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種植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噴灑裝置。
背景技術:
在果樹種植期間需要對果樹噴灑一些藥劑,可對果樹上的害蟲進行防治,藥劑噴灑人員一般采用背負式的藥劑噴灑裝置,該裝置在使用時需要多次配藥、取水、人工背負、手動增壓等,在使用該裝置時需要手動操作,藥劑噴灑人員不得不與農藥發生接觸,操作人員安全性較差,且勞動強度較大,效率低。
專利號為201310644171.3的發明專利中公開了一種農藥噴灑裝置,包括若干噴灑裝置,各噴灑裝置設置在一個小水管的末端,所述噴灑裝置包括支撐桿和滑塊,所述支撐桿為一端封閉、一端開口的中空管體,所述支撐桿的開口端連接至所述小水管,所述支撐桿的封閉端具有呈傘架狀結構排列的多個噴桿,每個噴桿的一端通過一軟管連接至所述支撐桿的封閉端,每個噴桿的另一端還設置有多個噴頭,所述滑塊可滑動的套設在所述支撐桿上,每個噴桿的中部還通過一輻條連接至所述滑塊,所述輻條的一端與所述滑塊樞接,所述輻條的另一端與所述噴桿的中部樞接,所述滑塊在朝向所述支撐桿的一側具有一凹槽,所述支撐桿設置有一向外突出的第一彈片,當所述滑塊沿所述支撐桿向上滑動,所述第一彈片進入至所述凹槽,從而限制所述滑塊的運動,所述傘面處于撐開狀態,所述支撐桿在所述第一彈片的上方還設置有向外突出的第二彈片,所述第二彈片的根部與所述第一彈片的根部連接,觸動所述第二彈片時,所述第二彈片帶動所述第一彈片脫離所述凹槽,從而使所述滑塊處于可滑動的狀態。該裝置經久耐用,省工增效,操作安全,能有效的提高操作人員的安全性。
但上述裝置未解決藥劑混合的問題,還是需要人工對藥劑進行混合,且現目前大多數藥劑都是濃縮藥劑,多為液態,容易與水混合,藥劑噴灑人員只需將藥劑與水混合后噴灑即可,但有些藥劑為粉劑,需要隨配隨用,不能提前配制,且粉劑與水難以充分混合,若需要混合則需要借助其他設備或者人力,導致藥劑與藥劑噴灑人員的接觸時間被擴大,操作人員的安全性變得更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意在提供一種藥劑噴灑裝置,以讓水與粉劑自動混合,無需人工操作。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基礎方案如下:一種藥劑噴灑裝置,包括機殼,還包括噴水箱、噴水管和噴頭,所述噴水箱的上表面與機殼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噴水箱上設有出水口,所述噴頭與噴水箱的出料口處通過噴水管連接,噴頭上設有若干出水孔;
所述機殼內設有若干水平設置的滑移板、若干水平設置的固定板和若干豎直設置的分隔板,且固定板和滑移板均等距設置在機殼內,滑移板的一側與固定板的一側接觸,所述分隔板設置在滑移板和分隔板之間;
所述滑移板、分隔板與機殼圍成容納水的第一容置空腔,滑移板與機殼和固定板的接觸面之間均設有第一鎖珠,且滑移板與機殼和固定板的接觸面上設有若干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內設有第一彈簧,第一彈簧的一端與第一凹槽底部固定連接,第一彈簧的另一端與第一鎖珠固定連接;
還包括第二鎖珠,所述固定板的表面上設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內設有第二彈簧,第二彈簧的一端與第二凹槽底部固定連接,第二彈簧的另一端與第二鎖珠固定連接;所述分隔板上端與固定板靠近滑移板的一側鉸接,分隔板的下端與相鄰固定板上的第二鎖珠相抵;
所述固定板、分隔板與機殼圍成容納粉劑的第二容置空腔,固定板與機殼固定連接;且滑移板上的第一鎖珠與分隔板靠近滑移板的表面接觸;
還包括豎直設置的導流桿,所述導流桿的上端與機殼的上表面轉動連接,導流桿的下端依次穿過若干固定板、機殼的下端和噴水箱的上端與噴水箱的下端轉動連接,且導流桿設置在固定板遠離分隔板的一側;
