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檢測裝置、負載控制裝置以及負載控制系統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0601287閱讀:705來源:國知局
檢測裝置、負載控制裝置以及負載控制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檢測裝置、負載控制裝置以及負載控制系統。一種檢測裝置,具備:第一人體感應傳感器,根據拍攝的圖像,檢測第一檢測范圍內的人的存在與否;多個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被配置在所述第一人體感應傳感器的周圍,并且根據紅外線,檢測至少與所述第一檢測范圍重疊的第二檢測范圍內的人的存在與否;以及罩部,遮蔽向所述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入射的紅外線的一部分,以使所述第一檢測范圍和所述多個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各自的第二檢測范圍合并后的檢測范圍之中的所述第一檢測范圍和所述第二檢測范圍不重疊的部分變小。
【專利說明】
檢測裝置、負載控制裝置以及負載控制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檢測裝置、負載控制裝置以及負載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0002]以往,利用了根據用于檢測人的存在與否的人體感應傳感器的檢測結果,對控制對象的負載設備進行控制的負載控制裝置。
[0003]具有攝像元件的照明控制終端被周知(例如,參照專利文獻I)。
[0004]專利文獻I的照明控制終端,根據攝像元件的攝像圖像判別人的存在與否,對照明器具的調光進行控制。攝像元件的攝像范圍被設定為,包含多個照明器具的照明范圍。照明控制終端,以與各個照明器具的照明范圍對應的形式,將攝像圖像分割為多個區域。專利文獻I的照明控制終端,在攝像圖像中檢測出進入房間的人的情況下,能夠對與進入房間的人存在的分割區域對應的照明器具進行調光控制。
[0005]并且,對于能夠利用于負載控制裝置的結構,具有拍攝人體的運動來進行圖像處理的人體檢測傳感器、以及因熱傳感而工作的紅外線傳感器的人體檢測裝置被周知(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
[0006]根據專利文獻2的人體檢測裝置,除了人體檢測傳感器以外還設置紅外線傳感器,由檢測速度快的紅外線傳感器,補充人體檢測傳感器的圖像處理的延遲,從而能夠提高傳感性能。
[0007](現有技術文獻)
[0008](專利文獻)
[0009]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3-4311號公報
[0010]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1-325677號公報
[0011]而且,對于負載控制裝置,需要人的檢測精度更高的結構,若僅由專利文獻I的照明控制終端以及專利文獻2的人體檢測裝置構成負載控制裝置,則精度不夠,因此需要進一步的改進。

【發明內容】

[0012]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人的檢測精度更高的檢測裝置、負載控制裝置以及負載控制系統。
[0013]本發明的檢測裝置,具備:第一人體感應傳感器,根據拍攝的圖像,檢測第一檢測范圍內的人的存在與否;多個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被配置在所述第一人體感應傳感器的周圍,并且根據紅外線,檢測至少與所述第一檢測范圍重疊的第二檢測范圍內的人的存在與否;以及罩部,遮蔽向所述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入射的紅外線的一部分,以使所述第一檢測范圍和所述多個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各自的第二檢測范圍合并后的檢測范圍之中的所述第一檢測范圍和所述第二檢測范圍不重疊的部分變小。并且,本發明的負載控制裝置具備,所述的檢測裝置、以及根據所述檢測裝置的檢測結果對負載進行控制的負載控制部。并且,本發明的負載控制系統具備,所述的負載控制裝置、以及由所述負載控制裝置控制的負載。
[0014]根據本發明的檢測裝置、負載控制裝置以及負載控制系統,得到能夠更提高人的檢測精度的效果。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示出實施例1的負載控制裝置的斜視圖。
[0016]圖2是示出實施例1的負載控制裝置的分解斜視圖。
[0017]圖3是示出實施例1的負載控制裝置的框圖。
[0018]圖4是說明實施例1的負載控制裝置的第一檢測范圍以及第二檢測范圍的斜視說明圖。
[0019]圖5是說明實施例1的負載控制裝置的第一檢測范圍以及第二檢測范圍的俯視說明圖。
[0020]圖6是示出實施例1的負載控制裝置的變形例的斜視圖。
[0021]圖7是示出實施例1的負載控制裝置的變形例的正面圖。
[0022]圖8是示出實施例1的負載控制裝置的變形例的主要部分的斜視圖。
[0023]圖9是示出具備實施例1的負載控制裝置的負載控制系統的框圖。
[0024]圖10是示出實施例2的負載控制裝置的斜視圖。
[0025]圖11是示出實施例2的負載控制裝置的俯視圖。
[0026]圖12是示出圖11的XX截面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以下,對于實施例,參照附圖進行說明。在此,示出的實施例,都示出本發明的優選的一個具體例子。因此,以下的實施例示出的數值、形狀、構成要素、構成要素的配置及連接形態、以及步驟(工序)及步驟的順序等是一個例子而不是限定本發明的宗旨。以下的實施例的構成要素之中的、獨立權利要求中沒有記載的構成要素是,能夠任意附加的構成要素。對于各個附圖示出的部件的大小以及位置關系,為了明確說明,而會有夸張的情況。在以下的說明中,對于構成實施例的各個要素也可以是,由一個部件構成多個要素,來由一個部件兼用多個要素的形態,也可以由多個部件分擔一個部件的功能來實現。
