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水產品養殖
技術領域:
,尤其涉及一種小龍蝦的養殖方法。
背景技術:
:小龍蝦的營養價值:1、從蛋白質成分來看,龍蝦的蛋白質含量為18.9%,高于大多數的淡水和海水魚蝦,其氨基酸組成優于其它肉類,含有人體所必需的而體內又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的8種必需氨基酸;2、龍蝦的脂肪含量僅為0.2%,不但比畜禽肉低得多,而且其脂肪大多是由人體所必需的不飽和脂肪酸組成,易被人體消化和吸收,并且具有防止膽固醇在體內蓄積的作用;3、龍蝦和其他水產品一樣,含有人體所必需的礦物成分,總量約為1.6%,其中鈣、磷、鈉及鐵的含量都比一般畜禽肉高,淡水小龍蝦肉味鮮美,營養豐富,是高蛋白、低脂肪和高能量、有營養的保健食品,是一種世界性的食用蝦類。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對飲食質量要求也非常高,人們對營養價值豐富的小龍蝦的需求量也在極速增長,但是目前市場上的小龍蝦產量并不能滿足人們的迫切需求,由于目前水體質量收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使得小龍蝦生存環境不斷惡化,導致小龍蝦極易感染疾病,同時,小龍蝦生存環境具有局限性,小龍蝦又屬于雜食動物,在營養不均衡的情況下,小龍蝦在成長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相互咬傷的狀況,從而使得小龍蝦成活率較低,產量降低、收益下降,因此提高小龍蝦的產量是急需解決的問題。技術實現要素: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小龍蝦的養殖方法。具體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小龍蝦的養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建池:養殖池池深為1.1~1.4m,采用活水養殖,在養殖池兩端分別建有進水口和放水口,在進水口、放水口以及池子四周均設置有逃逸網,在池子中每平方米處有一處凸出水面的平臺,在池子四周建有向內伸出的長為40~60cm的擋片,在池子底部每隔2~2.5m建有一排曝氣管,水體每15~20d更換一次;采用活水養殖,避免水體污染,影響小龍蝦的生長,同時,不斷更換的活水富含各種小龍蝦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促進生長,在池子中間和四周具建有用于小龍蝦休息,脫殼的場所,同時,在池子底部安裝曝氣管,能隨時改善水體的含氧量,促進小龍蝦的進食和生長,同時,也延長了水體的更換時間,節約成本。(2)水體處理,包括對進水前的水體的消毒處理,對進水后的水體的營養處理以及放水后的水體的處理三個步驟;對進水前的水體進行處理,有效保證水源的健康,避免了水體中病原體的滋生,減少細菌、病毒對小龍蝦幼苗的侵害,能有效提高小龍蝦的存活率;進水后,對水體進行氮磷鉀以及微量元素的補充,能有效促進幼苗的生長,同時,放水后的水體經過進一步的消毒處理,減少養殖后的水體對其他水源造成污染,實現無污染、零排放的環保理念。(3)投放幼苗:將采購的所有小龍蝦幼苗,先在溫度為25~30℃,PH值為7.5~8的水體中飼養2~3d,再將以0.3~0.4℃/h的速度將溫度降至8~12℃,調節PH值為6~6.5,飼養2~3d,從存活下來的幼苗中選取個體較大,未帶病菌,活動能立強的小龍蝦幼苗,按8~10萬只/畝的養殖密度進行投放;將采購的小龍蝦幼苗,通過鹽水的浸泡,調節體內的電解質,同時,通過變溫、改變水體PH飼養一段時間后,再進行二次選取,有效提高小龍蝦對環境的應激能力,提高抗逆性,在投放到養殖池中后,能更快適應環境,減少小龍蝦的得病率,有效提高了小龍蝦的存活率。