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家畜育種,具體涉及一種優質肉豬的選育方法。
背景技術:
1、地方豬種質資源對于振興種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全球豬肉消費和養殖的主要國家之一,中國需要依賴于地方豬種質資源來發展其豬種業。面對當前對國外核心種豬的依賴問題,利用地方豬資源可以有效減少這種依賴,并促進自主培育出優良的豬品種。深入挖掘地方豬的基因資源有助于構建完整的產業鏈,并推動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地方豬以其抗逆境、優質肉質和耐粗飼料等特性而著稱,通過雜交技術可以培育出高質量的商品豬。消費者需求的日益多樣化也促使地方豬資源的開發,以滿足市場對高品質豬肉的不斷增長的需求。
2、中國地方豬品種繁多,但正面臨外來豬種的沖擊,導致群體數量和規??s減,遺傳多樣性降低。內江豬作為國家重點保護的地方品種資源之一,以其肉質優良、風味獨特而聞名,優質的生豬肉質基因庫。然而,內江豬也存在一些遺傳缺陷,如皮厚、增重速度慢、瘦肉率低、屠宰率低以及與外種豬相比產仔數較少,這些因素嚴重限制了其生產潛力的發展。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優質肉豬的選育方法,以解決內江豬皮厚、增重速度慢、瘦肉率低、屠宰率低及產仔數少的問題,以培育出符合現代市場需求的優質肉豬。
2、為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優質肉豬的選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3、(1)選定內江豬作為父本,所選個體黑豬指數不低于120,限制性選種指標為:個體乳頭數≥6對,來源于總仔數≥10頭的窩,近交系數≤3%,群體家系數量≥12個;黑豬指數的計算公式為i1=0.4*60kg矯正日齡+0.3*60kg背膘厚+0.3*60kg眼肌厚;
4、(2)選定加系大白豬作為母本,所選個體大白育種指數不低于120,限制性選種指標為:個體乳頭數≥7對,來源于總仔數≥15頭的窩,近交系數≤3%,群體家系≥20個;大白育種指數的計算公式為i2=0.17*總仔+0.3*活仔+0.1*斷奶窩重+0.25*100kg矯正日齡+0.05*料肉比+0.08*100kg眼肌厚+0.05*100kg背膘厚;
5、(3)利用步驟(1)及(2)所選定的父本和母本進行雜交生產,得雜交基礎群體;
6、(4)在滿足群體血緣數≥12個的前提下進行多階段選留,得到核心基礎群體;
7、(5)以步驟(4)獲得的核心基礎群體作為f0世代,采用群體繼代選育法進行橫交固定和世代選育,世代年更新率為100%,每個世代確保群體血緣數≥12個,獲得優質肉豬。
8、優選的,步驟(4)中多階段選留包括以下步驟:
9、s1、初生選留:進行全群仔豬個體稱重,所選個體來源于總仔數≥10頭的窩,所選個體為個體乳頭數≥6對且個體體重≥0.8kg的健康仔豬,每窩仔母豬選留率≤50%,仔公豬選留率≤30%;同窩有畸形的則當窩全部淘汰;
10、s2、斷奶日齡選留:進行全群仔豬個體稱重,留選個體要求為個體體重≥4kg的健康個體;
11、s3、保育轉育成日齡選留:進行全群仔豬個體稱重,剔除掉體重排名后10%的個體;
12、s4、仔豬100~110日齡時進行全群個體稱重;
13、s5、仔豬150~160日齡時進行全群性能測定;
14、s6、基于s1~s5收集的個體體重繪制生長曲線,并依據生長曲線及全群性能進行校正公式制定,生長性狀采用綜合選擇指數進行選留,繁殖性狀采用限制性指標進行選留;
