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農藥應用
技術領域:
,具體涉及一種用于防治黃瓜白粉病的殺菌組合物。
背景技術:
:近年來,不論是環氟菌胺還是其他的殺菌劑長期單獨使用,病害對該類殺菌劑抗性水平提高,導致用藥量加大、防效降低的問題。為降低抗性風險和延緩抗性產生,將不同作用機理的有效成分進行復配是目前研制農藥新產品和防治抗性病蟲害的一種有效快捷的方式。山藥(dioscoreaoppositathunb)又名薯蕷、延章、玉延等,為薯蕷科薯蕷屬多年生宿根蔓草植物的干燥塊莖?,F代醫學研究認為山藥的藥理活性主要成分是山藥多糖(yampolysaccharide)。目前國內外對山藥多糖的研究有很多,有報道山藥多糖具有免疫調節、抗腫瘤、抗衰老、抗突變、抗氧化等作用。但關于山藥多糖的抗菌作用研究尚少,于蓮,張俊婷,馬淑霞,張濤,孟德欣發表的《山藥多糖提取工藝優化及其抗菌活性研究》證實山藥多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白色念珠菌等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環氟菌胺,英文通用名cyflufenamid,化學名稱:(z)-n-[α-(環丙甲氧亞氨基)-2,3-二氟-6-(三氟甲基)芐基]-2-苯乙酰胺。環氟菌胺是苯基乙酰胺類殺菌劑,具有優異的預防作用和一定的治療活性,亦具有葉面滲透和熏蒸作用,耐雨水沖刷和持效期長的特點,但內吸性較差。環氟菌胺主要用于防治蔬菜、果樹、以及多種谷物上的白粉病。黃瓜白粉病俗稱“白毛病”,以葉片受害最重,其次是葉柄和莖,一般不危害果實。是黃瓜栽培中常見病害之一。由于近年來,白粉病產生一定抗藥性,而且一年四季均可發病,給防治帶來一定難度。一般年份減產在10%左右,流行年份減產在20%-40%左右。目前以山藥多糖、環氟菌胺為有效成分的組合物應用于黃瓜白粉病的研究尚未有相關報道。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用于防治黃瓜白粉病的殺菌組合物。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用于防治黃瓜白粉病的殺菌組合物,有效成分由山藥多糖和環氟菌胺組成,山藥多糖和環氟菌胺的重量比為8:1~1:20。優選地,山藥多糖和環氟菌胺的重量比為5:1~1:15。所述殺菌組合物的有效成分占殺菌組合物總重量的1~30%。所述的殺菌組合物按照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的方法,加入相應輔助劑制成的劑型是水分散粒劑。本發明殺菌組合物使用的輔助劑包括分散劑、濕潤劑、粘結劑、崩解劑、填料等或其它有益于有效成分在制劑中穩定和藥效發揮的已知物質,都是農藥制劑領域中常用或允許使用的各種成分。所述分散劑和濕潤劑選自十二烷基苯磺酸鈣、烷基苯磺酸鈣鹽、十二烷基硫酸鈉、聚羧酸鹽、木質素磺酸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羥乙基纖維素鈉、烷基萘磺酸鈉、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丁基萘磺酸鈉、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茶枯、皂角粉、蠶沙、無患子粉、月桂醇硫酸鈉、拉開粉中的一種或多種。粘結劑選自淀粉、聚乙烯醇、乙基纖維素中的一種。崩解劑選自碳酸鈉、氯化鈣、碳酸銨、氯化鉀、硫酸鈉中的一種。所述載體選自高嶺土、凹凸棒土、泥土粉、硅藻土、膨潤土、白炭黑中的一種或多種。本發明有益效果:本發明通過山藥多糖和環氟菌胺進行合理混配的殺菌組合物用于黃瓜白粉病的防治,具有持效期長、耐雨水沖刷、增效明顯等特點,降低產生抗性的風險和防治成本,對作物安全。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具體的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和技術效果作進一步說明,本發明所述的百分比均為重量百分比。實施應用例一:山藥多糖和環氟菌胺復配對黃瓜白粉病室內毒力測定經預試確定各藥劑有效抑制濃度范圍后,每個藥劑按有效成分含量分別設5個劑量梯度處理,設清水對照。參照《農藥室內生物測定試驗準則殺菌劑》進行,采用菌絲生長速率法測定藥劑對黃瓜白粉病的毒力。