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綠化環保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綠化墻。
背景技術:
綠化墻,是指充分利用不同的立地條件,選擇攀援植物及其它植物栽植并依附或者鋪貼于各種構筑物及其它空間結構上的綠化方式。可以起到降低噪音,美化環境,凈化空氣,提高城市環境質量增加綠化覆蓋率,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作用。
現有技術中的綠化墻一般是將植物栽植在墻體上,通過墻體上端設置的水管以及水管上連通設置的若干噴頭對植物進行噴灌,通過噴頭將水壓縮成水霧狀,對植物無害澆灌,現有技術不足在于,由于噴頭將水壓縮成水霧狀對植物噴灌,水霧噴射范圍太管,經常會噴射于植物外面,從而落到行人身上,對行人造成極大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綠化墻,具有避免水流飛濺,淋濕行人,方便行人路過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綠化墻,包括墻體,所述墻體上設有若干用于種植植物的帆布袋子,所述墻體內還設有用于灌溉植物的給水管道,所述給水管道呈連續U型設置,且設有若干與帆布袋子一一對應的出水管道,所述帆布袋子上連通有一進水管道,通過進水管道插設于出水管道中與出水管道連通,所述進水管道位于帆布袋子一端朝向另一端的內徑漸變大,所述給水管道的進水口以及出水口均設有一第一閥門。
采用上述結構,對帆布袋子內植物進行灌溉時,通過帆布袋子上的進水管道與給水管道上的出水管道連通,使其水流從給水管道中直接流入每一個帆布袋子內的泥土內,對植物根系進行灌溉,保持植物活力;進而通過進水管道朝向帆布袋子一端內徑小于另一端,將水流減小,避免對植物根系沖刷;進而通過帆布袋子的柔軟性以及透氣、透水性,方便將進水管道插入出水管道中,也便于將帆布袋子里多余的水排出去,避免帆布袋子內積水太多,腐爛植物根系。
進一步優選為:所述墻體處于最下方帆布袋子的下方設有用于收集帆布袋子掉落水的導水斗,所述墻體內部設有與導水斗連通的收集槽。
采用上述結構,通過墻體外側設置的導水斗,將帆布袋子掉落的水,導向到墻體內的收集槽中,避免水直接掉落地面,使其地面潮濕,造成行人滑到。
進一步優選為:所述收集槽底面呈中間低于兩端的凹形設置,所述收集槽低端位置設有一收集管,所述收集管上還設有第二閥門。
采用上述結構,由于帆布袋子本身具備的透水性以及過濾性,可泥沙、水隔絕,只流出水,通過收集槽地面設成中間低于兩端的凹形設置,以及設置的收集管,將水集中到一起進行重復利用。
進一步優選為:所述帆布袋子通過一支架與墻體可拆卸連接,所述支架上設有T型卡塊,所述墻體上設有供T型卡塊插接且將支架限位在墻體上的T型卡槽,所述T型卡槽上方連通一便于T型卡塊卡入的開口槽,所述支架還包括兩根支撐帆布袋子底部的掛鉤,所述帆布袋子通過一固定裝置與支架連接。
采用上述結構,由于帆布袋子本身具備柔軟性,將帆布袋子直接懸掛于墻體上時,比較困難,通過固定裝置將帆布袋子連接在支架上,且同時通過掛鉤撐住帆布袋子下端,避免帆布袋子垂落,便于固定帆布袋子;進而通過支架上的T型卡塊從墻體上的開口槽內卡入到T型卡槽內,將帆布袋子固定在墻體上,進行植物栽植,形成綠化墻。
進一步優選為:所述固定裝置包括與帆布袋子連接且繞支架一圈的布條,所述布條上設有自粘棉一,所述帆布袋子上設有與自粘棉一粘性連接的自粘棉二。
采用上述結構,通過帆布袋子上端連接的布條繞支架一圈,一端通過自粘棉一與帆布袋子上的自粘棉二粘性連接,將帆布袋子固定在支架上,操作簡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進一步優選為:所述固定裝置包括設置在帆布袋子上一端的一T型塊、以及支架上開設的供T型塊插接的T型槽。
采用上述結構,通過帆布袋子上設置的T型塊插入支架上的T型槽內,將帆布袋子固定在支架上,操作簡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過帆布袋子上的進水管道與出水管道連通,使其水流直接流入帆布袋子的泥土內對植物根系進行澆灌,達到避免水流飛濺,淋濕路人的效果;