[0028](實施例1)
[0029]以下,對于本實施例的負載控制裝置10,根據圖1至圖5進行說明。對于具備本實施例的負載控制裝置10的負載控制系統30,根據圖9進行說明。
[0030]如圖1以及圖2示出,本實施例的負載控制裝置10具備,框體I以及蓋體2。框體I,呈有底的筒狀的外形形狀。蓋體2被設置為,堵塞框體I的開口 Iaa。蓋體2具備,第一人體感應傳感器5、以及多個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第一人體感應傳感器5,在俯視時,被設置在蓋體2的中央部。多個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在俯視時,被設置為沿著蓋體2的周部。在由框體I和蓋體2包圍的內部,收納有圖3示出的判斷部3、以及通信部4。判斷部3,根據來自第一人體感應傳感器5的第一傳感器信號、以及來自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的第二傳感器信號,判斷人的存在與否。通信部4,根據判斷部3的判斷結果,向控制對象發送控制信號。第一人體感應傳感器5具備,攝像元件5a。攝像元件5a,拍攝圖4以及圖5示出的第一檢測范圍1aa。第一人體感應傳感器5,根據由攝像元件5a拍攝來生成的圖像數據,檢測第一檢測范圍1aa的人的存在與否,輸出第一傳感器信號。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具備,紅外線傳感器6a。紅外線傳感器6a,檢測第二檢測范圍1ba的紅外線。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根據紅外線傳感器6a檢測出的紅外線,檢測第二檢測范圍1ba的人的存在與否,輸出第二傳感器信號。第一檢測范圍10aa,與多個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的第二檢測范圍1ba重疊。具備罩部9,該罩部9遮蔽朝向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的紅外線的一部分,對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的第二檢測范圍1ba進行調整,以使第一檢測范圍1aa與第二檢測范圍1ba—致。
[0031]本實施例的負載控制裝置10,具備遮蔽朝向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的紅外線的一部分的罩部9,從而能夠更提高人的檢測精度。
[0032]最初,簡單地說明負載控制系統30整體。
[0033]如圖9示出,負載控制系統30具備,負載控制裝置10、開關31、照明器具32、傳輸單元33、以及電源變壓器35。在負載控制系統30中,多個負載控制裝置10、開關31、多個照明器具32、以及傳輸單元33經由傳送線30a電連接。在負載控制系統30中,電源變壓器35和負載控制裝置1經由電源線30b電連接。
[0034]開關31被構成為,能夠對照明器具32的點燈、滅燈以及調光進行控制。開關31被構成為,能夠經由傳輸單元33,以多路傳輸方式來傳輸用于進行照明器具32的點燈、滅燈以及調光的控制信號。開關31,以多路傳輸方式來傳輸控制信號,從而能夠進行多個照明器具32之中的、規定的照明器具32的點燈、滅燈以及調光的控制。控制信號包含,用于確定要進行控制的照明器具32的地址信息、以及對照明器具32進行控制的控制信息。換句話說,負載控制系統30被構成為,能夠以多路傳輸方式,由兩條傳輸線30a傳輸控制信號。
[0035]照明器具32具備,遠程控制繼電器32a、繼電器控制用終端單元32b、以及調光終端單元32c。以下,將遠程控制繼電器32a稱為遙控繼電器32a,將繼電器控制用終端單元32b稱為控制單元32b,將調光終端單元32c稱為調光單元32c。控制單元32b,接受來自傳輸單元33的控制信號對遙控繼電器32a進行控制。對于控制單元32b,按每個控制單元32b設定地址。控制單元32b,根據多路傳輸后的控制信號之中的、包含與對控制單元32b本身預先設定的地址一致的地址信息的控制信號的內容,對遙控繼電器32a進行控制。遙控繼電器32a具備,用于切換照明器具32的接通和截止的接點。遙控繼電器32a,根據來自控制單元32b的命令,切換照明器具32的接通和截止。對于調光單元32c,按每個調光單元32c設定地址。調光單元32c,能夠提取多路傳輸后的控制信號之中的、包含與對調光單元32c本身預先設定的地址一致的地址信息的控制信號。調光單元32c,根據控制信號的內容,對照明器具32的調光進行控制。照明器具32,作為具備遙控繼電器32a、控制單元32b、以及調光單元32c的帶有通信功能的照明器具來發揮功能。
[0036]傳輸單元33被構成為,能夠由兩條傳輸線30a將各種控制信號傳輸到多個照明器具32。傳輸單元33具備,傳輸控制信號的傳輸電路。傳輸單元33被構成為,能夠將來自多個負載控制裝置10的控制信號控制成不發生干擾,來傳輸到照明器具32。傳輸單元33被構成為,例如,由一臺能夠對256個電路的負載設備進行控制。電源變壓器35被構成為,例如,能夠將商務交流電源降壓到規定的電力來輸出。電源變壓器35,將用于使負載控制裝置10驅動的電力提供給負載控制裝置10。負載控制系統30也可以具備,對多個照明器具32進行控制的照明控制器。照明控制器,與負載控制裝置10等聯動來進行照明器具32的點燈控制。
[0037]以下,說明負載控制系統30的負載控制裝置10的基本工作。
[0038]負載控制裝置10,例如,在照明器具32點燈的情況下,根據第一人體感應傳感器5的第一傳感器信號、和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的第二傳感器信號,若判斷為負載控制裝置10的檢測范圍內人逗留,則使照明器具32繼續點燈。負載控制裝置10,在使照明器具32繼續點燈的情況下,也可以將使規定的照明器具32繼續點燈的控制信號從通信部4輸出,也可以不輸出控制信號。負載控制裝置10,在根據第一傳感器信號、和第二傳感器信號的雙方,判斷部3判斷為人正在從負載控制裝置10的檢測范圍向檢測范圍之外移動的情況下,將使規定的照明器具32減光的控制信號從通信部4輸出。照明器具32,根據包含與對調光單元32c本身預先設定的地址一致的地址信息的控制信號,被進行調光控制。負載控制裝置10,在判斷為人正在從負載控制裝置10的檢測范圍向檢測范圍之外移動的情況下,例如,將規定的照明器具32從100 %輸出的點燈狀態減光到50 %輸出的點燈狀態。
