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盆栽種植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盆栽種植容器。
背景技術:
目前,盆栽的營養大多源自人們定期向盆栽施肥,而購買的化肥使用起來非常不便,且肥效低,不適宜長期使用及存放,而現代人們由于工作、生活忙碌,沒有更多的精力去施肥,針對這種現狀,傳統的盆土栽種已經不適合人們的需求。
另外,市場上購買的盆栽容器大多是無機材料燒制而成,結構本身密不透氣,通常要在容器底部開有小孔保證透氣性,但是在澆水時,澆入盆栽中的水分很快從透氣孔滲出,不能保證水分在整個花盆周向充分吸收,盆栽的根系不能得到充分的灌溉;并且花盆中的土壤也會隨水分一起流出孔外,造成環境污染,同時水分的流出也需要不斷的補充澆水,浪費了水資源。針對上述問題,人們通常會在容器底部設置防滲層,鋪設防滲材料,但此類方法可以達到防滲效果,卻造成植物根部積水嚴重,導致植物爛根至枯萎。
為了克服上述缺點,本領域人員積極創新研究,以期創設出一種新型的盆栽培植容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盆栽培植容器,使用方便、營養元素全面,可以持續的為盆栽提供所需營養,解決經常施肥的麻煩;同時有效阻止盆栽的水土從盆底流出,防滲的同時不會造成植物根部積水爛根,提高植物的存活率。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盆栽培植容器,包括帶有開口的盆栽容器和培植層,所述培植層包括盆栽種植土層、第一肥料層、稻草層、第二肥料層、綠肥層、舊報紙層、網格層和保濕防滲層,所述網格層均勻覆蓋于所述保濕防滲層的上方,所述舊報紙層均勻覆蓋于所述網格層的上方,所述綠肥層均勻覆蓋于所述舊報紙層的上方,所述第二肥料層均勻覆蓋于所述綠肥層的上方,所述稻草層均勻覆蓋于所述第二肥料層的上方,所述第一肥料層均勻覆蓋于所述稻草層的上方,所述盆栽種植土層均勻覆蓋于所述第一肥料層的上方;
所述保濕防滲層包含以下質量份的原料:粘結劑1-5份、骨料顆粒5-20份、高吸水性樹脂1-10份和納米氧化硅1-3份;
所述粘結劑為聚氨基甲酸酯或苯乙烯-異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所述骨料顆粒為河沙、珍珠巖、玻璃珠、陶渣和石英砂中的至少一種,所述高吸水性樹脂為聚丙烯酸鈉類樹脂;
所述骨料顆粒的粒徑為0.5-5mm,所述高吸水性樹脂的粒徑為1-10mm,所述納米氧化硅的粒徑為50-100nm。
進一步地說,所述盆栽種植土層的厚度為5-20cm;
所述第一肥料層的厚度為1-5cm;
所述稻草層的厚度為10-30cm;
所述第二肥料層的厚度為1-5cm;
所述綠肥層的厚度為2-20cm;
所述舊報紙層的厚度為0-1cm;
所述網格層的厚度為0-1cm;
所述保濕防滲層的厚度為3-10cm。
進一步地說,所述保濕防滲層的制作步驟為:
步驟一、將骨料顆粒、高吸水性樹脂和納米氧化硅手工攪拌15-30分鐘,使其混合均勻;
步驟二、在容器底部和與容器底部相連的側壁表面均勻涂覆一層1-3cm的粘結劑層;
步驟三、將骨料顆粒、高吸水性樹脂和納米氧化硅的混合物均勻覆蓋于粘結劑層表面,自然風干15-20h。
進一步地說,所述粘結劑層在所述盆栽容器側壁上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防滲層的厚度。
進一步地說,所述第一肥料層和所述第二肥料層皆為有機化肥,所述有機化肥由以下質量份的原料組成:草灰10-15份、松葉5-10份、雞糞10-20份、貝殼粉10-15份和甘草0.5-1.5份。
進一步地說,所述有機化肥的制作步驟為:將草灰、松葉、雞糞、貝殼粉和甘草,按配比要求混合,并且人工攪拌5-10分鐘,使其混合均勻,然后放入50-60℃的密封容器中發酵10-15天制成。
