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苗木培育
技術領域:
,尤其是一種紅楓的扦插育苗方法。
背景技術:
:紅楓是一種非常美麗的觀葉樹種,其葉形優美,紅色鮮艷持久,枝序整齊,層次分明,錯落有致,樹姿美觀,廣泛用于園林綠地及庭院做觀賞樹,以孤植、散植為主,宜布置在草坪中央,高大建筑物前后、角隅等地,紅葉綠樹相映成趣,也可盆栽做成露根、倚石、懸崖、枯干等形狀,風雅別致;因此,市場上紅楓苗木往往供不應求,但是紅楓扦插育苗過程中,愈傷組織愈合困難,生根困難,一般需要25天左右才能生根,且易發生早期灰霉病和菌核病等病害,不但使得育苗質量下降,而且大大降低育苗成活率;因此,發明一種能有效解決以上問題的紅楓扦插育苗方法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技術實現要素: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紅楓的扦插育苗方法。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紅楓的扦插育苗方法,具體方法如下:(1)扦插枝條的選擇及預處理4月下旬,選擇母株長勢興旺、枝葉粗壯、生長充實、腋芽豐滿、無病蟲害、粗度為0.7~0.9cm的當年生木質化枝條為扦插枝條,將扦插枝條修剪成長度為14~15cm、上端口平剪、下端口斜剪的扦插條,在扦插條表面均勻涂抹山茶油,置入溫度為64~66℃的烘烤箱恒溫烘烤21~23s,取出,置入溫度為-13~-11℃的冷凍箱恒溫冷凍67~69s,取出,得預處理扦插條;(2)預處理扦插條的處理將預處理扦插條的下端口浸沒于處理液中浸泡80~90min,取出,晾干至表面無水分,得后處理扦插條;所述的處理液,按以下步驟進行制備:將6.4~6.6重量份的山豆根、3.7~3.9重量份的桃葉和8.4~8.6重量份的劉寄奴混合粉碎,投入110~120重量份的水中大火煮沸,文火熬煮45~47min,過240~250目濾布,取熬煮液,室溫冷卻至69~71℃,加入0.14~0.16重量份的氨咖甘和0.23~0.25重量份的布桂嗪混合攪拌均勻,室溫自然冷卻,得處理液;(3)扦插及扦插后的育苗管理將后處理扦插條扦插于育苗棚的育苗基質,扦插深度為5~6cm、扦插株距為13~14cm,每天控制育苗棚內的溫度為26~27℃、相對濕度為56%~58%,每天20:00~5:00使用光照強度為8900~9100lx的光照處理,扦插后立即澆透水、之后每隔5天澆透水一次;所述的育苗基質,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褐藻酸鈉3.6~3.8份、楝樹樹皮17~18份、巴豆樹根8.4~8.8份、塘泥330~340份、谷殼65~70份、火山泥35~37份、曲馬多0.6~0.7份、萵筍葉12~13份、甘蔗皮44~46份。作為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步驟(3)所述的育苗基質的制備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a.將楝樹樹皮、巴豆樹根和谷殼投入轉速為1500~1600r/min放入粉碎機中粉碎16~18min,取出,投入溫度為87~89℃的炒鍋內恒溫炒制11~12min,取出,室溫自然冷卻,得炒制粉;將炒制粉與其重量0.4~0.5倍量的水混合攪拌均勻,置入溫度為42~44℃的發酵箱內發酵54~58h,取出,得發酵漿;b.將甘蔗皮投入轉速為1500~1600r/min的粉碎機中粉碎13~15min,與打漿后的萵筍葉混合攪拌均勻,置入溫度為95~97℃的烘烤箱內恒溫烘烤9~10min,取出,室溫自然冷卻,得烘烤漿;c.將發酵漿、烘烤漿、塘泥、火山泥、曲馬多和褐藻酸鈉混合攪拌均勻,蓋上塑料薄膜,在溫度為45~47℃的條件下發酵74~78h,期間每隔18~20h翻攪一次,調整含水量為67%~69%,得育苗基質。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紅楓的扦插育苗方法,扦插前在扦插條表面涂抹山茶油,然后恒溫烘烤再恒溫冷凍,有效殺滅其攜帶的病菌,提高扦插條的細胞活性,并有效提高扦插條的抗旱抗凍抗逆能力;扦插條預處理后使用本發明的處理液進行浸泡處理,有效提高扦插條的抗病抗菌能力,顯著提高扦插條的酶活性,刺激生長激素和促生根物質的形成,促進扦插條切口愈合、根原基分化;本發明的育苗基質營養均衡豐富,能有效促進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向扦插條基部運輸積累,加強氮素代謝,消除基因的抑制,促進rna合成,抵消抑制物質的阻礙,激活細胞分生能力,使扦插條基部組織的呼吸度增加,促進形成層的活動,使其基部膨脹,傷口愈合形成根系。