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富鋅玉米的高產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玉米是重要的糧食作物和重要的飼料來源,也是全世界總產量最高的糧食作物。是我國的三大主糧之一,全國各地都有各種玉米的食用方法,包括直接煮、炒玉米籽粒、加工成玉米粉沖食或作為粗糧添加等等。玉米同時也作為飼料的重要成分。所以通過食用玉米或玉米制品來達到補鋅的目的是可行的。
鋅,元素符號zn,是第四常見的金屬,也是人體必需的微量營養元素之一,在人體中其含量僅次于鐵,其對人體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現已發現鋅參與了二百多種酶的合成與激活,是唯一在六大酶系中均存在的微量元素。同時也是多種金屬蛋白、結構蛋白和核酸的重要組成成分,在調控機體物質合成與代謝,維持結構穩定等多個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隨著時代進步,人們追求更高品質的食物進食,補充鋅具有很好的保健效果,因此能適應市場的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發明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的機遇,本發明提供一種富鋅玉米的高產栽培方法,不僅能得到富含鋅的玉米,且產量相比現有技術提高10-18%。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富鋅玉米的高產栽培方法,包括以下具體步驟得到:
a、選種、泡種:選擇無霉變、無破碎、顆粒飽滿的玉米種子為母種,在播種前使用分裂素+玉米素核苷+吲哚乙酸+水的混合液進行浸泡20-30min,按照體積比計,分裂素、玉米素核苷、吲哚乙酸、水的比例為1-3:2-5:5-6:30-50;
b、播種、育苗:將浸泡后的母種撒播于育苗基質上,再撒上一層1-2cm厚的由中砂與泥炭混合均勻的混合土,接著澆水至育苗基質濕度在50%-60%,在溫度為26-28℃下培育10-16天,玉米幼苗長高至10-15cm;
所述育苗基質按照重量份數計包括以下原料混合制成:發酵混合料10-50份、泥炭5-15份、鵪鶉糞便8-15份、硫酸鉀1-7份、硫酸鋅礦粉3-7份、木屑2-8份、草木灰3-8份、粉煤灰3-7份、改性云母粉1-7份;
所述發酵混合料按照重量份數計包括以下原料制成:廢糖蜜3-5份、蕨菜5-10份、竹筍殼5-10份、黑芝麻3-8份、葵花籽5-8份、花生餅5-12份、蕎麥殼3-10份、山藥皮3-10份、小麥殼1-5份、雞蛋殼3-8份、雞心2-6份、肉肝3-8份、魷魚內臟3-9份、二乙氨基乙基纖維素2-6份和em菌劑1-8份;
c、移栽:將育苗培育后得到的的玉米幼苗定植到田地上,玉米幼苗的根部帶3-6g的原培養基質,定植的株距為30cm×30cm-40cm×50cm;
d、田間管理:將在定植后進行常規的拔草、澆水、防蟲管理,并在定植3-4個月后追施葉面肥一次;
所述葉面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動物氨基酸8-20份、生化黃腐酸粉3-10份、赤霉素5-15份、雙氯芬酸鈉7-17份、微量元素肥料3-8份、檸檬酸1-5份和水500-700份。
在本發明中,進一步的說明,所述發酵混合料按照重量份數計包括以下原料制成:廢糖蜜4份、蕨菜8份、竹筍殼7份、黑芝麻5份、葵花籽6份、花生餅9份、蕎麥殼6份、山藥皮7份、小麥殼3份、雞蛋殼5份、雞心4份、肉肝5份、魷魚內臟6份、二乙氨基乙基纖維素5份和em菌劑4份。
在本發明中,進一步的說明,所述發酵混合料具體是由以下方法制備得到的:將廢糖蜜、雞蛋殼、雞心、肉肝、魷魚內臟混合發酵處理得到混合料a;將蕨菜、竹筍殼、黑芝麻、葵花籽、山藥皮、小麥殼、em菌劑混合發酵處理得到混合料b;將混合料a、混合料b與花生餅、蕎麥殼、二乙氨基乙基纖維素混合后建堆發酵7-15天即可得到發酵混合料。
在本發明中,進一步的說明,所述葉面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動物氨基酸12份、生化黃腐酸粉7份、赤霉素8份、雙氯芬酸鈉12份、微量元素肥料5份、檸檬酸3份和水600份。
