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大閘蟹養殖用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大閘蟹養殖的高效增氧機。
背景技術:
在現有水產養殖行業中,通常會用到增氧機,普通增氧機主要為葉輪式增氧機。葉輪式增氧機工作時,電動機與葉輪依靠浮動裝置浮在水面上,電動機帶動葉輪轉動,利用葉輪的葉片在轉動過程中擊打水體,使水體飛濺,與空氣充分接觸,在水中溶解大量的氧氣后,再落入池中,如此反復,使整池水中的氧氣含量不斷增加。
現有的增氧機安裝位置大體可以分兩種:第一,將增氧機拉結固定在養殖塘的中間;第二,將增氧機設置在靠近塘邊的位置處,其中前者存在安裝維修操作繁復、難度大的問題,后者存在增氧效果差,僅僅養殖塘邊上的水體含氧量滿足養殖要求的問題。
專利公告號為cn205180101u、公告日為2016.04.27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大閘蟹養殖太陽能增氧機,包括支架,支架上設有電機箱,電機箱位于支架上設有第一電機,第一電機的下方設有葉輪,葉輪下方的豎直方設置有送水筒,送水筒兩側固定桿與支架相連,送水筒的中部設置有輸送絞龍,電機箱內還設有第二電機,電機箱上設有旋轉底座,旋轉底座通過立柱與太陽能電板連接,第二電機通過轉軸與立柱連接,立柱上設有鉸軸座和旋轉節點,鉸軸座通過液壓軸與液壓器相連,液壓器上設有液壓控制箱,太陽能電板四周裝有第一溫度傳感器和第二溫度傳感器。
但是該實用新型中存在距離增氧機安置點較遠處水體增氧效果差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大閘蟹養殖的高效增氧機,其能通過磁力吸引方式進行升降擊打水體的操作并配合具有水波反彈效果的浮體基座,完成水體定向增氧的目的,本發明具有結構簡單有效,增氧操作方便快捷,水體定向增氧效果好以及方便安裝維修的優點。
本發明解決上述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大閘蟹養殖的高效增氧機,包括浮體基座,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浮體基座上通過升降擊打水體方式以進行增氧操作的水體擊打部,以及設置在所述浮體基座上并通過磁力吸引的方式以用于對若干個所述水體擊打部進行依次提升的旋轉吸引部,所述浮體基座上設有用于反彈后的水波進行定向擴散增氧的基座開口。
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在于:所述水體擊打部包括設置在所述浮體基座上的擊打部底座、插接設置在所述擊打部底座上的主軸、設置在所述主軸兩端的擊打板以及擊打部磁鐵,所述擊打部磁鐵相較于所述擊打板更靠近所述旋轉吸引部。
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在于:所述擊打部底座與所述擊打部磁鐵之間設有用于所述擊打板進行多次升降擊打水體的彈簧,所述主軸插接設置在所述彈簧內。
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在于:所述擊打部底座上設有用于插接所述主軸的底座開孔,所述底座開孔的內側面上設有用于設置滾珠的滾珠槽,所述滾珠槽的圓形槽口直徑小于所述滾珠的直徑。
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在于:若干個所述主軸呈圓周排列狀均勻設置在所述擊打部底座上。
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在于:所述旋轉吸引部包括設置在所述水體擊打部上的減速電機、設置在所述減速電機上的旋轉軸,以及設置在所述旋轉軸上并通過磁力吸引方式以用于提升所述擊打板的吸引部磁鐵。
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在于:所述吸引部磁鐵靠近所述擊打部磁鐵的一端凸出設置在所述旋轉軸上。
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在于:所述浮體基座包括設有所述基座開口的基座主體,以及設置在所述基座主體上靠近所述基座開口一側并用于反彈水波的弧形豎面。
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在于:所述基座主體圓心角α的角度范圍為90°-270°。
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在于:所述水體擊打部與所述浮體基座通過擊打部連桿進行連接,所述擊打部連桿上設有用于給所述旋轉吸引部進行供電的蓄電池。
本發明通過磁力吸引方式進行升降擊打水體的操作并配合具有水波反彈效果的浮體基座,完成水體定向增氧的目的,本發明具有結構簡單有效,增氧操作方便快捷,水體定向增氧效果好以及方便安裝維修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中滾珠以及滾珠槽的位置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中未開啟狀態下擊打板以及基座主體的涉水深度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中增氧用水波的發生和反彈方向示意圖。(圖中實線箭頭方向為增氧用水波的發生方向,虛線為反彈方向。)
圖5為本發明中增氧機的安裝使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發明的范圍進行限定。
實施例:如附圖1、2、3、4以及附圖5所示,一種用于大閘蟹養殖的高效增氧機,包括浮體基座1,還包括設置在所述浮體基座1上通過升降擊打水體方式以進行增氧操作的水體擊打部2,以及設置在所述浮體基座1上并通過磁力吸引的方式以用于對若干個所述水體擊打部2進行依次提升的旋轉吸引部3,所述浮體基座1上設有用于反彈后的水波進行定向擴散增氧的基座開口101。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旋轉吸引部3通過電驅動后旋轉,若干個所述水體擊打部2被通過磁力吸引方式依次提升,在所述水體擊打部2從水體中提升和下落到水體中,均會濺起水花,增大水體與空氣的接觸面積,進而提高水體溶氧量,保證增氧效果。
