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水稻播種機精量播種機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656489閱讀:489來源:國知局
水稻播種機精量播種機構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發明涉及水稻播種機,特別是涉及水稻播種機精量播種機構。



背景技術:

水稻生產機械化的關鍵是種植機械化,水稻種子機械化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水稻機插秧,機插秧成功的關鍵是育秧。通常水稻機插秧采用播種流水線播種,水稻播種流水線播種大多為全自動播種機,全自動播種機的流程可分為基質輸送、裝盤、播種、覆土、澆水和出盤等主要環節,生產速度快,效率高,用工省?,F有水稻播種機的播種機構,采用履帶式種子輸送帶播種,種子用量大、無法實現精量控制播種的種子量。

我國雜交稻占水稻面積55%左右,水稻生產中機插秧面積面積已經占40%左右面積。水稻機插由于用種量大,而雜交稻要求精量播種,發揮雜交稻苗期生長優勢。雜交稻機插如果播種量太高,其生長優勢不能發揮,還因雜交稻種子價格貴,成本提高。如果播種量下降,雜交稻無法成毯,沒法機插,及漏秧率提高,需要補苗,用工成本提高。雜交稻機插技術沒有突破,造成隨機插秧技術發展及面積擴大,農民從雜交稻轉向常規,影響我國水稻總產穩定和提高。因此,迫切需要突破雜交稻的機插技術。雜交稻的機插技術突破的關鍵是水稻機插的精量播種技術突破。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已有技術存在的缺點,提供一種種子存儲量大,自動將種子加入進料斗中,減輕工人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結構簡單,縮小整機體積,降低整機制造成本,并將播種滾筒上多余種子吹落,減少種子浪費的水稻播種機精量播種機構。

本發明水稻播種機精量播種機構的技術方案是: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機架中設置播種輸送帶,播種輸送帶經動力帶動運行,在機架上設置播種支架和斜支架,播種支架上設置儲料斗和吹氣裝置,儲料斗的外壁設置自動加料控制裝置,所述的自動加料控制裝置包括儲料斗底部開有落料口,儲料斗前側設置擋料氣缸和擋料板,擋料氣缸的活塞桿與擋料板相連接,擋料板與落料口相接觸,所述的吹氣裝置包括吹氣支架,吹氣支架與播種支架相固定,吹氣支架上設置吹氣管,吹氣管的一頭連接氣泵,吹氣管上設置吹氣嘴,在斜支架上設置播種滾筒、進料斗、接料斗和振動裝置,在播種滾筒上開有吸種孔,所述的吸種孔為每兩個形成一組,播種滾筒兩頭設置播種轉軸,播種轉軸經電機帶動旋轉,所述的振動裝置包括振動支架,振動支架下部與斜支架相固定,在振動支架上設置振動外罩,振動外罩中設置振動機,在進料斗的后側外壁上設置連接板,連接板與振動外罩相連接。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水稻播種機精量播種機構,工作時,將大量種子先倒入儲料斗,將覆有基質并壓穴后的育秧盤經前一步驟輸送至播種輸送帶上,由動力帶動播種輸送帶運行,同時電機帶動播種轉軸旋轉,播種轉軸帶動播種滾筒旋轉,播種滾筒一邊旋轉,其吸種孔一邊吸取進料斗內的種子,吸種孔吸取進料斗內的種子后再向上旋轉,此時由吹氣裝置的吹氣嘴對著播種滾筒上的種子進行吹氣,由于吸種孔僅能吸住一個種子,而與該種子黏附在一起的其它種子很容易被吹下來,吹下來的種子則落入接料斗中,而播種滾筒繼續旋轉,當播種滾筒帶動種子旋轉至朝下與育秧盤相對應時,該位置的吸種孔停止吸氣,種子向下落入育秧盤的穴位內,而當進料斗內的種子數量下降到一定位置不夠用時,此時擋料氣缸的活塞桿帶動擋料板傾斜向上移動,使儲料斗下的落料口打開,儲料斗中的種子便會自動落入進料斗中,當進料斗內種子達到一定數量后,擋料氣缸帶動擋料板傾斜向下,使擋料板與落料口閉合。本方案水稻播種機精量播種機構,一是種子存儲量大,且會自動往進料斗中加入種子,無需工人不間斷的加種子,減輕了工人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二是播種滾筒上的吸種孔為每兩個形成一組,這樣可同時往一個穴位內播入兩顆種子,從而無需設置兩組播種機構,縮小整機體積,降低制造成本;三是利用吹氣嘴將播種滾筒上吸附多余的種子吹落,減少種子的浪費;四是通過振動裝置對進料斗進行輕微振動,使種子在進料斗中能均勻分布開,保證播種效果。

