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玉米收獲機械裝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摘穗板間隙調節裝置。
背景技術:
玉米摘穗裝置是玉米收割機的主要工作部件,目前玉米摘穗裝置基本都是采用拉莖輥摘穗板式技術方案,即左右對稱設置一對摘穗板,在該一對摘穗板下方設有左右相對旋轉的拉莖輥。
由于玉米品種不同、莖稈粗細程度不同,為了保證玉米摘穗裝置對不同尺寸大小直徑莖稈的作業適應性,所以摘穗板間隙的調節在玉米收獲的過程中是經常性的操作。現有的摘穗板間隙調節是通過人工將摘穗板緊固件松開,移動摘穗板間隙到合適的位置后再將緊固件鎖緊,在農忙時,這種摘穗板間隙的調節方式存在效率低、操作繁瑣、費時費力的問題,從而影響了玉米收割機生產作業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摘穗板間隙調節裝置,結構簡單、操作簡便、快速調節、調節可靠準確,省時省力,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摘穗板間隙調節裝置,包括:
摘穗架,所述摘穗架包括第一摘穗架和第二摘穗架;
所述第一摘穗架上設有固定的第一摘穗板,所述第二摘穗架上設有可移動的第二摘穗板,所述第一摘穗板和所述第二摘穗板之間留有間隙;
所述第二摘穗板連接一調節裝置,所述調節裝置用于驅動所述第二摘穗板進行移動,并調節所述間隙的大小。
本技術方案中,通過第一摘穗架上設置的第一摘穗板和第二摘穗架上設置的第二摘穗板之間的間隙,實現對莖稈進行作業。其中,第二摘穗板的移動可以有效地控制兩者之間的間隙大小,進而對不同尺寸大小直徑的莖稈進行作業,擴大適用范圍。而第二摘穗板的移動僅需通過連接的調節裝置的調節即可,結構簡單、操作簡便、快速調節、調節可靠準確,省時省力,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優選地,所述調節裝置包括一撥叉轉軸和設置在所述撥叉轉軸上用于與所述第二摘穗架固定連接的一對固定座,以及設置在所述撥叉轉軸兩端的主動撥叉板和從動撥叉板;
所述一對固定座分設在所述撥叉轉軸的兩端,且位于所述主動撥叉板和所述從動撥叉板之間;
所述主動撥叉板和所述從動撥叉板的一端均與所述第二摘穗板連接,另一端均與所述撥叉轉軸連接;
其中,所述主動撥叉板與所述撥叉轉軸連接的一端上還連接一調節把手,所述調節把手通過一調節螺桿與所述主動撥叉板連接。
本技術方案中,設置的調節裝置包括了撥叉轉軸和一對固定座,以及分設在撥叉轉軸兩端的主動撥叉板和從動撥叉板,這樣通過撥叉轉軸可以增加整個摘穗架的長度,可以通過設置的固定座,在保證撥叉轉軸轉動的基礎上,實現與第二摘穗架的連接,提高其穩定性,同時通過調節把手推動調節螺桿移動,并通過主動撥叉板推動第二摘穗板的移動,而設置的從動撥叉板可以通過連接的撥叉轉軸保證第二摘穗板的平穩移動,提高移動的平穩性,更優的是能夠保證間隙調整的精準度。
優選地,所述主動撥叉板連接所述撥叉轉軸的一端向外延伸一延伸板;
所述調節螺桿一端通過鉸接或球接的方式與所述延伸板連接,另一端貫穿所述第二摘穗架與所述調節把手螺紋連接;
當所述調節把手轉動時,通過所述調節螺桿的移動推動所述主動撥叉板和所述撥叉轉軸轉動,并帶動所述第二摘穗板移動。
本技術方案中,將主動撥叉板的一端向外延伸一延伸板,通過延伸板與調節螺桿一端連接,這樣可以減小調節把手轉動的力,進一步的為工作人員省力。
優選地,還包括一鎖緊螺母,所述鎖緊螺母與所述調節螺桿螺紋連接;
當所述鎖緊螺母松動時,所述調節把手在所述調節螺桿上作轉動;當所述鎖緊螺母鎖緊時,所述調節把手在所述調節螺桿上固定。