進一步地說,所述第一肥料層和所述第二肥料層皆為復合化肥。
進一步地說,所述盆栽種植土層為腐葉土。
進一步地說,所述綠肥層為苜蓿草、紅花草、草木犀和銀合歡的混合物;且各組分質量份為:苜蓿草5-10份、紅花草2-6份、草木犀1-5份和銀合歡4-8份。
進一步地說,所述盆栽容器為陶制開口容器、塑料開口容器或木制容器。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發明的培植層采用分層的結構,從上到下依次包括盆栽種植土層、第一肥料層、稻草層、第二肥料層、綠肥層、舊報紙層、網格層和保濕防滲層,此種設計保證土壤肥效的同時可以持續為盆栽植物提供營養,且所含營養元素全面,適宜長期使用,解決需要經常施肥的麻煩,不需要額外購置花肥,進而節省人力物力;
二、本發明所采用的肥料為有機化肥,其包括草灰、松葉、雞糞、貝殼粉和甘草,含有豐富的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成分,肥效好,且成本低,制作簡單;
三、本發明所采用的綠肥為苜蓿草、紅花草、草木犀和銀合歡的混合物,此種綠肥不僅可以把不能直接利用的氮氣固定轉化為可被作物吸收利用的氮素養分,而且施入土壤后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狀,提高土壤保水、保肥和供肥能力,同時可以減少養分損失,保護生態環境;
四、本發明的保濕防滲層,有效的阻止澆入盆栽的水分從盆底流出,避免盆栽的水土流失,也節約用水;保濕防滲層中含有的高吸水性樹脂,能夠吸收自身重量幾百倍至千倍的水分,并且可反復釋水、吸水,保水能力特高,更佳的是,原料成本低廉,制作過程簡單便捷;
五、本發明的保濕防滲層中含有的高吸水性樹脂除了吸水、保水,還能吸收肥料、農藥,并緩慢的釋放出來以增加肥效和藥效,提高植物的存活率及營養水分供給;
六、本發明的保濕防滲層中含有的納米氧化硅,增加保濕防滲層機械強度的同時,還兼具殺菌作用,可以預防真菌和寄生高食性昆蟲對植物的侵害,為植物的成長提供更有利的環境。
附圖說明
圖1本發明的剖視圖;
圖2本發明的培植層剖視圖;
圖3本發明的粘結劑層剖視圖;
附圖中各部分的附圖標記如下:
盆栽容器1、培植層2、盆栽種植土層3、第一肥料層4、稻草層5、第二肥料層6、綠肥層7、舊報紙層8、網格層9、保濕防滲層10、粘結劑層11和高度H。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明,但不用來限制本發明的范圍。在不背離本發明精神和實質的情況下,對本發明方法、步驟或條件所作的修改或替換,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實施例:一種盆栽培植容器,如圖1-3所示,包括帶有開口的盆栽容器1和培植層2,所述培植層2包括盆栽種植土層3、第一肥料層4、稻草層5、第二肥料層6、綠肥層7、舊報紙層8、網格層9和保濕防滲層10,所述網格層9均勻覆蓋于所述保濕防滲層10的上方,所述舊報紙層8均勻覆蓋于所述網格層9的上方,所述綠肥層7均勻覆蓋于所述舊報紙層8的上方,所述第二肥料層6均勻覆蓋于所述綠肥層7的上方,所述稻草層5均勻覆蓋于所述第二肥料層6的上方,所述第一肥料層4均勻覆蓋于所述稻草層5的上方,所述盆栽種植土層3均勻覆蓋于所述第一肥料層4的上方;
所述保濕防滲層10包含以下質量份的原料:粘結劑1-5份、骨料顆粒5-20份、高吸水性樹脂1-10份和納米氧化硅1-3份;
所述保濕防滲層的一實施例:粘結劑1份、骨料顆粒5份、高吸水性樹脂1份和納米氧化硅1份;
所述保濕防滲層的另一實施例為:粘結劑3份、骨料顆粒12份、高吸水性樹脂6份和納米氧化硅2份;
所述保濕防滲層的又一實施例為:粘結劑5份、骨料顆粒20份、高吸水性樹脂10份和納米氧化硅3份;