2、通過支架將帆布袋子固定在墻體上,達到便于拆裝,更換帆布袋子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示出了整體結構;
圖2是圖1中A處的放大示意圖,示出了支架與墻體的連接結構;
圖3是實施例一的局部剖視圖,示出了給水管道的結構;
圖4是實施例一的局部結構示意圖,示出了支架與帆布袋子的連接結構;
圖5是圖4中B處的放大示意圖,示出了布條與帆布袋子的連接關系;
圖6是實施例二的局部結構示意圖,示出了支架與帆布袋子的連接結構。
圖中,1、墻體;2、帆布袋子;3、給水管道;4、進水管道;5、出水管道;6、第一閥門;7、導水斗;8、收集槽;9、收集管;10、第二閥門;11、T型卡塊;12、T型卡槽;13、支架;14、開口槽;15、掛鉤;16、布條;17、自粘棉一;18、自粘棉二;19、T型塊;20、T型槽。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
實施例1:一種綠化墻,如圖1所示,包括墻體1以及若干個且按規律排布安裝在墻體1上用于種植植物的帆布袋子2,帆布袋子2通過一支架13固定在墻體1上。
參照圖1和2,上述支架13上固定有T型卡塊11、以及用于拖住帆布袋子2的兩根掛鉤15,通過一固定裝置將帆布袋袋子固定在支架13上,進而通過支架13上的T型卡塊11從墻體1上的開口槽14中卡入到T型卡槽12內,將帆布袋子2固定在墻體1上,用于種植植物。
參照圖2和3,上述墻體1內安裝有呈連續U型設置的給水管道3,給水管道3上連通有若干分別與帆布袋子2一一對應的出水管道5,通過帆布袋子2上連通的進水管道4插設于出水管道5內,將進水管道4與給水管道3連通,通過打開給水管道3進水口的第一閥門6,使其水流從進水管道4中流入帆布袋子2內,對植物根系進行灌溉,灌溉完后通過打開給水管道3出水口端的第一閥門6,將給水管道3內的水,循環重復利用;其中出水管道5位于帆布袋子2一端朝向另一端的內徑漸變大,將水流逐漸變小,減輕水流對泥沙以及植物的沖擊力。
參照圖1和3,上述墻體1處于最低處帆布袋子2的下方固定有導水斗7,通過導水斗7將帆布袋子2里掉落出的水,集中到墻體1內的收集槽8內,進而打開第二閥門10將收集槽8內的水通過與收集槽8連通的收集管9,集中到一起進行循環重復利用;其中收集槽8的底面呈兩端高于中間的凹形設置,收集管9設置在收集槽8的最低端處。
參照圖4和5,上述固定裝置由與帆布袋子2一端固定連接的布條16、固定在布條16上的自粘棉一17、固定在帆布袋子2上與自粘棉一17粘性連接的自粘棉二18組成,將帆布袋子2放置在兩掛鉤15上時,另一端通過布條16繞過支架13,自粘棉一17與自粘棉二18粘性連接,將其帆布袋子2牢固的固定在支架13上;其中布條16、自粘棉一17以及自粘棉二18設置有兩組。
實施例1工作原理:組裝綠化墻時,先將帆布袋子2放置在支架13上掛鉤15上,另一端的布條16繞過支架13,通過自粘棉一17與自粘棉二18的粘性連接,將帆布袋子2固定在支架13上,再將支架13上的T型卡塊11從墻體1上開口槽14內卡入T型卡槽12內,將帆布袋子2固定在墻體1上,再將帆布袋子2上進水管道4插設于給水管道3的出水管道5內,需要灌溉植物時,打開給水管道3進水口處的第一閥門6,通水注入給水管道3中,進而從進水管道4中流入每個帆布袋子2內,對植物進行灌溉;灌溉完后,打開給水管道3出水口端的第一閥門6,將給水管道3內殘余水排出,進行重復利用;通過導水斗7將帆布袋子2落出的水集中到收集槽8內,再通過打開收集管9上的第二閥門10,將收集槽8內集中的水放出,進行集中重復利用。
實施例2:如圖6所示,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上述固定裝置由固定在帆布袋子2上一端的T型塊19、以及支架13上開設的供T型塊19插接的T型槽20組成,將帆布袋子2放置在兩掛鉤15上時,另一端通過T型塊19卡入到支架13上的T型槽20內,將其帆布袋子2牢固的固定在支架13上;其中T型塊19與T型槽20設置有兩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