本發明水稻播種機精量播種機構,所述每組吸種孔為上下并列的兩個或者左右并排的兩個或者傾斜設置的兩個。所述播種支架上設置1—2組吹氣裝置。所述儲料斗的上部容積大,下部容積小,在儲料斗的頂部設置上蓋。儲料斗上部大下部小,使儲料斗上部儲存的種子多,到了下部種子能匯集到一起有利于種子輸出,而有了上蓋,使儲料斗內部達到密封,防止水份等進入儲料斗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水稻播種機精量播種機構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水稻播種機精量播種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自動加料控制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播種滾筒的吸種孔每兩個左右并排為一組的立體示意圖;

圖5是播種滾筒的吸種孔每兩個上下并列為一組的立體示意圖;

圖6是吹氣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圖7是振動裝置與進料斗配合狀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涉及一種水稻播種機精量播種機構,如圖1—圖7所示,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9,機架中設置播種輸送帶31,播種輸送帶經動力帶動運行,在機架上設置播種支架32和斜支架33,播種支架上設置儲料斗321和吹氣裝置322,儲料斗的外壁設置自動加料控制裝置,所述的自動加料控制裝置包括儲料斗321底部開有落料口323,儲料斗前側設置擋料氣缸324和擋料板325,擋料氣缸的活塞桿與擋料板相連接,擋料板與落料口323相接觸,所述的吹氣裝置322包括吹氣支架326,吹氣支架與播種支架32相固定,吹氣支架上設置吹氣管327,吹氣管的一頭連接氣泵,吹氣管上設置吹氣嘴328,在斜支架上設置播種滾筒331、進料斗332、接料斗333和振動裝置34,在播種滾筒上開有吸種孔334,所述的吸種孔為每兩個形成一組,播種滾筒兩頭設置播種轉軸335,播種轉軸經電機帶動旋轉,所述的振動裝置34包括振動支架341,振動支架下部與斜支架33相固定,在振動支架上設置振動外罩342,振動外罩中設置振動機343,在進料斗332的后側外壁上設置連接板344,連接板與振動外罩相連接。工作時,將大量種子先倒入儲料斗321,將覆有基質并壓穴后的育秧盤經前一步驟輸送至播種輸送帶31上,由動力帶動播種輸送帶運行,同時電機帶動播種轉軸335旋轉,播種轉軸帶動播種滾筒331旋轉,播種滾筒一邊旋轉,其吸種孔334一邊吸取進料斗332內的種子,吸種孔吸取進料斗內的種子后再向上旋轉,此時由吹氣裝置322的吹氣嘴328對著播種滾筒331上的種子進行吹氣,由于吸種孔334僅能吸住一個種子,而與該種子黏附在一起的其它種子很容易被吹下來,吹下來的種子則落入接料斗33中,而播種滾筒331繼續旋轉,當播種滾筒帶動種子旋轉至朝下與育秧盤相對應時,該位置的吸種孔停止吸氣,種子向下落入育秧盤的穴位內,而當進料斗332內的種子數量下降到一定位置不夠用時,此時擋料氣缸324的活塞桿帶動擋料板325傾斜向上移動,使儲料斗321下的落料口323打開,儲料斗321中的種子便會自動落入進料斗332中,當進料斗內種子達到一定數量后,擋料氣缸324帶動擋料板325傾斜向下,使擋料板與落料口323閉合。本方案水稻播種機精量播種機構,一是種子存儲量大,且會自動往進料斗332中加入種子,無需工人不間斷的加種子,減輕了工人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二是播種滾筒331上的吸種孔334為每兩個形成一組,這樣可同時往一個穴位內播入兩顆種子,從而無需設置兩組播種機構,縮小整機體積,降低制造成本;三是利用吹氣嘴328將播種滾筒331上吸附多余的種子吹落,減少種子的浪費;四是通過振動裝置34對進料斗332進行輕微振動,使種子在進料斗中能均勻分布開,保證播種效果。所述每組吸種孔334為上下并列的兩個或者左右并排的兩個或者傾斜設置的兩個。所述播種支架32上設置1—2組吹氣裝置322。所述儲料斗321的上部容積大,下部容積小,在儲料斗的頂部設置上蓋329。儲料斗321上部大下部小,使儲料斗上部儲存的種子多,到了下部種子能匯集到一起有利于種子輸出,而有了上蓋329,使儲料斗321內部達到密封,防止水份等進入儲料斗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大连池市| 颍上县| 玉龙| 华阴市| 错那县| 龙游县| 介休市| 五家渠市| 六枝特区| 靖安县| 阿拉善左旗| 东乡族自治县| 辽宁省| 云龙县| 余姚市| 哈密市| 九江县| 昔阳县| 山东省| 观塘区| 嘉善县| 贵定县| 于田县| 汽车| 盘锦市| 贺州市| 新宾| 如东县| 南乐县| 德昌县| 会宁县| 江山市| 郎溪县| 洛阳市| 名山县| 昌都县| 沙田区| 罗城| 南投县| 塔城市| 英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