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桑葉、艾葉、銀杏葉快速采集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291321閱讀:707來源:國知局
桑葉、艾葉、銀杏葉快速采集器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發明涉及枝葉采集工具,具體為一種桑葉、艾葉、銀杏葉快速采集器。



背景技術:

我國是世界最大的桑蠶生產國,有著悠久的養蠶歷史。近10多年來,養蠶人數、地區又有進一步的增加,在育種、病蟲防止、深加工方面都有較大進步,可是最基礎源頭的勞動強度卻沒有得到改善,至多只是在運輸方面得到改進,而在最大勞動量——桑葉采摘方面沒有一點改進,這直接制約著蠶業發展,也直接影響到桑農的收入。在蠶進入4齡5齡的關鍵環節,桑農只能高價請人采摘桑葉,以至于要將辛辛苦苦養蠶的不少收益拿出支付人工費。

多年來不能解決桑葉自動化或半自動化問題的原因在于:

1、桑葉被采摘時期是最鮮嫩的,桑枝也是脆弱的,容易被傷害,如果采摘時葉子被傷害,將不利于保存,桑枝被傷害則不利于再生長。

2、桑葉不能被污染,不能經多道清潔工序,否則葉子被破壞變質,直接影響蠶寶寶生命。

現有技術中,如授權公告號為CN2174029Y的《桑葉采集器》專利,其技術方案采用封閉式結構收集葉子,采集器從桑枝條根部推至枝梢而欲將整根桑枝的葉子收掉,而后果是造成對桑枝的脫皮傷害和被葉柄與桑枝連接處的凸起部分阻礙,無法順利推進,嚴重影響效率和桑枝健康。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出了一種兼顧桑葉、桑枝保護和采集效率的桑葉、艾葉、銀杏葉快速采集器。

能夠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桑葉、艾葉、銀杏葉快速采集器,其技術方案包括半圓環形釘盤,所述釘盤的底部沿徑向設有兩排半圓形集葉針,釘盤底部還設有外形匹配的卸葉板,所述卸葉板上開設有兩排避讓集葉針的半圓形槽,卸葉板連接在從釘盤頂部穿過釘盤且左、右對稱的推動桿底部,左、右推動桿的頂部安裝有壓柄,所述壓柄與釘盤頂部之間的各推動桿上均壓裝有可使卸葉板回位貼合在釘盤底部的回位彈簧;釘盤內環的側面上設有一排半圓形鋸齒,所述鋸齒露出在回位位置的卸葉板底部;所述釘盤的左、右端分別設有枝鉤和手柄。

為全部卸落采集的桑葉、艾葉、銀杏,所述推動桿推動卸葉板的行程設計為等于集葉針的長度。

為方便進行桑葉、艾葉、銀杏的采集,所述枝鉤的勾頭設計為與釘盤同處一面并向釘盤弧度的反方向彎勾。

為適應不同作業者左、右手的操作習慣,所述枝鉤和手柄以可拆卸的方式與釘盤連接安裝。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1、本發明桑葉、艾葉、銀杏葉快速采集器采用非封閉集葉結構進行采集,集葉時,并沒有直接將工具接觸桑枝,而是利用桑枝生長特點,通過杠桿原理將葉柄順勢拉斷,完全仿人手采摘,不傷害到桑枝,不傷害桑葉;雖不能一次性將一棵桑樹葉子全部收集,但并沒有影響到速率,通過單面多棵的采摘而達到提高速率的目的;本發明不僅在工具上是開創性的,在使用方法上也是開創性的。

2、本發明較傳統采集方式快4~5倍,即一個人就可以頂5~6個人工作,用葉高峰期時也可輕松應對,大大減少了作業時間和人工費,省出的時間可以更好地關注蠶的健康問題,或者發展立體生態農業,如用桑枝種食用菌等。

3、本發明作為一種開創性的勞動工具,可以穩定地在生產中使用,有效保護勞動者的雙手,減少腱鞘炎的發生,減少桑枝對勞動者雙手對傷害,減少桑汁液與手的接觸,能多倍提高工作效率,使廣大桑農從繁重的桑葉采摘工作中解放出來。

4、中國目前大約有1000萬農民養蠶,人均每年請10人次以上來幫助在高峰期采集桑葉,費用共約2000元,如此算來,如果桑農都用本發明這種高效工具,每年將節省2000000萬元,大大節約了采桑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種實施方式的主視圖。

