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豆芽生產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豆芽培育用泡豆裝置。
背景技術:
豆芽也稱芽苗菜,是各種谷類、豆類、樹類的種子培育出可以食用的"芽菜",也稱"活體蔬菜"。常見的芽苗菜有:香椿芽苗菜、蕎麥芽苗菜、苜蓿芽苗菜、花椒芽苗菜、綠色黑豆芽苗菜、相思豆芽苗菜、葵花籽芽苗菜、蘿卜芽苗菜、龍須豆芽苗菜、花生芽苗菜、蠶豆芽苗菜等30多個品種。品種豐富,營養全面,是常見的蔬菜。
在培育豆芽時,豆子需要先進行浸泡,在現有技術中,一般都是人工將綠豆或黃豆放在容器里進行浸泡,同時通過加熱棒或加熱絲加熱,但是使用加熱棒或加熱絲進行加熱時會出現容器各個部位水溫相差較大的加熱不夠均勻,同時難以對溫度進行精確控制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豆芽培育用泡豆裝置,具備加熱較為均勻,對溫度的控制較為精確的優點,解決了容器各個部位水溫相差較大,加熱不夠均勻,同時難以對溫度進行精確控制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豆芽培育用泡豆裝置,包括水浴箱,水浴箱的頂部安裝有箱蓋,所述水浴箱的內表面通過支撐條連接有泡豆箱,泡豆箱內設置有泡豆腔,泡豆腔的中部設置有隔網,所述泡豆箱的外表面與水浴箱的內表面之間形成有水浴腔,水浴腔的底部設置有加熱絲,所述水浴箱內表面的頂部與泡豆箱的外表面之間設置有與水浴腔連通的注水槽,所述水浴箱一側面的底部安裝有與水浴腔連通的第一排水管,水浴箱另一側面的底部安裝有與泡豆腔連通的第二排水管,并且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上均設置有閥門。
所述箱蓋的底面設置有與注水槽相適配的第一卡條,該箱蓋通過第一卡條與注水槽卡接,所述箱蓋上插接有溫度計,該溫度計的底端依次貫穿箱蓋和第一卡條并延伸到水浴腔的內部,箱蓋上的上表面安裝有兩個進料管,其中一個進料管上安裝有管塞,另一個進料管上安裝有進料裝置。
所述進料裝置包括斜向設置的分離管,分離管的底面開設有缺口,缺口內插接有斜向設置的篩板,篩板上均勻分布有篩孔,所述分離管的頂端安裝有進料斗,分離管的底端設置有連接管,所述連接管與進料管插接。
優選的,所述泡豆箱的底面和外側面均通過支撐條與水浴箱的內表面連接。
優選的,兩個所述進料管的孔徑相等,并且兩個進料管分別位于隔網的兩側。
優選的,所述泡豆箱內表面的中部安裝有第二卡條,所述隔網與第二卡條卡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實用新型利用水浴腔內的水對泡豆箱進行水浴加熱,不僅加熱較為均勻,而且方便對溫度進行控制,提升了泡豆的質量,有利于豆芽后續的培育,第一卡條與注水槽的配合能夠對水浴腔進行充分密封,利用箱蓋對泡豆箱和水浴腔進行密封,提高了泡豆時的保溫效果,而且在對泡豆腔和水浴腔內注水時較為方便。
2、本實用新型在泡豆箱內設置隔網對泡豆腔進行分隔,使泡豆箱能夠同時對不同種類的豆子進行浸泡,大大提高了其使用范圍,由于隔網通過第二卡條進行卡接,從而方便了隔網拆卸清洗。