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用具體實施例說明本發明,但并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制。實施例1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紅楓的扦插育苗方法,具體方法如下:(1)扦插枝條的選擇及預處理4月下旬,選擇母株長勢興旺、枝葉粗壯、生長充實、腋芽豐滿、無病蟲害、粗度為0.7~0.9cm的當年生木質化枝條為扦插枝條,將扦插枝條修剪成長度為14~15cm、上端口平剪、下端口斜剪的扦插條,在扦插條表面均勻涂抹山茶油,置入溫度為64℃的烘烤箱恒溫烘烤21s,取出,置入溫度為-13℃的冷凍箱恒溫冷凍67s,取出,得預處理扦插條;(2)預處理扦插條的處理將預處理扦插條的下端口浸沒于處理液中浸泡80min,取出,晾干至表面無水分,得后處理扦插條;所述的處理液,按以下步驟進行制備:將6.4重量份的山豆根、3.7重量份的桃葉和8.4重量份的劉寄奴混合粉碎,投入110重量份的水中大火煮沸,文火熬煮45min,過240目濾布,取熬煮液,室溫冷卻至69℃,加入0.14重量份的氨咖甘和0.23重量份的布桂嗪混合攪拌均勻,室溫自然冷卻,得處理液;(3)扦插及扦插后的育苗管理將后處理扦插條扦插于育苗棚的育苗基質,扦插深度為5~6cm、扦插株距為13~14cm,每天控制育苗棚內的溫度為26℃、相對濕度為56%,每天20:00~5:00使用光照強度為8900lx的光照處理,扦插后立即澆透水、之后每隔5天澆透水一次;所述的育苗基質,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褐藻酸鈉3.6份、楝樹樹皮17份、巴豆樹根8.4份、塘泥330份、谷殼65份、火山泥35份、曲馬多0.6份、萵筍葉12份、甘蔗皮44份。作為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步驟(3)所述的育苗基質的制備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a.將楝樹樹皮、巴豆樹根和谷殼投入轉速為1500r/min放入粉碎機中粉碎16min,取出,投入溫度為87℃的炒鍋內恒溫炒制11min,取出,室溫自然冷卻,得炒制粉;將炒制粉與其重量0.4倍量的水混合攪拌均勻,置入溫度為42℃的發酵箱內發酵54h,取出,得發酵漿;b.將甘蔗皮投入轉速為1500r/min的粉碎機中粉碎13min,與打漿后的萵筍葉混合攪拌均勻,置入溫度為95℃的烘烤箱內恒溫烘烤9min,取出,室溫自然冷卻,得烘烤漿;c.將發酵漿、烘烤漿、塘泥、火山泥、曲馬多和褐藻酸鈉混合攪拌均勻,蓋上塑料薄膜,在溫度為45℃的條件下發酵74h,期間每隔18h翻攪一次,調整含水量為67%,得育苗基質。實施例2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紅楓的扦插育苗方法,具體方法如下:(1)扦插枝條的選擇及預處理4月下旬,選擇母株長勢興旺、枝葉粗壯、生長充實、腋芽豐滿、無病蟲害、粗度為0.7~0.9cm的當年生木質化枝條為扦插枝條,將扦插枝條修剪成長度為14~15cm、上端口平剪、下端口斜剪的扦插條,在扦插條表面均勻涂抹山茶油,置入溫度為65℃的烘烤箱恒溫烘烤22s,取出,置入溫度為-12℃的冷凍箱恒溫冷凍68s,取出,得預處理扦插條;(2)預處理扦插條的處理將預處理扦插條的下端口浸沒于處理液中浸泡85min,取出,晾干至表面無水分,得后處理扦插條;所述的處理液,按以下步驟進行制備:將6.5重量份的山豆根、3.8重量份的桃葉和8.5重量份的劉寄奴混合粉碎,投入115重量份的水中大火煮沸,文火熬煮46min,過245目濾布,取熬煮液,室溫冷卻至70℃,加入0.15重量份的氨咖甘和0.24重量份的布桂嗪混合攪拌均勻,室溫自然冷卻,得處理液;(3)扦插及扦插后的育苗管理將后處理扦插條扦插于育苗棚的育苗基質,扦插深度為5~6cm、扦插株距為13~14cm,每天控制育苗棚內的溫度為26.5℃、相對濕度為57%,每天20:00~5:00使用光照強度為9000lx的光照處理,扦插后立即澆透水、之后每隔5天澆透水一次;所述的育苗基質,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褐藻酸鈉3.7份、楝樹樹皮17.5份、巴豆樹根8.6份、塘泥335份、谷殼68份、火山泥36份、曲馬多0.65份、萵筍葉12.5份、甘蔗皮45份。