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小麥種肥混播專用播種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571227閱讀:941來源:國知局

本發明涉及農業機械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小麥種肥混播專用播種機。



背景技術:

目前,在小麥的播種作業中多采用傳統的播種機械,其主要以外槽輪播種器、單行或雙行排種管的結合為主,具有結構連接關系簡單、播種量無法精確控制等不足,不能實現較好的播種效果。與此同時,市場上較為常見的小麥播種機械主要分為單一的播種機和種肥分溝同播機兩種,前一種機械必須配合人工撒施肥料才能使用,極其費工;后一種機械需要大馬力的機械帶動才能進行,非常費力,而且容易發生堵塞,導致播種質量下降。為此,本發明提供一種小麥種肥混播專用播種機,用于解決種子與肥料不能同時播種的問題,進而提高播種效率以及播種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小麥種肥混播專用播種機,可一次性同時實現種子與肥料的混播,其混合率及其播種量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有利于提高機械播種的播種效果,且所述專用播種機的結構連接關系簡單,工作原理實現簡便,耐用、效率高,便于維修。

本發明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小麥種肥混播專用播種機,包括主機架、可與動力設備相連的牽引桿,所述牽引桿連接于主機架的前端,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種肥混播裝置,所述種肥混播裝置包括進料倉、與進料倉底端相連接的漏料管,所述進料倉與主機架相連,位于主機架的上方;所述漏料管位于主機架的下方,其遠離進料倉的一端連接有種肥混播盤;所述肥混播盤上連接有種肥散播出口;

進料調節裝置,所述進料調節裝置包括調節器、進料調節軸,所述調節器位于進料倉內;所述進料調節軸的兩端與主機架相連,位于進料倉的下方且與進料倉在寬度方向上平行;

開溝裝置,所述開溝裝置位于主機架的下方,包括開溝圓盤、圓盤調節機構,所述開溝圓盤與主機架相連,且所述開溝圓盤之間構成一定開口角度的扇貝狀;所述圓盤調節機構與主機架相連,且所述圓盤調節機構上設有漏料管通孔;所述漏料管遠離進料倉的一端穿過所述漏料管通孔與種肥混播盤相連,所述種肥混播盤位于相對的開溝圓盤的內側;

平土裝置,所述平土裝置包括撥土器、平土輪,所述撥土器與主機架相連,位于開溝裝置的前側、主機架上靠近連接桿的一端;所述平土輪通過輪架與主機架相連,位于開溝裝置的后側、主機架上遠離連接桿的一端;

鎮壓裝置,所述鎮壓裝置包括連接桿、鎮壓輪,所述連接桿的一端與主機架相連,另一端與鎮壓輪相連,且所述鎮壓裝置位于平土輪的后側。

所述進料倉的中間位置處設有間隔板,分為肥料倉和種子倉兩部分,所述肥料倉的底端在寬度方向上間隔均勻的設有肥料出倉口,所述肥料出倉口與肥料倉底端連接的肥料漏料管相連通;所述種子倉的底端在寬度方向上間隔均勻的設有種子出倉口,所述種子出倉口與種子倉底端連接的種子漏料管相連通;所述肥料出倉口、種子出倉口的位置相對,成對設置,所述位置相對的肥料漏料管、種子漏料管與同一種肥混播盤相連。

所述肥料倉內設有肥料調節器,種子倉內設有種子調節器;所述肥料出倉口內設有肥料進料輪,所述肥料進料輪之間通過肥料進料調節軸相連;所述種子出倉口內設有種子進料輪,所述種子進料輪之間通過種子進料調節軸相連;所述肥料進料調節軸與種子進料調節軸之間通過齒輪鏈連接。進一步的,所述肥料進料調節軸與所述平土輪之間通過齒輪鏈連接。

所述圓盤調節機構包括支架桿、撥片,所述支架桿水平連接于主機架上,位于開溝圓盤上方,所述漏料管通孔位于支架桿上;所述支架桿的兩端分別與撥片相連,所述撥片與開溝圓盤相連,位于相對的開溝圓盤的內側、種肥混播盤的兩側。