在本發明中,進一步的說明,所述育苗基質按照重量份數計包括以下原料混合制成:發酵混合料35份、泥炭8份、鵪鶉糞便11份、硫酸鉀4份、硫酸鋅礦粉5份、木屑4份、草木灰6份、粉煤灰5份、改性云母粉3份。
在本發明中,進一步的說明,所述改性云母粉是由下述具體的方法制備得到的:將云母粉加入研缽中加入白油研磨1-3min,接著經過紫外線照射2-5s。
綜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播種前的混合液具有更好的促進種子發芽,在播種后的第二天出芽率達到95%。
2、本發明育苗基質中含有大量的有機質、無機質、微量元素,速效氮含量達到166mg/kg、速效磷含量達到196mg/kg、速效鉀含量達到256mg/kg,能充分的提供玉米出芽后所需長莖、根的需求,且育苗基質不易出現積水,降低造成根部腐爛、出苗率不高等問題。
3、本發明發酵混合料中的通過發酵后得到的混合料a、混合料b均含有大量的鋅元素,被分解出來的鋅更加容易被植物吸收利用,促進植物中鋅的吸收就等于提高了玉米中鋅的含量,鋅元素的含量上來了,避免出現植物生長發育停滯,葉片變小,節間縮短,形成小葉簇生等問題,從而在幼苗時期打好基礎,讓玉米長勢趨向更好,節間具體使得玉米結果后得到充分的陽光吸收,從而提高玉米的產量,混合料a、混合料b與花生餅、蕎麥殼、二乙氨基乙基纖維素混合建堆發酵能夠再次將混合料中發酵未完全的物質再次發酵分解出來,二乙氨基乙基纖維素促進發酵充分、快速使得未分解的物質腐蝕分解。
4、本發明的葉面肥是將動物氨基酸、生化黃腐酸粉、赤霉素、雙氯芬酸鈉、微量元素肥料、檸檬酸之間共同組成,具有相互協同的作用使得葉面肥的擴展能力增強,著附能力增強,使得葉面肥的利用率大大提高,從而提高玉米植株能吸收肥力的利用率,進一步的促進植株生長,在適當的時期進行追肥能增大結果的果粒大小。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實施例1:
一種富鋅玉米的高產栽培方法,包括以下具體步驟得到:
a、選種、泡種:選擇無霉變、無破碎、顆粒飽滿的玉米種子為母種,在播種前使用分裂素+玉米素核苷+吲哚乙酸+水的混合液進行浸泡20min,按照體積比計,分裂素、玉米素核苷、吲哚乙酸、水的比例為3:5:6:50;
b、播種、育苗:將浸泡后的母種撒播于育苗基質上,再撒上一層1cm厚的由中砂與泥炭混合均勻的混合土,接著澆水至育苗基質濕度在50%,在溫度為26℃下培育10天,玉米幼苗長高至10cm;
c、移栽:將育苗培育后得到的的玉米幼苗定植到田地上,玉米幼苗的根部帶3g的原培養基質,定植的株距為30cm×30cm×50cm;
d、田間管理:將在定植后進行常規的拔草、澆水、防蟲管理,并在定植3個月后追施葉面肥一次。
上述方法中的葉面肥、育苗基質的制備如下:
1、發酵混合料按照重量份數計包括以下原料制成:廢糖蜜3份、蕨菜5份、竹筍殼5份、黑芝麻3份、葵花籽5份、花生餅5份、蕎麥殼3份、山藥皮3份、小麥殼1份、雞蛋殼3份、雞心2份、肉肝3份、魷魚內臟3份、二乙氨基乙基纖維素2份和em菌劑1份;
按照上述配比,將廢糖蜜、雞蛋殼、雞心、肉肝、魷魚內臟混合發酵處理得到混合料a;將蕨菜、竹筍殼、黑芝麻、葵花籽、山藥皮、小麥殼、em菌劑混合發酵處理得到混合料b;將混合料a、混合料b與花生餅、蕎麥殼、二乙氨基乙基纖維素混合后建堆發酵7天即可得到發酵混合料。
將上述制備得到的發酵混合料用于制備育苗基質,而育苗基質按照重量份數計包括以下原料混合制成:發酵混合料10份、泥炭5份、鵪鶉糞便8份、硫酸鉀1份、硫酸鋅礦粉3份、木屑2份、草木灰3份、粉煤灰3份、改性云母粉1份;
上述的改性云母粉是由下述具體的方法制備得到的:將云母粉加入研缽中加入白油研磨1min,接著經過紫外線照射2s。
2、葉面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制備而成動物氨基酸8份、生化黃腐酸粉3份、赤霉素5份、雙氯芬酸鈉7份、微量元素肥料3份、檸檬酸1份和水500份。
實施例2:
一種富鋅玉米的高產栽培方法,包括以下具體步驟得到:
a、選種、泡種:選擇無霉變、無破碎、顆粒飽滿的玉米種子為母種,在播種前使用分裂素+玉米素核苷+吲哚乙酸+水的混合液進行浸泡30min,按照體積比計,分裂素、玉米素核苷、吲哚乙酸、水的比例為1:2:5:30;
b、播種、育苗:將浸泡后的母種撒播于育苗基質上,再撒上一層2cm厚的由中砂與泥炭混合均勻的混合土,接著澆水至育苗基質濕度在60%,在溫度為28℃下培育16天,玉米幼苗長高至15cm;
