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到農業灌溉植保設備,具體來說是一種農業植保空灌一體化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和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和使用權的分離,從事農業生產的青年勞動力將會越來越少,可用于生產糧食的土地也越來越少,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已不適應時代的要求。而試圖依靠適度規模化(家庭農場)降低農產品生產成本、依靠化肥增產和依靠農藥保產的粗放農業發展模式,無論從量上還是質上都是無法保障我國14億人的糧食安全問題的,我國農業發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現代化,即規模化、集約化、優質化、高產化。而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關鍵在于農業灌溉技術和農業植保技術的革命。
水肥一體化、測土施肥、葉面施肥、葉面噴施富硒水生產富硒農產品等相關技術已日益成熟,并廣泛應用于實踐。但現有的農業灌溉技術,即使是最先進的噴灌設備,且不論其成本高低,其實也并不太適用于對大田作物進行葉面施肥和葉面噴施富硒水。為此,本發明人基于灌溉植保一體化思路,設計發明了一種既可葉面施肥、又可葉面噴施富硒水、還可通過調節農田空氣和土壤的溫濕度等,營造作物健康生長小氣候的農業空灌植保一體化裝置。
農業空灌技術的應用,不僅可大幅減少農藥使用量、提高化肥和水的利用效率,可使糧食、油料、青儲秸稈飼料、瓜果、蔬菜、花卉等所有農副產品的生產,實現優質、清潔、高效,而且有益于水污染、大氣污染、臭氧污染和土壤污染等的控制和治理。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農業空灌植保一體化裝置,它汲取水源中的水分并通過裝置輸送至高處,而后向四周進行噴灑的同時配合氣刀的輸送以實現對農田作物的空中噴灌,從而實現作物的一體化植保灌溉。
本實用新型實現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農業空灌植保一體化裝置,它包括:水源系統、氣源系統、水氣電輸配管網系統、支撐系統、傳感系統、末端系統和控制系統。
所述的水源系統和氣源系統連接到所述的水氣電輸配管網系統,水氣電輸配管網系統的末端設有所述的支撐系統,支撐系統的頂部設有末端系統;所述的水源系統、氣源系統、末端系統分別連接到所述的控制系統;傳感系統連接到所述的控制系統。
所述的水源系統包括水源處理系統、添加系統、加壓系統。
所述的氣源系統包括壓縮空氣制備系統、壓縮空氣放大系統和程控系統。
所述的支撐系統包括墩座、支撐桿、固定件,所述的墩座預埋在地下,所述的支撐桿安裝在墩座的上部,所屬的固定件設在支撐桿的頂部。
所述的末端系統包括末端水霧化系統和末端空氣射流系統,所述的末端水霧化系統為散射狀噴頭,所述的末端水霧化系統為設在噴頭下方的氣刀。
所述的傳感系統包括土壤參數傳感系統和空氣參數傳感系統,所述的土壤參數傳感系統和空氣參數傳感系統分別連接到所述的控制系統。
進一步的,所述的控制系統上還連接有監視系統、光輔助系統和遠程傳輸控制系統。
所述的光輔助系統為太陽能板等光電裝置。
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裝置依據平面射流理論和氣刀的科恩達效應,使放大數十倍的高速氣流與細小的霧化水滴再次摻混,通過可編程的PLC和比例閥等自動控制壓縮空氣的流量或壓力,使由氣刀細縫射出的空氣流速度由零開始逐漸加大到某一極限值,從而使霧化水滴由近到遠向空淋裝置前方、四周或周圍擴散,霧化水滴在重力作用下降落至空淋裝置的前方、四周或周圍的田間作物葉面上,達到清潔農作物葉面、調節農田溫濕度、空氣流動速度等目的。可真正實現風調雨順,是水效農業或水谷氣候農場建設的關鍵裝備和技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的一種農業空灌植保一體化裝置,它包括:水源系統、氣源系統、水氣電輸配管網系統、支撐系統、傳感系統、末端系統和控制系統。
所述的水源系統和氣源系統連接到所述的水氣電輸配管網系統,水氣電輸配管網系統的末端設有所述的支撐系統,支撐系統的頂部設有末端系統;所述的水源系統、氣源系統、末端系統分別連接到所述的控制系統;傳感系統連接到所述的控制系統。
所述的水源系統包括水源處理系統、添加系統、加壓系統。
所述的氣源系統包括壓縮空氣制備系統、壓縮空氣放大系統和程控系統。
所述的支撐系統包括墩座、支撐桿、固定件,所述的墩座預埋在地下,所述的支撐桿安裝在墩座的上部,所屬的固定件設在支撐桿的頂部。
所述的末端系統包括末端水霧化系統和末端空氣射流系統,所述的末端水霧化系統為散射狀噴頭,所述的末端水霧化系統為設在噴頭下方的氣刀。
所述的傳感系統包括土壤參數傳感系統和空氣參數傳感系統,所述的土壤參數傳感系統和空氣參數傳感系統分別連接到所述的控制系統。
進一步的,所述的控制系統上還連接有監視系統、光輔助系統和遠程傳輸控制系統。
所述的光輔助系統為太陽能板等光電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