作為優化,所述支架桿與主機架之間設有減震彈簧;所述肥散播出口的開口方向與所述開溝圓盤的開口方向相對;所述主機架上靠近進料倉的位置處設有水平方向的踏板;所述開溝圓盤的材料采用錳鋼。

本發明提供的小麥種肥混播專用播種機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可一次性實現整個播種、施肥、平整、鎮壓等播種工序,播種效率高,節省了大量人工成本。與此同時,播種過程中種子和肥料進入同一個種肥混播盤并一起播入土壤,可減少種子和肥料分開播種時開溝裝置的設置,進而可進一步節約動力能源。

2、所述進料調節裝置包括調節器、進料調節軸,所述調節器位于進料倉內,用于實現肥料出倉口、種子出倉口的流量調節,進一步的,所述進料調節軸穿過肥料出倉口、種子出倉口且分別連接有肥料進料輪、種子進料輪,用于實現漏料管內肥料或種子的播種調節,提高播種的精度及效果。

3、所述開溝裝置利用兩個呈一定角度的開溝圓盤實現土地的開溝,與此同時,肥料和種子混合后通過種肥散播盤,經過與開溝圓盤開口方向相對的種肥散播出口進入土地的溝中,實現種肥的自動化混播,提高混播效率。

4、所述減震彈簧可有效實現開溝裝置的減震,提高了土地開溝的平穩性,且所述開溝圓盤的材料采用錳鋼,其結構硬度高,進一步提高了開溝裝置的安全性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前視方向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右視方向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開溝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進料調節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中:1肥料倉;2種子倉;3肥料出倉口;4種子出倉口;5肥料漏料管;6種子漏料管;7肥料調節器;8種子調節器;9開溝圓盤;10牽引桿;11齒輪鏈;12撥土器;13輪架;14平土輪;15減震彈簧;16踏板;17支架桿;18連接桿;19鎮壓輪;20種肥混播盤;21種肥散播出口;22種子進料調節軸;23肥料進料調節軸;24主機架;25撥片。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好地理解本發明,下面結合附圖來詳細解釋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小麥種肥混播專用播種機,如圖1至圖4所示,包括主機架24、可與動力設備相連的牽引桿10,所述牽引桿10連接于主機架24的前端,用于與拖拉機等外部行走設備進行連接,提供所述小麥種肥混播專用播種機所需的外部動力。

所述小麥種肥混播專用播種機還包括種肥混播裝置、進料調節裝置、開溝裝置、平土裝置、鎮壓裝置,其中,所述種肥混播裝置包括進料倉、與進料倉的底端相連接的漏料管,所述進料倉與主機架24相連,位于主機架24的上方;所述漏料管位于主機架24的下方,其遠離進料倉的一端連接有種肥混播盤20;所述種肥混播盤20上連接有種肥散播出口21。

所述進料倉的中間位置處設有間隔板,分為肥料倉1和種子倉2兩部分,所述肥料倉1的底端在寬度方向上間隔均勻的設有肥料出倉口3,所述肥料出倉口3與肥料倉1底端連接的肥料漏料管5相連通;所述種子倉2的底端在寬度方向上間隔均勻的設有種子出倉口4,所述種子出倉口4與種子倉2底端連接的種子漏料管6相連通;所述肥料出倉口3、種子出倉口4的位置相對,兩者成對設置,所述位置相對的肥料漏料管5、種子漏料管6與同一個種肥混播盤20相連,用于實現肥料和種子在種肥散播盤20內的混合,然后經過與開溝圓盤9開口方向相對的種肥散播出口21進入土地的溝中,實現種肥的自動化混播,提高混播效率。進一步的,所述種肥混播盤20在進料倉寬度方向上間隔均勻的排布,共設有兩排,可在一定寬度方向上同時實現種肥的混播。與此同時,所述主機架24上靠近進料倉的位置處設有水平方向的踏板16,用于提供操作人員添加肥料或種子時在主機架24上站立的位置。