[0039]負載控制裝置10,例如,在根據第一人體感應傳感器5的第一傳感器信號、和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的第二傳感器信號,判斷為人不存在的情況下,將使規定的照明器具32滅燈的控制信號從通信部4輸出。在照明器具32中,根據包含與對控制單元32b本身預先設定的地址一致的地址信息的控制信號,控制單元32b對遙控繼電器32a進行控制。遙控繼電器32a,根據來自控制單元32b的命令,使照明器具32滅燈。在具備本實施例的負載控制裝置10的負載控制系統30中,將負載控制裝置10控制的控制對象的負載設備,設為照明器具32。對于控制對象,不僅限于照明器具32,例如,可以舉出換氣扇、空調等的各種各樣的負載設備。
[0040]以下,說明負載控制裝置10的具體結構。
[0041 ]在負載控制裝置1中,框體I具備底板、以及筒體I b。如圖2示出,框體I,由底板和筒體lb,構成為有底圓筒狀的外形形狀。蓋體2具備底部2a、以及筒部2b。蓋體2,由底部2a和筒部2b,構成為有底圓筒狀的外形形狀。負載控制裝置10,在將框體I和蓋體2嵌合的狀態下,構成內部為空洞的箱體。負載控制裝置10,在將框體I和蓋體2嵌合的狀態下,構成為圓柱狀的外形形狀。框體I,在俯視時,沿著周部設置一對貫通孔lea。框體I被構成為,插通貫通孔Ica的第一螺絲被固定在蓋體2的螺絲孔。框體I,例如,能夠由尿素樹脂等的電絕緣性的樹脂材料形成。蓋體2,例如,能夠由尿素樹脂等的電絕緣性的樹脂材料形成。框體I和蓋體2,可以利用相同的材料形成,也可以利用不同的材料形成。
[0042]蓋體2具備第一窗孔2aa、以及第二窗孔2ab。蓋體2,在底部2a的中央部具備一個第一窗孔2aa。第一窗孔2aa,在底部2a的厚度方向上貫通。第一窗孔2aa的中心軸,沿著底部2a的外底面2ca的垂線方向。第一窗孔2aa,在俯視時具有圓形狀的形狀。蓋體2,在第一窗孔2aa的周部,具備四個第二窗孔2ab。第二窗孔2ab的中心軸傾斜為,從底部2a的外底面2ca的垂線朝向外部。在底部2a的外底面2ca,在第二窗孔2ab的周部設置有向外部擴展的凹陷部2da。蓋體2,在底部2a側具備從筒部2b的外周向外部突出的凸緣部2c。
[0043]負載控制裝置10具備,覆蓋蓋體2的外底面2ca的板12。板12,具有圓形板狀的外形形狀。板12,在與第一窗孔2aa對應的中央部具備第一開口 12a。板12,在與第二窗孔2ab對應的周部具備第二開口 12b。板12,沿著第二開口 12b的邊緣,設置有一對保持槽12f ο保持槽12f被構成為,在板12能夠保持罩部9。罩部9具備,基部9a、爪部9b、以及屏蔽部9c。基部9a,具有圓環狀的外形形狀。基部9a,在俯視時,具有比圓蓋狀部6b2的外形若干小的圓環狀。爪部9b,從基部9a的外周向外部突出。一對爪部9b,在基部9a設置為對置。屏蔽部9c被形成為,從基部9a能夠覆蓋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的一部分。屏蔽部9c被構成為,能夠遮蔽紅外線即可。罩部9,由樹脂材料形成,從而能夠使爪部9b以及基部9a具有彈性。使爪部9b以及基部9a變形,將爪部9b卡在保持槽12f,從而能夠將罩部9安裝到板12。使爪部9b以及基部9a變形,從保持槽12f拔出爪部%,從而能夠從板12拆下罩部9。在第二開口 12b的周圍,在與凹陷部2da對應的周部具有凹處12da。板12,構成負載控制裝置10的裝飾板。在負載控制裝置10中,第一人體感應傳感器5從板12的第一開口 12a露出。在負載控制裝置10中,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從板12的第二開口 12b露出。
[0044]第一人體感應傳感器5,除了攝像元件5a以外,還具備透鏡部5b、透鏡保持器5c、以及蓋板5d。對于攝像元件5a,例如,能夠利用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Semiconductor)圖像傳感器以及CCD(Charge Coupled Device)圖像傳感器等的固體攝像元件。攝像元件5a被構成為,能夠獲得圖像數據。透鏡部5b,被設置在攝像元件5a的前方。透鏡部5b的結構也可以是,例如,具備進行聚光的透鏡、以及使攝像元件5a和透鏡的距離相對地變位的調整部。調整部,能夠由保持透鏡的永久磁鐵、和使永久磁鐵可動的電磁線圈構成。透鏡部5b,對線圈中流動的電流進行調整來使透鏡可動,從而能夠調整與攝像元件5a的焦點。透鏡保持器5c,保持透鏡部5b。透鏡保持器5c,具有環狀的外形形狀。蓋板5d被設置為,堵塞環狀的透鏡保持器5c的第三開口 5c I。蓋板5d,被配置在透鏡部5b的前方。蓋板5d,具有透光性。蓋板5d,被著色,以從外部難以觀看第一人體感應傳感器5的內部。透鏡保持器5c,在俯視時,在圓環狀的一部分具備顯不部8。顯不部8具有發光二極管8a。發光二極管8a被構成為,能夠通過發光顏色以及點燈狀態,顯示負載控制裝置10的工作狀態。
[0045]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除了紅外線傳感器6a以外,還具備傳感器蓋6b。紅外線傳感器6a,具有圓柱狀的外形形狀。紅外線傳感器6a,使三個端子6al沿著軸方向突出。傳感器蓋6b具有筒狀部6bl、以及圓蓋狀部6b2。筒狀部6bl,具有圓筒狀的外形形狀。圓蓋狀部6b2,覆蓋筒狀部6bl。圓蓋狀部6b2,具有對紅外線進行聚光的透鏡。對于傳感器蓋6b,筒狀部6bl和圓蓋狀部6b2被形成為一體。例如,利用聚乙烯樹脂能夠形成傳感器蓋6b。傳感器蓋6b被構成為,覆蓋紅外線傳感器6a的與端子6al相反一側。在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中,紅外線傳感器6a經由傳感器蓋6b檢測從人發出的紅外線。在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中,為了確保規定的視角,使傳感器蓋6b比蓋體2的外底面2ca更向外部突出。。
