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邊坡綠化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邊坡綠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邊坡坡面修整建設:清理、平整邊坡坡面,清除坡面浮石,預留種苗平臺以及建設灌溉配套設施;S2、掛網:在邊坡鋪設金屬防護網;S3、土壤層噴播:將第一混合基質噴到邊坡的巖層上;S4、植生層噴播:將第二混合基質和灌草種子混合均勻后噴射到土壤層上;S5、扦插覆蓋:將無紡布覆蓋在土壤層上,修剪喬木和灌木枝條并扦插喬木和灌木枝條,并通過喬木和灌木的扦插將無紡布固定;S6、在邊坡上進行喬木和灌木種植;S7、對噴播及扦插后的邊坡進行養護灌溉。在不同氣候條件的裸露坡面上可以實現草本和灌木、喬木結合的立體防護效果,有效降低工程成本,而且操作方便、效果優良。
【專利說明】
一種邊坡綠化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水土保持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邊坡綠化方法?!颈尘凹夹g】
[0002] 國家的公路、鐵路、水電、礦山等基礎工程建設必然產生大量裸露邊坡,此類邊坡靠自然恢復生態平衡需要時間較長,不僅影響環境景觀,還會造成水土流失,有些還存在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隱患,亟待進行邊坡修復。目前邊坡修復的技術中,噴播綠化技術集生物能、化學能和機械能于一體,效率高、省工省時,勞動強度低,與常規方法施工繁瑣、效率低相比,目前具有較大的技術優勢,且綠化效果佳,是應用范圍最廣的邊坡綠化技術。
[0003]近年來,國內在客土噴播方面已摸索出了一些經驗,并且也有許多相關的專利和發明問世,但是仍然有許多需要不斷改進和完善之處。例如,邊坡噴播為了構建喬灌草配置的群落,噴播大量種子,成本增加同時也造成了大量種子浪費。并且由于喬灌種子發芽和生長速度明顯慢于草本,發芽小苗容易被草本植物覆蓋而逐漸死亡,影響恢復效果。專利CN 101960967A公開了一種應用于生態護坡的植物幼苗營養塊制作及其應用方法,但該法無法保證營養塊能正面拋擲到邊坡上導致成活率降低,且耗費人工多,較難操作實施達到較好效果。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發明專利提供一種邊坡綠化方法,在不同氣候條件的裸露坡面上可以實現草本和灌木、喬木結合的立體防護效果,有效降低工程成本,而且操作方便、效果優良。
[0005]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了一種邊坡綠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06]S1、邊坡坡面修整建設:清理、平整邊坡坡面,清除坡面浮石,預留種苗平臺以及建設灌溉配套設施;
[0007]S2、掛網:在邊坡的穩定處鉆孔打錨桿、鋪設金屬防護網;
[0008]S3、土壤層噴播:將第一混合基質噴到邊坡的巖層上,并用灌木草根填滿所述巖層與所述金屬防護網之間的空隙,形成12-14cm厚的土壤層;
[0009]S4、植生層噴播:將第二混合基質和灌草種子混合均勻后噴射到所述土壤層上;
[0010]S5、扦插覆蓋:將無紡布覆蓋在所述土壤層上,修剪喬木和灌木枝條并扦插所述喬木和灌木枝條,并通過所述喬木和灌木的扦插將所述無紡布固定;
[0011]S6、將修剪后的所述喬木和灌木種植在所述邊坡上;
[0012]S7、對噴播及扦插后的所述邊坡進行養護灌溉。
[0013]優選地,還包括步驟:
[0014]S8、揭開所述無紡布,減少澆水,過渡至無養護狀態。
[0015]優選地,所述步驟S1中包括步驟:
[0016]若所述邊坡為高邊坡,則將所述高邊坡修整成多層邊坡,并在每層所述邊坡上進行所述邊坡坡面修整建設。
[0017]優選地,所述邊坡修整建設包括:修建飄板、燕巢以及灌溉配套設施,所述灌溉配套設施包括跌水槽和排水溝。
