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種植
技術領域:
,尤其是一種葡萄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葡萄為葡萄科葡萄屬木質藤本植物,小枝圓柱形,有縱棱紋,無毛或被稀疏柔毛,葉卵圓形,圓錐花序密集或疏散,基部分枝發達,果實球形或橢圓形,花期4-5月,果期8-9月;葡萄營養價值豐富,是一種滋補性很強的水果,其除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鈣、磷、鐵、鉀等微量元素外,還含有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維生素p、維生素pp等,此外,還含有人體所需的十多種氨基酸及多量果酸,有舒筋活血、開胃健脾、助消化、提神等功效。目前,隨著生活水品的不斷提高,人們對葡萄的品質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對于葡萄種植業來說,即要保證葡萄產量,又要提高葡萄的品質成為一大研究課題,而在現有技術中,大部分葡萄種植產量較低,并且在種植過程中葡萄植株易出現霜霉病、黑痘病、炭疽病等癥狀,進而造成果實產量低下,如專利cn201410249549.4公開的一種綠色葡萄及其種植方法。技術實現要素: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葡萄的種植方法。具體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葡萄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整地:選用適合于葡萄種植的區域,并按照行距為80~120cm開挖定植溝,定植溝底部寬度為0.4~0.6m,溝頂寬度為0.8~1m;將挖出的泥土與添加料混勻得混合土,備用;(2)枝條處理:摘取健壯、無病蟲害、豐產的葡萄植株上的枝條,枝條的粗度為0.8~1cm,將枝條修剪成長度為21~25cm,在枝條上留有2~3葉和1~2個葉芽,枝條上端和下端距芽至少2.2~2.6cm,放入溫度為22~26℃的溫水中浸泡6~12h;(3)定植:將步驟(2)處理后枝條插入步驟(1)定植溝中,間距控制為2.2~2.6m,在底部鋪設一層厚度為2~4cm的大田土,接著在鋪設厚度為5~10cm的混合土,在混合土表面覆蓋農家肥,直至高出種植地1~3cm;(4)枝條管理:幼苗生長期綁縛木棍并去除主枝外的嫩梢,在距地面2m的高度搭建好方格形支架,支架高度為2.2~2.7m,并及時除老葉和枝條卷須;當幼苗長到30~40cm時,摘心壯株,每株保留3~5個副梢,待副梢長6~8cm時,將主梢壓于土中11~15cm,副梢直立在地面上生長。所述步驟(1)泥土與添加料的重量配比為3:(1.2~1.6)。所述添加料原料以重量份計為牛糞40~60份、豬糞30~45份、尿素50~60份、梧桐葉20~30份、西瓜皮10~20份、腐殖酸鈉5~10份、磷酸氫鉀15~20份、生石灰20~30份、硅藻土5~10份、膨潤土13~17份、蛭石12~16份、魚骨粉5~8份、狐尾藻10~15份、醋酸棉酚8~14份。所述添加料的制備方法為:將牛糞、豬糞、尿素、梧桐葉、西瓜皮、狐尾藻、醋酸棉酚、膨潤土和蛭石混合粉碎后放入攪拌機處理,攪拌速度為120~160r/min,攪拌溫度為60~80℃,待溫度降至常溫時,接種1~3%量的發酵菌劑,控制溫度為34.6~38.4℃,發酵5~7d,將發酵產物干燥至水分含量為7~15%即可。所述發酵菌劑為乳酸菌、光合細菌、醋酸菌、枯草芽孢桿菌、酵母菌種至少一種,兩種及以上重量配比相等。所述步驟(2)枝條處理后,放入中藥液中浸泡1~2d,浸泡溫度為20~25℃。所述中藥液原料以重量份計為:馬齒莧20~35份、刺五加15~20份、白術18~22份、金銀花2~5份、大蒜1~3份、甘松8~13份、柿子葉6~9份、黨參16~21份。