本技術方案中,設置的鎖緊螺母,在松動的情況下,可以轉動調節把手,并實現對第二摘穗板的移動,當移動到需要的位置后,擰緊鎖緊螺母,可以實現對調節把手的鎖緊。目的是通過鎖緊螺母使得調節把手在不同的狀態下作不同的運動,避免調整的間隙在使用的狀況下發生自動變化。
優選地,還包括一調節支架,所述調節支架為U型支架,所述U型支架的開口朝向所述第二摘穗架,所述U型支架的兩端部與所述第二摘穗架連接。
優選地,所述調節把手包括用于手抓握的把手部和用于螺紋連接在所述調節螺桿上的連接部;
所述連接部為圓柱形結構,所述圓柱形結構的連接部外圓周面上開有一圈卡槽;
所述U型支架的底部開有U形槽,所述U形槽卡設在所述卡槽內。
本技術方案中,設置的調節支架,且將調節支架優選為U型支架,主要目的是與調節把手的連接部實現卡合連接,這樣使得調節把手在調節螺桿上只能作轉動,而不能沿其長度方向移動。
優選地,所述第二摘穗板上設有一對限位槽,所述一對限位槽包括用于與所述主動撥叉板一端連接的第一限位槽和用于與所述從動撥叉板一端連接的第二限位槽。
本技術方案中,通過設置一對限位槽,可以保證與第二摘穗板與主動撥叉板和從動撥叉板的連接穩定性,從而在增加整個摘穗架的長度的基礎上,節省調節把手的調節力。
優選地,所述第一摘穗板上設有一對安裝槽,所述一對安裝槽用于一對螺栓穿過并與所述第一摘穗架連接。
本技術方案中,設置的一對安裝槽的目的是,利用螺栓穿過安裝槽,實現與第一摘穗架的連接,也方便第一摘穗板的安裝和拆卸。
優選地,所述一對安裝槽的形狀為矩形、U形或長圓孔中的一種。
將安裝槽的結構設置成多種形狀,目的是在保證螺栓穿過后,實現與第一摘穗架連接的基礎上,可以有效地保證連接的穩定性,還可以方便第一摘穗板的安裝與拆卸。可以實現所述第一摘穗板在安裝時調節所述間隙。
優選地,所述第一摘穗板和所述第二摘穗板靠近所述間隙的一側均為雙層,且邊緣均為弧形狀。
本技術方案中,將第一摘穗板和第二摘穗板靠近間隙的一側均設置為雙層,這樣可以提高兩摘穗板的強度。同時將靠近間隙的一側邊緣設置成弧形狀,這樣可以避免摘穗時對玉米的損壞。
通過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摘穗板間隙調節裝置,能夠帶來以下至少一種有益效果:
1、結構簡單。相對原摘穗板間隙調節,只是增加了調節把手和主從動撥叉板與調節螺桿,結構簡單緊湊,可應用于對行割臺摘穗間隙的調節,省時省力,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2、操作簡便、快速調節。調整間隙時將鎖緊螺母松開,既可轉動調節把手,帶動撥叉旋轉,進而推動第二摘穗板移動,調節到合適的間隙,調整完成后鎖緊鎖緊螺母,第二摘穗板位置便可固定,兩摘穗板間隙調節,無需拆卸,操作簡便快速、省時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可應用于各型號割臺的玉米收割機上,適用范圍較廣。
3、調節可靠準確。此結構靠主從撥叉板的旋轉實現調節,主從動撥叉板均插入第二摘穗板所開的限位槽中,主撥叉板與調節螺桿通過螺紋旋入聯接,使兩摘穗板之間的間隙調整工作能穩定進行,減少調整間隙的誤差,確保間隙調節的準確度。
4、連接穩定性高,通過設置的U型支架與調節把手的卡合連接,進而使得調節把手在鎖定螺母松動的情況下,只能在調節螺桿上作轉動,而不能沿調節螺桿的長度方向做移動。
附圖說明