[0018]優選地,所述金屬防護網為形狀為菱形的鐵絲網。
[0019]優選地,所述第一混合基質包括:園土、有機肥、復合肥、保水劑及粘合劑和土壤調節劑;每立方米所述第一混合基質種包括〇.7-0.9立方米的園土、0.1-0.3立方米的有機肥、2-3千克的復合肥和0.03-0.1千克的保水劑及粘合劑。
[0020]優選地,所述第二混合基質包括:所述有機肥和所述復合肥;所述有機肥的含量大于所述復合肥的含量。
[0021]優選地,所述灌草種子包括:白背楓、車桑子、多花木藍、木豆和狗牙根;所述灌草種子每千粒重分別為白背楓22mg、車桑子10g、多花木藍7g、木豆130g和狗牙根0.25g。
[0022]優選地,所述喬木和灌木包括:小葉格、高山格、垂葉格、小葉紫薇、小葉女貞和夾竹桃。
[0023] 優選地,所述步驟S5中,灌木扦插的株距為1米,喬木扦插的株距為2米。
[0024]實施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不同氣候條件的裸露坡面上可以實現草本和灌木、喬木結合的立體防護效果,有效降低工程成本,而且操作方便、效果優良?!靖綀D說明】
[0025]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
[0026]圖1是本發明邊坡綠化方法一實施例的坡面綠化后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2是本發明邊坡綠化方法一實施例的扦插覆蓋后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3是本發明邊坡綠化方法另一實施例的坡面綠化后的結構示意圖;
[0029]圖4是本發明邊坡綠化方法另一實施例的扦插覆蓋后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0030]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中傳統技術中成活率低,且耗費人工多,較難操作實施達到較好效果的問題,提供了一種邊坡綠化方法,在不同氣候條件的裸露坡面上可以實現草本和灌木、喬木結合的立體防護效果,有效降低工程成本,而且操作方便、效果優良。
[0031]為了對本發明的技術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現對照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0032]圖1是本發明邊坡綠化方法一實施例的坡面綠化后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邊坡綠化方法一實施例的扦插覆蓋后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至圖2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邊坡綠化方法的一實施例,包括以下步驟:
[0033]S1、邊坡坡面修整建設:清理、平整邊坡坡面,清除坡面浮石,預留種苗平臺以及建設灌溉配套設施;邊坡修整建設包括:在待綠化邊坡上修建飄板、燕巢以及灌溉配套設施等,灌溉配套設施包括跌水槽和排水溝等。若邊坡為高邊坡,則將高邊坡修整成多層邊坡, 并在每層邊坡上進行邊坡坡面修整建設。
[0034]S2、掛網:在邊坡的穩定處鉆孔打錨桿、鋪設金屬防護網;金屬防護網用于反坡。本實施例中,金屬防護網為形狀為菱形的包塑鐵絲網。但是本發明中,金屬防護網也可以根據需要設置為不同的形狀如多邊形,或者使用不同的材料,如使用鋼化網、鍍鋅鐵絲網等。
[0035]S3、土壤層噴播:將第一混合基質噴到邊坡的巖層上,并用灌木草根填滿巖層與金屬防護網之間的空隙,形成12_14cm厚的土壤層;第一混合基質包括:園土、有機肥、復合月巴、保水劑及粘合劑和土壤調節劑。本發明中以園土結合有機肥為噴播基質的主要成分, 達到更好的粘著和凝固效果,同時在反坡鐵絲網與巖面的空隙中塞入灌木草根便于泥土附著,為后續噴播灌草植物種子提供較穩定的土壤層。
