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養殖技術,尤其涉及一種規模化豬場保育豬養殖方法。
背景技術:
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品質的提高,豬肉的市場需求量居高不下,規模化的豬場建設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需求。通過規模化生豬養殖,可以為豬肉市場提供穩定的供應系統,保障人們日常生活食品所需,同時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為我國經濟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不同于傳統個體生豬的養殖,規模化豬場保育豬的養殖由于豬群數量基數較大,對養殖技術有著較高的要求。如果發生瘟疫,或是養殖不當導致保育豬生長緩慢,就會影響到豬場的經濟效益,制約生豬養殖事業的發展,處于保育階段的仔豬,如果不能保持較好的健康狀態,會對后期的發育生長以及肥育的過程帶來不利影響,是生豬養殖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基本環節。由于成本以及生長環境改變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仔豬的保育一直是規模化豬場的困境之一。首先,處于快速生長發育階段的保育豬,需要大量的營養物質以供應消化系統和免疫系統等的生長發育。由于消化系統尚未發育完全,就會出現面對固體飼料喂養過程中消化能力不足的問題,不僅影響到仔豬的生長狀況,還會造成資源的浪費;其次,在大量食物喂養的過程中,攜帶有高發性病原體,由于仔豬的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善,需要進行頻繁的疫苗注射,也會對仔豬的生長帶來不利影響;再次,規模化豬場養豬的過程中,需要對仔豬進行一次性斷奶,使仔豬擺脫對母豬的依賴性,獨立進行采食,這會有一個斷奶適應期,影響到保育豬的生長;最后,仔豬的喂養飼料由保育飼料向小豬料過渡,同時生長的環境也有產房更換為保育舍,這種生長的環境條件和食物構成的變化,也會導致仔豬的不適應,進而影響到仔豬的生長。因此,規模化的養豬場,依據保育豬的生長特點,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手段,為保育豬生長創造良好的條件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方法簡單,成本低廉,可實現保育豬的規模化養殖,極大提升保育豬的生長周期與存活率的養殖方法。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規模化豬場保育豬養殖方法,包括如下技術要點:對飼料的選擇要有相應的營養配比變化,在保育豬生長前期,保育豬飼料需要適量增加蛋白質配比;保育豬疫苗注射,保證疫苗的質量,依據具體情況,結合不同疫病的流行時段,以及保育豬體內抗體的生長規律科學合理的進行免疫計劃的制定;豬群密度較大的情況下,尤其要注意豬群良好生活環境保證,可以有效抑制病毒等的滋生。
進一步,所述對飼料的選擇要有相應的營養配比變化,在保育豬生長前期,保育豬飼料需要適量增加蛋白質配比的具體技術要點如下:
保證飼料的質量,是保育豬良好生長的前提條件,規模化豬場的飼料是保育豬生長的基礎物質,也是養殖過程中最主要的影響因素,飼料的質量保證是規模化豬場的重中之重,被污染的飼料會導致保育豬的健康狀態受到嚴重的影響,進而對其生長發育產生極其不利的影響,保育豬機體的各方面的機能處在生長發育的階段,不合格的飼料對其生長造成的危害越發嚴重,尤其是最常見的霉菌毒素污染,會對仔豬的免疫力和防止能力造成嚴重的影響,甚至會導致保育豬死亡,對入庫的飼料進行嚴格的檢測,加強質量的監督,是保育豬良好生長的前提;