[0046]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經由蓋體2,安裝在第一電路板13a。在圖2中,示出了將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直接安裝在第一電路板13a的圖,以便于說明。第一電路板13a,在俯視時,具有圓盤狀的外形形狀。第一電路板13a具備第一插入孔13b、以及第二插入孔13c。第一插入孔13b,在俯視時,被形成為圓弧狀。第一插入孔13b被構成為,能夠收納傳感器蓋6b的筒狀部6bl的一部分。紅外線傳感器6a被配置為,紅外線傳感器6a的一部分與第一電路板13a抵接。紅外線傳感器6a的端子6al插入到第二插入孔13c。第一電路板13a,針對一個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具有三個第二插入孔13c。第二插入孔13c,在俯視時,被形成為橢圓形狀。相對于第一電路板13a的第一面13aa,端子6al傾斜插入到第二插入孔13c。紅外線傳感器6a,由第一電路板13a的第一插入孔13b和第二插入孔13c被安裝成,相對于第一電路板13a的第一面13aa而傾斜。紅外線傳感器6a被安裝成,在俯視時,以從蓋體2的中央部朝向外周的方式傾斜。
[0047]對于第一電路板13a,在第一面13aa,除了攝像元件5a、發光二極管8a以及紅外線傳感器6a以外,還安裝有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等的電子元件5j。對于第一電路板13a,在與第一面13aa相對的第二面,安裝有IC(Integrated Circuit)以及微電腦等的安裝部件。在第一電路板13a,形成有規定形狀的布線,被構成為能夠與攝像元件5a、發光二極管8a、紅外線傳感器6a、電子元件5j以及各種安裝部件電連接。在負載控制裝置10中,利用電子元件5j以及安裝部件,構成判斷部3以及通信部4。第一電路板13a,由螺絲,固定到蓋體2。
[0048]第一電路板13a,與第二電路板13f電連接。第二電路板13f,具有圓盤狀的外形形狀。在第二電路板13f,安裝有各種電子部件13e。對于電子部件13e,例如,可以舉出電解電容器、光電耦合器、熱敏電阻器、晶體管、變阻器以及二極管等。第二電路板13f,利用安裝的各種電子部件13e,構成DC-DC轉換器。第二電路板13f,構成向第一電路板13a供電的電源電路。第二電路板13f,由第二螺絲13d,固定到框體I。第二電路板13f,具備多個端子部。在負載控制裝置10中,多個端子部露出到框體I的與蓋體2相反一側。端子部,能夠作為向負載控制裝置10供電的供電端子來發揮功能。端子部,能夠作為傳輸來自通信部4的控制信號的通信端子來發揮功能。
[0049]負載控制裝置10具備緊固螺絲10d、以及夾具10e。緊固螺絲1d被設置為,沿著設置為跨過框體I和蓋體2的槽部10m。夾具1e被構成為,能夠與緊固螺絲1d嵌合。如圖4示出,負載控制裝置10,被安裝在建筑物的天花板材料30c等的施工面30ca。負載控制裝置10被配置為,埋入在被設置在天花板材料30c的貫通孔30cb內。凸緣部2c被構成為,在將負載控制裝置10埋入在天花板材料30c的貫通孔30cb的狀態下,能夠與施工面30ca抵接。利用緊固螺絲1d和夾具10e,通過凸緣部2c和夾具10e,能夠將負載控制裝置10安裝到天花板材料30c。將負載控制裝置10安裝在天花板材料30c,從而第一人體感應傳感器5以及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被配置為從施工面30ca側能夠檢測鉛垂方向的下方。
[0050]以下,對于負載控制裝置10的電路結構,根據圖3進行說明。
[0051 ]負載控制裝置10,除了判斷部3和通信部4和第一人體感應傳感器5和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以外,還具備電源部7。該負載控制裝置10是檢測人的存在與否的檢測裝置,進而,也是經由通信部4對負載進行控制的裝置。電源部7,由被形成在第二電路板13f的DC-DC轉換器構成。電源部7,例如,與商用電源連接,向判斷部3和通信部4和第一人體感應傳感器5和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提供電力。
[0052]判斷部3具備控制部3s、以及計時部3t。來自第一人體感應傳感器5的第一傳感器信號、以及來自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的第二傳感器信號輸入到判斷部3。控制部3s被構成為,根據第一傳感器信號和第二傳感器信號,使通信部4輸出用于控制照明器具32的點燈、滅燈或調光的控制信號。控制部3s,例如,能夠由利用了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等的微電腦構成。計時部3t,對時刻進行計時。通信部4,根據來自判斷部3的命令,輸出各種控制信號。通信部4被構成為,能夠以多路傳輸方式來傳輸控制信號。
[0053]控制部3s能夠,根據第一傳感器信號和第二傳感器信號,在從判斷為人不存在的時刻經過由計時部3t計時的規定的時間之后,從通信部4輸出使照明器具32滅燈的控制信號。控制部3s,在計時部3t的計時中,根據第一傳感器信號和第二傳感器信號,判斷為人存在的情況下,復位計時部3t的計數。負載控制裝置10,在計時部3t復位后到重新完成倒計時為止的時間的期間,能夠使照明器具32維持點燈。
[0054]第一人體感應傳感器5,除了攝像元件5a以外,還具備圖像處理部5e。圖像處理部5e具備,運算控制部5f、第一存儲部5g、以及第二存儲部5h。運算控制部5f,對由攝像元件5a拍攝并生成的圖像數據進行運算處理。利用FPGA、以及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來構成運算控制部5f。運算控制部5f也可以,代替DSP,而利用高度圖像處理器等的能夠進行數字圖像處理的高速處理的半導體元件。