(4)喂養:每天分三次向池中定點投放飼料,每次投放量是80~120kg/畝;進一步,所述的步驟(2)中對進水前的水體處理,養殖池的水體來源于河水,將水體和消毒劑按2∶0.15~0.2的質量比混合,放置1~2d后,向水體中通入氧氣,使得水體含氧量為2~2.2mg/L;所述的消毒劑,由以下按重量份計的原料組成:石灰水20~25、乙蒜素8~12、蛇床子15~20、苦參8~15、連翹12~18、黃苓2~5、艾葉9~16、雷丸3~5。消毒劑的制備方法,是稱取原料后,加水,在90~100℃下熬煮1.2~1.4h,過濾,加入濾液質量的0.2~0.3倍的酒精,放置1~2d,回收酒精,即可,其中酒精濃度為50%以上。進一步,所述的步驟(2)中對進水后的水體處理,是在池子進水后,將水體和營養劑按5∶0.8~1.2的質量比混合,放置1~2d后,即可投放小龍蝦幼苗;所述的營養劑,是將尿素、磷酸二氫鉀和水果汁按0.8~1.2∶2∶1~1.5的質量比混合。水果汁,收集廢棄的水果皮,通過果汁機打漿,過濾即可。水果汁營養豐富,富含各種氨基酸、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滿足小龍蝦的生長要求。進一步,所述的對放水后的水體處理,是將從池子中放水后的水體,與改良劑按1∶0.1~0.12的質量比混合,靜置1~2d后,將水放入河道即可;所述的改良劑,是將石灰、1.2~2%的高錳酸鉀、明礬按1∶2~2.5∶0.5~0.8的質量比混合,即可。進一步,步驟(3)中采購所有小龍蝦幼苗,還包括將所有小龍蝦放入濃度為2.1~2.8%的鹽水中,放置1.2~1.5h后,再進行下一步操作的步驟。進一步,所述的飼料,由以下按重量份計的原料組成:魚粉15~20、次粉10~20、蚯蚓粉12~18、蝦皮粉8~12、雞糞6~10、廢菌棒8~12、微藻提取物6~10、松針12~18、延胡索4~8、甘草8~12、復合多礦3~6、檸檬酸鈉2~7、發酵菌2~3。所述的發酵菌,是枯草芽孢桿菌和釀酒酵母菌中的一種。進一步,所述的飼料,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魚粉、次粉、蚯蚓粉、蝦皮粉、雞糞和廢菌棒混合,超聲處理3~5min,加水調節含水量為10~15%,加入發酵菌,拌勻,調節室內溫度為24~27℃,相對濕度為50~55%,發酵8~10h,粉碎,過80~100目篩;(2)采摘新鮮的松針、延胡索和甘草,分別洗凈后,切碎,用果汁機打漿,過濾,加入濾液5倍量的乙醇,回流浸提3~4h,回收乙醇,得殘余液,將濾渣烘干,粉碎過80~100目篩;(3)將步驟(1)、步驟(2)得到的物料和微藻提取物、復合多礦、檸檬酸鈉混合,在28~30℃下翻炒8~10min,通過造粒機造粒,即可。進一步,所述的微藻提取物,將微藻收集后,去除雜質,烘干粉碎,加入濃度為1.5~1.8mol/L的鹽酸浸泡30~35min,過濾,加入氫氧化鈉調節PH為10,浸泡15~18min,過濾,水洗至PH為7~7.5,加水,80~90℃的恒溫水浴下,攪拌15~20min,降至常溫,加入微藻質量的3倍的丙酮,回流浸提30~35min,回收丙酮,過濾,將濾液濃縮至1/3即可。進一步,在養殖期間,通過水池底部的曝氣管,調節水體的含氧量為3.5~4mg/L。