15、s7、根據s1~s6篩選出優秀種豬群體且滿足群體血緣數≥12個,得到核心基礎群體。
16、更優選的,s5中全群性能包括個體體重、個體背膘厚及個體眼肌厚。
17、更優選的,s6中生長性狀采用綜合選擇指數進行選留包括以下步驟:根據優質豬生長選擇指數進行排序選留,后備公豬生長選擇指數不低于120,后備母豬生長選擇指數不低于100;優質豬生長選擇指數計算公式為:i3=0.4*85kg矯正日齡+0.3*85kg背膘厚+0.3*85kg眼肌厚;限制性指標為豬個體乳頭數≥6對、來源于總仔數≥12頭的窩且同血緣公豬按優質豬生長選擇指數選擇1頭,同窩母豬按優質豬生長選擇指數選擇1~2頭。
18、優選的,步驟(5)中世代選育包括以下步驟:
19、s1、初生選留:進行全群仔豬個體稱重,所選個體來源于總仔數≥10頭的窩,所選個體為個體乳頭數≥6對且個體體重≥0.8kg的健康仔豬,每窩仔母豬選留4頭以內,仔公豬選留2頭以內;所選個體花色為白色;同窩有畸形的則當窩全部淘汰;
20、s2、斷奶日齡選留:進行全群仔豬個體稱重,留選個體要求為個體體重≥4kg的健康個體;
21、s3、保育轉育成日齡選留:進行全群仔豬個體稱重,剔除掉體重排名后10%的個體;
22、s4、仔豬100~110日齡時進行全群個體稱重;
23、s5、仔豬150~160日齡時進行全群性能測定;
24、s6、基于s1~s5收集的個體體重繪制生長曲線,并依據生長曲線及全群性能進行校正公式制定,生長性狀采用ablup模型進行遺傳評估,繁殖性狀采用限制性指標進行選留;
25、s7、選配以同質選配和優配優為原則,滿足近交系數≤3%,基于綜合選擇指數進行交配組合,母豬群體平均2胎選種后淘汰,產仔優秀窩選至3~4胎;
26、s8、2個世代以后選擇優秀個體進行世代重疊。
27、更優選的,s5中全群性能包括個體體重、個體背膘厚及個體眼肌厚。
28、更優選的,s6中生長性狀采用ablup模型進行遺傳評估包括以下步驟:利用s1~s5得到的個體表型信息及系譜信息,采用ablup方法對主選性狀進行育種值估計;選種時以各主選性狀育種值為基礎,構建優質豬綜合選擇指數。
29、更優選的,根據優質豬綜合選擇指數進行排序選留,選留公豬綜合選擇指數不低于120,選留母豬綜合選擇指數不低于100;優質豬綜合選擇指數計算公式為:i4=0.3*85kg矯正日齡+0.3*85kg背膘厚+0.4*總仔數;限制性指標為豬個體乳頭數≥6對、來源于總仔數≥12頭的窩且同血緣公豬按優質豬生長選擇指數選擇1頭,同窩母豬按優質豬生長選擇指數選擇1~2頭。
30、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1、(1)本發明依托內江豬這一優質地方品種,通過本發明的選育方法持續進行選育,培育出一種新型的優質肉豬品種,該品種融合了內江豬和加系大白豬各50%的血統,充分利用了雜交優勢,不僅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優良的肉質特性,還提升了生長速度和飼料轉化效率等生產性能指標;此外,該品種還保留了白毛特征,滿足了生產者對肉豬性能的需求和消費者對肉質品質的期望,同時更貼合了屠宰和冰鮮肉品市場的需求。
32、(2)本發明所選育的優質豬品種具有以下特點:被毛呈白色,體軀高大修長,背部寬闊而腹部平坦;該品種豬的有效乳頭數量達到6至7對或更多,初產時總產仔數超過11頭,經產時則超過12頭;此外,該品種豬在達到相同體重時的矯正日齡較內江豬縮短30天以上,其達到相同體重背膘厚度減少15mm以上;屠宰率不低于70%,并且在ph值、肉色及肌內脂肪含量等肉質指標方面與內江豬相比無顯著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