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檢測和控制白蟻的系統的制作方法
白蟻類是以木結構和其它建筑材料為食的,其破壞性習性是已知的,由于白蟻是在地下并隱蔽地覓食,直到白蟻的大量活動到一相當厲害的程度之前,破壞僅僅隱蔽地在木結構內部發生,沒有破壞的外部跡象,因此檢測和控制白蟻的存在和開始時的破壞行為通常是困難的。
目前常用的控制地下的白蟻方法是在要保護的結構周圍挖一溝,在溝中將農藥加壓注入。也可在木板地和地腳上鉆孔,向結構內部注入殺白蟻劑。這些處理僅僅是預防性的,它們的目的是提供一個在結構與泥土中的白蟻群之間的連續化學屏障。該操作有幾個缺點,在把農藥放入泥土中前,是沒有監測白蟻活動的方法的,所以不能確定控制操作的功效。另外,在結構周圍放農藥時,經常不知道哪個地區是最有大量白蟻活動的危險區域。在建筑物底下和周圍建立一個完整均一的化學屏障也是非常困難的,使白蟻易于被找到破壞結構的途徑。一旦農藥加入泥土中就不能除去,最終白蟻群可在化學屏障的外面覓食,這樣也做好了在化學品的降解部分上繁殖的準備。
在木結構中進食、筑巢的干木白蟻也同樣難以控制,目前較好的補救控制措施包括煙熏、或嚴密地覆蓋整個結構和泵入致命的甲基溴溶液或Vikane氣體。保護性的措施包括在原先的結構中用一種經化學處理的木頭;用化學“涂料”(防腐劑或農藥)或其它涂飾劑來密封或保護木結構中的裂縫;或在木結構上鉆孔,通過此孔把農藥用到木結構的內部。這些已知的方法都沒有提供簡單地檢測白蟻大量蔓延的方法。
本發明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個鑒別和監測白蟻活動的改進系統,以確定繁殖的程度以便如果可檢測到白蟻活動的話可加以控制。在優選實施例中的改進系統通過提供一個在使用農藥前可檢測白蟻活動的方法避免了上面討論方法的缺點,而僅在確定的控制地點運用了可移出的農藥。該方法對白蟻活動的檢測和控制可在不擾亂白蟻群原有的環境下完成,使白蟻連續地接近餌料。下面的描述將進一步使本發明的其它目的和優點說清楚。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即可在目標區域檢測白蟻活動,因而又可抑制白蟻大批蔓延的改進系統。在目標地域的地面或地下永久性地放入一穿孔的箱體,在該箱體中放入一可移動的穿孔無毒餌料筒。箱體與餌料筒的開口定位應使當筒體的開口完全在箱體中的工作位置時互相對準成直線。餌料筒含有一特別優選的促進白蟻進食的食物,因而表明了地下白蟻的存在,這些白蟻將通過筒體和箱體的成直線開口鉆入筒中覓食。每個筒體有一內部的芯子,最好是用可充水的室充水,以連續緩慢地提供餌料配方中的水分。最好餌料筒至少是部分透明的,可定期地從箱體中拿出,觀察白蟻是否存在以及白蟻的活動。如果沒有檢測到白蟻的活動,在箱體中替換餌料筒再監測一段時間,一旦在監測處發現白蟻的活動,在每個箱體中用含農藥的餌料筒來替換不含毒餌的筒。含農藥的筒具有與餌料筒對應的開口,使含農藥筒替換不含毒物的餌料筒時,其開口仍與箱體開口對準成一直線。含農藥的筒替換不含毒物的筒不會干擾白蟻建立的坑道或通路,使白蟻群易接近控制地點箱體外的開口,這是因為外箱對處理區域保持基本固定,含農藥筒的開口與箱體開口保持一直線。因而,白蟻可與箱體中含農藥餌料筒有連續的接觸,使白蟻可連續地進食,并可通過原先建立的白蟻群與餌料地點的聯系通道把含農藥食物送到白蟻群落。已知道食物是通過巢伴的回流在白蟻群落中而進行分配的。
上述系統通過引誘群落中的覓食白蟻到指定地點的食物上,并通過食用來鑒別和監測白蟻的活動。在白蟻群落與放餌處之間建立的地道或通路因此可得到利用,使白蟻群與放餌處的有毒餌料接觸。只有在發覺白蟻的活動后才使用農藥,而后才在目標區域的指定或控制地點以可除去的形式放入。由于餌料和農藥是裝在可除去的筒來控制的,用光了筒可在不干擾周圍環境下容易地被新的筒替換,象上述用含農藥筒替換不含毒物的筒的形式類似。
