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噴灑裝置,尤其涉及一種農業廢水處理后灌溉噴灑裝置。
背景技術:
農業是利用動植物的生長發育規律,通過人工培育來獲得產品的產業。農業屬于第一產業,研究農業的科學是農學。農業的勞動對象是有生命的動植物,獲得的產品是動植物本身。農業提供支撐國民經濟建設與發展的基礎產品。
廢水是指居民活動過程中排出的水及徑流雨水的總稱。它包括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和初雨徑流入排水管渠等其它無用水,一般指經過一定技術處理后不能再循環利用或者一級污染后制純處理難度達不到一定標準的水。
目前的農業廢水對農作物有很大的傷害,目前的人工處理農業廢水存在需要花大量的人力和時間、影響農作物的生長、廢水處理不干凈的缺點,因此亟需研發一種省時省力、提高農作物的生長,能夠將廢水處理干凈的農業廢水處理后灌溉噴灑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1)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為了克服目前的人工處理農業廢水需要花大量的人力和時間、影響農作物的生長、廢水處理不干凈的缺點,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省時省力、提高農作物的生長,能夠將廢水處理干凈的農業廢水處理后灌溉噴灑裝置。
(2)技術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這樣一種農業廢水處理后灌溉噴灑裝置,包括有推車、箱體、右支架、滑軌、滑塊、網板、彈簧、濾網ⅱ、支桿、電機ⅰ、凸輪、水泵ⅱ、軟管ⅱ、電動繞線輪、拉線、進料斗、連接桿ⅰ、消毒液箱、出料管、閥門ⅱ、連接桿ⅱ、進水箱、濾網ⅰ、水泵ⅰ、軟管ⅰ、上軸承座、下軸承座、電機ⅱ、絲桿、螺母、氣缸、噴頭和閥門ⅰ,推車上設有箱體和右支架,箱體位于右支架的左側,箱體內頂部和底部的對稱的安裝有滑軌,滑軌上均勻間隔的設置有三個滑塊,三個滑塊之間均設有網板,兩個滑軌的右端設有濾網ⅱ,濾網ⅱ與箱體連接,濾網ⅱ與三塊網板之間均勻間隔的連接有三根彈簧,箱體內的左側中部安裝有支桿,支桿的右端連接有電機ⅰ,電機ⅰ的后方設有凸輪,凸輪與網板接觸,箱體內右側底部設有水泵ⅱ,水泵ⅱ上連接有軟管ⅱ,箱體的左側上部安裝有電動繞線輪,電動繞線輪上繞有拉線,箱體的頂部中間設有進料斗,箱體的頂部左側安裝有連接桿ⅰ,連接桿ⅰ上安裝有消毒液箱,消毒液箱的右下方設有出料管,出料管上設有閥門ⅱ,出料管位于進料斗的左上方,右支架的左側連接有連接桿ⅱ,連接桿ⅱ的左端連接有進水箱,進水箱位于進料斗的正上方,進水箱的下部設有閥門ⅰ,進水箱內上部設有濾網ⅰ,濾網ⅰ的左上方設有水泵ⅰ,水泵ⅰ上連接有軟管ⅰ,軟管ⅰ底端并與拉線連接,右支架的右側從上至下依次設有上軸承座、下軸承座和電機ⅱ,上軸承座與下軸承座之間連接有絲桿,絲桿的下端與電機ⅱ連接,絲桿上設有螺母,螺母的右端連接有氣缸,氣缸的伸縮桿上連接有噴頭,噴頭并與軟管ⅱ連接。
優選地,還包括有濾網ⅲ,濾網ⅲ設置在軟管ⅰ的底部。
優選地,氣缸為前后擺動氣缸。
優選地,電機ⅰ和電機ⅱ為伺服電機。