[0055]第一存儲部5g,存儲由攝像元件5a拍攝并生成的圖像數據。第一存儲部5g,利用大容量存儲裝置,以能夠存儲數據量多的圖像數據。第一存儲部5g,例如,能夠利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等的存儲容量比較大的易失性存儲器。第二存儲部5h,預先存儲從天花板材料30c側看時的人的輪廓的形狀數據等。人的輪廓的形狀數據,用于進行識別人和人以外的圖像識別的處理。分開具備第二存儲部5h和第一存儲部5g。第二存儲部5h,利用SDRAM(Synchronous DRAM)等的、能夠比較高速進行形狀數據的傳輸的非易失性存儲器。
[0056]圖像處理部5e,使第一存儲部5g暫時存儲由攝像元件5a拍攝并生成的圖像數據。圖像處理部5e,將第一存儲部5g存儲的圖像數據適當地讀入到運算控制部5f。圖像處理部5e,將人的輪廓的形狀數據從第二存儲部5h適當地讀入到運算控制部5f。在運算控制部5f中,對讀入的圖像數據,進行圖像差分處理。在圖像差分處理中,對基于由攝像元件5a拍攝的當前的圖像數據的當前圖像、和基于人侵入第一檢測范圍1aa之前預先由攝像元件5a拍攝的背景數據的背景圖像進行比較,以作為背景差分。背景數據,可以存儲在第一存儲部5g,也可以存儲在第二存儲部5h。運算控制部5f,對當前圖像和背景圖像進行比較,生成取每個像素的差分的差分圖像。對于圖像差分處理,不僅限于背景差分,而可以根據對攝像元件5a讀入的時間序列不同的兩個圖像數據進行比較的時間差分,生成差分圖像。運算控制部5f,從取當前圖像和背景圖像的差分將亮度值二值化的差分圖像進行差分像素的提取處理。在差分像素的提取處理中,在當前圖像與背景圖像之間沒有變化的像素的亮度值低于規定的閾值。在差分像素的提取處理中,在人存在的情況下,在當前圖像與背景圖像之間發生變化。在差分像素的提取處理中,在當前圖像與背景圖像之間發生變化的像素的亮度值成為規定的閾值以上。
[0057]運算控制部5f,在進行差分像素的提取處理之后,進行針對差分像素的識別處理。在識別處理中,進行針對提取的差分像素的集團的輪廓的形狀,判斷與第二存儲部5h預先存儲的人的輪廓的形狀數據一致那些程度的基于形狀的模式識別的圖像識別的處理。運算控制部5f,判斷提取的輪廓的形狀、與預先存儲的人的輪廓的形狀數據的一致率,從而能夠判斷提取的輪廓的形狀是人、或者不符合人。運算控制部5f,例如,能夠利用Sobel濾波器以及Prewitt濾波器等提取輪廓的形狀,以作為針對差分像素的識別處理。
[0058]運算控制部5f,若通過圖像識別的處理,檢測出人的存在,則輸出示出人的存在的第一傳感器信號。第一人體感應傳感器5,每當從攝像元件5a側輸出圖像數據時,對圖像數據和背景圖像進行比較,從而能夠適當地檢測人是否存在。負載控制裝置10,即使僅在靜止的狀態的人存在的狀態下,也能夠檢測人的存在與否。
[0059]在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中,紅外線傳感器6a具備,熱電元件6d和信號處理電路部6e。熱電元件6d,檢測從人發出的紅外線。信號處理電路部6e具備,放大電路6f、帶通濾波器6g、比較電路6h、以及輸出電路6 j。放大電路6f,放大來自熱電元件6d的信號。帶通濾波器6g,除去放大的信號中的、成為噪音的不需要的頻率成分。比較電路6h,識別除去了不需要的頻率成分的信號是否超過預先設定的閾值。在信號超過預先設定的閾值的情況下,輸出電路6 j,輸出不出人的存在的第二傳感器信號。也就是說,信號處理電路部6e,將來自熱電元件6d的信號放大,來與閾值進行比較。紅外線傳感器6a,在來自熱電元件6d的信號大于閾值的情況下,從端子6al向判斷部3輸出第二傳感器信號。
[0060]負載控制裝置10,根據來自第一人體感應傳感器5的第一檢測信號、和來自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的第二檢測信號,判斷人的存在與否,對多個照明器具32各自的點燈、滅燈或調光分別進行控制。特別是,負載控制裝置10,由于第一人體感應傳感器5根據圖像數據的差分檢測人的存在與否,因此,能夠判別第一檢測范圍1aa內的人的逗留、不在、移動。負載控制裝置10能夠,正在人在第一檢測范圍1aa移動的情況下,使照明器具32減光,僅在人在第一檢測范圍1aa內逗留的情況下,使照明器具32點燈。
[0061]第一人體感應傳感器5,根據由攝像元件5a拍攝并生成的圖像數據,檢測人的存在與否。第一人體感應傳感器5,第一檢測范圍1aa需要具有規定的亮度,以使攝像元件5a能夠獲得圖像數據。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根據從人放射的紅外線,紅外線傳感器6a檢測人的存在與否,因此,與亮度無關而能夠進行人的存在與否的檢測。
[0062]負載控制裝置10,以規定的時間間隔,第一人體感應傳感器5獲得圖像數據。負載控制裝置10能夠,利用第一人體感應傳感器5,檢測周圍的亮度。第一人體感應傳感器5,從由攝像元件5a拍攝并生成的圖像數據整體的平均值計算照度,以作為周圍的亮度。換而言之,第一人體感應傳感器5,也作為照度傳感器來發揮功能。判斷部3,在第一人體感應傳感器5檢測出的亮度在預先設定的照度以上的情況下,根據第一傳感器信號和第二傳感器信號判斷人的存在與否。對于預先設定的照度的閾值,雖然也根據攝像元件5a的拍攝性能,但是,例如,可以設為20勒克司。例如,由第二存儲部5h預先存儲照度的閾值即可。
[0063]判斷部3,在負載控制裝置10的周圍的亮度小于規定的照度的情況下,僅根據來自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的第二傳感器信號,判斷人的存在與否,使通信部4輸出控制信號。負載控制裝置10,與周圍的亮度無關,而能夠根據第一檢測信號和第二檢測信號判斷人的存在與否,從通信部4輸出控制信號。
[0064]接著,對于本實施例的負載控制裝置10的第一檢測范圍1aa以及第二檢測范圍1ba進行簡單的說明。
[0065]例如,如圖4示出,第一檢測范圍1aa被形成為,以第一人體感應傳感器5為頂點的四角錐形。第二檢測范圍1ba被形成為,以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為頂點的斜圓錐形。在圖4中示出,四個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之中的一個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檢測的第二檢測范圍1ba的例子。如圖5示出,對于第一人體感應傳感器5,在地板面上,第一檢測范圍1aa被形成為矩形狀。
