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種植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西瓜種子的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西瓜為葫蘆科西瓜屬,西瓜原產南非,在南部存在各種西瓜野生種的群落,有甜而可食,也有不甜但可作飼料的,有苦而不可食用的,西瓜汁多味甜,我國的栽培地域非常廣泛,西瓜面積占世界總面積的60%以上,產量占70%左右,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西瓜已不再是季節(jié)性消費品,而逐漸成為營養(yǎng)食品。
西瓜種子為了提高發(fā)芽率一般都會進行處理,現有的處理方法也有很多種,有吊井法、冷藏法、拌沙法等等。不同的處理方式,對應不同的效果,這些常規(guī)的處理方法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種子發(fā)芽率,縮短催芽時間,減輕田間發(fā)病率,幼苗苗齊、苗壯。但是,現有的處理方法對西瓜種子發(fā)芽率提高有限,并且對西瓜幼苗根活力、光合特性方面影響不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西瓜種子的處理方法,來提高西瓜種子的發(fā)芽率。
本發(fā)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西瓜種子的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種子準備:采集成熟的西瓜種子,挑選顆粒飽滿,無病蟲害的種子,將這些種子先用25-28℃的清水浸泡15-18min,然后撈出,自然瀝干;
b制備處理液:處理液制備方法為:將苦蕎麥、木奶果清洗,去除雜質,粉碎至100目,加苦蕎麥、木奶果混合質量70%的水,加熱蒸煮20min,自然冷卻后,接種接種混合物質量0.03%的米曲霉,裝入封閉盒子,放置在32℃下進行培養(yǎng),培養(yǎng)時間為20小時,然后將所得培養(yǎng)物加水,按水∶物料重量比例為1∶2,在45℃下保溫10min,然后以2000r/min轉速離心處理20min,靜置2小時,然后采用功率為450w、頻率為40khz的超聲波處理2min,然后進行固液分離,保留濾液,將濾液進行滅菌后,添加濾液質量2%的葡萄糖,攪拌均勻后,接種紅曲霉菌種,接種量為濾液質量0.02%,在32℃下培養(yǎng)25小時后,再進行滅菌處理,得到處理液;按苦蕎麥與木奶果不同質量比例制備成以下三種處理液:處理液a:苦蕎麥與木奶果質量比為1:1,處理液b:苦蕎麥與木奶果質量比為3:1,處理液c:苦蕎麥與木奶果質量比為6:1;
c處理液a處理:將步驟a中處理的西瓜種子,與處理液a按1:10質量比例混合后,將溫度調節(jié)至5-8℃,以30r/min轉速攪拌2小時,然后取出,采用清水清洗表面,自然瀝干;
d處理液b處理:將步驟c中處理的西瓜種子,與處理液b按1:10質量比例混合后,將溫度調節(jié)至18-20℃,以50r/min轉速攪拌2小時,然后取出,采用清水清洗表面,自然瀝干;
e二氧化碳處理:將步驟d處理的西瓜種子放入密閉無光環(huán)境中,環(huán)境中二氧化碳濃度保持固定,穩(wěn)定維持在455mg/kg,1小時后,取出;
f處理液c處理:將步驟e處理的西瓜種子,與處理液c按1:10質量比例混合后,將溫度調節(jié)至28-30℃,以80r/min轉速攪拌2小時,然后取出,采用清水清洗表面,自然瀝干。