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護系統,具體是一種能降低野生動物夜間侵入的防護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對環境保護的重視,許多野生動物種群在不斷增加,由于數量的增多其活動范圍就會相應擴大,這樣就會有部分野生動物進入靠近森林的村莊中,對當地的村莊造成影響,如毀壞良田或對人進行攻擊。在白天由于人們需要在農田內進行工作,因此一些野生動物也不會靠近農田,而且大部分野生動物都是夜間進行活動,在夜間人們在房內休息時,野生動物會侵入存在毀壞農田或殺死飼養的家禽;目前為了降低這種情況的發生,村民一般會采用柵欄將農田或家禽圍起保護,但是效果甚微;另外由于野生動物中存在一部分瀕危保護動物,也導致村民無法采用可能傷害或殺害野生動物的方式進行防護。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能降低野生動物夜間侵入的防護系統,能在野生動物靠近時發出強光照射,從而使野生動物受到驚嚇遠離農田或村莊;且該種驅趕方式不會使野生動物受到傷害,便于人們使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種能降低野生動物夜間侵入的防護系統,包括多個監測防護裝置,所述監測防護裝置包括底座、支架、天線W、照明燈H和控制電路,支架固定在底座上,天線W和照明燈H設置在支架上,控制電路設置在底座的空腔內;
所述控制電路包括微波探測芯片TX982、雙向晶閘管VS、電阻R1~R5、電位器RP、光敏電阻RL、電解電容C1~C2、電容C3、穩壓二極管VD1、二極管VD2、三極管VT1~VT3,天線W與微波探測芯片TX982連接,微波探測芯片TX982的正極端與電解電容C1的正極、三極管VT2的發射極、光敏電阻RL的一端、電解電容C2的正極和二極管VD2的負極連接,二極管VD2的正極與電容C3的正極、電阻R5的一端和穩壓二極管VD1的負極連接,電容C3的另一端與照明燈H的一端和電阻R5的另一端連接后接220V市電;微波探測芯片TX982的OUT端通過電阻R1與三極管VT1的基極連接,三極管VT1的集電極與電解電容C1的負極和電阻R2的一端連接,電阻R2的另一端與三極管VT2的基極連接,三極管VT2的集電極通過電阻R3與雙向晶閘管VS的控制極和三極管VT3的集電極連接,三極管VT3的基極與電阻R4的一端和電位器RP的一端連接,電阻R4的另一端與光敏電阻RL的另一端連接,雙向晶閘管的T1極與照明燈H的另一端連接;微波探測芯片TX982的負極端與三極管VT1的發射極、電位器RP的另一端及電位調節端、三極管VT3的發射極、雙向晶閘管的T2極、電解電容C2的負極和穩壓二極管VD1的正極連接后接220V市電。
進一步,所述三極管VT1和三極管VT3均為NPN型三極管。
進一步,所述三極管VT2為PNP型三極管。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采用底座、支架、天線W、照明燈H和控制電路相結合的方式,接通市電后微波探測芯片TX982啟動通過天線W發出微波,從而在一定距離內能形成微波探測區域,在夜晚無野生動物靠近時,探測芯片TX982的OUT端輸出低電平,從而三極管VT1的基極為低電平,進而是三極管VT1處于截止狀態,由于三極管VT1截止,使得三極管VT2的基極處于低電平,進而使三極管VT2截止,此時雙向晶閘管VS的控制極為低電平,最終導致雙向晶閘管VS截止,使得照明燈H無電流輸入不亮;當有野生動物進入微波探測區域時,經微波探測芯片TX982會接收到微波碰到野生動物體發射回來的變化回波,此時微波探測芯片TX982的OUT端輸出高電平脈沖,致使三極管VT1的基極為高電平,從而使三極管VT1導通,然后是三極管VT2導通;三極管VT1導通后,會使電解電容C1快速充入12V直流電壓;然后三極管VT2導通后使得三極管VT2的集電極輸出高電平經電阻R3使雙向晶閘管VS的控制極處于高電平,最終使雙向晶閘管VS處于導通狀態,照明燈H的兩端接通電源從而使其點亮,此時野生動物受到突然的光照會受到驚嚇后退,當野生動物離開探測區域時,雖然微波探測芯片TX982由于接收不到反射微波其OUT端輸出恢復低電平,從而使三極管VT1截止;但是由于電解電容C1存儲的電荷通過電阻R2為三極管VT2提供偏流,進而使雙向晶閘管VS的控制極依舊為高電平,此時雙向晶閘管VS仍處于導通狀態,使照明燈H依舊點亮,直至電解電容C1內存儲的電荷用完,三極管VT2和雙向晶閘管VS依次截止,照明燈H熄滅,這樣能在野生動物離開探測區域后仍能持續強光照射一