下面將以明確易懂的方式,結合附圖說明優選實施方式,對一種摘穗板間隙調節裝置的上述特性、技術特征、優點及其實現方式予以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摘穗板間隙調節裝置主視圖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摘穗板間隙調節裝置側視圖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摘穗板間隙調節裝置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摘穗板間隙調節裝置中第二摘穗架上調節裝置和第二摘穗板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摘穗板間隙調節裝置中調節把手與調節螺桿,以及調節支架的局部放大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摘穗板間隙調節裝置中第二摘穗板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號說明:
間隙A;
第一摘穗架1;第一摘穗板101;安裝槽102;
第二摘穗架2;第二摘穗板201;第一限位槽202;第二限位槽203;
撥叉轉軸3;固定座4;
主動撥叉板5;延伸板501;
從動撥叉板6;
調節把手7;把手部701;連接部702;卡槽703;
調節螺桿8;鎖緊螺母9;調節支架10。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照附圖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并獲得其他的實施方式。
為使圖面簡潔,各圖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與本發明相關的部分,它們并不代表其作為產品的實際結構。另外,以使圖面簡潔便于理解,在有些圖中具有相同結構或功能的部件,僅示意性地繪示了其中的一個,或僅標出了其中的一個。在本文中,“一個”不僅表示“僅此一個”,也可以表示“多于一個”的情形。
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中,參看圖1-6所示,一種摘穗板間隙A調節裝置,包括了摘穗架,其中,摘穗架包括第一摘穗架1和第二摘穗架2。具體使用時,第一摘穗架1上設有固定的第一摘穗板101,第二摘穗架2上設有可移動的第二摘穗板201,第一摘穗板101和第二摘穗板201之間留有間隙A,且在第二摘穗板201連接一調節裝置,調節裝置用于驅動第二摘穗板201進行移動,并調節間隙A的大小。這樣通過調節裝置的調節可以根據實際需求調節間隙A的大小,使得操作簡便、實現快速調節,省時省力,從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本實施例一中,參看圖1-4所示,具體設置的調節裝置包括了一個撥叉轉軸3和設置在撥叉轉軸3上用于與第二摘穗架2固定連接的一對固定座4,以及設置在撥叉轉軸3兩端的主動撥叉板5和從動撥叉板6。實際安裝時,將一對固定座4分設在撥叉轉軸3的兩端,且位于主動撥叉板5和從動撥叉板6之間。其中,應說明的是,主動撥叉板5和從動撥叉板6位于撥叉轉軸3的兩端端部,且與撥叉轉軸3通過剛性固定連接,這樣可以提高連接的穩定性。進而與一對固定座4是貫穿即可,這樣在限定撥叉轉軸3的位置的基礎上,保證撥叉轉軸3能夠繞撥叉轉軸3的中心軸線作轉動,從而帶動第二摘穗板201的移動。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固定座4的數量可為多個,從動撥叉板6的數量可以為多個,僅需保證調整的穩定性,提高調整的精準性即可。