保育豬飼料的營養配給,保育豬的生長發育需要大量營養物質,對飼料的選擇要有相應的營養配比變化,在保育豬生長前期,保育豬飼料需要適量增加蛋白質配比,使保育豬能更好的吸收營養物質完成消化系統等的發育,在保育豬的消化能力發育的較為完全之后,保育豬的增重主要是由吸收的營養物質決定的,研究表明,營養物質的攝入量和保育豬的增重成正比關系,這期間就可以增加飼料中總體能量的比重,優先考慮能量的攝入,而適當降低蛋白質的含量;
保育豬養殖中的發酵床技術,依據具體情況,配置大小合適的發酵床墊料,通常可以采取兩種墊料方案:(1)49%的玉米秸稈、40.5%的鋸末;10%的軟土;0.3%的粗鹽,同時需要添加適量的菌株;(2)24%的稻殼、29%的鋸末、21%的花生殼、25%的蘑菇培養料、0.3%的粗鹽,以及適量的菌株,墊料配置完成后,充分攪拌、打堆,覆蓋后發酵,室溫控制在21~24℃之間,原料散發出酒曲的味道時表明發酵成功,保育豬的踩踏導致發酵床硬化,為發揮出發酵床的功能,需要翻松床面,冬季氣溫較低,床面硬化速度較快,翻動次數高于夏季,翻動的深度為25cm,發酵床水分含量保持在40%左右較為合適,保溫床中,保育豬的密度保持在1頭/m2,每隔2天進行一次豬糞清理,冬季注意保育豬防風和保溫,夏季做好通風工作以保證空氣流通和降暑。
進一步,所述保育豬疫苗注射,保證疫苗的質量,依據具體情況,結合不同疫病的流行時段,以及保育豬體內抗體的生長規律科學合理的進行免疫計劃的制定的具體要點如下:
規模化的豬場,保育豬的疾病應當以預防為主,建立完善的防疫工作體制,以防發生大規模疫病,造成巨大的損失;
保育豬疫苗注射,保證疫苗的質量,依據具體情況,結合不同疫病的流行時段,以及保育豬體內抗體的生長規律科學合理的進行免疫計劃的制定,完成保育豬疫苗注射工作:(1)母豬生產前,為防止黃白痢病,需要進行兩次k88疫苗注射,生產前六周和生產前兩周個進行一次;(2)出生一段時間的仔豬,提前進行疫苗接種,注射劑量為1頭份用量,出生7天的仔豬注射1次k88防治黃白痢病,15天后需要接種大腸埃希氏菌疫苗,25天以后注射藍耳病疫苗;40天后注射五號滅活苗,劑量為1mm,60天接種免豬瘟疫苗,劑量為2ml,70天接種狂犬病疫苗;
保育豬疾病防控。保育豬疾病的控制要對生豬發病的時期進行科學的數據統計,依據數據統計,掌握疾病發生的規律,疾病發生的時間,發生的地域,發生的原因,從這些方面入手,做到有針對性的預防,以預防為主,在疾病的高發期,在飼料中添加有助于保育豬提高免疫力的藥劑,同時配合相關疫苗的接種,以有效預防疾病的發生;發現病豬應當及時的進行隔離治療,并分析發病的原因,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避免疾病的進一步傳播擴散,造成更大的損失。
進一步,所述豬群密度較大的情況下,尤其要注意豬群良好生活環境保證,可以有效抑制病毒等的滋生具體技術要點如下:
豬群的管理要保證豬群生活場所的空氣流通,保持干燥,加強保溫工作。豬群密度較大的情況下,尤其要注意豬群良好生活環境保證,可以有效抑制病毒等的滋生,進行分群時,通過同一窩豬仔欄的方式,可以很大程度上縮短仔豬的適應期,有利于仔豬生長發育;
分欄設置的密度不宜過大,以避免小豬之間的爭斗幾率提升,同時也會提高疾病的發病率,豬群密度過高的情況下,從數量較多的豬群中選取生長狀態良好的仔豬進行分欄,保障分欄過程中仔豬的適應力,已達到有利于仔豬生長發育的效果。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方法簡單、成本低廉;保育豬存活率高、生長快;經濟價值好,利于推廣。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發明,并非用于限定本發明的范圍。
一種規模化豬場保育豬養殖方法,包括如下技術要點:對飼料的選擇要有相應的營養配比變化,在保育豬生長前期,保育豬飼料需要適量增加蛋白質配比;保育豬疫苗注射,保證疫苗的質量,依據具體情況,結合不同疫病的流行時段,以及保育豬體內抗體的生長規律科學合理的進行免疫計劃的制定;豬群密度較大的情況下,尤其要注意豬群良好生活環境保證,可以有效抑制病毒等的滋生。
實施例1:
