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農作物種植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茄子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茄子營養元素含量豐富,食用方法多樣、口感好、營養豐富,深受人們的喜愛,然而現有的茄子種植技術一般采用轉基因或者藥物催熟,僅僅達到了增產的效果,但卻忽視了果實的品質。
2016年4月6日公告的中國專利文獻一種茄子的有機種植方法(授權公告號CN104025875B),包括:(1)土地選擇;(2)催芽;(3)播種育苗;(4)定植;(5)生長期;(6)結果,通過上述方式,該發明茄子的有機種植方法具有天然無公害、生命力強、經濟實用、符合生長規律、全程悉心照顧、分階段培育等優點,在茄子的有機種植方法的普及上有著廣泛的市場前景。但是該發明在茄子的種植上整體效率不夠高,在種子篩分和藥劑浸種上缺乏高效的處理,使得茄子的種植并不能達到理想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茄子的種植方法在茄子的種植上整體效率不夠高,在種子篩分和藥劑浸種上缺乏高效的處理,使得茄子的種植并不能達到理想效果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茄子的種植方法,具有在茄子的種植上整體效率高,在種子篩分和藥劑浸種上高效的處理,使得茄子的種植達到理想效果的優點。
本發明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茄子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土地選擇:選擇地勢較高、排水良好、土質肥沃的沙土壤作為種植地,深根施肥,按照每畝2300-2500kg的比例施加基肥,所述基肥包括:按照重量份計,12-14份蘆葦桿、12-14份花生殼、12-14份菜籽粕、4-6份豆粕、4-6份家禽糞、0.1-0.2份磷酸二銨、0.10-0.15份過磷酸鈣、0.10-0.15份硫酸鉀和0.10-0.15份尿素;
(2)茄子種子篩分:將茄子種子放置在帶有篩孔的篩網上進行大小茄子種子的分離,選取顆粒大的茄子種子,然后將顆粒大的茄子種子放入清水中,把浮在清水表層的秕谷撈出,選用顆粒飽滿的、健康的茄子種子;
(3)藥劑浸種:將顆粒飽滿的、健康的茄子種子用0.1%多菌靈晉浸種1小時,撈起后用清水漂洗干凈,再用30℃溫水浸泡4-6小時;
(4)催芽處理:將茄子種子撈起用干凈的紗布包好,采用變溫管理,每天25-30℃控制14-16小時,每天16-20℃控制6-8小時,早晚用20-30℃淘洗一次,待出芽率達到75%以上時進行播種育苗;
(5)播種育苗:在上述種植地內選擇一塊土地作為育苗床,在育苗床上均勻鋪撒厚度為4-6cm的營養土,澆透底水,將上述的茄子種子按照播種量10-15克/平方米進行播種,再鋪上厚度為1cm的營養土,再蓋上地膜保溫保濕,夜間搭棚,里面放置取暖器,每隔2-3天清晨8點或者傍晚5點澆水一次;
(6)出苗至分苗期管理:播種后白天氣溫28-30℃,夜間不低于20℃,保持土溫在20℃以上,幼苗出土后撒去地膜;7-8天齊苗后白天氣溫控制在20-25℃;出土后撤一次干營養土,待子葉展開后再撤一次,每次厚度為2-3mm;
(7)定植:待茄子株苗出現2-4片真葉時進行移栽定植,將茄子株苗帶土帶肥移栽,保證行距在160-180cm、株距在65-80cm,選擇白天溫度為25-30℃,夜間溫度為18-25℃,移栽后不宜大水澆灌,宜噴灑,最宜選擇晴天上午灑水;
(8)生長期:每隔2天的早上5點或者傍晚5點澆水一次,每隔20-30天施加肥料一次,所述肥料包括:按照重量份計,7-9份玉米秸稈、7-9份稻殼、7-9份豆粕、4-6份花生餅、4-6份糠麩、4-6份豬糞、1-3份硫酸銨、1-3份過磷酸鈣、1-3份硫酸鉀和1-3份尿素;
(9)結果:待果實成熟后采摘。
優選地,在所述茄子種子篩分前還需進行曬種,將種子進行殺菌。
優選地,所述曬種為將茄子種子放置在可殺死茄子種子殼上病菌的光照強度下晾曬7-8小時,然后將曬好的茄子種子放置在干燥、陰涼的地方3-4小時,操作簡單,具有良好的殺菌效果。
優選地,所述藥劑浸種的過程中按每隔4-8分鐘通氣2-3分鐘進行通氣,解決了茄子種子在浸種過程中遇到的爛種、發芽率低、發芽不整齊問題。