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fā)明通過制備的不同濃度處理液對西瓜種子進行依次分別處理,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西瓜幼苗的增高、西瓜干物質的積累,并促進其根系生長和提高根系活力、增加葉綠素含量,同時也能抑制丙二醛含量的增多,從而促進西瓜幼苗的生長,通過在處理液b處理西瓜種子后,再采用固定濃度的二氧化碳對西瓜種子進行處理,能夠使得萌發(fā)期的種子內過氧化氫酶活性、酸性磷酸酯酶活性和三磷酸腺苷含量顯著提高,而過氧化氫酶活性的高低與種子的活力成正相關,通過提高過氧化氫酶的活性來使得西瓜種子內生理代謝更加旺盛,酸性磷酸酯酶活性隨著種子的萌發(fā)進程逐漸增加,其活性的高低表現出種子萌發(fā)的快慢,通過提高酸性磷酸酯酶活性,來加快西瓜種子的萌發(fā),最后通過處理液c對西瓜種子的鞏固處理,能夠進一步促進西瓜種子活力,提高西瓜種子發(fā)芽率,并且對西瓜幼苗側根的生長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西瓜種子的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種子準備:采集成熟的西瓜種子,挑選顆粒飽滿,無病蟲害的種子,將這些種子先用25℃的清水浸泡15min,然后撈出,自然瀝干;
b制備處理液:處理液制備方法為:將苦蕎麥、木奶果清洗,去除雜質,粉碎至100目,加苦蕎麥、木奶果混合質量70%的水,加熱蒸煮20min,自然冷卻后,接種接種混合物質量0.03%的米曲霉,裝入封閉盒子,放置在32℃下進行培養(yǎng),培養(yǎng)時間為20小時,然后將所得培養(yǎng)物加水,按水∶物料重量比例為1∶2,在45℃下保溫10min,然后以2000r/min轉速離心處理20min,靜置2小時,然后采用功率為450w、頻率為40khz的超聲波處理2min,然后進行固液分離,保留濾液,將濾液進行滅菌后,添加濾液質量2%的葡萄糖,攪拌均勻后,接種紅曲霉菌種,接種量為濾液質量0.02%,在32℃下培養(yǎng)25小時后,再進行滅菌處理,得到處理液;按苦蕎麥與木奶果不同質量比例制備成以下三種處理液:處理液a:苦蕎麥與木奶果質量比為1:1,處理液b:苦蕎麥與木奶果質量比為3:1,處理液c:苦蕎麥與木奶果質量比為6:1;
c處理液a處理:將步驟a中處理的西瓜種子,與處理液a按1:10質量比例混合后,將溫度調節(jié)至5℃,以30r/min轉速攪拌2小時,然后取出,采用清水清洗表面,自然瀝干;
d處理液b處理:將步驟c中處理的西瓜種子,與處理液b按1:10質量比例混合后,將溫度調節(jié)至18℃,以50r/min轉速攪拌2小時,然后取出,采用清水清洗表面,自然瀝干;
e二氧化碳處理:將步驟d處理的西瓜種子放入密閉無光環(huán)境中,環(huán)境中二氧化碳濃度保持固定,穩(wěn)定維持在455mg/kg,1小時后,取出;
f處理液c處理:將步驟e處理的西瓜種子,與處理液c按1:10質量比例混合后,將溫度調節(jié)至28℃,以80r/min轉速攪拌2小時,然后取出,采用清水清洗表面,自然瀝干。
實施例2
一種西瓜種子的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種子準備:采集成熟的西瓜種子,挑選顆粒飽滿,無病蟲害的種子,將這些種子先用28℃的清水浸泡18min,然后撈出,自然瀝干;
b制備處理液:處理液制備方法為:將苦蕎麥、木奶果清洗,去除雜質,粉碎至100目,加苦蕎麥、木奶果混合質量70%的水,加熱蒸煮20min,自然冷卻后,接種接種混合物質量0.03%的米曲霉,裝入封閉盒子,放置在32℃下進行培養(yǎng),培養(yǎng)時間為20小時,然后將所得培養(yǎng)物加水,按水∶物料重量比例為1∶2,在45℃下保溫10min,然后以2000r/min轉速離心處理20min,靜置2小時,然后采用功率為450w、頻率為40khz的超聲波處理2min,然后進行固液分離,保留濾液,將濾液進行滅菌后,添加濾液質量2%的葡萄糖,攪拌均勻后,接種紅曲霉菌種,接種量為濾液質量0.02%,在32℃下培養(yǎng)25小時后,再進行滅菌處理,得到處理液;按苦蕎麥與木奶果不同質量比例制備成以下三種處理液:處理液a:苦蕎麥與木奶果質量比為1:1,處理液b:苦蕎麥與木奶果質量比為3:1,處理液c:苦蕎麥與木奶果質量比為6:1;
c處理液a處理:將步驟a中處理的西瓜種子,與處理液a按1:10質量比例混合后,將溫度調節(jié)至8℃,以30r/min轉速攪拌2小時,然后取出,采用清水清洗表面,自然瀝干;