所述機殼內設有壓力板,所述壓力板滑動安裝在機殼的上端,且壓力板與滑動板的位置相對。
基礎方案的原理:操作前,先將粉劑放入到第二容置空腔中,然后讓第二鎖珠和第二彈簧對分隔板進行支撐,使分隔板分隔第一容置空腔和第二容置空腔,然后分階段的將水放置到第一容置空腔中,在固定板的對應處安裝滑移板,滑移板四周上的第一鎖珠和第一彈簧被擠壓,進而使滑移板被水平固定;操作時,按壓壓力板,壓力板按壓位于機殼最上端的滑移板向下移動,滑移板向下移動的過程中,最上層的滑移板和第二層的滑移板之間的水被擠壓,水壓升高,水的作用力會作用到分隔板上,分隔板被水推動,當分隔板下端的受到的推力大于分隔板與第二鎖珠之間的摩擦力時,分隔板與第二鎖珠錯位,進而使分隔板與第二鎖珠分離,同時分隔板的上端繞固定板與分隔板的鉸接處轉動,此時停止按壓壓力板,第一容置空腔中的水沖擊到第二容置空腔中,第二容置空腔中的粉劑被水沖擊混合,形成藥劑,然后藥劑沿著導流桿流入到噴水箱中,藥劑從噴水箱的出水口處流出,進入到噴水管內,進而藥劑進入到噴頭內,噴頭將藥劑噴出;然后可以繼續按壓壓力板,使第一層上的滑移板與第二層的滑移板接觸,進而推動第二層滑移板重復以上過程即可。
在使用過程中,可以一次性擠壓完滑移板之間的所有水,也可以通過控制壓力板來將滑移板之間的水實現分段的擠壓噴出,此時可在多個第二容置空腔內可以放置不同的粉劑,在使用時壓力板分段按壓滑移板即可。
基礎方案的優點:1、噴水箱用于存儲藥劑,避免多余藥劑混入底層的第二容置空腔內,且導流桿能進一步促進藥劑順利流入到噴水箱中;2、滑移板上設有第一凹槽、第一彈簧和第一鎖珠,是為了方便滑移板在壓力板的作用下向下移動,移動時滑移板移動后能夠給第一容置空腔內的水增加壓力,實現對水的加壓,便于讓水沖擊粉劑并與粉劑充分混合;且滑移板下移的過程中滑移板上的第一鎖珠在第一彈簧的作用下會推動分隔板移動,進一步促進分隔板的下端與第二鎖珠分離,實現順利出水;3、第二容置空腔內放置粉劑,便于第一容置空腔內的水沖擊粉劑,在此沖擊力下粉劑與水混合,就無需人工將粉劑與水混合,增強藥劑噴灑過程的安全性;還能夠實現即配即用,避免藥劑配制過多,造成浪費;4、固定板上設置的第二凹槽、第二彈簧和第二鎖珠,是為了讓分隔板能夠承受一定的水壓,當到達極限后能與固定板快速分離,使水能夠具有較大的動能,進而使水能與粉劑充分混合。
整個噴灑裝置能夠讓水與粉劑即配即用,無需人工對其混合,提高使用的安全性;且能夠控制壓力板的壓力,進而對裝置內的水進行分段控制,進而控制藥劑的配制量,避免配制過多,造成減藥劑的浪費。
優選方案一:作為基礎方案的優選方案,所述噴頭內設有擋桿、電磁鐵和能被電磁鐵吸引的支撐板,所述擋桿和支撐板水平設置在噴頭內,擋桿與噴頭固定連接,支撐板與噴頭滑動連接,擋桿與支撐板之間固定連接有拉簧,支撐板上設有與出水孔間隙配合的針,且針與出水孔相對設置,電磁鐵固定安裝在噴頭靠近出水孔的一側上。通過上述設置,當裝置長期使用后,藥劑會殘留在出水孔處,藥劑內的水會蒸發,導致出水孔處會留下粉劑,長期積累導致出水孔堵塞,導致裝置在使用時噴頭的噴出量越來越少,此時可開啟電磁鐵,電磁鐵吸引支撐板下移,移動時支撐板上的針插入到出水孔中,針將出水孔處的粉劑頂出,將封堵的出水孔進行了清理,然后關閉電磁鐵,支撐板在拉簧的拉動下回復到原位;在使用時可反復開關電磁鐵,將出水孔內的粉劑完全清除,能有效的提高噴灑效率。
優選方案二:作為優選方案一的優選方案,還包括處理器,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上設有與分隔板的長度、寬度和厚度均一致的限位槽,且固定板與分隔板通過扭簧鉸接,所述限位槽的一側上設有接觸傳感器,接觸傳感器與處理器連接,處理器與電磁鐵的開關連接。通過上述設置,當分隔板被水壓沖擊與第二鎖珠分離后,分隔板會繞與固定板的鉸接處快速轉動,進入到限位槽中,分隔板在進入到限位槽內時,分隔板會觸發接觸傳感器,接觸傳感器將接觸信號傳遞到處理器中,處理器發出連通電磁鐵開關的信號,電磁鐵吸引支撐板,支撐板上的針對出水孔上粘附的粉劑進行清理,然后處理器再發出信號,斷開電磁鐵的開關;每次在噴頭出水前都能對出水孔進行處理,能進一步避免出水孔被粉劑堵塞;且當分隔板在被水沖擊時,分隔板在扭簧的作用下能迅速進入到限位槽內,能避免分隔板對水進行阻擋,減少水的動能損失。