所述中藥液的制備方法為:按照配方量取各味中藥,加入3~5倍水量進行煮3~5h,過濾后得到濾液,將濾液按照1:(1.3~1.6)的體積比加入滅菌后的水,再添加混合液體重量0.05~0.2%的碳酸氫鈉攪拌均勻即可。所述步驟(3)定值前搭建大棚,白天控制棚內溫度為25~28℃,夜間溫度控制為22~24℃。本發明有益效果:本發明通過將泥土與添加料混勻,對土壤進行改良,增加土壤中的營養成分含量,同時提高土壤的保水性能,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屬離子,對土壤環境進行優化,進而促進葡萄植株的生長發育,減少重金屬對葡萄植株的危害,提高葡萄果實的品質和產量,同時由于土壤富含多種養分,進而降低肥料的用料,降低種植成本;本發明通過選用合適的枝條進行定植,并采用中藥液進行浸泡,殺死枝條表面的病原菌,同時增強枝條的抗病能力,進而提高枝條定值后的成活率,促進枝條的生長繁育。本發明通過整地、枝條處理、定值、枝條管理共四個步驟完成葡萄的種植,并對定植坑進行合理的規劃,再將挖出的泥土與添加料按照配比混勻,通過人工的方式優化土壤,使得土壤中的養分含量增加,同時提高保水性能,吸附土壤中重金屬離子,進而促進葡萄生長繁育,提高葡萄的產量和品質,并且在結合中藥液的使用,具有滅菌殺蟲的功效,同時經過合理的浸泡后,提高枝條的抗病能力;并且使用該方法種植的葡萄產量高、營養豐富、香甜可口。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核具體的實施方式來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護的范圍不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實施例1一種葡萄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整地:選用適合于葡萄種植的區域,并按照行距為80cm開挖定植溝,定植溝底部寬度為0.4m,溝頂寬度為0.8m;將挖出的泥土與添加料混勻得混合土,備用;(2)枝條處理:摘取健壯、無病蟲害、豐產的葡萄植株上的枝條,枝條的粗度為0.8cm,將枝條修剪成長度為21cm,在枝條上留有2葉和1個葉芽,枝條上端和下端距芽至少2.2cm,放入溫度為22℃的溫水中浸泡6h;(3)定植:將步驟(2)處理后枝條插入步驟(1)定植溝中,間距控制為2.2m,在底部鋪設一層厚度為2cm的大田土,接著在鋪設厚度為5cm的混合土,在混合土表面覆蓋農家肥,直至高出種植地1cm;(4)枝條管理:幼苗生長期綁縛木棍并去除主枝外的嫩梢,在距地面2m的高度搭建好方格形支架,支架高度為2.2m,并及時除老葉和枝條卷須;當幼苗長到30cm時,摘心壯株,每株保留3個副梢,待副梢長6cm時,將主梢壓于土中11cm,副梢直立在地面上生長。所述步驟(1)泥土與添加料的重量配比為3:1.2。所述添加料原料以重量份計為牛糞40kg、豬糞30kg、尿素50kg、梧桐葉20kg、西瓜皮10kg、腐殖酸鈉5kg、磷酸氫鉀15kg、生石灰20kg、硅藻土5kg、膨潤土13kg、蛭石12kg、魚骨粉5kg、狐尾藻10kg、醋酸棉酚8kg。所述添加料的制備方法為:將牛糞、豬糞、尿素、梧桐葉、西瓜皮、狐尾藻、醋酸棉酚、膨潤土和蛭石混合粉碎后放入攪拌機處理,攪拌速度為120r/min,攪拌溫度為60℃,待溫度降至常溫時,接種1%量的發酵菌劑,控制溫度為34.6℃,發酵5d,將發酵產物干燥至水分含量為7%即可。所述發酵菌劑為乳酸菌、醋酸菌和枯草芽孢桿,重量配比相等。所述步驟(2)枝條處理后,放入中藥液中浸泡1d,浸泡溫度為20℃。所述中藥液原料以重量份計為:馬齒莧2kg、刺五加1.5kg、白術1.8kg、金銀花0.2kg、大蒜0.1kg、甘松0.8kg、柿子葉0.6kg、黨參1.6kg。所述中藥液的制備方法為:按照配方量取各味中藥,加入3倍水量進行煮3h,過濾后得到濾液,將濾液按照1:1.3的體積比加入滅菌后的水,再添加混合液體重量0.05~0.2%的碳酸氫鈉攪拌均勻即可。所述步驟(3)定值前搭建大棚,白天控制棚內溫度為25℃,夜間溫度控制為22℃。