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機械領域,屬于滴灌架結構的改進,特別是一種無軸滴灌架。
背景技術:
目前,播種時間鋪設滴灌日趨成熟,但有個問題:滴灌帶卷都是中間用軸穿過固定在滴灌架上,滴灌帶過重,軸穿入后很難準確的放到滴灌架上,把手弄傷的情況時有發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無軸滴灌架,解決了用戶穿軸放滴灌架上的問題,不會弄傷手指,簡便易行、便于取放。同時本實用新型始終貼合滴灌帶,不讓其上下跳動,結構輕巧,省工、省時,操作簡便。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無軸滴灌架,包括滴灌擋盤、導帶管、擋板、第一支桿、第二支桿、第三支桿、軸承和軸承座、壓板、小臂、大臂、手柄、銷軸、拉板、機架、U型卡和導帶輥。在滴灌擋盤圓周上固定著若干支桿,支桿末端固定在擋板上,導帶管、導帶輥各自通過不同的間隙與擋板相接并與支桿和擋板圍成空腔,壓板、小臂、大臂依次鉸接后與第二支桿相配合。
進一步地,擋板通過U型卡固定連接在機架,擋板兩端有連接孔,可固定第一支桿、第三支桿,擋板下部通過軸承和軸承座固定導帶輥和導帶管。
進一步地,滴灌擋盤通過定位孔固定第一支桿、第二支桿、第三支桿的兩端,使中間圍成無軸空腔,弧形壓板的寬度比空腔略大,壓板可上下浮動。
進一步地,拉板上帶有筒狀結構的一端與第二支桿固定連接,拉板的另一端有一小孔與彈簧相連,彈簧的另一端連接大臂中部,大臂結構為長條板狀桿件,筒狀一端鉸接第二支桿上,大臂另一端與小臂鉸接,小臂連接著弧形壓板,小臂和大臂中部也用彈簧連接,彈簧連接起到拉緊作用,自此拉板和大臂、大臂和小臂可在兩對彈簧的拉力作用下,以第二支桿截面為圓心,作來回擺動。
進一步地,手柄為帶伸出圓弧的桿件,圓弧面與第三支桿相配合,上部的銷軸穿過可活動的手柄,固定在滴灌擋盤上,中部的銷軸與手柄固定,兩銷軸間連有彈簧,使手柄可繞固定在滴灌擋盤上的銷軸轉動,且可保持靜止。
工作時,滴灌帶繞過前方的導帶輥,從兩個導帶管的中間穿下,接入滴灌鋪設裝置。滴灌帶在整個運轉過程中不斷縮小,大臂和小臂在重力和彈簧拉力作用下,始終貼合滴灌帶卷,不讓其上下跳動??赊D動的導帶輥起到支撐滴灌帶卷和減弱摩擦的作用。當滴灌帶卷比兩個導帶輥的間距小時,由于兩根導帶管的間距小于兩根導帶輥的間距,所以最后滴灌帶卷可落至兩個導帶管的上方,繼續作業直至滴灌帶用完。
當要更換滴灌帶時,向上扳動手柄,抬起滴灌架,放入滴灌帶卷,再合上滴灌架,向下扳動手柄,手柄自動鎖緊即可。
附圖說明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主視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1的后視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1的左視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1的上視結構示意圖,圖6為圖2的A-A剖視結構示意圖,圖7為圖6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8為圖7的上視結構示意圖,圖9為單個滴灌支架去除導帶管2和導帶輥17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10為手柄11和滴灌擋盤1的位置結構示意圖,圖11為圖10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12為壓板8、小臂9、大臂10和拉板13的連接結構示意圖,圖13為圖12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說明:1-滴灌擋盤,2-導帶管,3-擋板,4-第一支桿,5-第二支桿,6-第三支桿,7-軸承和軸承座,8-壓板,9-小臂,10-大臂,11-手柄,12-銷軸,13-拉板,14-機架,15-U型卡,16-滴灌帶,17-導帶輥。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無軸滴灌架,包括滴灌擋盤1、導帶管2、擋板3、第一支桿4、第二支桿5、第三支桿6、軸承和軸承座7、壓板8、小臂9、大臂10、手柄11、銷軸12、拉板13、機架14、U型卡15和導帶輥17。在滴灌擋盤1圓周上固定著若干支桿,支桿末端固定在擋板3上,導帶管2、導帶輥17各自通過不同的間隙與擋板3相接并與支桿和擋板3圍成空腔,壓板8、小臂9、大臂10依次鉸接后與第二支桿5相配合。
擋板3通過U型卡15固定連接在機架14,擋板3兩端有連接孔,可固定第一支桿4、第三支桿6,擋板3下部通過軸承和軸承座7固定導帶輥17和導帶管2。滴灌擋盤1通過定位孔固定第一支桿4、第二支桿5、第三支桿6的兩端,使中間圍成無軸空腔,弧形壓板8的寬度比空腔略大,壓板8可上下浮動。拉板13上帶有筒狀結構的一端與第二支桿5固定連接,拉板13的另一端有一小孔與彈簧相連,彈簧的另一端連接大臂10中部,大臂10結構為長條板狀桿件,筒狀一端鉸接第二支桿5上,大臂10另一端與小臂9鉸接,小臂9連接著弧形壓板8,小臂9和大臂10中部也用彈簧連接,彈簧連接起到拉緊作用,自此拉板13和大臂10、大臂10和小臂9可在兩對彈簧的拉力作用下,以第二支桿5截面為圓心,作來回擺動。手柄11為帶伸出圓弧的桿件,圓弧面與第三支桿6相配合,上部的銷軸12穿過可活動的手柄11,固定在滴灌擋盤1上,中部的銷軸12與手柄11固定,兩銷軸12間連有彈簧,使手柄11可繞固定在滴灌擋盤1上的銷軸12轉動,且可保持靜止。
當工作時,滴灌帶繞過前方的導帶輥17,從兩個張緊桿2的中間穿下,接入滴灌鋪設裝置。滴灌帶在整個運轉過程中不斷縮小,大臂10和小臂9在重力和彈簧拉力作用下,始終貼合滴灌帶卷,不讓其上下跳動??赊D動的導帶輥17起到支撐滴灌帶卷和減弱摩擦的作用。當滴灌帶卷比兩個導帶輥17的間距小時,由于兩根導帶管的間距小于兩根導帶輥的間距,所以最后滴灌帶卷可落至兩個導帶管2的上方,繼續作業直至滴灌帶用完。
當要更換滴灌帶時,向上扳動手柄11,抬起滴灌架,放入滴灌帶卷,再合上滴灌架,向下扳動手柄11,手柄自動鎖緊。
本文中的彈簧可換成阻尼器或油缸,可起到相同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并不構成對本申請范圍的限制,凡是在本實用新型構思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本領域的專業人員能夠作出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