綜上所述,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通過建池、水體處理、投放幼苗、喂養一連串步驟的合理設置,采用活水養殖,使得小龍蝦幼苗在成長過程中有效保證了小龍蝦的健康,分別對水體進行三個不同時期的處理,在保證小龍蝦生長環境優化的同時,也建立起了良性的生態環境,同時也有效降低了小龍蝦感染疾病的幾率,提高了小龍蝦的成活率,從投放到收獲的養殖期間,小龍蝦的存活率在95%以上,單個小龍蝦的平均重量相對于傳統養殖方法增重26.3%,進而提高了經濟效益。采用活水養殖,避免水體污染,影響小龍蝦的生長,同時,不斷更換的活水富含各種小龍蝦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促進生長,在池子中間和四周具建有用于小龍蝦休息,脫殼的場所,同時,在池子底部安裝曝氣管,能隨時改善水體的含氧量,促進小龍蝦的進食和生長,同時,也延長了水體的更換時間,節約成本。對進水前的水體進行處理,有效保證水源的健康,避免了水體中病原體的滋生,減少細菌、病毒對小龍蝦幼苗的侵害,能有效提高小龍蝦的存活率,同時,采用的消毒劑是采用中藥配制而成的消毒劑,不僅效果明顯,且對水體無污染,中藥中的有益成分還能促進小龍蝦的生長,改善體質;進水后,對水體進行氮磷鉀以及微量元素的補充,能有效促進幼苗的生長,同時,放水后的水體經過進一步的消毒處理,減少養殖后的水體對其他水源造成污染,實現無污染、零排放的環保理念。將采購的小龍蝦幼苗,通過鹽水的浸泡,調節體內的電解質,同時,通過變溫、改變水體PH飼養一段時間后,再進行二次選取,有效提高小龍蝦對環境的應激能力,提高抗逆性,在投放到養殖池中后,能更快適應環境,減少小龍蝦的得病率,有效提高了小龍蝦的存活率。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但本發明并不局限于這些實施方式,任何在本實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進或代替,仍屬于本發明權利要求所要求保護的范圍。實施例1一種小龍蝦的養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建池:養殖池池深為1.1~1.4m,采用活水養殖,在養殖池兩端分別建有進水口和放水口,在進水口、放水口以及池子四周均設置有逃逸網,在池子中每平方米處有一處凸出水面的平臺,在池子四周建有向內伸出的長為40~60cm的擋片,在池子底部每隔2~2.5m建有一排曝氣管,水體每15~20d更換一次,在養殖期間,水體的含氧量為3.5mg/L;(2)水體處理,包括對進水前的水體的消毒處理,對進水后的水體的營養處理以及放水后的水體的處理三個步驟;所述的步驟(2)中對進水前的水體處理,養殖池的水體來源于河水,將水體和消毒劑按2∶0.15的質量比混合,放置1~2d后,向水體中通入氧氣,使得水體含氧量為2mg/L;所述的消毒劑,由以下按重量份計的原料組成:石灰水20kg、乙蒜素8kg、蛇床子15kg、苦參8kg、連翹12kg、黃苓2kg、艾葉9kg、雷丸3kg。所述的步驟(2)中對進水后的水體處理,是在池子進水后,將水體和營養劑按5:0.8的質量比混合,放置1~2d后,即可投放小龍蝦幼苗;所述的營養劑,是將尿素、磷酸二氫鉀和水果汁按0.8∶2∶1的質量比混合。所述的對放水后的水體處理,是將從池子中放水后的水體,與改良劑按1∶0.1的質量比混合,靜置1~2d后,將水放入河道即可;所述的改良劑,是將石灰、1.2%的高錳酸鉀、明礬按1∶2∶0.5的質量比混合,即可。(3)投放幼苗:將采購的所有小龍蝦幼苗,放入濃度為2.1%的鹽水中,放置1.2h后,再在溫度為25℃,PH值為7.5的水體中飼養2~3d,再將以0.3℃/h的速度將溫度降至8℃,調節PH值為6,飼養2~3d,從存活下來的幼苗中選取個體較大,未帶病菌,活動能立強的小龍蝦幼苗,按8~10萬只/畝的養殖密度進行投放;(4)喂養:每天分三次向池中定點投放飼料,每次投放量是80kg/畝:所述的飼料,由以下按重量份計的原料組成:魚粉15kg、次粉10kg、蚯蚓粉12kg、蝦皮粉8kg、雞糞6kg、廢菌棒8kg、微藻提取物6kg、松針12kg、延胡索4kg、甘草8kg、復合多礦3kg、檸檬酸鈉2kg、發酵菌2kg。