工作原理:當要對農作物進行灌溉噴灑時,首先將推車推到廢水池旁,啟動電動繞線輪順時針轉動將拉線放出,使軟管ⅰ伸入廢水池內,關閉電動繞線輪。再控制水泵ⅰ工作,廢水通過軟管ⅰ流入進水箱內,進水箱內的濾網ⅰ將對廢水過濾,進水箱內的水流到一定量時,關閉水泵ⅰ,打開閥門ⅰ,進水箱內的水通過進料斗流入箱體內,當進水箱內的水全部流入箱體內后,關閉閥門ⅰ。打開閥門ⅱ,消毒液箱內的消毒液通過出料管和進料斗流入箱體內,當箱體內流入適量的消毒液后,關閉閥門ⅱ。啟動電機ⅰ轉動,電機ⅰ轉動帶動凸輪轉動,當凸輪的最遠端與網板接觸時,網板帶動滑塊在滑軌上向右移動,彈簧被壓縮,當凸輪的最遠端與網板脫離時,在彈簧的彈力作用下,使網板復位。網板左右晃動將箱體內的水與箱體內的消毒液混合均勻,從而達到了對廢水更好的消毒效果,濾網ⅱ可過濾掉箱體內的小顆粒雜質。當對廢水消毒了一段時間后,關閉電機ⅰ,控制水泵ⅱ工作,箱體內消毒過的水將通過軟管ⅱ從噴頭噴出。控制氣缸伸長和縮短,氣缸伸長和縮短帶動噴頭左右移動,從而可調節農作物與噴頭之間的距離,當調節好農作物與噴頭之間的距離后,再啟動電機ⅱ正反交替轉動,電機ⅱ正反交替轉動帶動絲桿正反交替轉動,絲桿正反交替轉動帶動螺母、氣缸和噴頭上下移動,從而使噴頭噴出的水對農作物的噴灑面積更大。當對農作物噴灑完畢后,關閉電機ⅱ。啟動電動繞線輪逆時針轉動,電動繞線輪逆時針轉動通過拉線將軟管ⅰ從廢水池底部拉起,拉起后,關閉電動繞線輪。
因為還包括有濾網ⅲ,濾網ⅲ設置在軟管ⅰ的底部,濾網ⅲ可防止泥沙將軟管ⅰ堵塞。
因為氣缸為前后擺動氣缸,可更好的調節噴頭與農作物之間的距離。
因為電機ⅰ和電機ⅱ為伺服電機,可以更好的控制轉速。
(3)有益效果
本發明達到了省時省力、提高農作物的生長,能夠將廢水處理干凈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第一種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第二種主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的標記為:1-推車,2-箱體,3-右支架,4-滑軌,5-滑塊,6-網板,7-彈簧,8-濾網ⅱ,9-支桿,10-電機ⅰ,11-凸輪,12-水泵ⅱ,13-軟管ⅱ,14-電動繞線輪,15-拉線,16-進料斗,17-連接桿ⅰ,18-消毒液箱,19-出料管,20-閥門ⅱ,21-連接桿ⅱ,22-進水箱,23-濾網ⅰ,24-水泵ⅰ,25-軟管ⅰ,26-上軸承座,27-下軸承座,28-電機ⅱ,29-絲桿,30-螺母,31-氣缸,32-噴頭,33-閥門ⅰ,34-濾網ⅲ。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
一種農業廢水處理后灌溉噴灑裝置,如圖1-2所示,包括有推車1、箱體2、右支架3、滑軌4、滑塊5、網板6、彈簧7、濾網ⅱ8、支桿9、電機ⅰ10、凸輪11、水泵ⅱ12、軟管ⅱ13、電動繞線輪14、拉線15、進料斗16、連接桿ⅰ17、消毒液箱18、出料管19、閥門ⅱ20、連接桿ⅱ21、進水箱22、濾網ⅰ23、水泵ⅰ24、軟管ⅰ25、上軸承座26、下軸承座27、電機ⅱ28、絲桿29、螺母30、氣缸31、噴頭32和閥門ⅰ33,推車1上設有箱體2和右支架3,箱體2位于右支架3的左側,箱體2內頂部和底部的對稱的安裝有滑軌4,滑軌4上均勻間隔的設置有三個滑塊5,三個滑塊5之間均設有網板6,兩個滑軌4的右端設有濾網ⅱ8,濾網ⅱ8與箱體2連接,濾網ⅱ8與三塊網板6之間均勻間隔的連接有三根彈簧7,箱體2內的左側中部安裝有支桿9,支桿9的右端連接有電機ⅰ10,電機ⅰ10的后方設有凸輪11,凸輪11與網板