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大蒜地里套種羊肚菌的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11563399閱讀:847來源:國知局

本發明屬于一種大蒜地里套種羊肚菌的方法。



背景技術:

大蒜是秦漢時從西域傳入我國,經人工栽培繁育至今,大蒜營養成份豐富,含有多種維生素,具有抗癌功效,深受大眾喜食。但種植大蒜,因其生長期長,群體密度高,需肥量大,種植成本高,田間管理費時費力,如種大蒜一般每畝需施大量的優質有機肥、磷、鉀肥。且有機肥料要充分腐熟,否則會燒傷蒜根,還會引起地下蟲害,尤其是地蛆嚴重發生,使產量下降,這種高投入、低產出的種植生產成本,使種植人減少。

羊肚菌作為一個新的食用菌品種進入市場,由于其風味獨特,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深受用戶的歡迎。據測定其含有28種人體需要的各種維生素、氨基酸、蛋白質、粗纖維等營養成份。通常,羊肚菌為山區野生,一年長一次,產量稀少,采集困難。羊肚菌市場需求量大,每公斤價格1500~3000元,出口價更高,需求大于供給,需大量貨源。

我國地少人多,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以少的投入創造最大經濟收益,是需迫切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大蒜地里套種羊肚菌的方法,能使大蒜和羊肚菌在同一地里相互促進生長且獲雙豐收,具有大蒜和羊肚菌產量高,減少成本投入、節省人工,經濟效率高,土地利用率高和增加農戶收益的優點。

一種大蒜地里套種羊肚菌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土地的選定和改良,首先測量土地的ph值,羊肚菌和大蒜適宜土地的ph值為6.5~7.5,若土地ph值偏低于6.5,用生石灰調節土地的ph值為6.5~7.5,若ph高于7.5,可以用腐爛的稻草,麥草或農作物秸稈提前放入地里旋耕把ph值調節到6.5-7.5,旋耕使土壤疏松;

(2)羊肚菌和蒜種的種植,羊肚菌和蒜種每年在10月中旬室外種植,種植環境溫度為10~20c°,先按10cm行距,開10cm深的播種溝,并在播種溝中撒施培養基質料,播種時,將菌種掰成1~1.5cm3體積的塊狀或球狀體,備齊蒜種,在播種溝中撒施的培養基質料上每間隔7~11cm,間接放一塊掰成的菌種和蒜種,相鄰的菌種和蒜種依次間接放置,菌種和蒜種放好后,再在其上蓋1.6~2.2cm厚的土,每1.2為一畦,畦邊留溝方便排水,整理好畦后,噴水一次,使土壤含水量為50~55%;

(3)冬季田間管理,種完以后,在畦上覆蓋地膜,將地膜拉緊,兩邊壓牢,以防秋冬刮大風時將地膜揭起,保持地膜下溫度5~8c°,相對濕度20~30%,在入冬前,要澆一次水,使土壤含水量為60~80%,停止澆水,溫度低于5c°時,地膜上履蓋草簾或棉被保溫,讓羊肚菌和大蒜安然入冬;

(4)春季田間管理,3月初平均溫度為10~12c°時,去掉地膜,畦上端放上遮陽網,澆水,使土壤含水量為50~55%,子實體發生盛期為3月中旬至下旬,羊肚菌出土10天后,就可成熟,采集;羊肚菌采集后,不影響大蒜繼續生長且羊肚菌的基料足夠供大蒜成長吸收營養,只需在羊肚菌采集后再對大蒜澆水3次,在4月上旬或地溫在15c°以上時澆水一次,蒜苔剛一出尖就再澆水一次,拔完蒜苔后第3次澆水,每次澆水使土壤含水量為60~70%,蒜苔成熟采收蒜苔,大蒜成熟采收大蒜。

所述的播種溝中撒施培養基質料的厚度為0.5~1.5cm。所述的培養基質料的重量份為:充分腐熟的廄肥、堆肥、餅肥30~35份、木屑30~35份、農作物秸稈粉40~45份、腐殖土40~45份、尿素5~10份、石膏5~8份。

優選方案,所述的培養基質料的重量份為:充分腐熟的廄肥、堆肥、餅肥32份、木屑34份、農作物秸稈粉43份、腐殖土44份、尿素6份、石膏7份。

所述的在播種溝中撒施的培養基質料上每間隔9cm,放一塊掰成的菌種和蒜種,相鄰的菌種和蒜種依次間接放置。所述的羊肚菌和大蒜適宜土地的ph值優選為7。

上述結構和方法達到了本發明的目的。

本發明能使大蒜和羊肚菌在同一地里相互生長且獲雙豐收,具有大蒜和羊肚菌產量高,減少成本投入、節省人工,經濟效率高,土地利用率高和增加農戶收益的優點。

本發明的方法較傳統的單種大蒜和單培育羊肚菌的比較如下:

(1)本發明收益快和效益高,大蒜每畝每年收益能高于傳統單種大蒜收益5~7%,但羊肚菌收入則相當于單種大蒜收入的3~4倍,且兩者均是當年種當年收;總體效益顯著。

(2)本發明的綜合效益高,本發明大幅度減少了成本投入,由于羊肚菌與大蒜能互補營份,大蒜生長無需投入過多肥料,羊肚菌的基料及采后的菌絲成份足夠供大蒜成長過程中吸收營養用,可節省成本投入20~30%。若第二年繼續在同一地上實施本發明則可進一步降低培養基質料的使用量,節省成本投入可達40~50%。加之本發明的大蒜和羊肚菌的收入,初步測算本發明的綜合效益是傳統方法的近5~6倍。