d處理液b處理:將步驟c中處理的西瓜種子,與處理液b按1:10質量比例混合后,將溫度調節(jié)至20℃,以50r/min轉速攪拌2小時,然后取出,采用清水清洗表面,自然瀝干;
e二氧化碳處理:將步驟d處理的西瓜種子放入密閉無光環(huán)境中,環(huán)境中二氧化碳濃度保持固定,穩(wěn)定維持在455mg/kg,1小時后,取出;
f處理液c處理:將步驟e處理的西瓜種子,與處理液c按1:10質量比例混合后,將溫度調節(jié)至30℃,以80r/min轉速攪拌2小時,然后取出,采用清水清洗表面,自然瀝干。
實施例3
一種西瓜種子的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種子準備:采集成熟的西瓜種子,挑選顆粒飽滿,無病蟲害的種子,將這些種子先用27℃的清水浸泡16min,然后撈出,自然瀝干;
b制備處理液:處理液制備方法為:將苦蕎麥、木奶果清洗,去除雜質,粉碎至100目,加苦蕎麥、木奶果混合質量70%的水,加熱蒸煮20min,自然冷卻后,接種接種混合物質量0.03%的米曲霉,裝入封閉盒子,放置在32℃下進行培養(yǎng),培養(yǎng)時間為20小時,然后將所得培養(yǎng)物加水,按水∶物料重量比例為1∶2,在45℃下保溫10min,然后以2000r/min轉速離心處理20min,靜置2小時,然后采用功率為450w、頻率為40khz的超聲波處理2min,然后進行固液分離,保留濾液,將濾液進行滅菌后,添加濾液質量2%的葡萄糖,攪拌均勻后,接種紅曲霉菌種,接種量為濾液質量0.02%,在32℃下培養(yǎng)25小時后,再進行滅菌處理,得到處理液;按苦蕎麥與木奶果不同質量比例制備成以下三種處理液:處理液a:苦蕎麥與木奶果質量比為1:1,處理液b:苦蕎麥與木奶果質量比為3:1,處理液c:苦蕎麥與木奶果質量比為6:1;
c處理液a處理:將步驟a中處理的西瓜種子,與處理液a按1:10質量比例混合后,將溫度調節(jié)至7℃,以30r/min轉速攪拌2小時,然后取出,采用清水清洗表面,自然瀝干;
d處理液b處理:將步驟c中處理的西瓜種子,與處理液b按1:10質量比例混合后,將溫度調節(jié)至19℃,以50r/min轉速攪拌2小時,然后取出,采用清水清洗表面,自然瀝干;
e二氧化碳處理:將步驟d處理的西瓜種子放入密閉無光環(huán)境中,環(huán)境中二氧化碳濃度保持固定,穩(wěn)定維持在455mg/kg,1小時后,取出;
f處理液c處理:將步驟e處理的西瓜種子,與處理液c按1:10質量比例混合后,將溫度調節(jié)至29℃,以80r/min轉速攪拌2小時,然后取出,采用清水清洗表面,自然瀝干。
對比例1:與實施例1區(qū)別僅在于步驟步驟cdf均采用處理液a處理,處理方法不變。
對比例2:與實施例1區(qū)別僅在于步驟步驟cdf均采用處理液b處理,處理方法不變。
對比例3:與實施例1區(qū)別僅在于步驟步驟cdf均采用處理液c處理,處理方法不變。
試驗:選擇京欣一號西瓜種子,分別對實施例(均值)與對比例中處理的種子在相同環(huán)境下催芽至70%種子露白后,進行播種,其栽培基質選用優(yōu)質大田表層土壤,采用13cm×15cm規(guī)格的塑料盆盆栽,每盆播種3粒種子,出苗后,均保留1株,在幼苗第4片葉時對其葉綠素含量、根系活力和丙二醛進行測定:
葉綠素含量測定采用分光光度法進行測定、根系活力測定采用ttc法測定(選取西瓜根尖樣品0.2g放入50ml燒杯中,加入0.4%ttc溶液和磷酸緩沖液的等量混合液10ml,把根充分浸沒在溶液中,在37℃下暗保溫3h,然后加入1mol/l硫酸2ml,以停止反應,同時作一個空白試驗,根尖取出后吸干水分,加入乙酸乙酯3ml和少量石英砂一起研磨,然后過濾并用乙酸乙酯定容至10ml,采用分光光度計在485nm下比色,計算ttc還原強度mg/g·h)、丙二醛含量測定采用硫代巴比妥酸顯色法;
表1
由表1可以看出,本發(fā)明處理方法中處理液a、處理液b與處理液c對西瓜種子的處理能夠明顯影響到西瓜幼苗的葉綠素、根活力、丙二醛含量,單一的處理液處理效果明顯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