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養殖網箱,主要涉及臥式浮力管高浮力平衡潛浮式養殖網箱。
背景技術:
:
現有自沉浮式養殖網箱所產生浮力來自網箱框架的立式浮力管,其不足之處是,僅靠立式浮力管所產生的浮力不夠,當全部立式浮力管充滿氣體時,所產生的浮力也僅可使網箱頂部很少部分露出水面,網箱體的大部分仍處于水下,這不便于工作人員進網箱作業。
技術實現要素:
: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臥式浮力管高浮力平衡潛浮式養殖網箱。該網箱增設了臥式浮力管,增大了網箱浮力,網箱上浮時網箱體的大部分、特別是設置有附著基的網箱底板均可露出水面,這極大的方便了漁民進網收獲和網箱維護作業。
本發明的實施方案是,一種臥式浮力管高浮力平衡潛浮式養殖網箱,包括由多支立式浮力管1、管帽2、底錨2′、充排氣管15、立式浮力管通過連接管件6連接橫向連接管構成的網箱框架,框架內設置網衣10,框架內底部設有網箱底板8,網箱底板設置有若干透水孔12和附著基9,透水孔設有透水網13,特征是每支立式浮力管1連接有向網箱中心伸出的臥式浮力管7,所述臥式浮力管為斷面為圓的圓管、或斷面為橢圓的橢圓管71、或斷面呈“8”字形的連體雙圓管72。
本發明進一步的優選方案是,所述連接管件6,為設于立式浮力管1外壁之內外側、分別具有二個水平方向通透管孔的連接管件,其內側二個水平通透管孔61,用于連接內圈橫向連接管3′,其外側二個水平通透管孔62,用于連接外圈橫向連接管3,所述內側二個水平通透管孔61與外側二個水平通透管孔62相平行。
本發明進一步的優選方案是,所述橫向連接管設有上、中、下三層,每一層各設有內、外二支橫向連接管。所述網箱底板8固定于與中層橫向連接管4處于同一水平面的臥式浮力管7上。
本發明進一步的優選方案是,所述網箱底板上所設置的附著基9,由網箱底板中心向四周輻射狀設置。附著基為左右兩端開口、通透的拱棚結構,其斷面呈矩形或呈半圓弧形或呈兩側壁直立、頂部拱起的拱形。
本發明所產生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于每支立式浮力管增設了向網箱中心伸出的臥式浮力管7,臥式浮力管為斷面為圓的圓管、或斷面為橢圓的橢圓管71、或斷面呈“8”字形的連體雙圓管72。網箱底板設于與中層橫向連接管4處于同一水平面的臥式浮力管7上,如此極大的增加了網箱浮力,且又因將網箱底板位置抬高,所以當網箱上浮時網箱體的大部分、特別是網箱底板均可浮出水面,如此極大的方便了工作人員進網進行收獲作業和網箱維護作業。
附圖說明:
附圖1本發明具有斷面呈圓形或橢圓形或連體雙圓形臥式浮力管主視圖
附圖2本發明附圖1之俯視圖
附圖3本發明橢圓形臥式浮力管主視圖
附圖4本發明橢圓形臥式浮力管b-b剖視圖
附圖5本發明8字形連體雙圓管主視圖
附圖6本發明8字形連體雙圓管c-c剖視圖
附圖7本發明具有8字形連體雙圓管網箱框架主視圖
附圖8本發明附著基主視圖
附圖9本發明附著基俯視圖
附圖10本發明底板透水孔俯視圖
附圖11本發明底板透水孔a-a剖視圖
附圖12本發明立式浮力管1主視圖
附圖13本發明連接件6主視圖
附圖14本發明連接件6俯視圖
附圖15本發明俯視呈v字形連接件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上述說明書附圖給出了本發明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臥式浮力管高浮力平衡潛浮式養殖網箱其構造是,包括由十二支立式浮力管1通過連接管件6連接橫向連接管構成網箱框架。立式浮力管1頂部管具有管帽2,底部具有底錨2′,充排氣管15與各管管帽串接。立式浮力管管腔內設有平衡沉浮裝置。網箱框架內設置網衣10。網箱框架內底部設有網箱底板8,網箱底板設置有若干透水孔12附著基9,透水孔設有透水網13。本發明特征在于,于每支立式浮力管連接有向網箱中心伸出的臥式浮力管7,所述臥式浮力管為斷面為圓的圓管、或斷面為橢圓的橢圓管71、或斷面呈“8”字形的連體雙圓管72。見附圖3、4、5、6所示。所述立式浮力管1與橫向連接管相連接的連接件6,為設于立式浮力管外壁內外側、各具并排二個水平方向通透管孔的連接管件,其內側二個水平通透管孔61用于連接內圈橫向連接管3′,其外側二個水平通透管孔62用于連接外圈橫向連接管3,見附圖1、2、12、13、14、15所示。所述網箱框架之橫向連接管包括上層橫向連接管3、中層橫向連接管4、下層橫向連接管5三層,每一層各設有內圈和外圈二支橫向連接管,見附圖1、2所示。上、中、下三層橫向連接管可以是弧形彎管也可以為直管,為弧形彎管時構成的網箱框架俯視呈圓形,附圖2所示。為直管時,構成的網箱框架俯視呈正多邊形,此時,用于連接立式浮力管與橫向連接管的連接件6俯視呈v形,附圖15所示。所述網箱底板上所設置的養殖附著基9,由網箱底板中心向周邊輻射狀設置,所述附著基呈左右兩端開口通透的拱棚狀結構,其斷面呈矩形或呈半圓弧形或呈兩側壁直立、頂部拱起的弧形,見附圖8、9所示。立式浮力管1其構造如附12所示,包括空腔筒體,內腔頂部19呈倒漏斗形,其中心進排氣(水)孔17聯通管帽進排氣(水)管16。內腔底部20呈漏斗形,中心進排水孔22聯通底錨進排水口。底錨中心進排水孔周邊設有配重物23。立式浮力管筒體腔內設有一浮球18,下沉時管腔內進水浮球上浮,最終處于管腔頂部,封堵住中心進排氣(水)孔17。網箱上浮時管腔充氣壓排水,浮球隨水面下降而下降,最終處于管腔底部,封堵住底部中心進排水孔22。所述臥式浮力管與立式浮力管相聯通處的內腔具有隔柵,以避免浮球進入臥式浮力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