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是多孔形的外部臬體可直接裝在要被監視和/或處理的木結構的外表面上。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只有與木結構外表面相接觸的箱體表面被穿孔,這是因為白蟻只會通過與箱體接觸的木表面鄰近的箱體表面而進入箱體。調整箱體,使箱體接收不含毒物餌料筒和含農藥筒,使當筒體完全進入箱體中的工作位置時,筒的開口與箱體接觸表面上的開口對準成一直線。箱體固定地裝在木結構的外表面,筒體可移動地裝入箱體中,本發明該實施例對白蟻活動的監測和控制操作與上面討論的地下監視和控制法相同。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了改進的、有效的在一預定目標區域中監測白蟻活動、檢測白蟻活動并控制已檢測到的白蟻活動的方法、系統和裝置。本發明的監測和檢測過程比現有檢測和控制白蟻所用的方法更為有效、安全。
圖1a是本發明地下白蟻監測和控制地點的一個固定外部箱體實施例的部件分解的透視圖;
圖1b是位于
圖1a所示的箱體中的一個可移出筒體的實施例的部件分解透視圖;
圖2a是本發明地下白蟻監測和控制地點一箱體的另一實施例的透視圖;
圖2b是圖2a所描寫的放入至箱體中可移出筒體的透視圖;
圖2c是圖2b描述的筒體局部剖面圖;
圖3a是本發明利用地上監測和控制白蟻活動的一個實施例的透視圖;
圖3b是本發明利用地上監測和控制白蟻活動的另一個實施例的透視圖;
圖4是本發明監測和控制白蟻活動的箱體另一個實施例的透視圖。
本發明提供了檢測白蟻存在并控制被檢測白蟻活動的改進方法、裝置和系統。本發明利用白蟻的天性來進行有效地工作。一般居住在泥土中的地下白蟻經常形成大的群落,群落個體要進行覓食從巢穴向外在泥土中控坑道或通路,一部分食物被覓食白蟻帶回巢穴中,已知道白蟻有把食物源的地點告訴群落中的其它白蟻的方法,且地下的白蟻也是與未直接取食的其它群落伙伴分享食物的。上述在群落中的白蟻的行為特征已被本發明的方法和裝置利用并用來有效地鑒別并控制地下的地下白蟻大量活動。
圖1a和1b描寫了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白蟻監測和控制地點部件的部件分解圖。圖號2表示的基本中空的長方體箱體顯示了在箱體各外表面部分在每一邊的多個孔4,最好箱體是由耐久性、耐腐蝕性材料例如丙烯酸或高強度塑料組成,箱體每個面的上部6不穿孔,頂面8敞開。一個蓋子10可移動地蓋在頂面8上以關閉箱體2。
現在參考
圖1b,圖號12所指的筒體是固態長方體和箱體的結構配套。筒體每個外表面顯示有多個開孔14,當筒體12在箱體2中的工作位置時,開孔14與箱體2上的對應開口4對準成一直線,這在下面將更具體地討論。筒體12的外寬度比箱體2的內寬度略小,使筒體可移動地緊密裝于箱體中。一個圓形螺紋凸緣18從筒體的頂面16向上延伸,手柄20帶有一個附屬螺紋基體22,可通過附屬螺紋旋緊于凸緣18上。最好當手柄20裝在筒體上時,筒體長度比箱體長度略短,這樣筒體和手柄就可放在箱體中,而不影響蓋子10覆蓋筒體2的頂面。最好筒體是透明(至少是部分透明的),原因將在下面更全面的討論。
圖2a~2c描寫了與上述
圖1a~1b的實施例類似的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用相同的圖號來表示與第一實施例對應的相同部件。兩實施例基本的不同是第二實施例的箱體沒有上部不打孔的面,而開孔4遍布箱體每個面的整個長度。箱體高度對應于筒體的高度,手柄20從筒體(見
圖1b)的頂面向上延伸,并可與箱體2的頂面一起被蓋子10(見
圖1a)的中空部分覆蓋。如