[0066]對于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在地板面上,第二檢測范圍1ba被形成為橢圓狀,以與第一人體感應傳感器5的第一檢測范圍1aa重疊。第一人體感應傳感器5和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被配置為,地板面上的第二檢測范圍1ba的長軸方向,沿著地板面上的第一檢測范圍1aa的對角線。負載控制裝置10被配置為,在地板面上,四個第二檢測范圍1ba整體,包含第一檢測范圍1aa。
[0067]也可以將第一人體感應傳感器5構成為,按照將第一檢測范圍1aa分割的多個分害慪域,能夠切換檢測人的存在與否的檢測功能的啟動和停止。負載控制裝置10能夠,例如,根據柱子存在等的設置場所,預先停止不需要檢測人的存在的特定的分割區域的檢測功能。第一人體感應傳感器5,能夠將分割區域存儲到第二存儲部5h。也可以將負載控制裝置10構成為,利用遙控裝置,從外部適當地設定分割區域。
[0068]多個分割區域,分別與多個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的任一個第二檢測范圍1ba重疊。負載控制裝置10,在按每個分割區域對檢測功能的啟動和停止進行控制的情況下,與多個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的某個第二檢測范圍1ba重疊的分割區域的檢測功能成為啟動以及停止。負載控制裝置10,若停止一個分割區域的檢測功能,即使在停止的分割區域存在人,也不進行人的檢測。
[0069]負載控制裝置10,在檢測功能被停止的分割區域與第二檢測范圍1ba重疊的情況下,第一人體感應傳感器5不檢測人的存在與否,但是,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檢測人的存在與否。負載控制裝置10,在周圍明亮的情況下,根據第一傳感器信號和第二傳感器信號的邏輯積,判斷人的存在與否。判斷部3,在周圍的亮度在規定的照度以上的情況下,進行第一傳感器信號和第二傳感器信號的邏輯積的信號處理,從而判斷人的存在與否。判斷部3,即使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在停止第一人體感應傳感器5的檢測功能的分割區域檢測人的存在,也不會判斷為人存在。
[0070]負載控制裝置10,在周圍暗的情況下,僅根據來自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的第二傳感器信號,判斷人的存在與否。負載控制裝置10,在分割區域的設定時,按照第一人體感應傳感器5的分割區域的檢測功能的啟動和停止,控制部3s,自動對檢測重疊的第二檢測范圍1ba的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的啟動和停止進行控制。負載控制裝置10,在控制部3s將規定的分割區域的檢測功能設定為停止的情況下,能夠將與停止的分割區域對應的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的功能控制成停止。負載控制裝置10也可以,在控制部3s將規定的分割區域的檢測功能設定為停止的情況下,使來自與停止的分割區域對應的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的第二傳感器信號成為無效,從而停止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因此,對于將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控制成啟動和停止,可以對向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的供電進行控制來進行,也可以判斷部3使來自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的第二傳感器信號有效或無效來進行。
[0071]而且,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沿著蓋體2的周部而被設置,以使第一人體感應傳感器5的第一檢測范圍1aa與第二檢測范圍1ba重疊。然而,對于第一人體感應傳感器5,在地板面側,第一檢測范圍1aa,被形成為矩形狀,對此,對于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在地板面側,第二檢測范圍10ba,被形成為橢圓狀。對于負載控制裝置10,第一人體感應傳感器5和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使用不同的傳感器元件,因此,難以使第一檢測范圍1aa和第二檢測范圍1ba—致。第一人體感應傳感器5,例如,在將負載控制裝置10配置在高度3.0m的天花板材料30c的情況下,在地板面上,能夠成為第一檢測范圍1aa的四角錐的底面的一邊為5.4X 5.4m的正方形狀。多個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例如,在將負載控制裝置10配置在高度
3.0m的天花板材料30c的情況下,會有在地板面上,能夠檢測第二檢測范圍1ba各自的斜圓錐的底面,與一邊為9.0mX9.0m的正方形狀內接的范圍為止的可能性。
[0072]特別是,對于負載控制裝置10,在將負載控制裝置10安裝在傾斜天花板等的情況下,存在第一檢測范圍1aa和第二檢測范圍1ba明顯不同的傾向。根據本實施例的負載控制裝置10,通過安裝罩部9,從而能夠調整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的第二檢測范圍1ba,以使得在地板面上,第一檢測范圍1aa和第二檢測范圍1ba—致。
