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業便利裝置,具體是一種新型種子包衣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家越來越重視農業的發展;每到收獲的季節,農民都會留種以備下年所用,為了增加種子的發芽率,防止種子被蟲蛀,往往需要農民對種子進行包衣;然而,大多數農民都是依靠手動進行包衣,這樣非常耗時耗力;市場上有的種子包衣機并不能對種子充分混合;另一方面,在我國北方,由于天氣比較寒冷,藥液容易變冷,這樣藥液與種子混合后容易結成團;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提出了一種新型種子包衣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種子包衣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新型種子包衣裝置,包括噴藥裝置、攪拌裝置和存藥裝置;所述噴藥裝置包括第一電機、送料箱、旋轉盤、噴淋頭、料斗、布料滾齒、第一轉軸;所述送料箱固定設置在攪拌筒的頂部右側;所述旋轉盤通過轉軸固定設置在送料箱的內腔頂部;所述噴淋頭固定設置在旋轉盤的底部;所述料斗固定設置在送料箱的右側;所述第一電機固定設置在送料箱的左側下方;所述第一轉軸與第一電機固定連接,且通過軸承固定設置在送料箱內部;所述布料滾齒固定設置在第一轉軸上;所述攪拌裝置包括攪拌筒、第二轉軸、輸料絞龍、第二電機、主動齒輪、從動齒輪和出料箱;所述攪拌筒固定設置在儲物倉的頂部;所述第二電機固定設置在攪拌筒的右側上方;所述主動齒輪通過電機軸與第二電機固定連接;所述從動齒輪固定設置在第二轉軸的右端,并且與主動齒輪嚙合連接;所述第二轉軸一端固定設置在從動齒輪上,另一端外伸于攪拌筒的內部左側;所述輸料絞龍固定設置在第二轉軸上;所述出料箱固定設置在攪拌筒的左側下方;所述存藥裝置包括活動卡扣、儲物倉、水泵、滾輪、藥瓶、第三轉軸、攪拌槳、加熱管、示數計和第三電機;所述儲物倉固定設置在攪拌筒的底部;所述活動卡扣固定設置在儲物倉的左右兩側,且通過滑槽與攪拌筒活動鏈接;所述藥瓶固定設置在儲物倉的內腔底部;所述水泵固定設置在藥瓶的右側;所述第三電機固定設置在藥瓶的頂部;所述第三轉軸一端固定設置在第三電機的底部,另一端外伸于藥瓶的內部;所述攪拌槳固定設置在第三轉軸上;所述加熱管固定設置在藥瓶內腔底部的左側;所述示數計固定設置在藥瓶的左側底部,且與藥瓶內部連通;所述滾輪固定設置在儲物倉的底部。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噴淋頭共設置有若干個。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輸料絞龍導向與第一轉軸方向一致。
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攪拌槳共設置在有2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過噴藥裝置實現了對種子的局部噴藥,讓種子表面能夠大面積接觸藥液;通過攪拌裝置實現了對種子和藥液的充分混合;通過放藥裝置實現了對藥液的攪拌和加熱處理;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適用范圍廣等特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新型種子包衣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新型種子包衣裝置中布料滾齒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攪拌筒,2-第二轉軸,3-輸料絞龍,4-第一電機,5-送料箱,6-旋轉盤,7-噴淋頭,8-料斗,9-布料滾齒,10-第一轉軸,11-第二電機,12-主動齒輪,13-從動齒輪,14-活動卡扣,15-儲物倉,16-水泵,17-滾輪,18-藥瓶,19-第三轉軸,20-攪拌槳,21-加熱管,22-示數計,23-第三電機,24-出料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請參閱圖1-2,一種新型種子包衣裝置,包括噴藥裝置、攪拌裝置和存藥裝置;所述噴藥裝置包括第一電機4、送料箱5、旋轉盤6、噴淋頭7、料斗8、布料滾齒9、第一轉軸10;所述送料箱5固定設置在攪拌筒1的頂部右側;所述旋轉盤6通過轉軸固定設置在送料箱5的內腔頂部,一方面能夠帶動噴淋頭7旋轉,另一方面用于存儲藥液;所述噴淋頭7固定設置在旋轉盤6的底部,能夠將藥液噴灑開;所述料斗8固定設置在送料箱5的右側,用于添加種子;所述第一電機4固定設置在送料箱5的左側下方;所述第一轉軸10與第一電機4固定連接,且通過軸承固定設置在送料箱5內部;所述布料滾齒9固定設置在第一轉軸10上,能夠將送進的種子灑開;所述攪拌裝置包括攪拌筒1、第二轉軸2、輸料絞龍3、第二電機11、主動齒輪12、從動齒輪13和出料箱24;所述攪拌筒1固定設置在儲物倉15的頂部;所述第二電機11固定設置在攪拌筒1的右側上方;所述主動齒輪12通過電機軸與第二電機11固定連接;所述從動齒輪13固定設置在第二轉軸2的右端,并且與主動齒輪12嚙合連接;所述第二轉軸2一端固定設置在從動齒輪13上,另一端外伸于攪拌筒1的內部左側,能夠帶動輸料絞龍3旋轉;所述輸料絞龍3固定設置在第二轉軸2上,一方面能夠攪拌種子,使藥液和種子充分混合,另一方面能夠將種子輸送到出料箱24;所述出料箱24固定設置在攪拌筒1的左側下方;所述存藥裝置包括活動卡扣14、儲物倉15、水泵16、滾輪17、藥瓶18、第三轉軸19、攪拌槳20、加熱管21、示數計22和第三電機23;所述儲物倉15固定設置在攪拌筒1的底部;所述活動卡扣14固定設置在儲物倉15的左右兩側,且通過滑槽與攪拌筒1活動鏈接,能夠調節攪拌裝置和噴藥裝置的高度;所述藥瓶18固定設置在儲物倉15的內腔底部,用于盛放藥液;所述水泵16固定設置在藥瓶18的右側,能夠將藥瓶18內藥液傳送給噴淋頭7;所述第三電機23固定設置在藥瓶18的頂部;所述第三轉軸19一端固定設置在第三電機23的底部,另一端外伸于藥瓶18的內部,能夠帶動攪拌槳20的旋轉;所述攪拌槳20固定設置在第三轉軸19上,能夠充分攪拌藥液;所述加熱管21固定設置在藥瓶18內腔底部的左側,用于給藥液加熱;所述示數計22固定設置在藥瓶18的左側底部,且與藥瓶18內部連通,用于觀察藥瓶18內的藥量;所述滾輪17固定設置在儲物倉15的底部,方便整個裝置移動。
上面對本專利的較佳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專利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專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