圖1a和1b討論的箱體和筒體的幾何形狀相同,橫截面是使筒體在箱體內緊密貼緊配合且可移出。箱體開孔4和筒體開孔14的定位是使當筒體完全在箱體中的工作位置,即筒體的基礎由箱體基礎支撐時,兩對應開孔對準成一直線。
圖2c示出了一個穿入筒體12的部件的剖面圖,該筒由一種化學組合物26和沿筒體縱向延伸的設于中心的芯子24組成,芯子是用于給筒體保留或加入水分,還可設置一個可充水的蓄水器(未示出)來維持和增加芯子容量。
在
圖1和圖2中所示的被使用結構提供了監測和控制地下白蟻活動的地點。箱體2固定地設置于要被監測的目標區域的地帶,箱體頂面(或者當用蓋子蓋住箱體時蓋子10的頂部)基本與地平線相平。但是,也可以在泥土中設置箱體時使頂端的一小部份超出地平線,從而可方便地確定箱體設置的位置。在此情況下,由
圖1示出的箱體的未打孔頂端部分6將超出地平線,因而,形成一個障礙阻止周圍的泥土掉入箱體。當箱體被整個設于地平線下時,蓋子10將阻止周圍泥土進入箱體內部。
一旦箱體被設置于泥土中的預先選定的地帶時,在箱中塞入透明的餌料筒,該餌料筒含有非毒性餌料以確定箱體周圍的目標區域內白蟻是否存在。目前較好的餌料包括一種由瓊脂混和物(或其它適當營養粘結介質)、被處理過的腐爛樺木、尿酸和水組成的組合物。其它白蟻喜歡吃的食物或對白蟻有吸引的物質也可在本發明結合加以運用。如果白蟻在筒體周圍的地區存在時,覓食的白蟻會發現餌料是有吸引力的。它們將建設從它們巢穴到筒體的坑道或通路,以使在群落與餌料筒之間形成聯絡的網絡。
通過分別在箱體2和筒體12上成一直線的孔4和孔14(當筒被裝入箱體時)使覓食的白蟻能夠進入筒體,筒體被定期地從固定設置于泥土中的箱體中拿出,檢查以鑒定和監測白蟻的活動和存在。應注意餌料筒最好是透明的,以便在筒體被拿出箱體后被使其中的白蟻可方便地觀察到。如果在筒中未發現白蟻的活動,把該筒(或一新的鑒別餌料筒)放回到箱體中以便以后的進一步觀察。但是如果發現了白蟻的活動,用含農藥的餌料筒在監測系統的每個箱體中替換不含毒物的餌料筒。含農藥的餌料筒結構與不含毒物的餌料筒相同,這樣,含農藥的餌料筒的開口孔14仍與箱體的開口孔4對準成一直線,從而使地下的白蟻可通過箱體接近農藥。在此所用的術語農藥包含殺活的害蟲包括昆蟲的殺蟲劑、昆蟲生長調節劑、生物病原體和其它試劑。
由于在筒體的移出和替換時未移置箱體,所以該過程未打擾原先在白蟻群落或巢穴與箱體進入孔4之間所建立的進入坑道或通路系統,注意這點是很重要的。覓食蟻攝入含農藥的食物并通過預先存在的通路網絡把部分有毒食物帶回巢穴,農藥最好是緩釋型的,或者是一種昆蟲生長調節劑、病原體或代謝抑制劑,最好包含前述的按配方加入農藥hydramethylnon的無毒餌料組合物。其它白蟻農藥組合物也可在本發明中一并得到應用。上述系統在目標區域監視地下白蟻的存在和活動,并且在檢測到白蟻活動時,進一步地有效控制白蟻的大量蔓延,這是顯然的。該系統確保農藥僅在指定的目標區域使用,且僅在證實有白蟻活動存在后才使用。這樣,本發明就避免了不加區分地在某一地帶的廣泛區域使用農藥,另外,在筒中得到應用的農藥使用是安全的,可完全從地中除去,且易于處理。該系統還提供了方便地移出在箱體中含有用過餌料或農藥的筒體的方法,以及用同一類型的新筒體來替換用過的筒體的方法。實質上,該過程是使農藥作用于群體從而安全抑制白蟻的進食。
對揭示的圖也可作出其它的變動,盡管在圖中未示出。例如在筒頂端20(
圖1b)上設置出入口,使水分易于進入筒芯子24,以使芯子再潤濕。也可在筒體上設置從開口14開始延伸的內部或外部凸緣以進一步引導白蟻進入筒中,筒中也可留有白蟻筑巢的空間。在箱體和筒體被植入泥土中后,可在箱體蓋子10或筒體頂端20上設置向上延伸識別物的支持裝置,以方便地確定監測和控制位置。