效果驗證:試驗組采用實施例1葡萄的種植方法,對照組采用專利cn201410249549.4葡萄種植方法,待葡萄成熟后,每組隨機挑選10串葡萄,并對葡萄中的營養成分進行檢測,取平均值,結果如下表:由試驗結果可知,試驗組中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高于對照組4.38%,試驗組vc含量高于對照組0.92mg/50ml,試驗組花青素含量高于對照組0.63nmol/g,試驗組果糖含量蓋于對照組3.82%,試驗組蔗糖含量高于對照組0.78%,試驗組葡萄糖含量高于對照組5.31%。試驗結束后,對各組葡萄的產量進行統計,結果如下表:組別單株產量/kg產量/kg·hm-1試驗組26.8337948.27對照組19.2632246.75由試驗結果可知,試驗組葡萄單株產量高于對照組7.57kg,試驗組產量高于對照組5701.52kg/hm。實施例2一種葡萄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整地:選用適合于葡萄種植的區域,并按照行距為120cm開挖定植溝,定植溝底部寬度為0.6m,溝頂寬度為1m;將挖出的泥土與添加料混勻得混合土,備用;(2)枝條處理:摘取健壯、無病蟲害、豐產的葡萄植株上的枝條,枝條的粗度為1cm,將枝條修剪成長度為25cm,在枝條上留有3葉和2個葉芽,枝條上端和下端距芽至少2.6cm,放入溫度為26℃的溫水中浸泡12h;(3)定植:將步驟(2)處理后枝條插入步驟(1)定植溝中,間距控制為2.6m,在底部鋪設一層厚度為4cm的大田土,接著在鋪設厚度為10cm的混合土,在混合土表面覆蓋農家肥,直至高出種植地3cm;(4)枝條管理:幼苗生長期綁縛木棍并去除主枝外的嫩梢,在距地面2m的高度搭建好方格形支架,支架高度為2.7m,并及時除老葉和枝條卷須;當幼苗長到40cm時,摘心壯株,每株保留5個副梢,待副梢長8cm時,將主梢壓于土中15cm,副梢直立在地面上生長。所述步驟(1)泥土與添加料的重量配比為3:1.6。所述添加料原料以重量份計為牛糞60kg、豬糞45kg、尿素60kg、梧桐葉30kg、西瓜皮20kg、腐殖酸鈉10kg、磷酸氫鉀20kg、生石灰30kg、硅藻土10kg、膨潤土17kg、蛭石16kg、魚骨粉8kg、狐尾藻15kg、醋酸棉酚14kg。所述添加料的制備方法為:將牛糞、豬糞、尿素、梧桐葉、西瓜皮、狐尾藻、醋酸棉酚、膨潤土和蛭石混合粉碎后放入攪拌機處理,攪拌速度為160r/min,攪拌溫度為80℃,待溫度降至常溫時,接種3%量的發酵菌劑,控制溫度為38.4℃,發酵7d,將發酵產物干燥至水分含量為15%即可。所述發酵菌劑為光合細菌和枯草芽孢桿菌,重量配比相等。所述步驟(2)枝條處理后,放入中藥液中浸泡2d,浸泡溫度為25℃。所述中藥液原料以重量份計為:馬齒莧3.5kg、刺五加2kg、白術2.2kg、金銀花0.5kg、大蒜0.3kg、甘松1.3kg、柿子葉0.9kg、黨參2.1kg。所述中藥液的制備方法為:按照配方量取各味中藥,加入5倍水量進行煮5h,過濾后得到濾液,將濾液按照1:1.6的體積比加入滅菌后的水,再添加混合液體重量0.2%的碳酸氫鈉攪拌均勻即可。所述步驟(3)定值前搭建大棚,白天控制棚內溫度為28℃,夜間溫度控制為24℃。實施例3一種葡萄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整地:選用適合于葡萄種植的區域,并按照行距為100cm開挖定植溝,定植溝底部寬度為0.5m,溝頂寬度為0.9m;將挖出的泥土與添加料混勻得混合土,備用;(2)枝條處理:摘取健壯、無病蟲害、豐產的葡萄植株上的枝條,枝條的粗度為0.9cm,將枝條修剪成長度為23cm,在枝條上留有2葉和1個葉芽,枝條上端和下端距芽至少2.2~2.6cm,放入溫度為23℃的溫水中浸泡8h;(3)定植:將步驟(2)處理后枝條插入步驟(1)定植溝中,間距控制為2.4m,在底部鋪設一層厚度為3cm的大田土,接著在鋪設厚度為8cm的混合土,在混合土表面覆蓋農家肥,直至高出種植地2cm;(4)枝條管理:幼苗生長期綁縛木棍并去除主枝外的嫩梢,在距地面2m的高度搭建好方格形支架,支架高度為2.5m,并及時除老葉和枝條卷須;當幼苗長到35cm時,摘心壯株,每株保留4個副梢,待副梢長7cm時,將主梢壓于土中14cm,副梢直立在地面上生長。