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園藝園林技術領域,尤其一種鹽堿地用育苗盆。
背景技術:
鹽堿地是鹽類集積的一個種類,土壤里面所含的鹽分影響到作物的正常生長,鹽堿對植物的危害表現在:一、引起植物的生理干旱:鹽土中含有過多的可溶性鹽類,可提高土壤溶液的滲透壓,從而引起植物的生理干旱,使植物根系及種子發芽時不能從土壤吸收足夠的水分,甚至還導致水分從根細胞外滲,使植物萎蔫甚至死亡。二、傷害植物組織:土壤含鹽量過高,尤其在干旱季節,鹽類集聚表土常傷胚軸,其傷害能力以碳酸鈉、碳酸鉀為最大。在高的PH值下,還會導致氫氧根離子對植物的直接傷害。有的植物體內集聚過多的鹽,而使原生質受害,蛋白質的合成受到嚴重阻礙,從而導致含氮的中間代謝物的積聚,造成細胞中害。三、影響植物正常營養:由于鈉離子的競爭,使植物對鉀、磷和其他營養元素的吸收減少,磷的轉移也會受到抑制,從而影響植物的營養狀況。四、影響植物的氣孔關閉:在高濃度鹽類作用下,氣孔保衛細胞內的淀粉形成受到阻礙,致使細胞不能關閉,因此植物容易干旱枯萎。所以不能直接使用鹽堿地土壤進行育苗,需要一種在鹽堿地上使用的育苗盆,從而保證植物幼苗的成活率以及植物的正常生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鹽堿地用育苗盆。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合理利用育苗盆內空間,隔板可拆卸安裝在育苗盆盆體內側壁上的滑道內,根據植物的大小選擇隔板的安裝個數,并且在盆體的底端面上設置有排鹽層、過濾層和種植層,經過重復澆水,利用排鹽層達到排鹽的效果,可以直接利用鹽堿地上的土壤進行育苗。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下述技術方案:一種鹽堿地用育苗盆,育苗盆的盆體為上方敞口設置的中空長方體,盆體的內側壁上均布設置有多個滑道,隔板可拆卸安裝在多個滑道內,盆體的底端面上由下至上依次設置有排鹽層、過濾層和種植土層,種植土層對應的盆體的內側壁上設置有鹽度計,過濾層所用材料為陶粒、粗砂、碎石中的一種或幾種,排鹽層內包括匯集管、排流管和多根排鹽管,多根排鹽管均布設置在過濾層的下方且豎直設置,匯集管橫向設置在多根排鹽管的下方,且每根排鹽管的下端與橫向設置的匯集管相貫通,排流管豎向設置在匯集管的下方,且排流管的上端與匯集管的中部相貫通,排流管的下端伸出盆體的底端面設置,排流管的下端上設置有控制閥。
優選的,盆體的上沿設置有兩個提手,兩個提手沿著盆體的中心軸線對稱設置。
優選的,隔板采用紙漿隔板或草炭隔板。
優選的,過濾層的厚度為100~150mm。
優選的,過濾層中的陶粒、粗砂或碎石的直徑為8~15mm。
優選的,盆體的下端面的四角均設置有支撐腿。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可直接利用鹽堿地上的土壤進行種植育苗,在育苗盆的盆體的底端面上由下至上依次鋪裝排鹽層、過濾層和種植土層,排鹽層包括匯集管、排流管和多根排鹽管,多根排鹽管豎直設置在過濾層的下方,排鹽管的下方貫通設置有匯集管,匯集管橫向設置,排流管豎向設置在匯集管的下方且相貫通設置,反復對育苗盆進行澆水,多根排鹽管用來收集由水溶解沖刷出來的鹽水,并通過匯集管統一收集,并經過排流管排出育苗盆,排流管的下端設置有控制閥,打開控制閥,將排出的鹽水進行收集,以免再次落入鹽堿地上而再次形成鹽類積聚,在反復澆水的過程中,觀察鹽度計上的數值,直到鹽度計上的數值達到正常的范圍,便可進行種植。使用本實用新型,植物的成活率能達到99%。
過濾層采用的材料為陶粒、粗砂或碎石的一種或幾種,陶粒也有調節土壤酸堿平衡的作用,并且陶粒本身內部多孔,可以與肥料融合,具有保肥的作用,可以保證植物的營養和生長所需,并且使用陶粒,可以減少種植土的使用量,避免土壤出現板結現象。