盡管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使用接連放入箱體中的分別單獨含餌料和農藥的筒體,但可以單獨用一個筒,筒中有一個芯子,在芯子中含農藥,在農藥周圍環包著非毒性餌料。在此后面的變化中,盡管農藥在被檢測到的白蟻活動之前被使用,但它的使用形式是定位、被限制和被控制的。另外,包圍農藥的外部無毒餌料阻止了農藥被吃到,直到白蟻挖通外層到達農藥層為止。
圖3a顯示出了本發明的第三個實施例,用來鑒別、監測和控制在地面上和藏在木結構中的白蟻活動,已知道吃木頭的白蟻是在它們吃空了的木結構中筑穴的。如圖3a所示,用常用的安裝方法在木材(未示出)的一部分外表面相對固定地安裝箱體28,該方法例如用一對從箱體正表面32向外水平延伸的帶安裝孔31的一對相對凸緣30。不象原先討論實施例的箱體2和12,該箱體28只有前面的表面32才有孔34,其它箱體表面上不打孔,箱體被裝在木材上使打孔箱體表面32與鄰近的木材外表面相接觸。在該實施例中,僅需要在箱體的一面打上孔,因為它不象原來實施例中箱體被放入地中,白蟻可從各個方向進入,在木材中的白蟻是僅通過與木材直接接觸的單一箱體表面而進入箱體。
筒體36以與箱體同樣的幾何形狀形成,但寬度略小,在箱體中與之緊密配合且可移出,當筒體被放入箱體中的工作位置時,在與箱體32的前面鄰近的筒表面上的多個孔應以與開孔34對準成一直線定向。
本發明圖3a實施例的操作與前面所討論的實施例所描述的相似。一種吸引白蟻的餌料筒首先被塞入箱體中,而后定期拿出用肉眼觀察并檢測白蟻的活動,最好餌料筒是透明的,以方便地用肉眼檢測白蟻的存在。如果發現有白蟻活動,則用結構相同的對應的含農藥筒體代替含餌料的筒塞入箱體中。在移動或調換筒體時,箱體與木材的位置保持相對固定,所以原先在巢穴和箱體之間建立的穴道或通路保持未觸動而不受干擾,白蟻可連續地進入到含農藥的筒中,一部份農藥由覓食白蟻通過現有的通路網帶回巢穴。
圖3a實施例的優點和上述實施例所表現的相似,使預定結構的白蟻活動能得到監測,以及提供了檢測白蟻存在的方法。在未發現白蟻之前不使用農藥,在發現后才以一被控制的方式,在指定的目標區域中使用。農藥以放在筒中的方式使用,因而能安全地儲存、使用和處理。如上面討論的實施例一樣,也可用單一筒來代替兩個分別地可替換的單獨的筒,該單一筒包含有毒的芯子和周圍包圍的無毒餌料。
圖3b是本發明用于木制品外表面的白蟻監測和控制系統的另一實施例,箱體40包括相對的水平延伸的凸緣42,每一邊帶有把箱體安裝于要被監測的結構,例如木材制件的一部分外表面上的開孔44。箱體的前接觸面46緊靠地面對著在系統工作位置的木制品的外表面,一對圓柱體48從箱體的前接觸面46橫向向處延伸,每個圓柱體48在各個面壁上都有多個開孔50。圓柱體中含有吸引白蟻進入孔50的餌料,含餌料圓柱體48與可移動的筒體52一起被塞入箱體。
在上述實施例的操作中,在要被處理的木制品的表面上與兩個圓柱的橫截面大小對應的區域內鉆孔,這樣,箱體40被相對定位于木制品上時使圓柱體48位于鉆孔之中,且箱體的前面通過凸緣42對著制品的外表面平貼地安裝。在要被處理的制品內的白蟻通過開孔進入圓柱體48,并進一步進入含餌料的筒52。最好是透明的餌料筒可從箱體中定期移出以觀察白蟻的活動,如果檢測到了白蟻活動,用含農藥的筒替換餌料筒進入箱體中,并可移出。
由圖3b揭示的本發明實施例是有利的,因為只有檢測到了白蟻活動后才把農藥用于該系統,并且是以有控制的定點方式使用,白蟻則被從活動的木材中吸引出來。
本發明在討論的優選實施例是利用兩步法的監測和控制白蟻系統,即只有在確定有白蟻活動存在后才用含農藥的第二筒替代檢測白蟻存在的第一餌料筒。也討論了在本發明的范圍內用一個筒,由含農藥物質的芯子與周圍環包的無毒料外層所組成,在這種情況下,用一個組合筒就可完成白蟻活動的檢測和控制。在此改進中,盡管含農藥物質在發現有白蟻活動之前就裝入箱體,不過它要在白蟻存在并挖穴道通過外層餌料之前是不會暴露出來的。除了用含結合的餌料/農藥筒外,本發明的這一改進的實施按照前面揭示的實施例所討論的原則進行。