段時間,防止野生動物離開不遠再次返回的情況發生;在天亮后由于光敏電阻RL受自然光照射而呈低阻值,,從而使三極管VT3飽和導通,進而短接了三極管VT2集電極發出的出發脈沖,使得雙向晶閘管VS的控制極強制為低電平,雙向晶閘管VS始終處于截止狀態,照明燈H不亮,這樣無需在早晨斷開市電,在白天無論是否有人經過該裝置的探測區域,其照明燈H均不會點亮,從而節約電能,也便于使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中監測防護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監測防護裝置的電路圖。
圖中:1、底座,2、支架,3、天線W,4、照明燈H。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多個監測防護裝置,所述監測防護裝置包括底座1、支架2、天線W3、照明燈H4和控制電路,支架2固定在底座1上,天線W3和照明燈H4設置在支架2上,控制電路設置在底座1的空腔內;
所述控制電路包括微波探測芯片TX982、雙向晶閘管VS、電阻R1~R5、電位器RP、光敏電阻RL、電解電容C1~C2、電容C3、穩壓二極管VD1、二極管VD2、三極管VT1~VT3,天線W3與微波探測芯片TX982連接,微波探測芯片TX982的正極端與電解電容C1的正極、三極管VT2的發射極、光敏電阻RL的一端、電解電容C2的正極和二極管VD2的負極連接,二極管VD2的正極與電容C3的正極、電阻R5的一端和穩壓二極管VD1的負極連接,電容C3的另一端與照明燈H4的一端和電阻R5的另一端連接后接220V市電;微波探測芯片TX982的OUT端通過電阻R1與三極管VT1的基極連接,三極管VT1的集電極與電解電容C1的負極和電阻R2的一端連接,電阻R2的另一端與三極管VT2的基極連接,三極管VT2的集電極通過電阻R3與雙向晶閘管VS的控制極和三極管VT3的集電極連接,三極管VT3的基極與電阻R4的一端和電位器RP的一端連接,電阻R4的另一端與光敏電阻RL的另一端連接,雙向晶閘管的T1極與照明燈H4的另一端連接;微波探測芯片TX982的負極端與三極管VT1的發射極、電位器RP的另一端及電位調節端、三極管VT3的發射極、雙向晶閘管的T2極、電解電容C2的負極和穩壓二極管VD1的正極連接后接220V市電。
進一步,所述三極管VT1和三極管VT3均為NPN型三極管。
進一步,所述三極管VT2為PNP型三極管。
將本實用新型中多個監測防護裝置分別設置在農田或家禽圍欄周圍,各個監測防護裝置分別接通市電后微波探測芯片TX982啟動通過天線W3發出微波,從而在一定距離內能形成微波探測區域,在夜晚無野生動物靠近時,探測芯片TX982的OUT端輸出低電平,從而三極管VT1的基極為低電平,進而是三極管VT1處于截止狀態,由于三極管VT1截止,使得三極管VT2的基極處于低電平,進而使三極管VT2截止,此時雙向晶閘管VS的控制極為低電平,最終導致雙向晶閘管VS截止,使得照明燈H無電流輸入不亮;當有野生動物進入微波探測區域時,經微波探測芯片TX982會接收到微波碰到野生動物體發射回來的變化回波,此時微波探測芯片TX982的OUT端輸出高電平脈沖,致使三極管VT1的基極為高電平,從而使三極管VT1導通,然后是三極管VT2導通;三極管VT1導通后,會使電解電容C1快速充入12V直流電壓;然后三極管VT2導通后使得三極管VT2的集電極輸出高電平經電阻R3使雙向晶閘管VS的控制極處于高電平,最終使雙向晶閘管VS處于導通狀態,照明燈H4的兩端接通電源從而使其點亮,此時野生動物受到突然的光照會受到驚嚇后退,當野生動物離開探測區域時,雖然微波探測芯片TX982由于接收不到反射微波其OUT端輸出恢復低電平,從而使三極管VT1截止;但是由于電解電容C1存儲的電荷通過電阻R2為三極管VT2提供偏流,進而使雙向晶閘管VS的控制極依舊為高電平,此時雙向晶閘管VS仍處于導通狀態,使照明燈H4依舊點亮,直至電解電容C1內存儲的電荷用完,三極管VT2和雙向晶閘管VS依次截止,照明燈H4熄滅,這樣能在野生動物離開探測區域后仍能持續強光照射一段時間,防止野生動物離開不遠再次返回的情況發生;在天亮后由于光敏電阻RL受自然光照射而呈低阻值,,從而使三極管VT3飽和導通,進而短接了三極管VT2集電極發出的出發脈沖,使得雙向晶閘管VS的控制極強制為低電平,雙向晶閘管VS始終處于截止狀態,照明燈H4不亮,這樣無需在早晨斷開市電,在白天無論是否有人經過該裝置的探測區域,其照明燈H4均不會點亮,從而節約電能,也便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