72h后用十字交叉法測量菌落直徑,計算各處理凈生長量、菌絲生長抑制率。將菌絲生長抑制率換算成機率值(y),藥液濃度(μg/ml)轉換成對數值(x),以最小二乘法求得毒力回歸方程(y=a+bx),并由此計算出每種藥劑的ec50值。同時根據孫云沛法的共毒系數法(ctc)來評價藥劑混用的增效作用,即ctc≤80,組合物表現為拮抗作用,當80<ctc<120,組合物表現為相加作用,當ctc≥120,組合物表現為增效作用。試驗結果如表1。表1山藥多糖、環氟菌胺及其復配對黃瓜白粉病的毒力測定結果分析表供試藥劑配比回歸方程(y=a+bx)相關系數ec50(μg/ml)共毒系數山藥多糖(a)/y=1.0382+1.7099x0.9984207.49/環氟菌胺(b)/y=4.9123+2.4241x0.99131.09/氟吡菌酰胺(c)/y=4.0531+2.1796x0.99352.72/a:b8:1y=3.7818+1.3734x0.98717.71122.1a:b5:1y=3.9722+1.6163x0.98744.32147.5a:b3:1y=4.3250+1.5875x0.99132.66161.4a:b1:1y=4.9129+1.6407x0.99351.13191.9a:b1:5y=5.2142+1.4348x0.98230.71184.0a:b1:10y=5.1652+1.4721x0.99070.77155.6a:b1:15y=5.1247+1.4737x0.99160.82141.7a:b1:20y=5.0508+1.4716x0.99050.92124.4a:b10:1y=3.2690+1.7199x0.985410.15112.2a:b1:30y=4.7011+1.6269x0.97651.5373.6a:c8:1y=2.8482+1.3836x0.992835.9161.7由表1可知,山藥多糖與環氟菌胺的重量比在8:1~1:20范圍內混配對黃瓜白粉病均表現出明顯的增效作用。其中,山藥多糖與環氟菌胺在重量比為5:1~1:15范圍內增效作用尤為突出。而山藥多糖與氟吡菌酰胺的重量比在8:1時,組合物表現為拮抗作用。實施應用例二:實施配方例實施例1:10%山藥多糖·環氟菌胺水分散粒劑山藥多糖5%、環氟菌胺5%、烷基酚聚氧乙烯醚2.5%、十二烷基苯磺酸鈉3%、淀粉2%、氯化鈣2%、高嶺土補足至100%,將各組分混合均勻,經氣流粉碎機粉碎后,攪拌30min,捏合,然后加入流化床中進行造粒,造粒好后進行干燥、篩分即制得10%山藥多糖·環氟菌胺水分散粒劑。實施例2:18%山藥多糖·環氟菌胺水分散粒劑山藥多糖15%、環氟菌胺3%、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3%、聚羧酸鹽2%、皂角粉3%、聚乙烯醇2.5%、硫酸鈉2%、泥土粉補足至100%,將各組分混合均勻,經氣流粉碎機粉碎后,攪拌30min,捏合,然后加入流化床中進行造粒,造粒好后進行干燥、篩分即制得18%山藥多糖·環氟菌胺水分散粒劑。實施例3:10.5%山藥多糖·環氟菌胺水分散粒劑山藥多糖0.5%、環氟菌胺10%、木質素磺酸鹽1.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1.5%、十二烷基硫酸鈉3%、乙基纖維素3%、氯化鉀2.5%、白炭黑15%、高嶺土補足至100%,將各組分混合均勻,經氣流粉碎機粉碎后,攪拌30min,捏合,然后加入流化床中進行造粒,造粒好后進行干燥、篩分即制得10.5%山藥多糖·環氟菌胺水分散粒劑。實施例4:12%山藥多糖·環氟菌胺水分散粒劑山藥多糖2%、環氟菌胺1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2%、拉開粉1.5%、聚乙烯醇2.5%、碳酸鈉2%、膨潤土補足至100%,將各組分混合均勻,經氣流粉碎機粉碎后,攪拌30min,捏合,然后加入流化床中進行造粒,造粒好后進行干燥、篩分即制得12%山藥多糖·環氟菌胺水分散粒劑。實施應用例三:實施配方例應用于防治黃瓜白粉病藥效試驗本實驗安排在廣西南寧市市郊,藥前調查病情基數、總葉數、病葉數及病葉級數,試驗共設7個處理,采用常規噴霧法,于發病初期施藥,第1次施藥后7天再施藥一次,共施藥2次,末次施藥后7天、14天分別調查病情指數并計算防效。實驗結果如表2。表2山藥多糖、環氟菌胺及其復配防治黃瓜白粉病藥效試驗由表2可以看出,山藥多糖和環氟菌胺復配的殺菌組合物能有效防治黃瓜白粉病,防治效果優于單劑。當前第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