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農業插秧機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多功能的農業插秧機設備。
背景技術:
如今,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農業科技也是發展迅速,許多傳統的農業工作方式大部分已被現代科技所取代,因為傳統的手工農業不僅工作效率不高,而且效果也不是很理想,但傳統的插秧機不能夠很好的將秧苗插整齊,插秧效果不是很理想,不能夠根據不同的秧田來輕松的調節插秧機的插秧行距,并且不能夠很好的在夜間進行工作,影響了插秧的工作效率,現有的插秧機都是全自動化或是半自動化,不能夠因工作環境改變而做出不同的選擇。
因此,針對上述問題,需要一種新型的插秧機工作設備來解決上述問題,不僅可以很好的解決插秧苗不整齊的問題,還可以在夜間進行工作,具有多種功能,可以提高插秧的工作效率,可以自行的將田間的雜草進行清除,還能夠將全自動化和半自動化有效的結合,加強了插秧機的工作能力。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多功能的農業插秧機設備,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多功能的農業插秧機設備,包括發動機和插秧器,所述發動機的右端固定連接安裝有插秧用離合踏板,所述插秧用離合踏板的上方固定連接安裝有方向盤,所述發動機的上方活動連接安裝有標桿,所述發動機的下方固定連接安裝有車輪蓋,所述車輪蓋的下端固定連接安裝有車輪,所述插秧器的右端固定連接安裝有出秧口,所述插秧器的上端固定連接安裝有苗盤,所述苗盤的左端固定連接安裝有放秧架,所述放秧架的左端固定連接安裝有照明燈。
優選的,所述車輪的數量為四個,車輪蓋的數量為四個。
優選的,所述插秧器的內部固定連接安裝有滑秧板,滑秧板的下端固定連接安裝有進秧口。
優選的,所述進秧口的下端固定連接安裝有調節板,調節板的下端活動連接安裝有滑輪。
優選的,所述放秧架、苗盤、插秧器和出秧口之間依次相互連接。
優選的,所述放秧架的左下端固定連接有除雜草板,除雜草板的下端活動連接有滑板。
優選的,所述控制中心的內部固定連接有操作面板,操作面板的右端連接有數據線,數據線的下端固定連接有速度傳感器。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和優點:該多功能的農業插秧機設備,插秧器的內部固定連接安裝有滑秧板,滑秧板的下端固定連接安裝有進秧口,在滑秧板的下端安裝進秧口,可以很好將秧苗排整齊,更好的將秧苗插入田間,進秧口的下端固定連接安裝有調節板,調節板的下端活動連接安裝有滑輪,調節板可以調節秧苗之間的間距,可以根據不同田間的面積就行調節,提高了工作效率,滑輪可以使秧苗更加順利的從出秧口出來,放秧架的左下端固定連接有除雜草板,除雜草板的下端活動連接有滑板,在該插秧機中設計加入除雜草板可以解決田間雜草過多的困擾,提高了插秧時的效率,控制中心的內部固定連接有操作面板,操作面板的右端連接有數據線,數據線的下端固定連接有速度傳感器,控制中心的加入可以實現該插秧機的自動化功能,配合該插秧機上的插秧用離合踏板和方向盤,可以達到自動化和半自動化的有效結合,根據不同的環境選擇不同的工作模式,該多功能的農業插秧機設備,實現了全自動化和半自動化的結合,可以根據不同的環境來切換不同的工作模式,保證了工作效率,輪子加強了抓地力,便于插秧機在田間工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圖1插秧器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圖1控制中心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中:1車輪蓋、2車輪、3發動機、4插秧用離合踏板、5標桿、6方向盤、7照明燈、8放秧架、9苗盤、10除雜草板、11插秧器、12出秧口、13滑板、14進秧口、15調節板、16滑輪、17滑秧板、18控制中心、19操作面板、20速度傳感器、21數據線。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一種多功能的農業插秧機設備,包括發動機3和插秧器11,所述發動機3的右端固定連接安裝有插秧用離合踏板4,插秧用離合踏板4可以很好的控制插秧苗的速度,使得插秧時插下的秧苗更加整齊,所述插秧用離合踏板4的上方固定連接安裝有方向盤6,方向盤6可以控制該插秧機的行進方向,所述發動機3的上方活動連接安裝有標桿5,標桿5可以配合方向盤6更好的控制該插秧機的行進方向,所述發動機3的下方固定連接安裝有車輪蓋1,所述車輪蓋1的下端固定連接安裝有車輪2,所述插秧器11的右端固定連接安裝有出秧口12,出秧口12是將秧苗插入田間,所述插秧器11的上端固定連接安裝有苗盤9,所述苗盤9的左端固定連接安裝有放秧架8,所述放秧架8的左端固定連接安裝有照明燈7,照明燈7的設計加入可以提高該插秧機的夜間工作能力,傳統的插秧機不能夠很好的在夜間工作,使得效率不高,加入照明燈7可以增加工作能力,提高效率。
請參閱圖2,圖2為本實用新型圖1插秧器的內部結構示意圖,所述插秧器11的內部固定連接安裝有滑秧板17,滑秧板17的下端固定連接安裝有進秧口14,在滑秧板17的下端安裝進秧口14,可以很好將秧苗排整齊,更好的將秧苗插入田間,所述進秧口14的下端固定連接安裝有調節板15,調節板15的下端活動連接安裝有滑輪16,將滑輪16安裝在調節板15的下端,可以配合調節板15將秧苗順利的通過出秧口12,防止在工作中使得秧苗阻塞在插秧器11中,影響了工作,且對插秧機帶了損壞。
請參閱圖3,圖3為本實用新型圖1控制中心的內部結構示意圖,所述控制中心18的內部固定連接有操作面板19,操作面板19的右端連接有數據線21,數據線21的下端固定連接有速度傳感器20,操作面板19是對插秧機的數據進行一定的處理,控制中心18可以使得該插秧機輸入程序后就可以自行工作,實現了插秧機的自動化功能,如果因環境不同,自動化帶來的工作效率不高,還可以切換成半自動化工作,人為的來操作該插秧機,實現了自動化和半自動化的有效結合,增加了該插秧機的功能,速度傳感器20可以將插秧機速度的實時情況反饋給控制中心18,然后控制中心18根據程序設定來進行判斷這樣的速度是否適合插秧。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