[0073]對于本實施例的負載控制裝置10,不僅限于罩部9具備基部9a的全周的一部分突出的屏蔽部9c的結構。在本實施例的負載控制裝置10的變形例中也可以是,如圖6至圖8示出,具備以覆蓋傳感器蓋6b的方式,具有基部9a的全周的一部分以多階段突出的屏蔽部9d的罩部9的結構。在本實施例的負載控制裝置10的變形例中也可以是,如圖6至圖8示出,具備以覆蓋傳感器蓋6b的方式,具有基部9a的全周突出的屏蔽部9e的罩部9的結構。
[0074]本實施例的負載控制裝置10,按照設置負載控制裝置10的場所以及負載控制裝置10的檢測范圍,以在地板面上第一檢測范圍1aa和第二檢測范圍1ba—致的方式,將適當的形狀的罩部9安裝在板12即可。本實施例的負載控制裝置10,將負載控制裝置10的檢測范圍,近似于第一檢測范圍1aa和第二檢測范圍1ba—致的范圍,從而能夠更提高人的檢測精度。而且,圖3所示的負載控制裝置10也可以,不是一個裝置,而是分割為兩個裝置。也就是說,負載控制裝置10也可以是,檢測人的存在與否的檢測裝置、和根據檢測結果經由通信部4對負載進行控制的裝置(稱為負載控制部)這兩個裝置。在此情況下,檢測裝置也可以,主要由圖3的判斷部3、第一人檢測檢測傳感器5、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構成。負載控制部也可以,主要由圖3的控制部3S以及通信部4構成。并且,對于罩部9,按每個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設置,但是,也可以被設置為圍住多個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
[0075](實施例2)
[0076]本實施例的負載控制裝置10,與實施例1的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相對于蓋體2而固定的結構主要不同之處是,如圖10至圖12示出,能夠使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相對于蓋體2發生變位的結構。對于與實施例1同樣的構成要素,利用同一符號適當地省略說明。
[0077]在本實施例的負載控制裝置10中,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被設置在用于相對于蓋體2發生變位的可動部15。罩部9,被設置在可動部15。
[0078]本實施例的負載控制裝置10,通過設置有罩部9的可動部15,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能夠相對于蓋體2發生變位,因此,能夠將第一檢測范圍1aa與第二檢測范圍1ba近似,來更提尚人的檢測精度。
[0079]可動部15具有器體15a以及安裝基板15b。器體15a為半圓柱狀的外形形狀。器體15a被構成為,嵌入到蓋體2的第二窗孔2ab。第二窗孔2ab被形成為沿著器體15a的外周形狀以半圓柱狀凹陷,以使器體15a能夠從蓋體2的外底面2ca的垂線方向朝向外方向。
[0080]在器體15a,沿著與軸方向正交的方向,設置有貫通孔15aa。器體15a被構成為,能夠將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插入到貫通孔15aa。安裝基板15b為矩形平板狀的外形形狀。在安裝基板15b,設置有供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的端子6al插入的第三插入孔15c。安裝基板15b,以堵塞器體15a的貫通孔15aa的方式,被固定在器體15a。對于可動部15,器體15a在將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插入到貫通孔15aa插的狀態下被安裝在安裝基板15b。在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插入到器體15a的貫通孔15aa的狀態下,以覆蓋傳感器蓋6b的方式,罩部9被固定在器體15a。對于可動部15,在將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嵌入到貫通孔15aa的狀態下,器體15a能夠相對于蓋體2發生變位,因此,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能夠相對于蓋體2移動。
[0081]在負載控制裝置10中,為了確保可動部15的可動空間,將用于安裝第一人體感應傳感器5的第一電路板13a的大小設為,比實施例1的負載控制裝置10的第一電路板13a小。
[0082]在負載控制裝置10中,使可動部15變位,從而能夠對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檢測人的第二檢測范圍1ba進行調整。負載控制裝置10,對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的第二檢測范圍1ba進行調整,從而能夠更提高人的檢測精度。在本實施例的負載控制裝置10中,只要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被構成為能夠相對于蓋體2移動,就能夠構成為適當地具備實施例1的不同的形狀的罩部9。本實施例的負載控制裝置10,與實施例1的負載控制裝置10同樣,將負載控制裝置10的檢測范圍,近似于第一檢測范圍1aa和第二檢測范圍1ba—致的范圍,從而能夠更提尚人的檢測精度。
[0083]如上說明,本實施例的實施方案之一的檢測裝置,具備:第一人體感應傳感器,根據拍攝的圖像,檢測第一檢測范圍內的人的存在與否;多個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被配置在所述第一人體感應傳感器的周圍,并且根據紅外線,檢測至少與所述第一檢測范圍重疊的第二檢測范圍內的人的存在與否;以及罩部,遮蔽向所述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入射的紅外線的一部分,以使所述第一檢測范圍和所述多個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各自的第二檢測范圍合并后的檢測范圍之中的所述第一檢測范圍和所述第二檢測范圍不重疊的部分變小。
[0084]在此,也可以是,所述罩部被設置為,所述第二檢測范圍合并后的檢測范圍的輪廓與所述第一檢測范圍的輪廓近似。