附圖4顯示了本發明系統的另一實施例。在一個或多個外表面上有多個孔56的一個開孔的內部箱體中放入上述類型的含餌料筒。內箱體由在內箱體側端底部的內鉸鏈62連接起來的兩片58和60組成,通過沿鉸鏈62的旋轉,內箱體的兩相對的部分58和60可選擇性地開和關。在內箱體頂面中間裝有一副常用的鎖夾64,以在內箱體關閉時把兩相對的箱體部分可松開地鎖在一起。在開孔的內箱體中可拿出地裝有餌料筒或農藥筒,內箱體本身也是可移動的,它是裝在放餌料處的永久定位的外箱體中。裝在內箱體上的內鉸鏈定位應不干擾內箱體的塞入和從放餌處的固定外箱體拿出。還可在內箱體上裝水的容器66以向芯子部位(見圖2b)提供水源,保持和增加內箱體中筒的濕度。
由圖4所示的本發明的實施例有利地使能夠直接觀察到餌料筒以確定白蟻的消耗量和占有量,并可不受內部箱體阻擋地來觀察筒體。筒可被方便地移開檢查,并通過利用上述可選擇打開的內箱體來更換。
對所揭示的白蟻檢測和控制系統的其它變化也是在本發明的范圍中,例如,盡管已說明箱體和筒體橫截面是正方形或長方形的,但也可以是其它幾何形狀,只要箱體和筒體具有同樣的配合結構就行。在箱體和兩個筒體中的具體定位和進入孔數目可以與附圖所示的不同,只要箱體上的開孔與筒體的定位使至少一個箱體開孔與至少一個筒體開孔對準成一直線,使白蟻可通過箱體進入筒體即可。另外,當筒體位于箱體中的工作位置時,盡管在箱體和筒體上的兩開孔大小相同且正好重合或一直線,但實際上只要至少一個箱體開孔的一部分與至少一個筒體開孔的一部分對準成一直線即可,使白蟻可通過箱體進入筒體。
在上述的本發明實施例中,在筒中放入餌料,筒體可拿出地放入一固定位置的外箱體中,筒和其中餌料的相對大小可以選擇為使筒的內壁與餌料的外表面相接觸,或留有一小空隙。在后者情況下,筒中餌料較大的表面積對白蟻進食并吸引大量其它的蟻是有利的,且能吸引白蟻住在餌料上并在筒壁與餌料間的空隙中密集。用各種方法可以實現該目的,例如把餌料外表面弄凹,使之與筒內壁有一預定距離(例如3/32″),或把筒中與筒內表面接觸、緊貼上述開孔的餌料做成螺旋結構。另外,筒體與外箱體的尺寸也應相對確定,使筒壁外表面與箱體內表面的間隙適于白蟻緊貼餌料的集結。
本發明范圍中另一內容是提供可移出地裝入外箱體但不在筒體中的塊狀或固體餌料,餌料在完全裝入箱體吸引白蟻喂食時,應帶有與外部固定箱體開孔成一直線的開孔,也可沒有這些開孔。另外,可把固體餌料緊靠箱體的打孔內壁裝入箱體,或使之在箱體內壁與外表面之間形成小間隙,從而具有上述的優點。
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范圍內作進一步改進和變化是顯然的,所以在此討論的實施例不僅是為了說明,也不是限制本發明范圍,本發明范圍是由下面的權利要求書和與之所有的等同物來限定的。
權利要求
1.一種監測和控制白蟻大量蔓延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統包括在對于要監測白蟻活動的目標區域相對地固定一箱體,所述箱體上至少有一個開孔;第一只可取出地裝入所述箱體內的筒體,所述第一筒體包括一種白蟻餌料,并至少包括一個開孔,在所述第一筒體上的所述開孔與在所述箱體上所述開孔的相對定位是當所述第一筒體被放入所述箱體中的預定工作位置時,使分別在所述箱體和所述第一筒體上的兩開孔至少部分地互相對準成一直線;一個當所述第一筒體被取出所述的箱體后可取出地裝入所述箱體的第二筒體,所述的第二筒體包括一種含農藥餌料,并至少有一開孔,在所述第二筒體上的所述開孔與在所述箱體上的所述開孔的相對定位是當所述的第二筒被放入所述箱體中所述預定工作位置時,使分別位于所述箱體和所述第二筒體上的兩開孔至少部分地相互對準成一直線;所述第一和第二筒可被裝入所述的箱體中,并可選擇性地互換。
2.如權利要求1所要求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筒體至少部分是透明的。