優選方案三:作為優選方案二的優選方案,還包括若干葉輪,所述葉輪與導流桿固定連接。通過上述設置,當藥劑沖擊導流桿時,也會沖擊葉輪,葉輪被沖擊時,葉輪會轉動,進而帶動導流桿轉動,位于噴水箱的葉輪會攪拌噴水箱內的藥劑,使藥劑進一步混合均勻,且能避免藥劑沉淀。
優選方案四:作為優選方案三的優選方案,所述第一彈簧的彈性大于第二彈簧的彈性,所述第一鎖珠的直徑大于第二鎖珠的直徑。通過上述設置,在受到力的作用上,第一彈簧和第一鎖珠的反作用力更強,當在壓力板下壓時,水的壓力會更快的讓分隔板與第二鎖珠分離,進而避免第二層的滑移板先發生相對滑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藥劑噴灑裝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局部示意圖;
圖3為信號傳遞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機殼10、壓力板20、滑移板30、第一容置空腔301、第一凹槽302、第一彈簧303、第一鎖珠304、固定板40、第二容置空腔401、第二凹槽402、第二彈簧403、第二鎖珠404、限位槽405、接觸傳感器406、分隔板50、導流桿60、葉輪601、噴水箱70、出水口701、噴水管80、噴頭90、擋桿901、拉簧902、支撐板903、針904、出水孔905、電磁鐵906、處理器916、開關926。
實施例基本如附圖1、附圖2和附圖3所示:一種藥劑噴灑裝置,包括機殼10、噴水箱70、噴水管80、壓力板20和噴頭90。噴水箱70的上表面與機殼10的下表面固定連接,噴水箱70上設有出水口701,噴頭90與噴水箱70的出料口處通過噴水管80連接,噴頭90上設有若干出水孔905噴水箱70用于存儲混合后的藥劑。
機殼10內設有四個水平設置的滑移板30和五個水平設置的固定板40,且滑移板30的右側與固定板40的左側接觸,固定板40和滑移板30均等距設置在機殼內,分隔板50設置在滑移板30和分隔板40之間,滑移板30、分隔板50與機殼10圍成容納水的第一容置空腔301,滑移板30與機殼10和固定板40的接觸面之間均設有第一鎖珠304,且滑移板30與機殼10和固定板40的接觸面上設有若干水平設置的第一凹槽302,第一凹槽302內設有第一彈簧303,第一彈簧303靠近滑移板30的一端與第一凹槽302底部固定連接,第一彈簧303遠離滑移板30的一端與第一鎖珠304固定連接,移動時滑移板30移動后能夠給第一容置空腔301內的水增加壓力,實現對水的加壓,便于讓水沖擊粉劑并與粉劑充分混合。
還包括第二鎖珠404,固定板40的表面上設有第二凹槽402,第二凹槽402內設有第二彈簧403,第二彈簧403的一端與第二凹槽402底部固定連接,第二彈簧403的另一端與第二鎖珠404固定連接;分隔板50上端與固定板40左側通過扭簧鉸接,分隔板50的下端與相鄰固定板40上的第二鎖珠404相抵;固定板40、分隔板50與機殼10圍成容納粉劑的第二容置空腔401,固定板40與機殼10固定連接;且滑移板30上的第一鎖珠304與分隔板50靠近滑移板30的表面接觸;且滑移板30滑動時,滑移板30右側上的第一鎖珠304與分隔板50表面接觸,便于第一容置空腔301內的水沖擊粉劑,在此沖擊力下粉劑與水混合,無需人工將粉劑與水混合,增強藥劑噴灑過程的安全性;還能夠實現即配即用,避免藥劑配制過多,造成浪費。