(3)本發明的種植羊肚菌不與種大蒜爭地,節省土地占用量,即利于農業發展,也利于增加農民收入,適合我國地少人多的國情,能利用有限的土地,以少的投入創造最大經濟收益。

(4)本發明的人工,大蒜和羊肚菌與傳統單種大蒜人數相同。本發明是單種大蒜和單培育羊肚菌人數的一半,且勞動強度低,適合目前農村男性勞動力不足,女性、老弱勞動力的需求。

具體實施方案

實施例1:一種大蒜地里套種羊肚菌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土地的選定和改良:首先測量土地的ph值,羊肚菌和大蒜適宜土地的ph值為6.5~7.5。若土地ph值偏低于6.5,用生石灰調節土地的ph值為6.5~7.5。若ph高于7.5,可以用腐爛的稻草,麥草或農作物秸稈提前放入地里旋耕把ph值調節到6.5-7.5。旋耕使土壤疏松。

羊肚菌和蒜種的種植:羊肚菌和蒜種每年在10月中旬室外種植。種植環境溫度為10~15c°,先按10cm行距,開10cm深的播種溝。并在播種溝中撒施培養基質料。培養基質料的重量份為:充分腐熟的廄肥、堆肥、餅肥32份、木屑34份、農作物秸稈粉43份、腐殖土44份、尿素6份、石膏7份。播種溝中撒施培養基質料的厚度為1cm。播種時,將菌種掰成1~1.5cm3體積的塊狀或球狀體,備齊蒜種。在播種溝中撒施的培養基質料上每間隔8cm,間接放一塊掰成的菌種和蒜種。即按菌種、蒜種、菌種、蒜種…順序放種。相鄰的菌種和蒜種依次間接放置。菌種和蒜種放好后,再在其上蓋2cm厚的土。每1.2為一畦,畦邊留溝方便排水,整理好畦后。噴水一次,使土壤含水量為50~55%。

冬季田間管理:種完以后,在畦上覆蓋地膜,將地膜拉緊,兩邊壓牢,以防秋冬刮大風時將地膜揭起。保持地膜下溫度5~8c°,相對濕度20~30%。在入冬前,要澆一次水,使土壤含水量為60~80%。停止澆水,溫度低于5c°時,地膜上履蓋草簾或棉被保溫,讓羊肚菌和大蒜安然入冬。

春季田間管理:3月初平均溫度為10~12c°時,去掉地膜。畦上端放上遮陽網。澆水,使土壤含水量為50~55%。子實體發生盛期為3月中旬至下旬,羊肚菌出土10天后,就可成熟,采集。羊肚菌采集后,不影響大蒜繼續生長且羊肚菌的基料足夠供大蒜成長吸收營養,無需另施肥。只需在羊肚菌采集后再對大蒜澆水3次,在4月上旬或地溫在15c°以上時澆水一次,蒜苔剛一出尖就再澆水一次,拔完蒜苔后第3次澆水,每次澆水使土壤含水量為60~70%,蒜苔成熟采收蒜苔,大蒜成熟采收大蒜。

實施例2:選ph值為7左右的施耕松軟的土地。羊肚菌和蒜種每年在10月中旬室外同時種植。種植環境溫度為10c°,先按10cm行距,開10cm深的播種溝。并在播種溝中撒施培養基質料。培養基質料的重量份為:充分腐熟的廄肥35份、木屑30份、農作物秸稈粉41份、腐殖土41份、尿素8份、石膏7份。播種溝中撒施培養基質料的厚度為0.7cm。播種時,將菌種掰成母指甲體積大小的塊狀或球狀體,備齊蒜種。在播種溝中撒施的培養基質料上每間隔7cm,間接放一塊掰成的菌種和蒜種。即按菌種、蒜種、菌種、蒜種…順序放種。相鄰的菌種和蒜種依次間接放置。菌種和蒜種放好后,再在其上蓋2cm厚的土。每1.2為一畦,畦邊留溝方便排水,整理好畦后。噴水一次,使土壤含水量為50~55%。

冬季田間管理:種完以后,在畦上覆蓋地膜,將地膜拉緊,兩邊壓牢,以防秋冬刮大風時將地膜揭起。保持地膜下溫度5~8c°,相對濕度20~30%。在入冬前,要澆一次水,使土壤含水量為60~80%。停止澆水,溫度低于5c°時,地膜上履蓋草簾或棉被保溫,讓羊肚菌和大蒜安然入冬。

春季田間管理:3月初平均溫度為10~12c°時,去掉地膜。畦上端放上遮陽網。澆水,使土壤含水量為50~55%。子實體發生盛期為3月中旬至下旬,羊肚菌出土10天后,就可成熟,采集。羊肚菌采集后,不影響大蒜繼續生長且羊肚菌的基料足夠供大蒜成長吸收營養,無需另施肥。只需按大蒜田間管理方法進行。蒜苔成熟采收蒜苔,大蒜成熟采收大蒜。

總之,本發明能使大蒜和羊肚菌在同一地里相互生長且獲雙豐收,具有大蒜和羊肚菌產量高,減少成本投入、節省人工,經濟效率高,土地利用率高和增加農戶收益的優點,可推廣使用。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巍山| 茌平县| 镇远县| 西华县| 博乐市| 武平县| 印江| 赤峰市| 黄平县| 罗平县| 普安县| 万盛区| 丹东市| 安庆市| 乐安县| 郴州市| 红安县| 容城县| 织金县| 兴安县| 漳州市| 喜德县| 河西区| 古蔺县| 秦皇岛市| 湟源县| 广南县| 河北省| 邵武市| 壤塘县| 黄骅市| 信丰县| 武陟县| 绥中县| 青岛市| 团风县| 英吉沙县| 会东县| 时尚| 阿拉善盟| 平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