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園林工具,尤其是一種油鋸上的新型高效地鉆頭。
背景技術:
為了保證城市、園區的綠化面積,園藝工人往往會移植相應的樹木,在移植之前需要對土地進行鉆孔,常規的鉆孔方式都是采用人工操作的,工作效率會很底下,因此,很多地方會采用地鉆來代替人工,地鉆可以真正實現全自動操作過程,讓人們從繁重的體力勞動 解放出來,但是目前的地鉆通常都是將連接桿上與地鉆頭連接,然后通過動力源驅動地鉆頭轉動,這樣子雖然鉆地的效率會比人工的快,但是還是不能講工作效率進行有效的提高,使用不是很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牢固、使用方便、增加工作效率的油鋸上的新型高效地鉆頭。
為解決上述現有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一種油鋸上的新型高效地鉆頭,包括支架、連接桿、地鉆頭、電機,所述電機放置在支架上,支架兩端對稱設有扶手,扶手上設有護套,電機底部通過安裝座連接設有連接桿,連接桿上環繞設有螺旋片,螺旋片底部通過螺母固定設有地鉆頭,地鉆頭兩側設有刀片,刀片安裝在螺旋片底部,刀片四周呈傾斜狀設置,且每個刀片一側設有若干凹槽。
作為優選,所述螺旋片上設有紋路,在鉆地的時候,通過紋路可以有效的將泥塊進行壓碎,便于輸送。
作為優選,所述連接桿一端設有防震套,防震套安裝在安裝座上,可以起到一個防震的效果。
作為優選,所述螺旋片上設有若干支撐桿,支撐桿另一端連接在連接桿上,可以對連接桿起到支撐的作用。
作為優選,所述地鉆頭為可拆卸結構,在使用完成后,可以對地鉆頭進行更換,便于清洗。
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提供一種油鋸上的新型高效地鉆頭,彌補了現有技術的不足,設計合理,操作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地鉆頭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局部示意圖。
圖中,支架1、連接桿2、地鉆頭3、電機4、扶手5、護套6、安裝座7、螺旋片8、螺母9、刀片10、凹槽11、紋路12、防震套13、支撐桿14。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圖3所示,一種油鋸上的新型高效地鉆頭,包括支架1、連接桿2、地鉆頭3、電機4,所述電機4放置在支架1上,支架1兩端對稱設有扶手5,扶手5上設有護套6,電機4底部通過安裝座7連接設有連接桿2,連接桿2上環繞設有螺旋片8,螺旋片8底部通過螺母9固定設有地鉆頭3,地鉆頭3兩側設有刀片10,刀片10安裝在螺旋片8底部,刀片10四周呈傾斜狀設置,且每個刀片10一側設有若干凹槽11,所述螺旋片8上設有紋路12,所述連接桿2一端設有防震套13,防震套13安裝在安裝座7上,所述螺旋片8上設有若干支撐桿14,支撐桿14另一端連接在連接桿2上,所述地鉆頭3為可拆卸結構。
實際工作時,兩個人站在支架1的兩端,扶在扶手5上將地鉆放置到需要進行打鉆的平地上,啟動電機4,使電機4驅動連接桿2轉動,在連接桿2的底部設有地鉆頭3,通過地鉆頭3可以進行鉆孔,因為連接桿2是不停的在轉動的,因此,安裝在連接桿2上的螺旋片8也會進行不斷的旋轉,地鉆頭3鉆出來的泥土等東西會隨著螺旋片8的旋轉向上輸送,在最底部的兩片螺旋片8上設有刀片10,兩個刀片10均設有壁厚,且每個刀片10的一側均設有凹槽11,這樣可以配合地鉆頭3進行更加有效的鉆地,在兩個刀片10中間的螺旋片8上設有紋路12,這樣在對鉆出來的泥土可以起到一個碾壓的作用,便于更加有效的進行輸送,在連接桿2底部靠近地鉆頭3處設有兩根支撐桿14,通過支撐桿14可以對連接桿2起到一個支撐的作用,有效的增加工作效率,使用方便。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