所述的飼料,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魚粉、次粉、蚯蚓粉、蝦皮粉、雞糞和廢菌棒混合,超聲處理3min,加水調節含水量為10%,加入發酵菌,拌勻,調節室內溫度為24℃,相對濕度為50%,發酵8h,粉碎,過80目篩;(2)采摘新鮮的松針、延胡索和甘草,分別洗凈后,切碎,用果汁機打漿,過濾,加入濾液5倍量的乙醇,回流浸提3h,回收乙醇,得殘余液,將濾渣烘干,粉碎過80目篩;(3)將步驟(1)、步驟(2)得到的物料和微藻提取物、復合多礦、檸檬酸鈉混合,在28℃下翻炒8min,通過造粒機造粒,即可。所述的微藻提取物,將微藻收集后,去除雜質,烘干粉碎,加入濃度為1.5mol/L的鹽酸浸泡30min,過濾,加入氫氧化鈉調節PH為10,浸泡15min,過濾,水洗至PH為7~7.5,加水,80℃的恒溫水浴下,攪拌15min,降至常溫,加入微藻質量的3倍的丙酮,回流浸提30min,回收丙酮,過濾,將濾液濃縮至1/3即可。實施例2一種小龍蝦的養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建池:養殖池池深為1.1~1.4m,采用活水養殖,在養殖池兩端分別建有進水口和放水口,在進水口、放水口以及池子四周均設置有逃逸網,在池子中每平方米處有一處凸出水面的平臺,在池子四周建有向內伸出的長為40~60cm的擋片,在池子底部每隔2~2.5m建有一排曝氣管,水體每15~20d更換一次,在養殖期間,水體的含氧量為4mg/L;(2)水體處理,包括對進水前的水體的消毒處理,對進水后的水體的營養處理以及放水后的水體的處理三個步驟;所述的步驟(2)中對進水前的水體處理,養殖池的水體來源于河水,將水體和消毒劑按2∶0.2的質量比混合,放置1~2d后,向水體中通入氧氣,使得水體含氧量為2.2mg/L;所述的消毒劑,由以下按重量份計的原料組成:石灰水25kg、乙蒜素12kg、蛇床子20kg、苦參15kg、連翹18kg、黃苓5kg、艾葉16kg、雷丸5kg。所述的步驟(2)中對進水后的水體處理,是在池子進水后,將水體和營養劑按5∶1.2的質量比混合,放置1~2d后,即可投放小龍蝦幼苗;所述的營養劑,是將尿素、磷酸二氫鉀和水果汁按1.2∶2∶1.5的質量比混合。所述的對放水后的水體處理,是將從池子中放水后的水體,與改良劑按1∶0.12的質量比混合,靜置1~2d后,將水放入河道即可;所述的改良劑,是將石灰、2%的高錳酸鉀、明礬按1∶2.5∶0.8的質量比混合,即可。(3)投放幼苗:將采購的所有小龍蝦幼苗,放入濃度為2.8%的鹽水中,放置1.5h后,再在溫度為30℃,PH值為8的水體中飼養2~3d,再將以0.4℃/h的速度將溫度降至12℃,調節PH值為6.5,飼養2~3d,從存活下來的幼苗中選取個體較大,未帶病菌,活動能立強的小龍蝦幼苗,按8~10萬只/畝的養殖密度進行投放;(4)喂養:每天分三次向池中定點投放飼料,每次投放量是120kg/畝;所述的飼料,由以下按重量份計的原料組成:魚粉20kg、次粉20kg、蚯蚓粉18kg、蝦皮粉12kg、雞糞10kg、廢菌棒12kg、微藻提取物10kg、松針18kg、延胡索8kg、甘草12kg、復合多礦6kg、檸檬酸鈉7kg、發酵菌3kg。