保育豬養殖中的發酵床技術,依據具體情況,配置大小合適的發酵床墊料,通常可以采取兩種墊料方案:(1)49%的玉米秸稈、40.5%的鋸末;10%的軟土;0.3%的粗鹽,同時需要添加適量的菌株;(2)24%的稻殼、29%的鋸末、21%的花生殼、25%的蘑菇培養料、0.3%的粗鹽,以及適量的菌株,墊料配置完成后,充分攪拌、打堆,覆蓋后發酵,室溫控制在21~24℃之間,原料散發出酒曲的味道時表明發酵成功,保育豬的踩踏導致發酵床硬化,為發揮出發酵床的功能,需要翻松床面,冬季氣溫較低,床面硬化速度較快,翻動次數高于夏季,翻動的深度為20cm,發酵床水分含量保持在40%左右較為合適,保溫床中,保育豬的密度保持在1頭/m2,每隔2天進行一次豬糞清理,冬季注意保育豬防風和保溫,夏季做好通風工作以保證空氣流通和降暑。保育豬疫苗注射,保證疫苗的質量,依據具體情況,結合不同疫病的流行時段,以及保育豬體內抗體的生長規律科學合理的進行免疫計劃的制定,完成保育豬疫苗注射工作:(1)母豬生產前,為防止黃白痢病,需要進行兩次k88疫苗注射,生產前六周和生產前兩周個進行一次;(2)出生一段時間的仔豬,提前進行疫苗接種,注射劑量為1頭份用量,出生7天的仔豬注射1次k88防治黃白痢病,15天后需要接種大腸埃希氏菌疫苗,25天以后注射藍耳病疫苗;40天后注射五號滅活苗,劑量為1mm,60天接種免豬瘟疫苗,劑量為2ml,70天接種狂犬病疫苗。
實施例2:
保育豬養殖中的發酵床技術,依據具體情況,配置大小合適的發酵床墊料,通常可以采取兩種墊料方案:(1)49%的玉米秸稈、40.5%的鋸末;10%的軟土;0.3%的粗鹽,同時需要添加適量的菌株;(2)24%的稻殼、29%的鋸末、21%的花生殼、25%的蘑菇培養料、0.3%的粗鹽,以及適量的菌株,墊料配置完成后,充分攪拌、打堆,覆蓋后發酵,室溫控制在21~24℃之間,原料散發出酒曲的味道時表明發酵成功,保育豬的踩踏導致發酵床硬化,為發揮出發酵床的功能,需要翻松床面,冬季氣溫較低,床面硬化速度較快,翻動次數高于夏季,翻動的深度為20cm,發酵床水分含量保持在40%左右較為合適,保溫床中,保育豬的密度保持在1頭/m2,每隔2天進行一次豬糞清理,冬季注意保育豬防風和保溫,夏季做好通風工作以保證空氣流通和降暑。保育豬疫苗注射,保證疫苗的質量,依據具體情況,結合不同疫病的流行時段,以及保育豬體內抗體的生長規律科學合理的進行免疫計劃的制定,完成保育豬疫苗注射工作:(1)母豬生產前,為防止黃白痢病,需要進行兩次k88疫苗注射,生產前六周和生產前兩周個進行一次;(2)出生一段時間的仔豬,提前進行疫苗接種,注射劑量為1頭份用量,出生7天的仔豬注射1次k88防治黃白痢病,15天后需要接種大腸埃希氏菌疫苗,25天以后注射藍耳病疫苗;40天后注射五號滅活苗,劑量為1mm,60天接種免豬瘟疫苗,劑量為2ml,70天接種狂犬病疫苗。
實施例3:
保育豬養殖中的發酵床技術,依據具體情況,配置大小合適的發酵床墊料,通常可以采取兩種墊料方案:(1)49%的玉米秸稈、40.5%的鋸末;10%的軟土;0.3%的粗鹽,同時需要添加適量的菌株;(2)24%的稻殼、29%的鋸末、21%的花生殼、25%的蘑菇培養料、0.3%的粗鹽,以及適量的菌株,墊料配置完成后,充分攪拌、打堆,覆蓋后發酵,室溫控制在21~24℃之間,原料散發出酒曲的味道時表明發酵成功,保育豬的踩踏導致發酵床硬化,為發揮出發酵床的功能,需要翻松床面,冬季氣溫較低,床面硬化速度較快,翻動次數高于夏季,翻動的深度為25cm,發酵床水分含量保持在40%左右較為合適,保溫床中,保育豬的密度保持在1頭/m2,每隔2天進行一次豬糞清理,冬季注意保育豬防風和保溫,夏季做好通風工作以保證空氣流通和降暑。保育豬疫苗注射,保證疫苗的質量,依據具體情況,結合不同疫病的流行時段,以及保育豬體內抗體的生長規律科學合理的進行免疫計劃的制定,完成保育豬疫苗注射工作:(1)母豬生產前,為防止黃白痢病,需要進行兩次k88疫苗注射,生產前六周和生產前兩周個進行一次;(2)出生一段時間的仔豬,提前進行疫苗接種,注射劑量為1頭份用量,出生7天的仔豬注射1次k88防治黃白痢病,15天后需要接種大腸埃希氏菌疫苗,25天以后注射藍耳病疫苗;40天后注射五號滅活苗,劑量為1mm,60天接種免豬瘟疫苗,劑量為2ml,70天接種狂犬病疫苗。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