圖2為圖1實施方式的俯視圖。

圖3為圖1實施方式的側視圖。

圖號標識:1、釘盤;2、集葉針;3、鋸齒;4、卸葉板;5、推動桿;6、壓柄;7、回位彈簧;8、枝鉤;9、手柄;10、螺釘。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所示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說明。

本發明桑葉、艾葉、銀杏葉快速采集器,其結構包括基于釘盤1設置的集葉針2、卸葉板4、推動桿5和壓柄6以及枝鉤8和手柄9。

所述釘盤1為半圓環形板,所述枝鉤8和手柄9于釘盤1的左、右端盤柄上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裝(可根據需要將手柄9和枝鉤8互換),枝鉤8的勾頭與釘盤1同處一面并向釘盤1半圓環弧度的反方向彎勾,釘盤1上開設有左、右套孔,左、右套孔中壓裝有左、右導向套,如圖1、圖2所示。

兩排半圓形的集葉針2(長度、間隔一致的梳齒結構,保證采葉過程中盡可能少掉落桑葉)于釘盤1的底部上垂直固定安裝,兩排集葉針2的位置分別對應在釘盤1底部的內、外環弧形邊緣上,所述卸葉板4為形狀與釘盤1一致的半圓環形板,卸葉板4上開設有與兩排集葉針2位置對應的半圓形槽,卸葉板4設于釘盤1底部,兩排集葉針2分別通過對應的半圓形槽穿過卸葉板4,如圖1、圖2、圖3所示。

左、右推動桿5分別通過左、右導向套從釘盤1頂部穿過而到達釘盤1底部,左、右推動桿5的底部通過螺釘10分別連接卸葉板4,所述壓柄6設于左、右推動桿5的頂部并通過螺釘10分別與左、右推動桿5連接,壓柄6與導向套之間的推動桿5上均套裝并預緊有回位彈簧7,在回位彈簧7的作用下,所述卸葉板4貼緊在釘盤1的底部,;所述釘盤1內環的側面上設有一排半圓形鋸齒3,所述鋸齒3露出在回位位置的卸葉板4底部,如圖1、圖2、圖3所示。

本發明的使用方式:

采桑葉時手持手柄9,向下或向上滑動,均可以順利將桑葉打斷并收集起來,不用擔心桑葉到處散落,待手柄9移到收集筐上方時,推動卸葉板4可葉子全部卸落入筐內(所述推動桿5推動卸葉板4的行程等于集葉針2的長度,則可保證葉子全部卸落于筐內)。

以右手操作采集葉子為例:

1、若桑樹低于胸部以下,左手抓住桑枝頂部,起到穩定操作和保護嫩苗作用,右手持采集器,保持集葉針2與桑枝平行,將采集器輕壓于桑枝上,開始部位位于左手附近需要采集葉子部位,自上而下沿著桑枝平穩下推,葉子便可以收集到集葉針2部位。

2、當桑樹高于胸部,左手抓住桑枝已被采掉葉子的下部,右手持采集器,保持集葉針2與桑枝平行,采集器平順向上推進,鋸齒3將葉柄切斷,葉子被收集到集葉針2上,因桑枝頂部需要保留繼續生長,采集器只需要移動到桑枝頂部附近時停止采集,如果是最后一批采集,頂部葉子也要收集,則可以將手柄9稍微向桑枝傾斜,壓著桑枝頂部葉子,便可以一起將尾部葉子收集完畢。

經測試,本發明設計的集葉針2可以收集1米以上的桑枝葉子,一次收集不少于30片葉子,在采集過程中一棵桑樹不需要兩次在一個方向上采集,只需要將另一側極少數遺漏桑葉再次收集,若需要采集的部分高于頭部(現在已經培育出最大桑枝直徑為35mm,最大高度為5m的桑樹),可以將桑枝下拉或踩到梯子、凳子等物體上采集,采集方式與例子2相似。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津县| 博爱县| 大名县| 改则县| 阿鲁科尔沁旗| 昔阳县| 广宗县| 报价| 正镶白旗| 且末县| 襄汾县| 西乌珠穆沁旗| 周口市| 岳阳县| 辉县市| 佛冈县| 成都市| 扬中市| 保定市| 修武县| 仁布县| 涟源市| 彰武县| 晴隆县| 夏邑县| 若羌县| 大石桥市| 罗江县| 龙胜| 雅安市| 阿尔山市| 西华县| 上思县| 敦煌市| 大宁县| 灌南县| 林州市| 龙陵县| 略阳县| 承德市| 潍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