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生物肥料生產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利用酒糟有機肥和叢枝菌根真菌栽培中藥材的方法。
背景技術:
中藥材栽培過程中長期大量施用化肥,導致了土壤理化性質變劣、藥材質量和產量下降,加之化肥利用率低。另外,大量化肥的流失嚴重污染生態環境。而生物有機肥結合了化肥,有機肥,生物菌肥三種肥料的優點,能夠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保護生態環境,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因此,生物有機肥的研究己成為大勢所趨。
據統計1997年中國年產酒糟就達2.7×107t,酒精廢糟液排放量達6.5×107t。酒糟量大而集中,如不及時處理,就會腐敗變質.不僅浪費資源,還會嚴重污染環境。另外,以糧食為原料的酒糟含豐富的氨基酸、維生素、微量元素,對作物生長有促進作用。因此利用豐富的酒糟作為有機肥料栽培中藥材,既能解決環保問題,又可以為綠色中藥材的生產提供有機環境,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環保效益和社會效益,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但是目前關于酒糟有機肥用于中藥材栽培的研究處于空白。
菌根是土壤中的一類真菌與宿主植物根系建立的互惠共生體。世界上80%的植物都是菌根植物,其中叢枝菌根(arbuscularmycorrhizas,am)約占三分之二。目前,am真菌(amf)是微生態領域研究的熱點內容,主要應用在農、牧、林、礦業等方面。amf可通過參與植物許多種生理生化代謝過程,對植物有多方面有益作用。例如am能夠促進植物生根,提高移栽成活率;提高植物抗逆性,減輕土傳病害的發生;促進植物根系對礦質養分的吸收,特別是促進植物對磷和微量元素等難溶性物質吸收;提高植物生物量及作物品質;一定程度上減輕作物的連作障礙。am作為一項綠色環保的生物技術對中藥材栽培具有普遍指導意義。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利用酒糟有機肥和叢枝菌根真菌栽培中藥材的方法。
本發明所提供的利用酒糟有機肥和叢枝菌根真菌栽培中藥材的方法,具體可包括如下步驟:
(a)取酒糟進行發酵處理,得酒糟有機肥;
(b)播撒中藥材種子和含有叢枝菌根真菌的菌劑,出苗3~6個月后,選取菌根侵染率大于60%的幼苗為菌根化幼苗;
(c)將所述酒糟有機肥作為基肥施入大田,移栽所述菌根化幼苗。
在步驟(a)中,是將酒糟攤開晾涼后,與禽畜糞便(如雞糞)和麥麩按照質量配比為(6~8):(1~2):(1~2)的比例混合,加入水,使混合物中水的質量分數控制在50%~80%;然后將所述混合物進行堆肥處理,從而制得所述酒糟有機肥的。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酒糟、所述禽畜糞便(如雞糞)和所述麥麩的質量配比具體為7:2:1;所述混合物中水的質量分數控制在60%。
在步驟(a)中,進行所述堆肥處理的過程中,采用翻堆方式通風供氧,堆肥后第3~4天和第7~8天翻堆,以后每周翻堆一次,15~30天后酒糟原料變成褐色或黑褐色,濕時用手握之柔軟有彈性,干時很脆容易破碎,堆肥結束,發酵后的有機肥,經過干燥、粉碎處理,成為實用的酒糟有機肥。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堆肥后第3天和第7天翻堆,以后每周翻堆一次,第30天完成發酵(達到“酒糟原料變成褐色或黑褐色,濕時用手握之柔軟有彈性,干時很脆容易破碎”這一標準)。
步驟(a)中,進行所述堆肥處理的過程中,將所述混合物堆成圓錐形,寬1~2米,高1~2米,堆上打3~5排間隔為20~30cm的通風孔,堆上部進行用草簾子、塑料布等覆蓋保溫、保濕。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將所述混合物堆成圓錐形,寬1.5米,高1.5米,堆上打4排間隔為25cm的通風孔。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所得酒糟有機肥中,全氮含量為25.8g/kg、全磷含量為13.4g/kg、全鉀含量為14.5g/kg、有機質含量為60.9%,含水量為18.6%,其中%表示質量百分含量。
步驟(b)中,所述中藥材種子與所述含有叢枝菌根真菌的菌劑兩者質量配比為1:(2~4)。