所述的飼料,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魚粉、次粉、蚯蚓粉、蝦皮粉、雞糞和廢菌棒混合,超聲處理5min,加水調節含水量為15%,加入發酵菌,拌勻,調節室內溫度為27℃,相對濕度為55%,發酵10h,粉碎,過100目篩;(2)采摘新鮮的松針、延胡索和甘草,分別洗凈后,切碎,用果汁機打漿,過濾,加入濾液5倍量的乙醇,回流浸提3~4h,回收乙醇,得殘余液,將濾渣烘干,粉碎過100目篩;(3)將步驟(1)、步驟(2)得到的物料和微藻提取物、復合多礦、檸檬酸鈉混合,在30℃下翻炒10min,通過造粒機造粒,即可。所述的微藻提取物,將微藻收集后,去除雜質,烘干粉碎,加入濃度為1.8mol/L的鹽酸浸泡35min,過濾,加入氫氧化鈉調節PH為10,浸泡18min,過濾,水洗至PH為7~7.5,加水,90℃的恒溫水浴下,攪拌20min,降至常溫,加入微藻質量的3倍的丙酮,回流浸提35min,回收丙酮,過濾,將濾液濃縮至1/3即可。實施例3一種小龍蝦的養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建池:養殖池池深為1.1~1.4m,采用活水養殖,在養殖池兩端分別建有進水口和放水口,在進水口、放水口以及池子四周均設置有逃逸網,在池子中每平方米處有一處凸出水面的平臺,在池子四周建有向內伸出的長為40~60cm的擋片,在池子底部每隔2~2.5m建有一排曝氣管,水體每15~20d更換一次,在養殖期間,水體的含氧量為3.8mg/L;(2)水體處理,包括對進水前的水體的消毒處理,對進水后的水體的營養處理以及放水后的水體的處理三個步驟;所述的步驟(2)中對進水前的水體處理,養殖池的水體來源于河水,將水體和消毒劑按2∶0.18的質量比混合,放置1~2d后,向水體中通入氧氣,使得水體含氧量為2.1mg/L;所述的消毒劑,由以下按重量份計的原料組成:石灰水23kg、乙蒜素10kg、蛇床子18kg、苦參13kg、連翹15kg、黃苓3kg、艾葉13kg、雷丸4kg。所述的步驟(2)中對進水后的水體處理,是在池子進水后,將水體和營養劑按5∶1的質量比混合,放置1~2d后,即可投放小龍蝦幼苗;所述的營養劑,是將尿素、磷酸二氫鉀和水果汁按1∶2∶1.3的質量比混合。所述的對放水后的水體處理,是將從池子中放水后的水體,與改良劑按1∶0.11的質量比混合,靜置1~2d后,將水放入河道即可;所述的改良劑,是將石灰、1.5%的高錳酸鉀、明礬按1∶2.3∶0.7的質量比混合,即可。(3)投放幼苗:將采購的所有小龍蝦幼苗,放入濃度為2.5%的鹽水中,放置1.3h后,再在溫度為28℃,PH值為7.5~8的水體中飼養2~3d,再將以0.3℃/h的速度將溫度降至10℃,調節PH值為6~6.5,飼養2~3d,從存活下來的幼苗中選取個體較大,未帶病菌,活動能立強的小龍蝦幼苗,按8~10萬只/畝的養殖密度進行投放;(4)喂養:每天分三次向池中定點投放飼料,每次投放量是80~120kg/畝;所述的飼料,由以下按重量份計的原料組成:魚粉18地、次粉15kg、蚯蚓粉15地、蝦皮粉10kg、雞糞8地、廢菌棒10kg、微藻提取物8kg、松針15kg、延胡索6kg、甘草10kg、復合多礦5kg、檸檬酸鈉5kg、發酵菌2.5kg。所述的飼料,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魚粉、次粉、蚯蚓粉、蝦皮粉、雞糞和廢菌棒混合,超聲處理4min,加水調節含水量為13%,加入發酵菌,拌勻,調節室內溫度為26℃,相對濕度為53%,發酵9h,粉碎,過80~100目篩;(2)采摘新鮮的松針、延胡索和甘草,分別洗凈后,切碎,用果汁機打漿,過濾,加入濾液5倍量的乙醇,回流浸提3~4h,回收乙醇,得殘余液,將濾渣烘干,粉碎過80~100目篩;(3)將步驟(1)、步驟(2)得到的物料和微藻提取物、復合多礦、檸檬酸鈉混合,在29℃下翻炒9min,通過造粒機造粒,即可。