c、移栽:將育苗培育后得到的的玉米幼苗定植到田地上,玉米幼苗的根部帶6g的原培養基質,定植的株距為30cm×40cm×50cm;
d、田間管理:將在定植后進行常規的拔草、澆水、防蟲管理,并在定植4個月后追施葉面肥一次。
上述方法中的葉面肥、育苗基質的制備如下:
1、發酵混合料按照重量份數計包括以下原料制成:廢糖蜜5份、蕨菜10份、竹筍殼10份、黑芝麻8份、葵花籽8份、花生餅12份、蕎麥殼10份、山藥皮10份、小麥殼5份、雞蛋殼8份、雞心6份、肉肝8份、魷魚內臟9份、二乙氨基乙基纖維素6份和em菌劑8份;
按照上述配比,將廢糖蜜、雞蛋殼、雞心、肉肝、魷魚內臟混合發酵處理得到混合料a;將蕨菜、竹筍殼、黑芝麻、葵花籽、山藥皮、小麥殼、em菌劑混合發酵處理得到混合料b;將混合料a、混合料b與花生餅、蕎麥殼、二乙氨基乙基纖維素混合后建堆發酵15天即可得到發酵混合料。
將上述制備得到的發酵混合料用于制備育苗基質,而育苗基質按照重量份數計包括以下原料混合制成:發酵混合料50份、泥炭15份、鵪鶉糞便15份、硫酸鉀7份、硫酸鋅礦粉7份、木屑8份、草木灰8份、粉煤灰7份、改性云母粉7份;
上述的改性云母粉是由下述具體的方法制備得到的:將云母粉加入研缽中加入白油研磨3min,接著經過紫外線照射5s。
2、葉面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制備而成:動物氨基酸20份、生化黃腐酸粉10份、赤霉素15份、雙氯芬酸鈉17份、微量元素肥料8份、檸檬酸5份和水700份。
實施例3:
一種富鋅玉米的高產栽培方法,包括以下具體步驟得到:
a、選種、泡種:選擇無霉變、無破碎、顆粒飽滿的玉米種子為母種,在播種前使用分裂素+玉米素核苷+吲哚乙酸+水的混合液進行浸泡23min,按照體積比計,分裂素、玉米素核苷、吲哚乙酸、水的比例為2:3:5:40;
b、播種、育苗:將浸泡后的母種撒播于育苗基質上,再撒上一層1.5cm厚的由中砂與泥炭混合均勻的混合土,接著澆水至育苗基質濕度在53%,在溫度為27℃下培育15天,玉米幼苗長高至12cm;
c、移栽:將育苗培育后得到的的玉米幼苗定植到田地上,玉米幼苗的根部帶4g的原培養基質,定植的株距為30cm×35cm×50cm;
d、田間管理:將在定植后進行常規的拔草、澆水、防蟲管理,并在定植3.5個月后追施葉面肥一次。
上述方法中的葉面肥、育苗基質的制備如下:
1、發酵混合料按照重量份數計包括以下原料制成:廢糖蜜4份、蕨菜8份、竹筍殼7份、黑芝麻5份、葵花籽6份、花生餅9份、蕎麥殼6份、山藥皮7份、小麥殼3份、雞蛋殼5份、雞心4份、肉肝5份、魷魚內臟6份、二乙氨基乙基纖維素5份和em菌劑4份;
按照上述配比,將廢糖蜜、雞蛋殼、雞心、肉肝、魷魚內臟混合發酵處理得到混合料a;將蕨菜、竹筍殼、黑芝麻、葵花籽、山藥皮、小麥殼、em菌劑混合發酵處理得到混合料b;將混合料a、混合料b與花生餅、蕎麥殼、二乙氨基乙基纖維素混合后建堆發酵12天即可得到發酵混合料。
將上述制備得到的發酵混合料用于制備育苗基質,而所苗基質按照重量份數計包括以下原料混合制成:發酵混合料35份、泥炭8份、鵪鶉糞便11份、硫酸鉀4份、硫酸鋅礦粉5份、木屑4份、草木灰6份、粉煤灰5份、改性云母粉3份。
上述的改性云母粉是由下述具體的方法制備得到的:將云母粉加入研缽中加入白油研磨2min,接著經過紫外線照射4s。
2、葉面肥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混合制備而成:動物氨基酸12份、生化黃腐酸粉7份、赤霉素8份、雙氯芬酸鈉12份、微量元素肥料5份、檸檬酸3份和水600份。
實施例4:
步驟與具體操作與實施例3基本相同,不同點是:育苗基質為中砂與泥炭組成。
實施例5:
步驟與具體操作與實施例3基本相同,不同點是:葉面肥采用市面購買的福進門高鉀型大量元素水溶肥。
實施例6:
步驟與具體操作與實施例3基本相同,不同點是:育苗基質中未添加改性云母粉。
將實施例1-6種植一畝玉米直至采收,其中采收實施例1-6的產量分別為2450斤、2555斤、2565斤、1730斤、1876斤、2490斤;移栽定植的存活率分別為99%、98%、100%、85%、80%、89%;采收的玉米的鋅含量為155mg/100g、162mg/100g、166mg/100g、86mg/100g、87mg/100g、96mg/100g。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明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