另一方面,當增氧機出于安裝維修方便性的考慮,位置在養殖塘邊上的水體中時,就會存在擊打增氧完畢后的水體存集中在塘邊而無法較好地提高整個養殖塘溶氧量的問題,最終導致增氧效果差。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浮體基座1為設有所述基座開口101的圓弧形浮體,所述基座開口101用于擊打增氧完畢后的水波進行向外輸送,其中所述浮體基座1也會反彈原本向內推動的水波,與原本向外的水波匯合,以用于所述增氧機進行相對富氧水體的定向輸送,完成所述增氧機的定向增氧目的,如附圖5所示,方向β就是所述增氧機的有效增氧方向,擊打后相對富氧的水體進行方向β的中心移動,以達到整個養殖塘的增氧目的,具有增氧全面效果好的優點。
所述水體擊打部2包括設置在所述浮體基座1上的擊打部底座201、插接設置在所述擊打部底座201上的主軸202、設置在所述主軸202兩端的擊打板203以及擊打部磁鐵204,所述擊打部磁鐵204相較于所述擊打板203更靠近所述旋轉吸引部3。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水體擊打部2的擊打增氧過程如下:第一,所述擊打部磁鐵204被旋轉至上方相對位置的所述旋轉吸引部3吸引,連帶所述主軸202以及擊打板203從水體中提升,濺起水花,完成第一次水體增氧操作,;第二,所述擊打部磁鐵204上方相對位置的所述旋轉吸引部3旋轉移開,所述擊打部磁鐵204連帶所述主軸202以及擊打板203由于重力作用進行下落,擊打水體,濺起水花,完成第二次水體增氧操作,并對下次的被提升動作進行待位。
所述擊打部底座201與所述擊打部磁鐵204之間設有用于所述擊打板203進行多次升降擊打水體的彈簧205,所述主軸202插接設置在所述彈簧205內。
在所述擊打部磁鐵204連帶所述主軸202以及擊打板203進行下落時,當所述主軸202長度設置出現偏差時,所述擊打部磁鐵204就會撞擊所述擊打部底座201,造成能量的浪費和使用壽命的減短。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彈簧205能將原本撞擊消耗的能量進行逐次釋放,通過擊打幅度逐漸變小的多次擊打過程,將下落勢能更多地轉化為擊打水體以進行增氧用的能量,使得所述增氧機具有增氧效果好、效率高的優點。
所述擊打部底座201上設有用于插接所述主軸202的底座開孔206,所述底座開孔206的內側面上設有用于設置滾珠207的滾珠槽208,所述滾珠槽208的圓形槽口直徑小于所述滾珠207的直徑。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滾珠207豎向排列成若干條,以用于所述主軸202在被吸引和升降過程中保持豎直,并且通過所述滾珠207的較小接觸面積,以減小升降過程中在摩擦力方面的能量損失,進一步提高所述增氧機的增氧效率。
若干個所述主軸202呈圓周排列狀均勻設置在所述擊打部底座201上。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擊打板203橫截面為相互對應成圓環的扇環形,所述主軸202數量為五個,圓周排列并與所述擊打板203的位置相對應,所述擊打板203具有厚度小、質量輕的特點。
所述旋轉吸引部3包括設置在所述水體擊打部2上的減速電機301、設置在所述減速電機301上的旋轉軸302,以及設置在所述旋轉軸302上并通過磁力吸引方式以用于提升所述擊打板203的吸引部磁鐵303。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吸引部磁鐵303被驅動以進行圓周旋轉,運行到對應的所述擊打部磁鐵204上方時,所述擊打部磁鐵204連帶所述主軸202以及擊打板203被吸引提升,以進行后續完整的一個擊打增氧操作過程,所述吸引部磁鐵303被不斷旋轉,五個所述擊打部磁鐵204連帶所述主軸202以及擊打板203進行依次交替的擊打增氧動作,以保證增氧效果。
所述吸引部磁鐵303靠近所述擊打部磁鐵204的一端凸出設置在所述旋轉軸302上。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吸引部磁鐵303下部凸出設置在所述旋轉軸302外側,與所述擊打部磁鐵204進行豎直方向的對接吸引時,相較于隔著部分所述旋轉軸302的方式,本實施例具有磁力吸引效果更好的優點。
所述浮體基座1包括設有所述基座開口101的基座主體102,以及設置在所述基座主體102上靠近所述基座開口101一側并用于反彈水波的弧形豎面103。所述基座主體102圓心角α的角度范圍為90°-270°。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弧形豎面103用于反彈向內推動的已經完成擊打增氧的水波,使其能與向外正確輸送的增氧水波進行匯合,完成增氧后水波的定向移動、向中心移動,達到所述增氧機雖然設置在塘邊,但是也能對養殖塘中心進行增氧的目的,保證增氧效果。
另一方面,所述基座主體102圓心角α過小時,向內推動的已經完成擊打增氧的水波會發生大量的未被反彈作用,導致增氧效果降低,當所述基座主體102圓心角α過大時,會導致向外輸送的增氧水波輸送被阻的問題,最后也會降低增氧效果,在本實施例中,90°-270°范圍的所述基座主體102具有反彈充足以及增氧水波向外輸送效果好的優點,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增氧機的定向增氧特點,方便所述增氧機按附圖5的安裝方式進行設置,以達到整個養殖塘的增氧目的。
所述水體擊打部2與所述浮體基座1通過擊打部連桿209進行連接,所述擊打部連桿209上設有用于給所述旋轉吸引部3進行供電的蓄電池304。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吸引部磁鐵303以及擊打部磁鐵204均為永磁鐵。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發明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所述技術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修改。這些都是不具有創造性的修改,只要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