所述的微藻提取物,將微藻收集后,去除雜質,烘干粉碎,加入濃度為1.7mol/L的鹽酸浸泡33min,過濾,加入氫氧化鈉調節PH為10,浸泡17min,過濾,水洗至PH為7~7.5,加水,85℃的恒溫水浴下,攪拌18min,降至常溫,加入微藻質量的3倍的丙酮,回流浸提33min,回收丙酮,過濾,將濾液濃縮至1/3即可。實施例4一種小龍蝦的養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建池:養殖池池深為1.1~1.4m,采用活水養殖,在養殖池兩端分別建有進水口和放水口,在進水口、放水口以及池子四周均設置有逃逸網,在池子中每平方米處有一處凸出水面的平臺,在池子四周建有向內伸出的長為40~60cm的擋片,在池子底部每隔2~2.5m建有一排曝氣管,水體每15~20d更換一次,在養殖期間,水體的含氧量為3.5mg/L;(2)水體處理,包括對進水前的水體的消毒處理,對進水后的水體的營養處理以及放水后的水體的處理三個步驟;所述的步驟(2)中對進水前的水體處理,養殖池的水體來源于河水,將水體和消毒劑按2∶0.15的質量比混合,放置1~2d后,向水體中通入氧氣,使得水體含氧量為2mg/L;所述的消毒劑,由以下按重量份計的原料組成:石灰水25kg、乙蒜素12地、蛇床子15kg、苦參8地、連翹18地、黃苓5kg、艾葉9kg、雷丸3kg。所述的步驟(2)中對進水后的水體處理,是在池子進水后,將水體和營養劑按5∶0.8的質量比混合,放置1~2d后,即可投放小龍蝦幼苗;所述的營養劑,是將尿素、磷酸二氫鉀和水果汁按1.2∶2∶1的質量比混合。所述的對放水后的水體處理,是將從池子中放水后的水體,與改良劑按1∶0.1的質量比混合,靜置1~2d后,將水放入河道即可;所述的改良劑,是將石灰、2%的高錳酸鉀、明礬按1∶2∶0.8的質量比混合,即可。(3)投放幼苗:將采購的所有小龍蝦幼苗,放入濃度為2.1%的鹽水中,放置1.2h后,再在溫度為25℃,PH值為8的水體中飼養2~3d,再將以0.4℃/h的速度將溫度降至8℃,調節PH值為6,飼養2~3d,從存活下來的幼苗中選取個體較大,未帶病菌,活動能立強的小龍蝦幼苗,按8~10萬只/畝的養殖密度進行投放;(4)喂養:每天分三次向池中定點投放飼料,每次投放量是80kg/畝;所述的飼料,由以下按重量份計的原料組成:魚粉15kg、次粉10kg、蚯蚓粉18kg、蝦皮粉12kg、雞糞10地、廢菌棒12kg、微藻提取物6kg、松針12kg、延胡索4kg、甘草8kg、復合多礦6地、檸檬酸鈉7kg、發酵菌2kg。所述的飼料,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魚粉、次粉、蚯蚓粉、蝦皮粉、雞糞和廢菌棒混合,超聲處理3min,加水調節含水量為15%,加入發酵菌,拌勻,調節室內溫度為24℃,相對濕度為55%,發酵8h,粉碎,過100目篩;(2)采摘新鮮的松針、延胡索和甘草,分別洗凈后,切碎,用果汁機打漿,過濾,加入濾液5倍量的乙醇,回流浸提3h,回收乙醇,得殘余液,將濾渣烘干,粉碎過100目篩;(3)將步驟(1)、步驟(2)得到的物料和微藻提取物、復合多礦、檸檬酸鈉混合,在28℃下翻炒10min,通過造粒機造粒,即可。所述的微藻提取物,將微藻收集后,去除雜質,烘干粉碎,加入濃度為1.5mol/L的鹽酸浸泡30min,過濾,加入氫氧化鈉調節PH為10,浸泡18min,過濾,水洗至PH為7~7.5,加水,90℃的恒溫水浴下,攪拌15min,降至常溫,加入微藻質量的3倍的丙酮,回流浸提30min,回收丙酮,過濾,將濾液濃縮至1/3即可。