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種植,特別涉及一種高度自適應的種植機構。
背景技術:
1、在農業農村現代化的背景下,為提高種植效率,減輕人力勞動,自動化種植的技術迅速發展。其中,鴨嘴型播種器在自動化種植機器中廣泛應用,鴨嘴型播種器通過嵌入土壤中形成種植穴,在打開時可使內部的種子作物落入種植穴中,拔出后,可完成種子作物的播種。由于鴨嘴型播種器一般直接安裝在行走機構上,鴨嘴型播種器在每次使用時的播種高度均相同,而如果遇到土壤高度位置不同的時候,會導致種子作物的種植深度參差不齊,種植深度過深或過淺都將影響種子作物的成活率。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度自適應的種植機構,以解決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一個或多個技術問題,至少提供一種有益的選擇或創造條件。
2、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一種高度自適應的種植機構,包括:箱體,滑動設置有滑塊,所述箱體底部安裝有第一鴨嘴片和轉動安裝有第二鴨嘴片;導桿,沿垂直于所述滑塊滑動方向與所述箱體滑動連接,所述導桿設置有供所述滑塊一端導向滑動的環形導向槽,所述環形導向槽包括交錯分布的兩個橫向傾斜槽和兩個縱向槽,當所述箱體相對所述導桿移動且所述滑塊在所述橫向傾斜槽內滑動時,可帶動所述滑塊相對所述箱體滑動;傳動機構,用于將所述滑塊與所述第二鴨嘴片傳動連接,使所述滑塊相對所述箱體滑動時,帶動所述第一鴨嘴片和所述第二鴨嘴片開合。
3、該技術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在播種時,將箱體安裝在行走機構上,且行走機構安裝有用于驅動箱體向下運動的驅動件,將需要播種的種子放入箱體內,在重力作用下會落入第一鴨嘴片和第二鴨嘴片中,控制驅動件帶動箱體向下運動,直至導桿先碰到土壤,繼續推動箱體向下運動,此時滑塊在縱向槽內滑動,直至第一鴨嘴片和第二鴨嘴片嵌入土壤中形成種植穴,滑塊進入橫向傾斜槽后,導向帶動滑塊相對箱體移動,從而通過傳動機構帶動第二鴨嘴片打開,種子落入種植穴中,實現播種;將箱體向上抬起時,滑塊在另一縱向槽中滑動,從而先抬起第一鴨嘴片和第二鴨嘴片直至脫離土壤,滑塊進入另一個橫向傾斜槽時,可導向帶動滑塊相對箱體移動,從而通過傳動機構帶動鴨嘴播種器蓋合,以便于進行下一播種操作。本技術方案可以適應不同的土壤高度進行種植,使每次種植時,種子或幼苗均能距離土壤表面相同的距離,保障種子幼苗或作物批量播種時播種深度的均一性,減少種子或幼苗埋入土壤太淺的位置或太深的位置而影響成活率的問題,提高種子或幼苗的播種成活率。
4、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傳動機構包括轉動安裝在所述箱體的傳動板,所述傳動板的兩側分別轉動設置有第一掛鉤桿和第二掛鉤桿,所述第一掛鉤桿遠離所述傳動板一端轉動設置在所述第二鴨嘴片,所述第二掛鉤桿遠離所述傳動板一端轉動設置在所述滑塊。滑塊相對箱體水平移動時,可推動或拉動傳動板轉動,從而推動或拉動第二鴨嘴片轉動,第二鴨嘴片相對第一鴨嘴片轉動時,可實現第一鴨嘴片和第二鴨嘴片的開合運動。同時,第二鴨嘴片轉動運動具有較高的穩定性。
5、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一掛鉤桿的兩端分別勾設在所述傳動板和所述第二鴨嘴片,所述第二掛鉤桿的兩端分別勾設在所述傳動板和所述滑塊上。可便于第一掛鉤桿和第二掛鉤桿的安裝,而且結構簡易,可降低傳動機構的成本,提高經濟性。
6、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導桿包括相疊合的第一長板和第二長板,所述第一長板開設有四邊形孔,所述第二長板設置有嵌入所述四邊形孔的內板塊,所述內板塊的外側與所述四邊形孔之間形成所述環形導向槽。可便于環形導向槽結構的加工。
7、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二長板開設有四邊凹槽,所述四邊凹槽底壁安裝有內環塊,所述滑塊穿過所述環形導向槽并轉動安裝有第一滾輪,當所述滑塊在所述環形導向槽滑動時,所述第一滾輪沿所述四邊凹槽的內側壁和所述內環塊的外側壁滾動。第一滾輪受到四邊凹槽側壁和內環塊外側壁的限制,可提高滑塊在環形導向槽內滑動的穩定性。
8、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箱體安裝有導向柱,所述第一長板和所述第二長板均開設有供所述導向柱嵌入的移動槽,所述第二長板靠近所述第一長板一側在所述移動槽邊沿開設有限制槽,所述導向柱轉動安裝有在所述限制槽滑動的第二滾輪。通過移動槽的兩側壁對導向柱的滑動位置進行限制,從而可以限制箱體與導桿之間的相對滑動范圍。
9、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內板塊滑動安裝有楔形塊,所述楔形塊與所述內板塊之間安裝有彈性件,所述彈性件提供將所述楔形塊的一端伸出所述內板塊側壁的彈力。通過設置楔形塊,可限制滑塊在環形導向槽內的單向移動,防止滑塊反向移動。