在本實施例一中,主動撥叉板5和從動撥叉板6的一端均與所述第二摘穗板201連接,另一端均與撥叉轉軸3連接,見圖2所示。且在主動撥叉板5與撥叉轉軸3連接的一端上還連接一調節把手7,而調節把手7通過一調節螺桿8與主動撥叉板5連接。這樣當調節把手7轉動時,通過調節螺桿8的移動,推動主動撥叉板5、從動撥叉板6和撥叉轉軸3轉動,并帶動第二摘穗板201移動。其中,從動撥叉板6在撥叉轉軸3的轉動下發生轉動,并實現對第二摘穗板201的移動,這樣使得第二摘穗板201兩端平穩移動,保證間隙A大小一致,且提高調整的精準度。
在本實施例二中,優選地,主動撥叉板5連接撥叉轉軸3的一端向外延伸一延伸板501,而調節螺桿8一端通過鉸接或球接的方式與延伸板501連接,另一端貫穿第二摘穗架2與調節把手7螺紋連接,這樣在增加主動撥叉板5長度的基礎上,可以有效地減小調節把手7轉動調節螺紋的力,進一步的節省力。
在本實施例三中,進一步的還包括了一鎖緊螺母9,鎖緊螺母9與調節螺桿8螺紋連接,參看圖1、5所示,具體的鎖緊螺母9位于調節把手7的外側,即遠離主動撥叉板5的一側,這樣當鎖緊螺母9松動時,調節把手7可以在調節螺桿8上作轉動;當鎖緊螺母9鎖緊時,調節把手7在調節螺桿8上固定。
在本實施例四中,進一步的還包括了一個調節支架10,再次參看圖5所示,且調節支架10為U型支架。具體安裝時,將U型支架的開口朝向第二摘穗架2,而U型支架的兩端部與第二摘穗架2壁連接。其中,設置的調節把手7包括用于手抓握的把手部701和用于螺紋連接在調節螺桿8上的連接部702;且連接部702為圓柱形結構,同時在圓柱形結構的連接部702外圓周面上開有一圈卡槽703,安裝時將U型支架的底部開有U形槽(圖中未標示),使得U形槽卡設在調節把手7連接部702的卡槽703內。這樣能夠方便調節把手7的安裝,還能夠有效地保證調節把手7在調節時只能繞調節螺桿8轉動,而不能沿調節螺桿8的長度方向上作移動。
在本實用新型作為一個具體實施例一中,其中,主動撥叉板5和從動撥叉板6與第二摘穗板201的連接方式有多種,本申請中,優選地在第二摘穗板201上設置一對限位槽,且一對限位槽包括用于與主動撥叉板5一端連接的第一限位槽202和用于與從動撥叉板6一端連接的第二限位槽203,這樣可以簡化第二摘穗板201與撥叉板的連接,簡化安裝程序。其中,應當說明的是,限位槽的數量可根據具體的撥叉板的數量設定。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二摘穗板201與撥叉板的連接方式可以是螺紋連接或焊接均可。
在本實用新型作為一個具體實施例二中,進一步的將第一摘穗板101上設置一對安裝槽102,設置安裝槽102的目的是用于一對螺栓穿過,并實現與第一摘穗架1的連接,可以有效地保證連接穩定性的基礎上,還可以方便第一摘穗板101的安裝與拆卸。
當然安裝槽102的形狀可以為矩形、U形或長圓孔(即中間為長方形,且長方形其中一對相對的邊為半圓形)中的一種,具體的根使用需求設定,目的是可以有效地保證連接的穩定性,還可以方便第一摘穗板的安裝與拆卸。可以實現所述第一摘穗板在安裝時調節所述間隙。應說明的是,安裝槽102的數量也可根際實際的需求做合理的設置,僅需達到固定的作用即可。
在本實用新型作為一個具體實施例三中,參看圖6所示,進一步的將第一摘穗板101和第二摘穗板201靠近間隙A的一側均設置成雙層結構,這樣可以提高摘穗板的強度。同時靠近間隙A的一側邊緣也均為弧形狀,這樣可以避免摘穗時對玉米產生損壞,影響收成。
本實用新型中的第一摘穗板101和第二摘穗板201,以及連接第二摘穗板201的調節裝置拆裝方便,可以安裝在不同尺寸的摘穗架上,適用范圍較廣。
應當說明的是,上述實施例均可根據需要自由組合。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