實施例5一種小龍蝦的養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建池:養殖池池深為1.1~1.4m,采用活水養殖,在養殖池兩端分別建有進水口和放水口,在進水口、放水口以及池子四周均設置有逃逸網,在池子中每平方米處有一處凸出水面的平臺,在池子四周建有向內伸出的長為40~60cm的擋片,在池子底部每隔2~2.5m建有一排曝氣管,水體每15~20d更換一次,在養殖期間,水體的含氧量為3.5mg/L;(2)水體處理,包括對進水前的水體的消毒處理,對進水后的水體的營養處理以及放水后的水體的處理三個步驟;所述的步驟(2)中對進水前的水體處理,養殖池的水體來源于河水,將水體和消毒劑按2∶0.2的質量比混合,放置1~2d后,向水體中通入氧氣,使得水體含氧量為2mg/L;所述的消毒劑,由以下按重量份計的原料組成:石灰水25kg、乙蒜素12地、蛇床子20kg、苦參8kg、連翹12地、黃苓2kg、艾葉9kg、雷丸4kg。所述的步驟(2)中對進水后的水體處理,是在池子進水后,將水體和營養劑按5∶1的質量比混合,放置1~2d后,即可投放小龍蝦幼苗;所述的營養劑,是將尿素、磷酸二氫鉀和水果汁按1∶2∶1.3的質量比混合。所述的對放水后的水體處理,是將從池子中放水后的水體,與改良劑按1∶0.1的質量比混合,靜置1~2d后,將水放入河道即可;所述的改良劑,是將石灰、1.2%的高錳酸鉀、明礬按1∶2.5∶0.5的質量比混合,即可。(3)投放幼苗:將采購的所有小龍蝦幼苗,放入濃度為2.1%的鹽水中,放置1.2h后,再在溫度為30℃,PH值為8的水體中飼養2~3d,再將以0.3℃/h的速度將溫度降至8℃,調節PH值為6,飼養2~3d,從存活下來的幼苗中選取個體較大,未帶病菌,活動能立強的小龍蝦幼苗,按8~10萬只/畝的養殖密度進行投放;(4)喂養:每天分三次向池中定點投放飼料,每次投放量是80kg/畝;所述的飼料,由以下按重量份計的原料組成:魚粉15kg、次粉20kg、蚯蚓粉12kg、蝦皮粉12kg、雞糞6kg、廢菌棒12kg、微藻提取物6地、松針18kg、延胡索8kg、甘草12kg、復合多礦3kg、檸檬酸鈉2kg、發酵菌3kg。所述的飼料,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魚粉、次粉、蚯蚓粉、蝦皮粉、雞糞和廢菌棒混合,超聲處理3min,加水調節含水量為10%,加入發酵菌,拌勻,調節室內溫度為24℃,相對濕度為50%,發酵10h,粉碎,過100目篩;(2)采摘新鮮的松針、延胡索和甘草,分別洗凈后,切碎,用果汁機打漿,過濾,加入濾液5倍量的乙醇,回流浸提3h,回收乙醇,得殘余液,將濾渣烘干,粉碎過100目篩;(3)將步驟(1)、步驟(2)得到的物料和微藻提取物、復合多礦、檸檬酸鈉混合,在28℃下翻炒8min,通過造粒機造粒,即可。所述的微藻提取物,將微藻收集后,去除雜質,烘干粉碎,加入濃度為1.5mol/L的鹽酸浸泡30min,過濾,加入氫氧化鈉調節PH為10,浸泡15min,過濾,水洗至PH為7,加水,80℃的恒溫水浴下,攪拌15min,降至常溫,加入微藻質量的3倍的丙酮,回流浸提35min,回收丙酮,過濾,將濾液濃縮至1/3即可。實驗例1對采用本發明方法養殖的小龍蝦在生長時期的存活率進行統計,從投放開始,到收獲這段時間段,統計小龍蝦的存活率,以傳統的小龍蝦養殖方法作為對照,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小龍蝦均由同一人飼養,結果如表1所示:表1實驗例2采用實驗例1的兩組養殖的小龍蝦,對單個小龍蝦的平均重量進行統計,結果如表2所示:表2項目重量/只(g)實驗組65.8對照組52.1說明,本發明養殖的小龍蝦相較于傳統方法養殖的小龍蝦,單個平均增重26.3%。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