所述粘結劑為聚氨基甲酸酯或苯乙烯-異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所述骨料顆粒為河沙、珍珠巖、玻璃珠、陶渣和石英砂中的至少一種,所述高吸水性樹脂為聚丙烯酸鈉類樹脂;
所述骨料顆粒的粒徑為0.5-5mm,所述高吸水性樹脂的粒徑為1-10mm,所述納米氧化硅的粒徑為50-100nm。
優選的,所述骨顆粒徑為1-3mm,所述高吸水性樹脂的粒徑為3-7mm,所述納米氧化硅的粒徑為60-80nm。
所述盆栽種植土層3的厚度為5-20cm;
所述第一肥料層4的厚度為1-5cm;
所述稻草層5的厚度為10-30cm;
所述第二肥料層6的厚度為1-5cm;
所述綠肥層7的厚度為2-20cm;
所述舊報紙層8的厚度為0-1cm;
所述網格層9的厚度為0-1cm;
所述保濕防滲層10的厚度為3-10cm。
優選的,所述盆栽種植土層3的厚度為10-20cm;
所述第一肥料層4的厚度為2-4cm;
所述稻草層5的厚度為15-25cm;
所述第二肥料層6的厚度為2-4cm;
所述綠肥層7的厚度為5-15cm;
所述舊報紙層8的厚度為0.4-0.6cm;
所述網格層9的厚度為0.4-0.6cm;
所述保濕防滲層10的厚度為4-6cm。
所述保濕防滲層10的制作步驟為:
步驟一、將骨料顆粒、高吸水性樹脂和納米氧化硅手工攪拌15-30分鐘,使其混合均勻;
步驟二、在容器底部和與容器底部相連的側壁表面均勻涂覆一層1-3cm的粘結劑層11;
步驟三、將骨料顆粒、高吸水性樹脂和納米氧化硅的混合物均勻覆蓋于粘結劑層表面,自然風干15-20h。
所述粘結劑層在所述盆栽容器側壁上的高度H小于或等于所述防滲層的厚度。
所述第一肥料層4和所述第二肥料層6皆為有機化肥,所述有機化肥由以下質量份的原料組成:草灰10-15份、松葉5-10份、雞糞10-20份、貝殼粉10-15份和甘草0.5-1.5份。
優選的,所述有機化肥由以下質量份的原料組成:草灰10-13份、松葉6-8份、雞糞15-20份、貝殼粉15-20份和甘草1-1.5份。
所述有機化肥的制作步驟為:將草灰、松葉、雞糞、貝殼粉和甘草,按配比要求混合,并且人工攪拌5-10分鐘,使其混合均勻,然后放入50-60℃的密封容器中發酵10-15天制成。
所述第一肥料層4和所述第二肥料層6皆為復合化肥。
所述盆栽種植土層3為腐葉土。
所述綠肥層7為苜蓿草、紅花草、草木犀和銀合歡的混合物;且各組分質量份為:苜蓿草5-10、紅花草2-6份、草木犀1-5份和銀合歡4-8份。
優選的,所述綠肥層為苜蓿草、紅花草、草木犀和銀合歡的混合物的質量份為:苜蓿草6-8、紅花草4-6份、草木犀2-4份和銀合歡5-7份。
所述盆栽容器為陶制開口容器、塑料開口容器或木制容器。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和工作過程如下:
本發明從上到下依次包括盆栽種植土層、第一肥料層、稻草層、第二肥料層、綠肥層、舊報紙層、網格層和保濕防滲層,層級疊構所含營養元素全面,保證土壤肥效,且可以持續為盆栽植物提供營養,適宜長期使用;澆入盆栽的水分到達底部保濕防滲層時,被保濕防滲層中含有的高吸水性樹脂吸收,不會從盆底流出,可以避免盆栽的水土流失,而高吸水性樹脂本身具有的特性,可以反復吸水釋水,又具有保濕的效果。
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所作的舉例,而并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窮舉。而由此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發明創造的保護范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