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養殖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食用蝸牛養殖方法。
背景技術:
由于蝸牛肉產品營養豐富,味美可口,所以很多人已開始食用蝸牛,蝸牛必將成為我國城鄉人民上等佳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蝸牛產品的需求也將不斷增加,國內龐大的市場將促進蝸牛產業的大發展。如以全國每人年均消費蝸牛肉2千克計算,年總消費量即為260萬噸,折鮮蝸牛1300萬噸,而目前我國年總產蝸牛約幾十萬噸,與市場的需求相差甚遠。如果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和綜合加工利用事業,蝸牛年總產還需增加。由此看來,依據國內外市場的需求,特別是與畜禽及魚類水產品產量及消費量相比,蝸牛產業還正處在商品化大生產的發展初期階段,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方法簡單,成本低廉,通過溫度、濕度的控制,營造了良好的生長環境,使得蝸牛生長速度以及抗病毒能力得到明顯提高,從而有效增加蝸牛養殖的經濟效益。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食用蝸牛養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驟:飼養土壤的選擇與土壤溫度、濕度的控制;產卵以及幼牛日常養殖中環境的控制;根據實際情況采用不同方法,防止天敵侵害;后續排泄物的處理。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發明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進一步,所述飼養土壤的選擇與土壤溫度、濕度的控制的技術要點如下:
飼養土必須控制在ph6.5-7.5,切忌使用施過農藥、化學物質的污染砂土;
飼養土的土表濕度要保持到25~35%,空氣相對濕度85~90%,能濕不干,控濕、保濕采取塑料布蓋頂。
進一步,所述產卵以及幼牛日常養殖中環境的控制的技術要點如下:
養殖容器一定要具有很好的透水性和透氣性;
防止干風、冷氣直吹,進風口應采用雙門、掛布、擋風板,防止有異味的氣體進入飼養場地;
養殖溫度保持16~40℃,加溫必須采取地龍火道,且常年備好,尤其是春末秋初,要防止突然降溫,有條件暖氣最好,注意不要采用火爐加溫;
不工作時不要強光照射,陰暗最好,夜間采用15w紅色燈泡照明;
幼牛的養殖溫度控制在250~300℃,飼養土含水量以30~35%為宜,空氣相對濕度在80~90%為宜,應多喂鮮嫩多汁的飼料,輔以鈣質食物;
1~3月齡蝸牛飼養池內加濕,采用噴霧器噴溫水的方法,發現病、死蝸牛及時清除;
幼牛飼料配方:米糠50%,貝殼40%,酵母粉8%,其他2%。
進一步,所述根據實際情況采用不同方法,防止天敵侵害的技術要點如下:
定時用1/1000的敵百蟲溶液噴灑,殺滅蝸牛的最大天敵螨,定期用過氧乙酸稀釋液對蝸牛的養殖場所進行消毒,殺滅病源微生物。
進一步,所述后續排泄物的處理的技術要點如下:
采取蚯蚓與蝸牛混養,降解養殖土壤中排泄的有機質。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方法簡單,成本低廉,通過溫度、濕度的控制,營造了良好的生長環境,使得蝸牛生長速度以及抗病毒能力得到明顯提高,從而有效增加蝸牛養殖的經濟效益。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例對本發明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發明,并非用于限定本發明的范圍。
一種食用蝸牛養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驟:飼養土壤的選擇與土壤溫度、濕度的控制;產卵以及幼牛日常養殖中環境的控制;根據實際情況采用不同方法,防止天敵侵害;后續排泄物的處理。
實施例:
飼養土必須控制在ph6.5-7.5,切忌使用施過農藥、化學物質的污染砂土;飼養土的土表濕度要保持到25~35%,空氣相對濕度85~90%,能濕不干,控濕、保濕采取塑料布蓋頂。
養殖容器一定要具有很好的透水性和透氣性;防止干風、冷氣直吹,進風口應采用雙門、掛布、擋風板,防止有異味的氣體進入飼養場地;養殖溫度保持16~40℃,加溫必須采取地龍火道,且常年備好,尤其是春末秋初,要防止突然降溫,有條件暖氣最好,注意不要采用火爐加溫;不工作時不要強光照射,陰暗最好,夜間采用15w紅色燈泡照明;幼牛的養殖溫度控制在250~300℃,飼養土含水量以30~35%為宜,空氣相對濕度在80~90%為宜,應多喂鮮嫩多汁的飼料,輔以鈣質食物;1~3月齡蝸牛飼養池內加濕,采用噴霧器噴溫水的方法,發現病、死蝸牛及時清除;幼牛飼料配方:米糠50%,貝殼40%,酵母粉8%,其他2%。
定時用1/1000的敵百蟲溶液噴灑,殺滅蝸牛的最大天敵螨,定期用過氧乙酸稀釋液對蝸牛的養殖場所進行消毒,殺滅病源微生物。采取蚯蚓與蝸牛混養,降解養殖土壤中排泄的有機質。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