所述步驟(1)泥土與添加料的重量配比為3:1.4。所述添加料原料以重量份計為牛糞52kg、豬糞38kg、尿素53kg、梧桐葉28kg、西瓜皮17kg、腐殖酸鈉6kg、磷酸氫鉀17kg、生石灰25kg、硅藻土6kg、膨潤土15kg、蛭石13kg、魚骨粉7kg、狐尾藻12kg、醋酸棉酚11kg。所述添加料的制備方法為:將牛糞、豬糞、尿素、梧桐葉、西瓜皮、狐尾藻、醋酸棉酚、膨潤土和蛭石混合粉碎后放入攪拌機處理,攪拌速度為140r/min,攪拌溫度為65℃,待溫度降至常溫時,接種2%量的發酵菌劑,控制溫度為36.5℃,發酵6d,將發酵產物干燥至水分含量為12%即可。所述發酵菌劑為乳酸菌、光合細菌、醋酸菌、枯草芽孢桿菌和酵母菌,重量配比相等。所述步驟(2)枝條處理后,放入中藥液中浸泡1.5d,浸泡溫度為23℃。所述中藥液原料以重量份計為:馬齒莧3.2kg、刺五加1.7kg、白術2kg、金銀花0.4kg、大蒜0.2kg、甘松1.1kg、柿子葉0.8kg、黨參1.9kg。所述中藥液的制備方法為:按照配方量取各味中藥,加入4倍水量進行煮4h,過濾后得到濾液,將濾液按照1:1.5的體積比加入滅菌后的水,再添加混合液體重量0.15%的碳酸氫鈉攪拌均勻即可。所述步驟(3)定值前搭建大棚,白天控制棚內溫度為27℃,夜間溫度控制為23℃。實施例4一種葡萄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整地:選用適合于葡萄種植的區域,并按照行距為110cm開挖定植溝,定植溝底部寬度為0.45m,溝頂寬度為0.85m;將挖出的泥土與添加料混勻得混合土,備用;(2)枝條處理:摘取健壯、無病蟲害、豐產的葡萄植株上的枝條,枝條的粗度為0.85cm,將枝條修剪成長度為23cm,在枝條上留有2葉和2個葉芽,枝條上端和下端距芽至少2.4cm,放入溫度為25℃的溫水中浸泡8h;(3)定植:將步驟(2)處理后枝條插入步驟(1)定植溝中,間距控制為2.5m,在底部鋪設一層厚度為3cm的大田土,接著在鋪設厚度為6cm的混合土,在混合土表面覆蓋農家肥,直至高出種植地1cm;(4)枝條管理:幼苗生長期綁縛木棍并去除主枝外的嫩梢,在距地面2m的高度搭建好方格形支架,支架高度為2.3m,并及時除老葉和枝條卷須;當幼苗長到32cm時,摘心壯株,每株保留4個副梢,待副梢長7cm時,將主梢壓于土中12cm,副梢直立在地面上生長。所述步驟(1)泥土與添加料的重量配比為3:1.3。所述添加料原料以重量份計為牛糞60kg、豬糞30kg、尿素50kg、梧桐葉24kg、西瓜皮18kg、腐殖酸鈉7kg、磷酸氫鉀20kg、生石灰20kg、硅藻土6kg、膨潤土13kg、蛭石16kg、魚骨粉8kg、狐尾藻10kg、醋酸棉酚12kg。所述添加料的制備方法為:將牛糞、豬糞、尿素、梧桐葉、西瓜皮、狐尾藻、醋酸棉酚、膨潤土和蛭石混合粉碎后放入攪拌機處理,攪拌速度為150r/min,攪拌溫度為65℃,待溫度降至常溫時,接種1%量的發酵菌劑,控制溫度為35.7℃,發酵6d,將發酵產物干燥至水分含量為8%即可。所述發酵菌劑為醋酸菌、枯草芽孢桿菌和酵母菌,重量配比相等。所述步驟(2)枝條處理后,放入中藥液中浸泡1d,浸泡溫度為22℃。所述中藥液原料以重量份計為:馬齒莧3kg、刺五加1.7kg、白術1.8kg、金銀花0.3kg、大蒜0.3kg、甘松0.8kg、柿子葉0.9kg、黨參2.1kg。所述中藥液的制備方法為:按照配方量取各味中藥,加入5倍水量進行煮3h,過濾后得到濾液,將濾液按照1:1.6的體積比加入滅菌后的水,再添加混合液體重量0.05%的碳酸氫鈉攪拌均勻即可。所述步驟(3)定值前搭建大棚,白天控制棚內溫度為26℃,夜間溫度控制為24℃。當前第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