其中,所述叢枝菌根真菌為地表球囊霉(glomusversiforme)。所述含有叢枝菌根真菌的菌劑具體為含有地表球囊霉(glomusversiforme)的菌劑。1g所述菌劑中地表球囊霉(glomusversiforme)的孢子數大于40個即可。
具體操作時,可以是首先準備好裝有滅菌培養土的育苗盤(或者滅菌的苗床),然后將所述含有叢枝菌根真菌的菌劑與所述中藥材種子混勻播撒在育苗盤或者苗床(種子與菌劑的質量比為1:2~4);或者將菌劑撒在苗床上然后再播撒上種子。
步驟(b)中,確定所述菌根侵染率是否大于60%時可采用0.05%曲利苯藍進行測定。
步驟(c)中,將所述酒糟有機肥作為基肥施入大田時的施肥量可為2000~3000kg/hm2。
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將所述酒糟有機肥作為基肥施入大田時的施肥量具體為2500kg/hm2。
步驟(c)中,將所述菌根化幼苗移栽至大田后,在整個生長過程中不施化肥或者少施化肥,不施用農藥或施用生物農藥(如多抗霉素等);所述少施化肥是指化肥的施用量小于等于正常施肥量的1/4。其他按照正常的管理方式進行即可。
步驟(c)中,所述酒糟有機肥除了作為基肥使用外,還可作為追肥使用,可以采用穴施或者條狀溝施等方法進行。
在本發明中,所述中藥材可為丹參、甘草、紫蘇等。
將所述方法應用于蔬菜栽培也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其中,所述蔬菜可為黃瓜等。
實驗證明,本發明將酒糟發酵成有機肥,并與叢枝菌根聯合應用到中藥材的栽培生產中,不僅能夠降低中藥材植株的發病率和病情指數,還顯著的提高了產量。
附圖說明
圖1為酒糟有機肥和叢枝菌根聯合應用對丹參發病率的影響。
圖2為酒糟有機肥和叢枝菌根聯合應用對丹參病情指數的影響。
圖3為酒糟有機肥和叢枝菌根聯合應用對丹參平均單株根部重量的影響。
圖4為酒糟有機肥和叢枝菌根聯合應用對丹參小區產量的影響。
具體實施方式
下述實施例中所使用的實驗方法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常規方法。
下述實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試劑等,如無特殊說明,均可從商業途徑得到。
實施例1、酒糟有機肥的發酵
1)將酒糟攤開晾涼后,將酒糟(70%)、雞糞(20%):麥麩(10%)混勻,加入水,使混合物的含水量控制在60%左右。%表示質量百分含量。
2)然后將上述混合物堆成圓錐形,寬1.5米,高1.5米,堆上打4排間隔為25cm的通風孔,堆上部用草簾子、塑料布等覆蓋保溫、保濕。
3)采用翻堆方式通風供氧,堆肥后第3天和第7天翻堆,以后每周一次。
4)發酵時間30天,當酒糟原料為變成褐色或黑褐色,濕時用手握之柔軟有彈性,干時很脆容易破碎,完成發酵。發酵后的有機肥,經過干燥、粉碎處理,成為實用的酒糟有機肥。
實驗結果:經上述方法制得的酒糟有機肥,其中全氮含量為25.8g/kg、全磷含量為13.4g/kg、全鉀含量為14.5g/kg、有機質含量為60.9%,含水量為18.6%。%表示質量百分含量。
實施例2、酒糟有機肥對栽培丹參生長的影響
(1)試驗材料:丹參種子(salviamiltiorrhizabge.)、實施例1制備的酒糟有機肥、含有叢枝菌根真菌的菌劑。其中,所述含有叢枝菌根真菌的菌劑為含有地表球囊霉(glomusversiforme)的菌劑,1g菌劑孢子數大于40個。
(2)試驗方法:
1)菌根化育苗
首先準備好裝有滅菌培養土的育苗盤,然后將叢枝菌根菌劑與種子混勻播撒在育苗盤(種子與菌劑比為1:2~4)。按照正常管理培養3~6個月后,用顯微鏡,采用0.05%曲利苯藍測定進行侵染強度的評價,菌根侵染率大于60%的幼苗即為菌根化幼苗。
2)大田栽培
4月19日,將實施例1制備好的酒糟有機肥作為基肥施入大田,施肥量為2500kg/hm2,然后將步驟1)準備好的菌根化的中藥材幼苗進行移栽,小區面積為8m2,每個處理組重復4次。行距20~30cm,株距15~20cm,在已整好的畦地里,挖穴栽種,培土至微露心芽即可。栽時視土壤墑情,澆適量定根水,切忌漫灌。在整個生長過程中不施化肥,不施農藥。其他按照正常的管理方式進行。
實驗同時設置常規對照組,即不施肥處理(ck組)。
完成移栽后,約每半個月統計計算一次發病率和病情指數。并于11月15日統計計算最終丹參的單株產量和小區產量。
(3)實驗結果
1)對丹參發病率的影響
結果表明酒糟有機肥和叢枝菌根聯合應用能夠有效的降低丹參發病率和病情指示,其中9月30日發病率降低了12.37%,病情指數降低了34.68%,見圖1和圖2。
2)對丹參生長的影響
結果表明酒糟有機肥和叢枝菌根聯合應用提高丹參植物平均單株根部重量和小區產量,其中單株平均重量提高幅度為64%;小區產量提高了51%,見圖3和圖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