盆體的內側壁上設置多個滑道,實現隔板與盆體可拆卸安裝,從而能夠根據植物的大小合理利用育苗盆的空間。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安裝上隔板后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3是排鹽層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所述方位詞左、右、上、下均是以圖1所示的視圖為基準定義的,應當理解,所述方位詞的使用不應限制本申請所請求的保護范圍。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一種鹽堿地用育苗盆,育苗盆的盆體1為上方敞口設置的中空長方體,盆體1的內側壁上均布設置有多個滑道11,隔板2可拆卸安裝在多個滑道11內,盆體1的底端面上由下至上依次設置有排鹽層3、過濾層4和種植土層5,種植土層5對應的盆體1的內側壁上設置有鹽度計6,過濾層4所用材料為陶粒、粗砂、碎石中的一種或幾種,排鹽層3內包括匯集管31、排流管32和多根排鹽管33,多根排鹽管33均布設置在過濾層4的下方且豎直設置,匯集管31橫向設置在多根排鹽管33的下方,且每根排鹽管33的下端與橫向設置的匯集管31相貫通,排流管32豎向設置在匯集管31的下方,且排流管32的上端與匯集管31的中部相貫通,排流管32的下端伸出盆體1的底端面設置,排流管32的下端上設置有控制閥7。
本實用新型可直接利用鹽堿地上的土壤進行種植,工作時,在育苗盆的盆體1的底端面上由下至上依次鋪裝排鹽層3、過濾層4和種植土層5,在種植土層5相應的盆體1的內側壁上安裝鹽度計6,多次往盆體1內澆水,種植土內的鹽分會隨著水流流向過濾層4,進入排鹽層3,排鹽層3包括匯集管31、排流管32和多根排鹽管33,多根排鹽管33用來收集鹽堿水,并通過匯集管31統一收集,并經過排流管32排出育苗盆,排流管32的下端設置有控制閥7,打開控制閥7,將排出的鹽水進行收集,以免再次落入鹽堿地上而再次形成鹽類積聚,在反復澆水的過程中,觀察鹽度計上的數值,直到鹽度計上的數值達到正常的范圍,此時可進行種植。
盆體1側壁設置的多個滑道11,實現隔板2與盆體1可拆卸安裝,從而能夠根據植物的大小合理利用育苗盆的空間。
過濾層4采用的材料為陶粒、粗砂、碎石的一種或幾種,陶粒也有調節土壤酸堿平衡的作用,并且陶粒本身內部多孔,可以與肥料融合,具有很好的保肥作用,可以保證苗木的營養和生長所需,并且使用陶粒,可以減少種植土的使用量。
如圖1所示,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盆體1的上沿設置有兩個提手8,兩個提手8沿著盆體1的中心軸線對稱設置。如此設置,方便搬挪,并且提手8為立式提手,方便多個盆體1緊靠設置,節省占用水平空間。
如圖2所示,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隔板2采用紙漿隔板或草炭隔板。如此設置,隔板2在苗木生長的過程中,也可以為其提供養分,并且隔板2能夠完全降解,不會污染環境。
如圖1和圖2所示,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過濾層4的厚度為100~150mm。如此設置,過濾層4采用陶粒時,由于陶粒是采用粉煤灰、煤渣或其他固廢物制作而成,內部具有微孔,具有保肥的作用,所以可以替代一部分種植土使用,因此,節省了種植土的使用量,并且陶粒之間的布置比較松散,不會出現土壤板結的現象。
如圖1和圖2所示,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過濾層4中的陶粒、粗砂或碎石的直徑為8~15mm。如此設置,陶粒、粗砂或碎石之間有足夠的空間能夠透氣。
如圖1和圖2所示,在上述技術方案基礎上,盆體1的下端面的四角均設置有支撐腿9。如此設置,支撐腿9用來支撐盆體1,方便鹽水的收集。
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所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勞動即可做出的各種修改或變形仍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