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藍莓種植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藍莓幼苗培育裝置。
背景技術:
藍莓分為兩種,一種是低灌木,矮腳野生,顆粒小,含豐富花青素;第二種是人工培育藍莓,果實較大,果肉飽滿,改善了野生藍莓的食用口感,增強了人體對花青素的吸收。全世界分布的越橘屬植物可達400余種,主產于美國又被稱為美國藍莓。我國野生藍莓主要產在長白山、大興安嶺和小興安嶺林區,且大部分在大興安嶺地區。近幾年來才成功進行人工馴化培植。藍莓果實中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具有防止腦神經老化、保護視力、強心、抗癌、軟化血管、增強人機體免疫等功能,營養成分高。其中,由于藍莓富含花青素,具有活化視網膜功效,可以強化視力,防止眼球疲勞而備受注目。也是世界糧農組織推薦的五大健康水果之一。
但現有的藍莓培育過于簡單,導致很多的藍莓幼苗因為疏忽管理,導致枯萎死亡,在移植藍莓幼苗時候,會扯斷藍莓幼苗的根須,導致幼苗存活率很低,在給藍莓幼苗澆水的過程中也會由于技術或者天氣的原因導致藍莓幼苗枯萎或者水太多造成藍莓幼苗死亡,給人們帶來了經濟的損失。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藍莓幼苗培育裝置,設有培育內箱便于,可將培育內箱與幼苗一起移植到土里面,不會損傷幼苗的根莖,操作簡單方便,同時可以,隨時觀察幼苗是否缺水,或者水量是否過多,從而進行相應的調整,進一步降低了幼苗的死亡率,操作更加簡單,便于推廣與使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藍莓幼苗培育裝置,包括放置架,所述放置架呈梯形結構,所述放置架的頂端安裝有水箱,所述水箱的上端一側設有進水口,所述水箱的下端一側設有手動閥,所述放置架的一側面均勻分布有若干支撐短桿,所述支撐短桿上放置有培育圓筒,所述培育圓筒設有若干,若干所述培育圓筒之間通過軟質水管相連,所述培育圓筒的兩端設有進出水孔,所述進出水孔通過軟質水管與手動閥連接,所述培育圓筒上均勻設有若干培育槽,所述培育圓筒的內部設有培育腔體與儲水腔,所述培育腔體內部設有培育內箱,所述培育內箱的下方設有若干水分吸收孔。
優選的,所述培育內箱表面設有若干透氣孔,所述培育內箱的底部設有底端孔,所述底端孔的直徑大于水分吸收孔的直徑。
優選的,所述培育腔體與培育槽的位置相對應,且所述培育槽的開口直徑大于培育內箱的上端開口直徑。
優選的,所述培育圓筒的下端為透明結構,且與儲水腔的位置相對應,所述培育圓筒兩端的進出水口與儲水腔的位置相對應。
優選的,所述放置架由不銹鋼材料制。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儲水腔與培育內腔,可很好的觀察幼苗在培育過程中所需的水量是過多,還是過少,方便更換與調整水量,達到育苗最合適的水量,降低了幼苗的死亡率,操作簡單方便,減少了經濟的損失。
2、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培育內箱,培育內箱可很好的與幼苗一起移植到土里面,不會損傷幼苗的根莖,操作簡單方便,更加的減少了經濟的損失。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培育圓筒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培育內箱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1-放置架,2-支撐短桿,3-水箱,4-培育圓筒,5-軟質水管,6-培育槽,7-手動閥,8-進出水孔,9-儲水腔,10-培育內箱,11-水分吸收孔,12-培育腔體,13-透氣孔,14-底端孔,15-進水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藍莓幼苗培育裝置,包括放置架1,所述放置架1呈梯形結構,所述放置架1的頂端安裝有水箱3,所述水箱3的上端一側設有進水口15,所述水箱3的下端一側設有手動閥7,所述放置架1的一側面均勻分布有若干支撐短桿2,所述支撐短桿2上放置有培育圓筒4,所述培育圓筒4設有若干,若干所述培育圓筒4之間通過軟質水管5相連,所述培育圓筒4的兩端設有進出水孔8,所述進出水孔8通過軟質水管5與手動閥7連接,所述培育圓筒4上均勻設有若干培育槽6,所述培育圓筒4的內部設有培育腔體12與儲水腔9,所述培育腔體12內部設有培育內箱10,所述培育內箱10的下方設有若干水分吸收孔11。
所述培育內箱10表面設有若干透氣孔13,所述培育內箱10的底部設有底端孔14,所述底端孔14的直徑大于水分吸收孔11的直徑,透氣孔13可以很好的防止藍莓幼苗的根莖爛掉造成藍莓幼苗的死亡,藍莓幼苗的根須從底端孔14穿過水分吸收孔11,便于吸收水分。
所述培育腔體12與培育槽6的位置相對應,且所述培育槽6的開口直徑大于培育內箱10的上端開口直徑,便于移植藍莓幼苗。
所述培育圓筒4的下端為透明結構,且與儲水腔9的位置相對應,所述培育圓筒4兩端的進出水口與儲水腔9的位置相對應,便于觀察藍莓幼苗所需水量是否過多,還是過少,便于進行相應的水量的調整,操作方便。
所述放置架1由不銹鋼材料制成,防水防潮,延長了藍莓幼苗培育裝置的使用壽命。
工作原理:在澆灌藍莓幼苗的過程中,水箱3里的水會通過手動閥7的打開,水經過軟質水管5進入培育圓筒4內的儲水腔9內,藍莓幼苗的根須穿過培育內箱10底端的底端孔14,通過水分吸收孔11吸收水分,水量過多時,可通過進出水孔8將水排出,有效調節水量,操作簡單方便,培育內箱10可以自由拿出,在移植過程中不會損傷藍莓幼苗的根莖,移植安全,便于推廣與使用。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