10、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內板塊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開設有供所述楔形塊滑動的滑槽,所述彈性件嵌入在所述滑槽內,所述第二長板安裝有螺釘,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通過所述螺釘安裝在所述第二長板一側。可便于彈性件和楔形塊的安裝和拆卸,同時,也能便于內板塊與第二長板之間的安裝和拆卸。
11、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箱體一側可拆卸安裝有外殼,所述導桿滑動設置在所述外殼與所述箱體之間。可便于導桿與箱體之間的裝配和拆卸。
12、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箱體一側的兩邊均轉動安裝有第三滾輪,所述第三滾輪抵觸在所述導桿的側壁。降低導桿與箱體之間的相對摩擦力,提高導桿與箱體之間相對滑動的順暢度。
1.一種高度自適應的種植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高度自適應的種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機構包括轉動安裝在所述箱體的傳動板,所述傳動板的兩側分別轉動設置有第一掛鉤桿和第二掛鉤桿,所述第一掛鉤桿遠離所述傳動板一端轉動設置在所述第二鴨嘴片,所述第二掛鉤桿遠離所述傳動板一端轉動設置在所述滑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一種高度自適應的種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掛鉤桿的兩端分別勾設在所述傳動板和所述第二鴨嘴片,所述第二掛鉤桿的兩端分別勾設在所述傳動板和所述滑塊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高度自適應的種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桿包括相疊合的第一長板和第二長板,所述第一長板開設有四邊形孔,所述第二長板設置有嵌入所述四邊形孔的內板塊,所述內板塊的外側與所述四邊形孔之間形成所述環形導向槽。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一種高度自適應的種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長板開設有四邊凹槽,所述四邊凹槽底壁安裝有內環塊,所述滑塊穿過所述環形導向槽并轉動安裝有第一滾輪,當所述滑塊在所述環形導向槽滑動時,所述第一滾輪沿所述四邊凹槽的內側壁和所述內環塊的外側壁滾動。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一種高度自適應的種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安裝有導向柱,所述第一長板和所述第二長板均開設有供所述導向柱嵌入的移動槽,所述第二長板靠近所述第一長板一側在所述移動槽邊沿開設有限制槽,所述導向柱轉動安裝有在所述限制槽滑動的第二滾輪。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一種高度自適應的種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板塊滑動安裝有楔形塊,所述楔形塊與所述內板塊之間安裝有彈性件,所述彈性件提供將所述楔形塊的一端伸出所述內板塊側壁的彈力。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一種高度自適應的種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板塊包括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開設有供所述楔形塊滑動的滑槽,所述彈性件嵌入在所述滑槽內,所述第二長板安裝有螺釘,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通過所述螺釘安裝在所述第二長板一側。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高度自適應的種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一側可拆卸安裝有外殼,所述導桿滑動設置在所述外殼與所述箱體之間。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一種高度自適應的種植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一側的兩邊均轉動安裝有第三滾輪,所述第三滾輪抵觸在所述導桿的側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