作為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步驟(3)所述的育苗基質的制備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實施例3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紅楓的扦插育苗方法,具體方法如下:(1)扦插枝條的選擇及預處理4月下旬,選擇母株長勢興旺、枝葉粗壯、生長充實、腋芽豐滿、無病蟲害、粗度為0.7~0.9cm的當年生木質化枝條為扦插枝條,將扦插枝條修剪成長度為14~15cm、上端口平剪、下端口斜剪的扦插條,在扦插條表面均勻涂抹山茶油,置入溫度為66℃的烘烤箱恒溫烘烤23s,取出,置入溫度為-11℃的冷凍箱恒溫冷凍69s,取出,得預處理扦插條;(2)預處理扦插條的處理將預處理扦插條的下端口浸沒于處理液中浸泡90min,取出,晾干至表面無水分,得后處理扦插條;所述的處理液,按以下步驟進行制備:將6.6重量份的山豆根、3.9重量份的桃葉和8.6重量份的劉寄奴混合粉碎,投入120重量份的水中大火煮沸,文火熬煮47min,過240~250目濾布,取熬煮液,室溫冷卻至71℃,加入0.16重量份的氨咖甘和0.25重量份的布桂嗪混合攪拌均勻,室溫自然冷卻,得處理液;(3)扦插及扦插后的育苗管理將后處理扦插條扦插于育苗棚的育苗基質,扦插深度為5~6cm、扦插株距為13~14cm,每天控制育苗棚內的溫度為27℃、相對濕度為58%,每天20:00~5:00使用光照強度為9100lx的光照處理,扦插后立即澆透水、之后每隔5天澆透水一次;所述的育苗基質,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褐藻酸鈉3.8份、楝樹樹皮18份、巴豆樹根8.8份、塘泥340份、谷殼70份、火山泥37份、曲馬多0.7份、萵筍葉13份、甘蔗皮46份。作為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步驟(3)所述的育苗基質的制備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對比例1現有技術紅楓的普通扦插育苗方法對比例2一種紅楓的扦插育苗方法,與實施例1的不同在于步驟(1)的不同,其他條件均相同,具體方法如下:(1)扦插枝條的選擇及預處理4月下旬,選擇母株長勢興旺、枝葉粗壯、生長充實、腋芽豐滿、無病蟲害、粗度為0.7~0.9cm的當年生木質化枝條為扦插枝條,將扦插枝條修剪成長度為14~15cm、上端口平剪、下端口斜剪的扦插條,在扦插條表面均勻涂抹山茶油,得預處理扦插條。對比例3一種紅楓的扦插育苗方法,與實施例1的不同在于步驟(2)的不同,其他條件均相同,具體方法如下:(2)預處理扦插條的處理將預處理扦插條的下端口浸沒于處理液中浸泡80min,取出,晾干至表面無水分,得后處理扦插條;所述的處理液,按以下步驟進行制備:將6.4重量份的山豆根、3.7重量份的桃葉和8.4重量份的劉寄奴混合粉碎,投入110重量份的水中大火煮沸,文火熬煮45min,過240目濾布,取熬煮液,室溫自然冷卻,得處理液。對比例4一種紅楓的扦插育苗方法,與實施例1的不同在于步驟(3)育苗基質的組分不同,其他條件均相同,具體方法如下:(3)扦插及扦插后的育苗管理將后處理扦插條扦插于育苗棚的育苗基質,扦插深度為5~6cm、扦插株距為13~14cm,每天控制育苗棚內的溫度為26℃、相對濕度為56%,每天20:00~5:00使用光照強度為8900lx的光照處理,扦插后立即澆透水、之后每隔5天澆透水一次;所述的育苗基質,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褐藻酸鈉3.6份、塘泥330份、谷殼65份、火山泥35份、曲馬多0.6份、萵筍葉12份、甘蔗皮44份。對比例5一種紅楓的扦插育苗方法,與實施例1的不同在于步驟(3)育苗基質的組分不同,其他條件均相同,具體方法如下:(3)扦插及扦插后的育苗管理將后處理扦插條扦插于育苗棚的育苗基質,扦插深度為5~6cm、扦插株距為13~14cm,每天控制育苗棚內的溫度為26℃、相對濕度為56%,每天20:00~5:00使用光照強度為8900lx的光照處理,扦插后立即澆透水、之后每隔5天澆透水一次;所述的育苗基質,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楝樹樹皮17份、巴豆樹根8.4份、塘泥330份、谷殼65份、火山泥35份、萵筍葉12份、甘蔗皮44份。使用本實施例的扦插育苗方法與對比例的扦插育苗方法對美國紅楓進行育苗,統計其平均生根時間、病害率和育苗成活率,實驗對比結果如下表:表1實施例和對比例的對比結果平均生根時間(天)病害率(%)育苗成活率(%)實施例119.11.998.1實施例218.91.898.4實施例318.61.698.6對比例125.416.879.8對比例220.29.893.2對比例323.68.593.7對比例422.56.791.2對比例522.111.489.6從表1可以看出,本發明的扦插育苗方法能有效縮短美國紅楓生根時間,降低其病害率和提高其育苗成活率。當前第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