分)。
其中,水箱箱體11的頂部設有加水水泵裝置12和水箱口加蓋13。水箱箱體11側面的上部設有水上限位感應裝置14。水箱箱體11側面的下部設有水下限位感應裝置15。水箱箱體11的底部設有二組儲水部分。一組儲水部分對應一組種植裝置總成2且每組儲水部分都與與之對應的種植裝置總成2相連。
具體的,每組儲水部分包括定植水定量儲水裝置16、澆水軟管接口17和二個電控水閥18。定植水定量儲水裝置16設置在水箱箱體11的底部。定植水定量儲水裝置16的側面設有澆水軟管接口17。澆水軟管接口17與與之對應的種植裝置總成2相連。一個電控水閥18設置在水箱箱體11和定植水定量儲水裝置16之間,另一個電控水閥18設置在澆水軟管接口17上。
如圖6、圖8和圖9所示,每組所述種植裝置總成2包括秧苗放置架21、五個秧苗放置盤22、種子存儲播種器、種苗放入通道部分、打孔埋土機構、夾放秧苗機械手23、機械手縱向導軌24、機械手橫向導軌25、托板26和退秧苗放置盤托板升降液壓缸27。
其中,五個秧苗放置盤22設置在秧苗放置架21上。秧苗放置架21設有五層,可放置五個秧苗放置盤22。秧苗放置架21的背面設有種子存儲播種器。秧苗放置架21的下部對應種子存儲播種器的下方設有種苗放入通道部分。秧苗放置架21的底部對應種苗放入通道部分的下方設有開孔埋土機構。
具體的,機械手橫向導軌25和機械手縱向導軌24設置在秧苗放置架21上。夾放秧苗機械手23設置在機械手橫向導軌25或機械手縱向導軌24上。退秧苗放置盤托板升降液壓缸27設置在秧苗放置架21的底面。托板26設置在退秧苗放置盤托板升降液壓缸27的頂部。施肥水澆水系統1與種苗放入通道部分相連。
如圖1至圖4所示,車身部分包括機械作業底盤部分、柴油機81、液壓系統、制動剎車踏板83、取力器84、取力器分離裝置85、液壓油箱86、儀表控制平臺87、頂棚88、尾部護欄89、梯子9、二個前擋泥板91、二個后擋泥板92、配重塊93、散熱器94、大燈95、進氣過濾系統96、排氣筒97、操作人員座椅98、方向盤99、電控箱82和液壓串泵90。
其中,機械作業底盤部分上從頭部到尾部依次設有柴油機81、液壓系統、儀表控制平臺87、方向盤99、制動剎車踏板83、取力器84、取力器分離裝置85、液壓串泵90、液壓油箱86、施肥水澆水系統1、二組種植裝置總成2和尾部護欄89。
具體的,液壓油箱86的頂部設有所述操作人員座椅98和頂棚88。施肥水澆水系統1的頂部設有電控箱82。尾部護欄89的底部設有梯子9。大燈95、進氣過濾系統96、排氣筒97、散熱器94、配重塊93、二個前擋泥板91設置在車頭。二個后擋泥板92設置在車后部。
如圖3所示,機械作業底盤部分包括底盤架801、二個前轉向輪802、轉向系統803、第一液壓馬達裝置804、二個后驅動輪和種植作業尾架806。
其中,二個前轉向輪802對稱設置在車頭。二個后驅動輪805設置在車后部。種植作業尾架806設置在車尾。第一液壓馬達裝置804設置在底盤架801的底部,轉向系統803設置在底盤架801上。
如圖8至圖10所示,每組所述種植裝置總成2還包括秧苗放置盤滑動導軌28和五個進退秧苗部分(圖中只畫出了一個進退秧苗部分)。秧苗放置盤滑動導軌28設置在秧苗放置架21上。每個進退秧苗部分都設置在秧苗放置盤滑動導軌28上。
其中,每個進退秧苗部分包括四個電磁定位鎖290、四個進退秧苗定位銷鎖塊291、一對秧苗放置盤滑動導具292、四個滑動導軌裝置水平位伸縮液壓缸293和二個滑動導軌裝置上下移動液壓缸294。
具體的,一對秧苗放置盤滑動導具292對稱設置在秧苗放置盤滑動導軌28上。四個進退秧苗定位銷鎖塊291對稱設置在秧苗放置盤滑動導軌28上。每個秧苗放置盤滑動導具292對應二個滑動導軌裝置水平位伸縮液壓缸293且二個滑動導軌裝置水平位伸縮液壓缸293分別設置在秧苗放置盤滑動導具292的兩端。每個秧苗放置盤滑動導具292的中部都設有一個滑動導軌裝置上下移動液壓缸294。四個電磁定位鎖290對稱設置在秧苗放置盤滑動導軌28上且一個電磁定位鎖290對應一個進退秧苗定位銷鎖塊291。
如圖14和圖15所示,種苗放入通道部分包括種苗放入通道31、放入通道滑動軌道32、第一液壓缸33、秧苗扶正軟體膜片34、環形澆水腔35、伸縮軟水管接口36、環形澆水腔灑水孔37和防水電磁開關38。
其中,放入通道滑動導軌32設置在秧苗放置架21的下部。種苗放入通道31設置在放入通道滑動導軌32上。放入通道滑動導軌32上設有第一液壓缸33。種苗放入通道31的內壁上設有秧苗扶正軟體模片34。種苗放入通道31的下部設有環形澆水腔35。環形澆水腔35上設有伸縮水軟管接口36和環形澆水腔灑水孔37。種苗放入通道31的底部設置有防水電磁開關38。伸縮軟水管接口36與施肥水澆水系統1相連。
如圖14至圖19所示,打孔埋土機構包括二組對稱設置的開孔埋土部分。
其中,每組開孔埋土部分包括開孔埋土工具上下工作液壓缸51、開孔埋土工具水平方向液壓缸52、二個導向桿53、開孔埋土滑動導軌54、開孔埋土工具55、滑動導具56和液壓缸上下導軌構件57。