3、本實用新型設置進料裝置對豆子進行篩分,從而能夠對豆子中的雜質進行去除,減少了豆子中的雜質含量,提高了豆芽的品質,由于篩板插接在缺口處,故能夠更換孔徑不同的篩板在對不同的豆子進行篩分,大大提高了進料裝置的使用范圍。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進料裝置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中:1水浴箱、2泡豆箱、3箱蓋、4進料管、5進料裝置、51分離管、52連接管、53缺口、54篩孔、55篩板、56進料斗、6隔網、7管塞、8溫度計、9第一卡條、10注水槽、11泡豆腔、12閥門、13第一排水管、14水浴腔、15加熱絲、16第二卡條、17第二排水管、18支撐條。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2,一種豆芽培育用泡豆裝置,包括水浴箱1,水浴箱1的頂部安裝有箱蓋3,水浴箱1的內表面通過支撐條18連接有泡豆箱2,泡豆箱2的底面和外側面均通過支撐條18與水浴箱1的內表面連接,增加了泡豆箱2的支撐牢固性,泡豆箱2內設置有泡豆腔11,泡豆腔11的中部設置有隔網6,在泡豆箱2內設置隔網6對泡豆腔11進行分隔,使泡豆箱2能夠同時對不同種類的豆子進行浸泡,大大提高了其使用范圍,泡豆箱2內表面的中部安裝有第二卡條16,隔網6與第二卡條16卡接,由于隔網6通過第二卡條16進行卡接,從而方便了隔網6拆卸清洗,泡豆箱2的外表面與水浴箱1的內表面之間形成有水浴腔14,水浴腔14的底部設置有加熱絲15,利用水浴腔14內的水對泡豆箱2進行水浴加熱,不僅加熱較為均勻,而且方便對溫度進行控制,提升了泡豆的質量,有利于豆芽后續的培育,水浴箱1內表面的頂部與泡豆箱2的外表面之間設置有與水浴腔14連通的注水槽10,水浴箱1一側面的底部安裝有與水浴腔14連通的第一排水管13,水浴箱1另一側面的底部安裝有與泡豆腔11連通的第二排水管17,并且第一排水管13和第二排水管17上均設置有閥門12,方便了水浴腔14和泡豆腔11內水的更換。
箱蓋3的底面設置有與注水槽10相適配的第一卡條9,該箱蓋3通過第一卡條9與注水槽10卡接,第一卡條9與注水槽10的配合能夠對水浴腔14進行充分密封,利用箱蓋3對泡豆箱2和水浴腔14進行密封,提高了泡豆時的保溫效果,而且在對泡豆腔11和水浴腔14內注水時較為方便,箱蓋3上插接有溫度計8,該溫度計8的底端依次貫穿箱蓋3和第一卡條9并延伸到水浴腔14的內部,溫度計8用于對水浴腔14的溫度進行測量,進而間接測出泡豆腔11內的溫度,箱蓋3上的上表面安裝有兩個進料管4,兩個進料管4的孔徑相等,從而能夠使管塞7和進料裝置7與兩個進料管上更換使用,并且兩個進料管4分別位于隔網6的兩側,其中一個進料管4上安裝有管塞7,管塞7的設置能夠保證進料管4的密封,減少了熱量的損失,另一個進料管4上安裝有進料裝置5。
進料裝置5包括斜向設置的分離管51,分離管51的底面開設有缺口53,缺口53內插接有斜向設置的篩板55,篩板55上均勻分布有篩孔54,分離管51的頂端安裝有進料斗56,使用時豆子由進料斗56進入到分離管51中,由于分離管51和篩板55均斜向設置,故豆子在篩板55上滾動最終由連接管52排入到泡豆腔11中,而細小雜質則由篩孔54排出到分離管51外部,達到除雜的目的,分離管51的底端設置有連接管52,連接管52與進料管4插接,設置進料裝置5對豆子進行篩分,從而能夠對豆子中的雜質進行去除,減少了豆子中的雜質含量,提高了豆芽的品質,由于篩板55插接在缺口53處,故能夠更換孔徑不同的篩板33在對不同的豆子進行篩分,大大提高了進料裝置5的使用范圍。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