還包括豎直設置的導流桿60,導流桿60的上端與機殼10的上端轉動連接,導流桿60的下端依次穿過五個固定板40和機殼10與噴水箱70的連接面,然后導流桿60的下端與噴水箱70的下表面轉動連接,導流桿60與分隔板50位置相對,且導流桿60上固定安裝有六個葉輪601,導流桿60上端的五個葉輪601正對各個第二容置空腔401,導流桿60最下端的葉輪601位于噴水箱70內。
壓力板20滑動安裝在機殼10的上端,且壓力板20與滑動板的位置相對,壓力板20能夠給滑移板30提供移動的壓力,實現力量的傳遞。
固定板40的下表面上設有與分隔板50的長度、寬度和厚度均一致的限位槽405,限位槽405的右側上設有與處理器916連接的接觸傳感器406,且處理器916與電磁鐵906的開關926連接;噴頭90內設有擋桿901和能被電磁鐵906吸引的支撐板903,擋桿901和支撐板903水平設置在噴頭90內,擋桿901與噴頭90固定連接,擋桿901與支撐板903之間固定連接有拉簧902,支撐板903的下表面上設有與出水孔905間隙配合的針904,電磁鐵906固定安裝在噴頭90的下表面上,每次在噴頭90出水前都能對出水孔905進行處理,避免出水孔905被粉劑堵塞;且當分隔板50在被水沖擊時,分隔板50在扭簧的作用下能迅速進入到限位槽405內,能避免分隔板50對水進行阻擋,減少水的動能損失。
此外,第一彈簧303的彈性大于第二彈簧403的彈性,且第一鎖珠304的直徑大于第二鎖珠404的直徑壓力板20下壓時,水的壓力會更快的讓分隔板50與第二鎖珠404分離,避免第二層的滑移板30先發生滑移。
本實施例中,操作前,先將粉劑分別放入到五個第二容置空腔401中,然后取出限位槽405內的分隔板50,分隔板50的下端與第二鎖珠404接觸,使分隔板50為卡緊,此時分隔板50分隔第一容置空腔301和第二容置空腔401,然后分階段的將水放置到第一容置空腔301中,在固定板40的對應處安裝滑移板30,滑移板30四周上的第一鎖珠304和第一彈簧303被擠壓,讓滑移板30保持相對固定;操作時,按壓壓力板20,壓力板20按壓位于機殼10最上端的滑移板30向下移動,滑移板30向下移動的過程中,最上層的滑移板30和第二層的滑移板30之間的水被擠壓,水壓升高,水的作用力會作用到分隔板50上,分隔板50被固定板40的第二鎖珠404接觸處被水產生的壓力作用,進而使分隔板50與第二鎖珠404分離,同時分隔板50在扭簧的作用下彈回到固定板40的限位槽405中;同時觸碰到分隔槽上的接觸傳感器406,接觸傳感器406將接觸信號傳遞到處理器916中,處理器916發出連通電磁鐵906開關926的信號,電磁鐵906吸引支撐板903,支撐板903上的針904對出水孔905上粘附的粉劑進行清理,然后處理器916再發出信號,斷開電磁鐵906的開關926,支撐板903在拉簧902的拉動下回復到原位;此時停止按壓壓力板20,第一容置空腔301中的水沖擊到第二容置空腔401中,第二容置空腔401中的粉劑被水沖擊混合,形成藥劑,然后藥劑沖擊到導流桿60上的葉輪601上,葉輪601帶動導流桿60轉動,位于噴水箱70的葉輪601會攪拌噴水箱70內的藥劑,使藥劑進一步混合均勻,避免藥劑沉淀;此時藥劑會沿著導流桿60流入到噴水箱70中,藥劑從噴水箱70的出水口701處流出,進入到噴水管80內,進而藥劑進入到噴頭90內,噴頭90將藥劑噴出;然后可以繼續按壓壓力板20,使第一層上的滑移板30與第二層的滑移板30接觸,進而推動第二層和第三層滑移板30之間的水從第一容置空腔301中擠出,然后重復以上過程。
在使用過程中,可以一次性擠壓完滑移板30之間的所有水,也可以通過控制壓力板20來將滑移板30之間的水實現分段的擠壓噴出,此時可在多個第二容置空腔401內可以放置不同的粉劑,在使用時壓力板20分段按壓滑移板30即可。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和/或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發明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