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播種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多功能鹽堿地精量播種機。
背景技術:
小麥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尤其是我國北方以面食為主的地區,對于小麥的依賴更重,小麥由于其生長的特殊性,在我國有著廣泛的分布,尤其是一些干旱的地帶,小麥中種植也有著廣泛的分布,隨著科技的發展,小麥不再由人工進行播種,而改用播種機進行播種,傳統的播種機的功能非常單一,不能滿足一些地區尤其是干旱地區對于小麥播種的要求,在干旱地區,由于土壤中養分與水分過少,小麥播種后的出芽率很低,直接影響了小麥的產量,有時由于播種機的播種器的出粒不均勻,也會造成小麥產量的降低,這就要求小麥播種機的播種器出粒均勻同時對種植小麥的土地給予養分與水分的補充,在小麥的播種過程中,有時候需要考慮到如何精量播種,并且在現在河套地區,由于土地的鹽堿化十分嚴重,導致作物不能正常生長,鹽堿地是因為土地中有過量的碳酸鹽。現有的播種機結構都比較簡單,不能適應鹽堿地的播種條件,不能適應不同酸堿度的土壤,在高低不平的地區進行播種時,不能很好地進行播種,嚴重影響了播種效率。為此,我們提出一種多功能鹽堿地精量播種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功能鹽堿地精量播種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多功能鹽堿地精量播種機,包括機身、水肥箱、種子箱和土壤改良箱,所述機身上表面設有水肥箱、種子箱和土壤改良箱,且種子箱的一側設有水肥箱另一側設有土壤改良箱,所述水肥箱和種子箱的表面均設有控制箱,所述機身內部設有電動機和發動機,且發動機的一側設有油料箱。
優選的,所述機身內部設有氣缸,所述氣缸為四個,且氣缸的下表面設有升降架,所述升降架下表面設有輪胎。
優選的,所述水肥箱下表面設有水管,且水管固定鏈接有軟管,所述軟管下表面設有噴灑裝置,且噴灑裝置通過軟管與水管相連接,所述噴灑裝置下表面設有細孔噴頭。
優選的,所述電動機下表面設有傳動桿A,且傳動桿A的下表面設有噴灑裝置,所述噴灑裝置通過傳動桿A與電動機活動連接。
優選的,所述種子箱下表面設有輸送管,且輸送管的下表面設有播種裝置,所述播種裝置通過輸送管與種子箱相連接,且播種裝置頂部設有漏斗,所述漏斗的下表面設有電子精量篩選板,且電子精量篩選板的下表面設有單位播種頭,所述單位播種頭為若干個。
優選的,所述發動機下表面設有伸縮管,且伸縮管的一側設有傳動桿B,所述傳動桿B的一側設有旋耕刀,且旋耕刀通過傳動桿B與伸縮管相連接。
優選的,所述土壤改良箱底部設有水泵,且水泵的上表面設有導管,所述導管一側設有水泵另一側設有噴灑主管,且噴灑主管的一側設有旋轉噴灑裝置,所述旋轉噴灑裝置的下表面設有蓮蓬噴頭。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多功能鹽堿地精量播種機通過設有氣缸和升降管,可以根據不同高度的耕地,來調節機身的高度,避免播種機跟地面摩擦受損,通過設有水肥箱、電動機A和噴灑裝置,可以在播種完種子之后旋轉噴灑水肥,增加了種子的存活率,通過設有發動機、伸縮管和旋耕刀,可以除去在播種之前的耕地工作,通過設有土壤改良箱,可以在播種之前噴灑土壤改良液,降低土地的鹽堿程度,從而可以讓種子能正常生長,通過設有電子篩選板和單位播種頭,一次一個單位播種頭只能落下一個種子,達到了精亮播種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機身;2、水肥箱;3、控制箱;4、電動機;5、種子箱;6、播種口;7、土壤改良箱;8、噴灑主管;9、旋轉噴灑裝置;10、蓮蓬噴頭;11、導管;12、水泵;13、發動機;14、伸縮管;15、旋耕刀;16、傳動桿B;17、輸送管;18、播種裝置;19、細孔噴頭;20、噴灑裝置;21、軟管;22、傳動桿A;23、水管;24、氣缸;25、漏斗;26、升降架;27、輪胎;28、油料箱;29、電子精量篩選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多功能精量播種機,包括機身1、水肥箱2、種子箱5和土壤改良箱7,機身1上表面設有水肥箱2、種子箱5和土壤改良箱7,且種子箱5的一側設有水肥箱2另一側設有土壤改良箱7,土壤改良箱7底部設有水泵12,且水泵12的上表面設有導管11導管11一側設有水泵12另一側設有噴灑主管8,且噴灑主管8的一側設有旋轉噴灑裝置9,旋轉噴灑裝置9的下表面設有蓮蓬噴頭10,可以在播種之前給鹽堿化嚴重的土地噴灑土壤改良液進行處理,保證種子能正常生長,水肥箱2和種子箱5的表面均設有控制箱3,種子箱5下表面設有輸送管17,且輸送管17的下表面設有播種裝置18,播種裝置18通過輸送管17與小麥種子箱5相連接,且播種裝置18頂部設有漏斗25,漏斗25的下表面設有電子精量篩選板29,且電子精量篩選板29的下表面設有單位播種頭6,單位播種頭6為若干個,經過電子篩選,一個播種口一次只能落下一枚種子,水肥箱2下表面設有水管23,且水管23固定鏈接有軟管21,軟管21下表面設有噴灑裝置20,且噴灑裝置20通過軟管21與水管23相連接,噴灑裝置20下表面設有細孔噴頭19,可以在播種過種子之后給種子噴灑水肥,提高種子的存活率,機身1內部設有電動機4和發動機13,且發動機13的一側設有油料箱28,電動機4下表面設有傳動桿A22,且傳動桿A22的下表面設有噴灑裝置20,噴灑裝置20通過傳動桿A22與電動機4活動連接,讓噴灑裝置20可以旋轉,提高噴灑的覆蓋面積,發動機13下表面設有伸縮管14,且伸縮管14的一側設有傳動桿B16,傳動桿B16的一側設有旋耕刀15,且旋耕刀15通過傳動桿B16與伸縮管14相連接,在使用的時候可以下降,不使用的時候可以將旋耕刀15升起,避免磨損,機身1內部設有氣缸24,氣缸24為四個,且氣缸24的下表面設有升降架26,升降架26下表面設有輪胎27,可以根據播種地面的高低來調節機身1的高度。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