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實施例涉及雜交粳稻遺傳育種,具體涉及一種抗稻瘟病雜交粳稻新組合的選育方法。
背景技術:
1、稻瘟病一直是水稻生產(chǎn)中造成減產(chǎn)的重要病害之一,大量研究表明抗稻瘟病基因pi2、pigm具有良好的稻瘟病抗性,屬于同一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多存在在南方秈稻資源中,北方粳稻含有pita、pib的品種較多,尚未發(fā)現(xiàn)含有抗稻瘟病基因pi2、pigm的原始材料。近年來育種家不斷創(chuàng)制含有pi2、pigm北方粳稻材料,通過田間鑒定及室內接種表明,含有pi2、pigm北方粳稻材料稻瘟病抗性均有明顯提升,但pi2、pigm屬于同一染色體等位基因,不能通過常規(guī)手段聚合到同一品種中。雜交粳稻可以通過父母本聚合不同的抗病基因,通過配組把pi2、pigm聚合到同一品種中,從而使新組合的抗稻瘟病能力得到提升,該選育方法這對于雜交粳稻的抗稻瘟病育種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1、為此,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抗稻瘟病雜交粳稻新組合的選育方法,本發(fā)明創(chuàng)制了一批含有不同抗稻瘟病基因的保持系、不育系、恢復系材料,可以將同一染色體上的pi2、pigm等位抗稻瘟病基因聚合到同一品種中,從而使新組合的抗稻瘟病能力得到提升。
2、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3、一種抗稻瘟病雜交粳稻新組合的選育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4、(1)選擇含有抗稻瘟病基因pi2、pita的常規(guī)粳稻品種親本a1、含有抗稻瘟基因pigm的常規(guī)粳稻品種親本a2、不含有已知抗稻瘟病基因雜交粳稻保持系親本b,及含有抗稻瘟病基因pib恢復系親本c;
5、(2)以親本b為母本、親本a2為父本進行雜交,接著以親本b為母本,所得雜交親本為父本進行回交,得到f1種子;以親本c為母本、親本a1為父本進行雜交,接著以親本c為母本,所得雜交親本為父本進行回交,得到f1種子;
6、(3)對雜交親本、f1種子在沈陽、海南連續(xù)自交加代至f5;
7、(4)對f5代群體材料符合育種目標的進行稻瘟病基因、恢復系基因檢測;
8、(5)在親本b后代材料中選擇含有抗稻瘟病基因pigm且不含有恢復基因的柱頭外露高、花時好的單穗進行分系種植,在親本c后代材料中選擇含有抗稻瘟病基因pi2、pita、pib且含有恢復基因的單穗進行穗系種植;
9、(6)在f6代選擇符合要求的親本b后代以粳型不育系為母本在育苗工廠連續(xù)進行回交轉育6代至bc6f1的穩(wěn)定不育系材料,同時對含有抗稻瘟病基因pi2、pib、pita且含有恢復基因優(yōu)良后代材料進行抗病及配合力分析,選擇符合要求的恢復系材料;
10、(7)以選育的不育系材料和恢復系材料進行測配及制種,獲得含有pi2、pita、pigm、pib抗稻瘟病基因。
11、進一步地,步驟(2)的具體內容包括:
12、以親本b為母本、親本a2為父本進行雜交,得到親本b/親本a2的組合f1,再以親本b為母本,親本b/親本a2的組合f1為父本進行回交,得到親本b//親本b/親本a2的f1種子;以親本c為母本、親本a1為父本進行雜交,得到親本c/親本a1的組合f1,再以親本c為母本,親本c/親本a1的組合f1為父本進行回交,得到親本c//親本c/親本a1的f1種子。
13、進一步地,步驟(3)中,所述雜交親本、f1種子為親本b/親本a2的組合f1、親本c/親本a1的組合f1、親本b//親本b/親本a2的f1種子、親本c//親本c/親本a1的f1種子。
14、進一步地,所述親本a1為龍粳31;所述親本a2為空育131;所述親本b為遼485b;所述親本c為c66。
15、本發(fā)明實施例具有如下優(yōu)點:
16、1、針對雜交粳稻抗稻瘟病問題,通過不同父母本進行抗稻瘟病基因的導入,可以提升雜交粳稻親本的抗稻瘟病能力。
17、2、通過對抗稻瘟病基因pi2、pigm在父母本分別導入,可以解決同一染色體上的等位抗稻瘟病基因不能聚合到同一品種中的問題。
18、3、同一品種含有多個抗稻瘟病基因,可以使新組合的抗稻瘟病能力得到提升,提高雜交粳稻的應用范圍。
1.一種抗稻瘟病雜交粳稻新組合的選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稻瘟病雜交粳稻新組合的選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的具體內容包括: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稻瘟病雜交粳稻新組合的選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抗稻瘟病雜交粳稻新組合的選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親本a1為龍粳31;所述親本a2為空育131;所述親本b為遼485b;所述親本c為c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