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實施例涉及遺傳育種,具體涉及一種雜交粳稻新組合優勢鑒定的方法。
背景技術:
1、雜交粳稻選育的過程中面臨許多技術難題,其中新組合選育周期長、保持系選育目標不明確等限制了雜交粳稻的發展。核顯性不育在秈稻中發現以來,在粳稻中并未得到應用,創制一批含有核顯性不育的恢復系群體,對雜交粳稻的高代穩定保持系進行高通量配組,可以大大降低工作時間,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配組失敗概率,同時將保持系與核顯性不育的恢復系群體進行配組,對株高、穗長、穗粒數、結實率、有效穗數、米質、產量進行配合力分析,可以確定轉育不育系的重點材料,明確未來雜交組合的育種方向。
技術實現思路
1、為此,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雜交粳稻新組合優勢鑒定的方法。本發明創制了一批含有核顯性不育、配合力好的恢復系材料,明確了利用核顯性不育的恢復系群體為母本,與保持系進行配組,對株高、穗長、穗粒數、結實率、有效穗數、米質、產量進行配合力分析,從而對雜交粳稻新組合進行優勢鑒定的方法,可以縮短傳統新組合優勢鑒定時間2-3年,并使保持系的選育更有針對性。
2、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實施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3、一種雜交粳稻新組合優勢鑒定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4、(1)將株高適中、含有恢復基因的粳稻材料列為親本群體;
5、(2)從親本群體中選擇本地環境適應性好、大穗的粳稻材料列為恢復系群體;
6、(3)對恢復系群體與不育系材料按照ncⅱ不完全雜交方式進行配組,測定父本的配合力,選擇遺傳力好的父本;
7、(4)將遺傳力好的父本與顯性核不育材料進行回交轉育,得到含有顯性核不育基因的恢復系群體;
8、(5)以含有顯性核不育基因的恢復系群體為母本,與對根據目標選擇的保持系材料為父本進行組配;
9、(6)對組配的雜交組合進行優勢鑒定,分析保持系材料的遺傳力,并分析雜種優勢構成;
10、(7)確定優勢雜交組合作為下一步育種的重點目標和進行轉育不育系的保持系材料。
11、進一步地,恢復系群體的選擇為株高適中、含有恢復基因本地環境適應性好、大穗的粳稻材料。
12、進一步地,步驟(3)中,所述遺傳力包括株高、穗長、穗粒數、結實率、有效穗數、米質、產量。
13、進一步地,步驟(4)中,回交轉育6代,所述含有顯性核不育基因的恢復系群體的后代材料中雄蕊敗育、雌蕊正常的材料比例接近50%。
14、進一步地,步驟(6)中,所述遺傳力包括株高、穗長、穗粒數、結實率、有效穗數、米質、產量。
15、本發明實施例具有如下優點:
16、本發明針對雜交粳稻新組合優勢鑒定在不育系轉育完成后,初期較為困難,技術周期長的問題,不育系轉育過程中,明確不育系選育材料,可以對大量保持系材料進行配合力鑒定,篩選優質保持系材料,提升不育系轉育質量,提高優勢雜交粳稻新組合選育效率。
1.一種雜交粳稻新組合優勢鑒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雜交粳稻新組合優勢鑒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恢復系群體的選擇為株高適中、含有恢復基因本地環境適應性好、大穗的粳稻材料。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雜交粳稻新組合優勢鑒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遺傳力包括株高、穗長、穗粒數、結實率、有效穗數、米質、產量。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雜交粳稻新組合優勢鑒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回交轉育6代,所述含有顯性核不育基因的恢復系群體的后代材料中雄蕊敗育、雌蕊正常的材料比例接近5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雜交粳稻新組合優勢鑒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6)中,所述遺傳力包括株高、穗長、穗粒數、結實率、有效穗數、米質、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