6接觸,箱體2內右側底部設有水泵ⅱ12,水泵ⅱ12上連接有軟管ⅱ13,箱體2的左側上部安裝有電動繞線輪14,電動繞線輪14上繞有拉線15,箱體2的頂部中間設有進料斗16,箱體2的頂部左側安裝有連接桿ⅰ17,連接桿ⅰ17上安裝有消毒液箱18,消毒液箱18的右下方設有出料管19,出料管19上設有閥門ⅱ20,出料管19位于進料斗16的左上方,右支架3的左側連接有連接桿ⅱ21,連接桿ⅱ21的左端連接有進水箱22,進水箱22位于進料斗16的正上方,進水箱22的下部設有閥門ⅰ33,進水箱22內上部設有濾網ⅰ23,濾網ⅰ23的左上方設有水泵ⅰ24,水泵ⅰ24上連接有軟管ⅰ25,軟管ⅰ25底端并與拉線15連接,右支架3的右側從上至下依次設有上軸承座26、下軸承座27和電機ⅱ28,上軸承座26與下軸承座27之間連接有絲桿29,絲桿29的下端與電機ⅱ28連接,絲桿29上設有螺母30,螺母30的右端連接有氣缸31,氣缸31的伸縮桿上連接有噴頭32,噴頭32并與軟管ⅱ13連接。
還包括有濾網ⅲ34,濾網ⅲ34設置在軟管ⅰ25的底部。
氣缸31為前后擺動氣缸31。
電機ⅰ10和電機ⅱ28為伺服電機。
工作原理:當要對農作物進行灌溉噴灑時,首先將推車1推到廢水池旁,啟動電動繞線輪14順時針轉動將拉線15放出,使軟管ⅰ25伸入廢水池內,關閉電動繞線輪14。再控制水泵ⅰ24工作,廢水通過軟管ⅰ25流入進水箱22內,進水箱22內的濾網ⅰ23將對廢水過濾,進水箱22內的水流到一定量時,關閉水泵ⅰ24,打開閥門ⅰ33,進水箱22內的水通過進料斗16流入箱體2內,當進水箱22內的水全部流入箱體2內后,關閉閥門ⅰ33。打開閥門ⅱ20,消毒液箱18內的消毒液通過出料管19和進料斗16流入箱體2內,當箱體2內流入適量的消毒液后,關閉閥門ⅱ20。啟動電機ⅰ10轉動,電機ⅰ10轉動帶動凸輪11轉動,當凸輪11的最遠端與網板6接觸時,網板6帶動滑塊5在滑軌4上向右移動,彈簧7被壓縮,當凸輪11的最遠端與網板6脫離時,在彈簧7的彈力作用下,使網板6復位。網板6左右晃動將箱體2內的水與箱體2內的消毒液混合均勻,從而達到了對廢水更好的消毒效果,濾網ⅱ8可過濾掉箱體2內的小顆粒雜質。當對廢水消毒了一段時間后,關閉電機ⅰ10,控制水泵ⅱ12工作,箱體2內消毒過的水將通過軟管ⅱ13從噴頭32噴出。控制氣缸31伸長和縮短,氣缸31伸長和縮短帶動噴頭32左右移動,從而可調節農作物與噴頭32之間的距離,當調節好農作物與噴頭32之間的距離后,再啟動電機ⅱ28正反交替轉動,電機ⅱ28正反交替轉動帶動絲桿29正反交替轉動,絲桿29正反交替轉動帶動螺母30、氣缸31和噴頭32上下移動,從而使噴頭32噴出的水對農作物的噴灑面積更大。當對農作物噴灑完畢后,關閉電機ⅱ28。啟動電動繞線輪14逆時針轉動,電動繞線輪14逆時針轉動通過拉線15將軟管ⅰ25從廢水池底部拉起,拉起后,關閉電動繞線輪14。
因為還包括有濾網ⅲ34,濾網ⅲ34設置在軟管ⅰ25的底部,濾網ⅲ34可防止泥沙將軟管ⅰ25堵塞。
因為氣缸31為前后擺動氣缸31,可更好的調節噴頭32與農作物之間的距離。
因為電機ⅰ10和電機ⅱ28為伺服電機,可以更好的控制轉速。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改進及替代,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因此,本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