所述進料調節裝置包括調節器、進料調節軸,其中,所述調節器位于進料倉內,所述肥料倉1內設有肥料調節器7,種子倉2內設有種子調節器8,通過調節相應的調節器可實現調節器在進料倉寬度方向上的移動,進而實現相應的肥料出倉口3、種子出倉口4的開口面積的調節。進一步的,所述進料調節軸的兩端與主機架24相連,位于進料倉的下方且與進料倉在寬度方向上平行,所述肥料出倉口3內設有肥料進料輪,所述肥料進料輪之間通過肥料進料調節軸23相連;所述種子出倉口4內設有種子進料輪,所述種子進料輪之間通過種子進料調節軸22相連,則進料輪的旋轉可實現相應的肥料或種子出倉口內肥料或種子的移動,進而進入相應的漏料管。

所述開溝裝置位于主機架24的下方,包括開溝圓盤9、圓盤調節機構,所述開溝圓盤9與主機架24相連,且所述開溝圓盤9之間構成一定開口角度的扇貝狀,作為優化,所述夾角為30~45度,開溝圓盤9的材料采用錳鋼,則通過開溝圓盤9相應的旋轉及其開溝圓盤9之間構成的夾角,可實現土地的開溝處理。所述圓盤調節機構與主機架24相連,包括支架桿17、撥片25,所述支架桿17水平連接于主機架24上,位于開溝圓盤9上方,且所述支架桿17的兩端分別與撥片25相連,所述撥片25與開溝圓盤9相連,位于相對的開溝圓盤9的內側、種肥混播盤20的兩側,可實現開溝圓盤9夾角角度的固定。

所述圓盤調節機構上設有漏料管通孔,所述漏料管通孔位于支架桿17上,漏料管遠離進料倉的一端穿過所述漏料管通孔與種肥混播盤20相連,則所述種肥混播盤20位于相對的開溝圓盤9的內側,且所述肥散播出口21的開口方向與所述開溝圓盤9的開口方向相對。進一步的,所述支架桿17與主機架24之間設有減震彈簧15,用于實現開溝裝置的減震,提高土地開溝的平穩性。

所述平土裝置包括撥土器12、平土輪14,所述撥土器12與主機架24相連,位于開溝裝置的前側、主機架24上靠近連接桿10的一端,用于實現土地開溝前的平整。所述平土輪14通過輪架13與主機架24相連,位于開溝裝置的后側、主機架24上遠離連接桿10的一端,用于實現土地開溝及播種后的平整。進一步的,所述肥料進料調節軸23與所述平土輪14之間通過齒輪鏈11連接,通過平土輪14的旋轉帶動肥料進料調節軸23旋轉,且所述肥料進料調節軸23與種子進料調節軸22之間通過齒輪鏈11連接,可實現肥料進料調節軸23與種子進料調節軸22之間的同步運轉,進而實現肥料和種子的進料與土地平整速度的協調。

所述鎮壓裝置包括連接桿18、鎮壓輪19,所述連接桿18的一端與主機架24相連,另一端與鎮壓輪19相連,且所述鎮壓裝置位于平土輪14的后側,用于實現種肥播種后的進一步平整,進而實現肥料、種子與土壤的充分接觸。

使用本發明進行播種時,其種肥混播過程為:所述撥土器12在前面進行土地的初步平整,后經開溝圓盤9進行土地的開溝;所述肥料通過肥料調節器7的流量調節,經肥料出倉口3內的肥料進料輪進入肥料漏料管5內,與此同時,所述種子通過種子調節器8的流量調節,經種子出倉口4內的種子進料輪進入種子漏料管6內,后共同進入種肥混播盤20進行混合,最后通過種肥散播出口21均勻的施入待播土地;所述平土輪14對播種后的土地再次進行平整,隨后經鎮壓輪19進行鎮壓,使肥料與種子與土壤充分接觸。

上面所述的實施案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發明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發明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相關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擴到如本發明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措勤县| 安康市| 康乐县| 元江| 濮阳县| 禹州市| 安岳县| 黑河市| 甘德县| 建湖县| 新竹市| 阜南县| 新余市| 兰溪市| 建湖县| 云霄县| 师宗县| 陈巴尔虎旗| 吐鲁番市| 武陟县| 越西县| 根河市| 灵山县| 杨浦区| 开平市| 旅游| 张掖市| 灵宝市| 沿河| 商水县| 本溪| 内乡县| 丹棱县| 顺义区| 东海县| 中阳县| 崇义县| 古交市| 峨边| 巫溪县| 比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