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肥料收集運輸領域,具體為一種書新型功能鏟。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生產出的復合肥和尿素等肥料堆積在廠房中,容易受到溫度和濕度的影響受潮,尤其是尿素,受潮融化,形成液態,造成肥料的浪費,打掃收集起來十分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以上不足之處提供了一種新型功能鏟,能有效就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解決化肥受潮后的收集問題。
本實用新型解決以上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功能鏟,包含有鏟頭和手柄桿,所述鏟頭由鏟頭尖、鏟槽和滾輪組成,所述鏟槽下邊沿固定連接鏟頭尖,所述鏟槽上邊沿通過固定孔插接手柄桿,所述鏟槽底面與地面接觸的水平位置后方設置有滾輪。
作為優選,所述鏟槽設置為弧形內凹槽。
作為優選,所述鏟頭尖設置為與手柄桿的延長線有5度夾角。
作為優選,所述滾輪設置有至少一組。
作為優選,所述手柄桿分為固定桿和伸縮桿,固定桿頂部設置有開口向上的倒鉤,伸縮桿的末端設置有10-20厘米防滑部。
作為優選,所述防滑部上設置有防滑突起結構,形狀為圓形。
設置了鏟頭尖,更加易于收集粉末裝肥料和受潮液化的肥料,鏟頭尖與手柄桿的延長線有5度夾角,這樣使用時,鏟頭尖能更好的與底面貼合,
設置了鏟槽,可增加收集物的數量,尤其是方便收集液態物品的收集,減少來回翻到次數,設置了滾輪,節省了體力,更易于搬運,設置了伸縮桿及其上的倒鉤,使本實用新型更好的方便使用者攜帶和放置。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新型功能鏟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一種新型功能鏟的剖面示意圖;
圖3為一種新型功能鏟的整體結構反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
一種新型功能鏟,包含有鏟頭1和手柄桿2,所述鏟頭1由鏟頭尖3、鏟槽4和滾輪5組成,所述鏟槽4下邊沿固定連接鏟頭尖3,所述鏟槽4上邊沿通過固定孔插接手柄桿2,所述鏟槽4底面與地面接觸的水平位置后方設置有滾輪5。所述鏟槽4設置為弧形內凹槽。所述滾輪5設置有兩組。所述手柄桿2分為固定桿21和伸縮桿22,固定桿21頂部設置有開口向上的倒鉤6,伸縮桿22的末端設置有10-20厘米防滑部7。所述防滑部7上設置有防滑突起結構,形狀為圓形。
使用本裝置時,將其從存放處取下,將手柄桿2上的伸縮桿22拉出,然后,使鏟頭尖3前部著地,滾輪5也著地,向前推動功能鏟,肥料就通過鏟頭尖3進入到鏟槽4內部了,然后再推動功能鏟進行下一處的清理,當功能鏟的鏟槽4滿了時,此時可將其內的肥料運輸到需要存放的地方,然后再進行清理,直至完成清理工作,當使用完畢后,將伸縮桿2推入固定桿1內,利用倒鉤6將其掛起即可。
本實用新型用在清理受潮融化的尿素具有顯著的作用,提高了資源利用和生產成本,避免了資源浪費。本產品也可用于其他領域的清潔工具。
實施例2
一種新型功能鏟,包含有鏟頭1和手柄桿2,所述鏟頭1由鏟頭尖3、鏟槽4和滾輪5組成,所述鏟槽4下邊沿固定連接鏟頭尖3,所述鏟頭尖3設置為與手柄桿2的延長線有5度夾角。所述鏟槽4上邊沿通過固定孔插接手柄桿2,所述鏟槽4底面與地面接觸的水平位置后方設置有滾輪5。所述鏟槽4設置為弧形內凹槽。所述滾輪5設置有兩組。所述手柄桿2分為固定桿21和伸縮桿22,固定桿21頂部設置有開口向上的倒鉤6,伸縮桿22的末端設置有10-20厘米防滑部7。所述防滑部7上設置有防滑突起結構,形狀為圓形。
使用本裝置時,將其從存放處取下,將手柄桿2上的伸縮桿22拉出,然后,使鏟頭尖3前部著地,滾輪5也著地,向前推動功能鏟,肥料就通過鏟頭尖3進入到鏟槽4內部了,然后再推動功能鏟進行下一處的清理,當功能鏟的鏟槽4滿了時,此時可將其內的肥料運輸到需要存放的地方,然后再進行清理,直至完成清理工作,當使用完畢后,將伸縮桿2推入固定桿1內,利用倒鉤6將其掛起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