具體的,開孔埋土滑動導軌54的頂部設有開孔埋土工具上下工作液壓缸51。開孔埋土滑動導軌54的底部設有液壓缸上下導軌構件57。開孔埋土水平方向液壓缸52設置在液壓缸上下導軌構件57的側面。二個導向桿53穿過所述液壓缸上下導軌構件57設置在液壓缸上下導軌構件57上。開孔埋土工具55設置在二個導向桿53上。滑動導具56設置在液壓上下導軌構件57的頂部并伸進開孔埋土滑動導軌54內。
如圖7所示,每個秧苗放置盤22包括至少二個基質秧苗放置格220、秧盤221、四個進退秧苗放置盤定位銷鎖孔222、四個電磁定位銷鎖孔223、四個進退秧苗定位銷鎖孔塊224和拉手扣225。
其中,秧盤221上設有至少二個基質秧苗放置格220。秧盤221的正面和背面對稱設置有四個進退秧苗定位銷鎖孔塊224。每個進退秧苗定位銷鎖孔塊224上都設有一個進退秧苗放置盤定位銷鎖孔222和一個電磁定位銷鎖孔223。拉手扣225設置在秧盤221的側面。
如圖11至圖13所示,種子存儲播種器包括種子存儲器蓋61、種子存儲器62、光桿套筒63、更換種子分配模塊窗口64、播種器65、二個種子分配模塊安裝位66、播種導向通道67和第二液壓馬達裝置68。
其中,種子存儲器蓋61設置在種子存儲器62的頂部。種子存儲器62的底部設有播種器65。播種器65的底部設有播種導向通道67。播種器65內的頂部對應種子存儲器62的下方設有一個種子分配模塊安裝位66。播種器65內的底部對應播種導向通道67的上方設有另一個種子分配模塊安裝位66。播種器65的邊緣設有更換種子分配模塊窗口64。播種器65的外表面還設有光桿套筒63和第二液壓馬達裝置68。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其工作過程:
本實用新型只適應先進行了耕耙松土的平原或坡度小于15°的廣闊丘陵地區進行農作物的種子(種子直徑2-20mm范圍)、20㎝以下硬性秧苗種植作業。
本實用新型分二種作業類型模式,第一種作業類型模式:播種種子、澆水、定種。第二種作業類型模式:秧苗插植、澆水、定植。
本實用新型采用現代成熟的液壓與電控技術加上自主設計的種植作業裝置,液壓串泵90由柴油機81取力帶動,液壓系統由PLC控制各液壓執行元器件動作,實現一種多功能旱地種植機能按作業需求行走、轉向、制動、種植、施澆水等進行安全種植作業工作。
第一種作業類型模式:本實用新型種子的種植上需在耕耙松的平原區域旱地上通過所播種種子的不同種植要求布局旱地種子種植的行數、間距、行距并控制種子的播種粒數,已確保種子的發芽率及滿足種植種子農作物的生產技術要求。同一個播種器可更換安裝不同的種子分配播種模塊,播種種子直徑范圍在2-20mm之間。
其中,在本實施例中,種子存儲播種器有二個,從種子存儲播種器掉落下來的種子會掉到種苗放入通道31內,再經過環形澆水腔灑水孔37對種子進行澆水,最后在打孔埋土機構打好種植孔的前提下進行定種。
第二種作業類型模式:秧苗的插植上同樣需在耕耙松的平原區域旱地上通過人工把培育好的基質硬性秧苗(株長小于200mm)裝入秧苗放置盤后再放置到秧苗種植機構上,由秧苗種植機構上夾放秧苗機械手23將所需種植的秧苗運送到種苗放入通道31在打孔埋土機構的打好種植孔的前提下完成單株秧苗埋土種植作業,并要求旱地秧苗種植的行數、間距、行距控制,滿足種植秧苗農作物的生產技術要求。
其中,在本實施例中,秧苗放置架21有四個即四行,每個秧苗放置架21設有五層,可以放置二十個秧盤,秧盤里的秧苗被夾放秧苗機械手23夾完后,就會掉落到托板26上,上一層的秧苗夾放盤就會落下來繼續作業。當托板26上的秧苗放置盤22堆滿后,紅外線感應器報警裝置就會報警,PLC控制回到初始安全狀態。
本實用新型采用現代成熟的液壓與電控技術加上自主設計的種植作業裝置,液壓串泵90由柴油機81取力帶動,液壓系統由PLC控制各液壓執行元器件動作,實現一種多功能旱地種植機能按作業需求行走、轉向、制動、種植、施澆水等進行安全種植作業工作。
本實用新型整機研制實施方式PLC由第三方編程處理,液壓、電控零部件由合格供應商提供,機械作業底盤由合格農機生產廠定制,其它機構、裝置、導軌、模塊模具、電控箱等自制。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及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可以單行或多行種植作業,行距與間距在一定范圍內可以調節。
2、本實用新型設有施肥水澆水系統1,能實現旱地澆水種植作業。
3、本實用新型具有多功能,既可以插秧,又可以播種。
4、本實用新型作業時需要人工數量少,農民工作輕松。
5、本實用新型播種種子與插植秧苗不限于單一品種。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