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嫁接工具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能夠提高嫁接存活率的嫁接剪。
背景技術:
植物的嫁接是植物的人工營養繁殖方法之一,即把一種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種植物的莖或根上,使接在一起的兩個部分長成一個完整的植株,嫁接時應當使接穗與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以確保接穗成活。接上去的枝或芽,叫做接穗,被接的植物體,叫做砧木或臺木。接穗接后成為植物體的上部或頂部,砧木嫁接后成為植物體的根系部分。嫁接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植物的質量、縮短成熟期、提高觀賞度等;現有技術中,被剪切過后的接穗和砧木嫁接后傷口愈合時間長,導致不能較快速的適應環境的變化,使嫁接后的成活率不是很高。現需要一種能夠提高接穗和砧木傷口愈合速度從而提高嫁接存活率的嫁接剪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設計出一種能夠提高嫁接存活率的嫁接剪,具有能夠提高嫁接存貨率、能夠提高種植經濟效益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一種能夠提高嫁接存活率的嫁接剪,包括刃口相互交叉的剪刀本體以及連接在剪刀本體上的嫁接刀總成,嫁接刀總成包括一端連接在剪刀本體上的嫁接刀片、一側連接在剪刀本體上的橫板和分別連接在橫板另一側的刀座和苗座,刀座開設有與嫁接刀片相匹配的通孔,通孔的內壁上設置有涂抹有愈傷劑的試劑條;嫁接刀片能夠與試劑條接觸并能夠粘連走一部分試劑條上的愈傷劑,嫁接刀片能夠在剪刀本體的帶動下穿過刀座開設的通孔并與苗座接觸。
進一步的為更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所述剪切刀片為中部設有凸部且過渡平滑的刀片,能夠增大切口的面積,有助于嫁接后維管等的生成。
進一步的為更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所述剪刀本體包括鉸接在同一轉軸上的第一剪切刀和第二剪切刀,第一剪切刀的刀身上開設有一段滑槽,滑槽連接有能夠在其內自由滑動的推桿,推桿的自由端連接有嫁接刀片,橫板的一側固定連接在所述轉軸上。
進一步的為更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所述第一剪切刀與第二剪切刀的刀把之間連接有彈簧;在彈簧的作用下第一剪切刀和第二剪切刀能夠在不受外力的情況下處于張開狀態。
進一步的為更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所述苗座開設有用于放置待剪切砧木或待剪切接穗的凹槽,凹槽能夠更好的固定柱接穗或砧木防止打滑,使接穗或砧木的切口更加的平整。
進一步的為更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所述苗座上開設有與嫁接刀片相匹配的切槽。
進一步的為更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所述橫板的一端部連接有錘子,能夠完成其他的嫁接工作。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及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中刀座開設的通孔內壁上設置有涂抹有愈傷劑的試劑條,在嫁接刀片通過通孔時,與試劑條接觸并粘連走一部分愈傷劑,嫁接刀片對接穗或砧木切割時,愈傷劑則會有一部分粘連在接穗或砧木的切口上,在嫁接后幫助傷口的愈合,幫助形成層之間的維管組織再生,提高存活率,從而提高了經濟效益;
(2)本實用新型中,嫁接刀片為中部設置有凸部的刀片,使被剪切的切口形狀大致為一“U”型結構,增加了接穗和砧木的嫁接面積,有助與形成層間形成維管組織,且連接牢固穩定。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能夠提高嫁接存活率的嫁接剪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嫁接刀片的示意圖;
圖3為圖1中刀座的B向示意圖;
圖4為圖1中苗座的A向示意圖;
其中,1-嫁接刀片,2-橫板,3-刀座,4-苗座,5-通孔,6-試劑條,7-第一剪切刀,8-第二剪切刀,9-滑槽,10-推桿,11-凸部,12-彈簧,13-凹槽,14-切槽,15-錘子。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地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實施例1:
一種能夠提高嫁接存活率的嫁接剪,具有結構簡單,使用廉價的特點,能夠同時解決建筑施工中的水平度測試和傾角測試,如圖1、圖3、圖4所示,特別設置成下述結構:包括刃口相互交叉的剪刀本體以及連接在剪刀本體上的嫁接刀總成,嫁接刀總成包括一端連接在剪刀本體上的嫁接刀片1、一側連接在剪刀本體上的橫板2和分別連接在橫板2另一側的刀座3和苗座4,刀座3開設有與嫁接刀片1相匹配的通孔5,通孔5的內壁上設置有涂抹有愈傷劑的試劑條6;其中,所述剪刀本體包括鉸接在同一轉軸上的第一剪切刀7和第二剪切刀8,第一剪切刀7與第二剪切刀8的刀把之間連接有彈簧12;在彈簧12的作用下第一剪切刀7和第二剪切刀8能夠在不受外力的情況下處于張開狀態;第一剪切刀7的刀身上開設有一段滑槽9,滑槽9連接有能夠在其內自由滑動的推桿10,推桿10的自由端連接有嫁接刀片1,橫板2的一側固定連接在所述轉軸上;嫁接刀片1能夠與試劑條6接觸并能夠粘連走一部分試劑條6上的愈傷劑,嫁接刀片1能夠在剪刀本體的帶動下穿過刀座3開設的通孔5并與苗座4接觸。
實施例2:
本實施例是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進一步的為更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如圖2所示,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所述剪切刀片1為中部設有凸部11且過渡平滑的刀片,能夠增大切口的面積,有助于嫁接后維管等的生成。
實施例3:
本實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進一步的為更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如圖1、圖4所示,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所述苗座4開設有用于放置待剪切砧木或待剪切接穗的凹槽13,凹槽13能夠更好的固定柱接穗或砧木防止打滑,使接穗或砧木的切口更加的平整。所述苗座4上開設有與嫁接刀片1相匹配的切槽14。
實施例4:
本實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實施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進一步的為更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如圖1所示,特別采用下述設置結構:所述橫板2的一端部連接有錘子15,能夠完成其他的嫁接工作,提高了嫁接剪的實用性。
使用時,首先用手握住第一剪切刀7和第二剪切刀8的刀把將接穗從苗木上剪下,再將接穗放置在凹槽13內,然后用手握住第一剪切刀7和第二剪切刀8的刀把并向內捏合,嫁接刀片1在第一剪切刀7的帶動下向刀座3開設的通孔5內運動,通過通孔5時,嫁接刀片1與試劑條6接觸并粘走一部分愈傷劑;之后嫁接刀片1與接穗接觸并開始剪切接穗,剪切過程中,嫁接刀片1上粘著的愈傷劑附著在接穗的切口上;最后嫁接刀片1到達苗座4開設的切槽14的盡頭并將接穗切斷;然后在進過相同的步驟切出砧木,最后將接穗和砧木拼接起來。也可以利用設置在橫板2端部的錘子做一些園藝工作,提高嫁接剪的實用性。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