3.如權利要求1所要求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體與所述的第一和第二筒體幾何形狀相同。
4.如權利要求3所要求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和第二筒體的外部寬度基本上與所述箱體的內部寬度相等,使所述第一和第二筒體可緊貼地被裝入所述箱體。
5.一種監測和檢測白蟻大量蔓延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裝置包括一個適當地相對固定于監測白蟻活動的預定目標區域的箱體,所述的箱體至少有一個開孔;至少一個可取出地可裝入所述箱體的第一筒體,所述第一筒體至少有一個開孔,當所述第一筒體被放入所述箱體的預定工作位置時,該開孔至少部分地與所述箱體上的所述開口對準成一直線;所述的第一筒體包括引誘白蟻進食的無毒餌料。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一個可取出地裝入所述箱體的第二筒體,并可在所述箱體中用所述第一筒體替換之,所述的第二筒體至少包含一個開孔,當所述第二筒體被裝入所述箱體中的所述預定工作位置時,該開孔的定位是使之與所述箱體上的所述開孔至少部分對準成一直線,所述第二筒體包括一種含農藥的白蟻餌料。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筒體包括引誘白蟻進食的所述無毒餌料,并進一步包括一種含農藥的餌料。
8.一種監測和控制白蟻大量蔓延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統包括一個相對固定于要監測白蟻活動的目標區域的箱體,所述的箱體至少有一個開孔,和一個可取出地放入所述箱體以引誘白蟻進食的餌料。
9.如權利要求8所要求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餌料相對于所述箱體的尺寸為當所述的餌料被放入所述的箱體時,在所述餌料的外表面與所述箱體的內表面之間至少有一空隙,并且還進一步包括至少帶有一個開孔的筒,所述的餌料被裝于所述的筒中,使在所述筒的內表面與所述餌料的外表面之間至少形成一個空隙。
10.一種監測和檢測白蟻大量蔓延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裝置包括一個相當于要監測白蟻活動的預定目標區域適當固定的外箱體,所述的外箱體至少有一個開孔;一個可取出的裝有至少一個第一筒體的內箱體,所述的內箱體可取出地裝于所述外箱體中,所述內箱體上至少有一個開孔,當所述的內箱體被放入所述外箱體中的預定工作位置時,它的定位使內箱體開孔至少一部分與所述外箱體的氣相開孔對準成一直線,所述的內箱體由可在樞軸上轉動的兩部分組成,并可選擇性地開關所述內箱體,所述的內箱體可從關著的所述外箱體取出和塞入,把所述內箱體從所述外箱體中取出后,打開所述的內箱體來觀察、取出、替換或交換所述的筒。
全文摘要
一種監測和控制白蟻的系統,包括一個帶有永久植入地下的穿孔外箱體和可取出的,放入該箱體中的穿孔筒體。當筒體被完全放入箱體中的工作位置時,箱體開孔和筒體開孔應互相對準成一直線。在所述箱體中所放的筒體首先含有鑒別或估價白蟻蔓延的無毒餌料;從箱體中定期取出餌料檢查白蟻的活動,如果檢測到,則用含農藥餌料筒替換對應位置打孔的無毒餌料筒來消滅白蟻。
文檔編號A01M1/20GK1084695SQ9310915
公開日1994年4月6日 申請日期1993年7月26日 優先權日1992年9月8日
發明者B·L·桑, J·F·A·特蘭尼羅 申請人:B·L·桑, J·F·A·特蘭尼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