優選地,所述藥劑浸種的過程中按每隔5分鐘通氣2-3分鐘進行通氣,浸種效果最好。
優選地,在所述藥劑浸種前還需要進行活水浸種,去除一部分茄子種子上的病菌。
優選地,所述活水浸種為將茄子種子浸入流動清水中4-6小時,流動的清水可以將病菌徹底帶離茄子種子的浸泡環境,而且浸泡時間越長越有利于去除茄子種子上的病菌。
優選地,所述營養土包括:按照重量份計,8份腐葉土、5-7份山泥、5-7份河泥、5-7份家禽糞尿、5-7水稻秸稈、1-3份草木灰和0.05-0.1份木屑,有利于育苗。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解決了現有茄子的種植方法在茄子的種植上整體效率不夠高,在種子篩分和藥劑浸種上缺乏高效的處理,使得茄子的種植并不能達到理想效果的問題。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茄子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土地選擇:選擇地勢較高、排水良好、土質肥沃的沙土壤作為種植地,深根施肥,按照每畝2300-2500kg的比例施加基肥,所述基肥包括:按照重量份計,12-14份蘆葦桿、12-14份花生殼、12-14份菜籽粕、4-6份豆粕、4-6份家禽糞、0.1-0.2份磷酸二銨、0.10-0.15份過磷酸鈣、0.10-0.15份硫酸鉀和0.10-0.15份尿素;
(2)茄子種子篩分:將茄子種子放置在帶有篩孔的篩網上進行大小茄子種子的分離,選取顆粒大的茄子種子,然后將顆粒大的茄子種子放入清水中,把浮在清水表層的秕谷撈出,選用顆粒飽滿的、健康的茄子種子;
(3)藥劑浸種:將顆粒飽滿的、健康的茄子種子用0.1%多菌靈晉浸種1小時,撈起后用清水漂洗干凈,再用30℃溫水浸泡4-6小時;
(4)催芽處理:將茄子種子撈起用干凈的紗布包好,采用變溫管理,每天25-30℃控制14-16小時,每天16-20℃控制6-8小時,早晚用20-30℃淘洗一次,待出芽率達到75%以上時進行播種育苗;
(5)播種育苗:在上述種植地內選擇一塊土地作為育苗床,在育苗床上均勻鋪撒厚度為4-6cm的營養土,澆透底水,將上述的茄子種子按照播種量10-15克/平方米進行播種,再鋪上厚度為1cm的營養土,再蓋上地膜保溫保濕,夜間搭棚,里面放置取暖器,每隔2-3天清晨8點或者傍晚5點澆水一次;
(6)出苗至分苗期管理:播種后白天氣溫28-30℃,夜間不低于20℃,保持土溫在20℃以上,幼苗出土后撒去地膜;7-8天齊苗后白天氣溫控制在20-25℃;出土后撤一次干營養土,待子葉展開后再撤一次,每次厚度為2-3mm;
(7)定植:待茄子株苗出現2-4片真葉時進行移栽定植,將茄子株苗帶土帶肥移栽,保證行距在160-180cm、株距在65-80cm,選擇白天溫度為25-30℃,夜間溫度為18-25℃,移栽后不宜大水澆灌,宜噴灑,最宜選擇晴天上午灑水;
(8)生長期:每隔2天的早上5點或者傍晚5點澆水一次,每隔20-30天施加肥料一次,所述肥料包括:按照重量份計,7-9份玉米秸稈、7-9份稻殼、7-9份豆粕、4-6份花生餅、4-6份糠麩、4-6份豬糞、1-3份硫酸銨、1-3份過磷酸鈣、1-3份硫酸鉀和1-3份尿素;
(9)結果:待果實成熟后采摘。
在整個種植方法中步驟(2)茄子種子篩分可以預先篩選出高品質茄子種子,步驟(6)出苗至分苗期管理可以提高茄子種子的出苗率和存活率。
在茄子種子篩分前還需進行曬種,將種子進行殺菌。
曬種為將茄子種子放置在可殺死茄子種子殼上病菌的光照強度下晾曬7-8小時,然后將曬好的茄子種子放置在干燥、陰涼的地方3-4小時,操作簡單,具有良好的殺菌效果。
藥劑浸種的過程中按每隔4-8分鐘通氣2-3分鐘進行通氣,其中優選每隔5分鐘通氣2-3分鐘進行通氣,浸種效果最好,解決了茄子種子在浸種過程中遇到的爛種、發芽率低、發芽不整齊問題。
藥劑浸種前還需要進行活水浸種,去除一部分茄子種子上的病菌。
活水浸種為將茄子種子浸入流動清水中4-6小時,流動的清水可以將病菌徹底帶離茄子種子的浸泡環境,而且浸泡時間越長越有利于去除茄子種子上的病菌。
營養土包括:按照重量份計,8份腐葉土、5-7份山泥、5-7份河泥、5-7份家禽糞尿、5-7水稻秸稈、1-3份草木灰和0.05-0.1份木屑,有利于育苗。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