[0085]在此,也可以是,所述罩部是,按照所述多個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分別設置的。
[0086]在此,也可以是,所述多個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各自具有接受紅外線的受光面,所述多個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的受光面各自的與所述受光面垂直的光軸向所述第一人體感應傳感器的相反一側傾斜。
[0087]在此,也可以是,所述罩部,可裝卸地被安裝在所述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
[0088]在此,也可以是,所述檢測裝置具有,配置有所述第一人體感應傳感器以及所述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的殼體,所述罩部,可裝卸地被安裝在所述殼體。
[0089]在此,也可以是,具有:配置有所述第一人體感應傳感器以及所述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的殼體;以及使所述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相對于所述殼體的位置發生變位的可動部。
[0090]在此,也可以是,所述罩部被構成為,與所述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一起相對于所述殼體的位置發生變位。
[0091]并且,本發明的負載控制裝置,具備:所述的檢測裝置;以及負載控制部,根據所述檢測裝置的檢測結果,對負載進行控制。
[0092]并且,本發明的負載控制系統,具備:所述的負載控制裝置;以及由所述負載控制裝置控制的負載。
【主權項】
1.一種檢測裝置,具備: 第一人體感應傳感器,根據拍攝的圖像,檢測第一檢測范圍內的人的存在與否; 多個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被配置在所述第一人體感應傳感器的周圍,并且根據紅外線,檢測至少與所述第一檢測范圍重疊的第二檢測范圍內的人的存在與否;以及 罩部,遮蔽向所述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入射的紅外線的一部分,以使所述第一檢測范圍和所述多個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各自的第二檢測范圍合并后的檢測范圍之中的所述第一檢測范圍和所述第二檢測范圍不重疊的部分變小。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測裝置, 所述罩部被設置為,所述第二檢測范圍合并后的檢測范圍的輪廓與所述第一檢測范圍的輪廓近似。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測裝置, 所述罩部是,按照所述多個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分別設置的。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測裝置, 所述多個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各自具有接受紅外線的受光面, 所述多個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的受光面各自的與所述受光面垂直的光軸向所述第一人體感應傳感器的相反一側傾斜。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測裝置, 所述罩部,可裝卸地被安裝在所述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測裝置, 所述檢測裝置具有,配置有所述第一人體感應傳感器以及所述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的殼體, 所述罩部,可裝卸地被安裝在所述殼體。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測裝置,具有: 配置有所述第一人體感應傳感器以及所述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的殼體;以及 使所述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相對于所述殼體的位置發生變位的可動部。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檢測裝置, 所述罩部被構成為,與所述第二人體感應傳感器一起相對于所述殼體的位置發生變位。9.一種負載控制裝置,具備: 權利要求1至8的任一項所述的檢測裝置;以及 負載控制部,根據所述檢測裝置的檢測結果,對負載進行控制。10.—種負載控制系統,具備: 權利要求9所述的負載控制裝置;以及 由所述負載控制裝置控制的負載。
【文檔編號】H05B37/02GK105979667SQ201610114649
【公開日】2016年9月28日
【申請日】2016年3月1日
【發明人】三浦啟, 佐佐木知明, 杭耕郎, 杭耕一郎, 木村好孝, 杉山浩文
【申請人】松下知識產權經營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成县| 曲周县| 孝感市| 鹤峰县| 抚远县| 尼勒克县| 安福县| 鹰潭市| 于田县| 汉寿县| 武冈市| 古蔺县| 秦皇岛市| 平远县| 富源县| 工布江达县| 许昌市| 溧水县| 错那县| 农安县| 武平县| 凤庆县| 体育| 新绛县| 梁山县| 古丈县| 云南省| 柏乡县| 聂拉木县| 江安县| 富民县| 陆川县| 华蓥市| 六安市| 郴州市| 周宁县| 绥中县| 崇明县| 武安市| 乌什县| 昭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