[0036]S4、植生層噴播:將第二混合基質和灌草種子混合均勻后噴射到土壤層上;第二混合基質包括:有機肥和復合肥;有機肥的含量大于復合肥的含量。本實施例中,第二混合基質中包含大量的有機肥和少量的復合肥;在土壤層噴播中用少量有機肥改良土壤,植生層則用較多有機肥與種子均勻混合,噴播后直接黏附于泥土層抗雨水沖刷,同時黑色有機肥可起到已噴播區域的指示作用。本發明中,有機肥和復合肥的含量可以根據地形和環境需要調節。所述灌草種子包括:白背楓、車桑子、多花木藍、木豆和狗牙根;所述灌草種子每千粒重分別為包括白背楓22mg、車桑子10g、多花木藍7g、木豆130g和狗牙根0.25g。種子配比也可適當調節以呈現不同的配置效果。
[0037]S5、扦插覆蓋:將無紡布覆蓋在土壤層上,修剪喬木和灌木枝條并扦插喬木和灌木枝條,并通過喬木和灌木的扦插將無紡布固定;喬木和灌木包括:小葉榕、高山榕、垂葉榕、 小葉紫薇、小葉女貞和夾竹桃。邊坡施工前期建設時間較長,在項目部通??删偷厍げ逵?,但直接把枝條用做固定無紡布的插穗避免了工地上就地扦插苗的二次運輸,同時可以減少喬木和灌木種植的工作量。本實施例中,灌木扦插的株距為1米,喬木扦插的株距為2 米。本發明中,灌木與喬木扦插的株距可以根據環境和地形的具體情況和需要進行調節。
[0038]S6、將修剪后的喬木和灌木種植在邊坡上,種植的地方包括平臺、飄板和燕槽。修剪后的喬木和灌木可以減少蒸騰,保證種植后的喬木和灌木的成活率。而且本發明所選用的喬木和灌木適應性強,生長迅速,能較快綠化邊坡,且所選用鄉土植物結種量都較大,種子發芽整齊,易于獲得,例如白背楓種子完全可以自采自收。
[0039]S7、對噴播及扦插后的邊坡進行養護灌溉。定期對噴播及扦插后的邊坡進行灌溉和養護,檢查是否有沒有發育的、發育不良好或者死亡的種子或者扦插種植的喬木和灌木, 并及時進行補充和養護。
[0040]圖3是本發明邊坡綠化方法另一實施例的坡面綠化后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發明邊坡綠化方法另一實施例的扦插覆蓋后的結構示意圖。如圖3至圖4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邊坡綠化方法的另一實施例,包括以下步驟:
[0041]S1、邊坡坡面修整建設:清理、平整邊坡坡面,清除坡面浮石,預留種苗平臺以及建設灌溉配套設施;邊坡修整建設包括:在待綠化邊坡上修建飄板、燕巢以及灌溉配套設施等,灌溉配套設施包括跌水槽和排水溝等。若邊坡為高邊坡,則將高邊坡修整成多層邊坡, 并在每層邊坡上進行邊坡坡面修整建設。邊坡修整建設包括:在每層待綠化邊坡上修建飄板、燕巢以及灌溉配套設施等,灌溉配套設施包括跌水槽和排水溝等。
[0042]S2、掛網:在邊坡的穩定處鉆孔打錨桿、鋪設金屬防護網;金屬防護網用于反坡。 本實施例中,金屬防護網為形狀為菱形的鐵絲網。但是本發明中,金屬防護網也可以根據需要設置為不同的形狀如多邊形,或者使用不同的材料,如使用鋼化網。
[0043]S3、土壤層噴播:將第一混合基質噴到邊坡的巖層上,并用灌木草根填滿巖層與金屬防護網之間的空隙,形成12_14cm厚的土壤層;第一混合基質包括:園土、有機肥、復合月巴、保水劑及粘合劑和土壤調節劑;每立方米第一混合基質種包括0.7-0.9立方米的園土、 0.1-0.3立方米的有機肥、2-3千克的復合肥和0.03-0.1千克的保水劑及粘合劑,另外還包括適量的土壤調節劑。本發明中以園土結合有機肥為噴播基質的主要成分,達到更好的粘著和凝固效果,同時在反坡鐵絲網與巖面的空隙中塞入灌木草根便于泥土附著,為后續噴播灌草植物種子提供較穩定的土壤層。
[0044]S4、植生層噴播:將第二混合基質和灌草種子混合均勻后噴射到土壤層上;第二混合基質包括:有機肥和復合肥;有機肥的含量大于復合肥的含量。本實施例中,第二混合基質中包含大量的有機肥和少量的復合肥,用較多有機肥可與種子均勻混合,噴播后直接黏附于泥土層抗雨水沖刷,同時黑色有機肥可起到已噴播區域的指示作用。本發明中,有機肥和復合肥的含量可以根據地形和環境需要適當調節。所述灌草種子包括:白背楓、車桑子、多花木藍、木豆和狗牙根;所述灌草種子每千粒重分別為包括白背楓22mg、車桑子10g、 多花木藍7g、木豆130g和狗牙根0.25g。本實施例中,所用灌草種子每100m2用量分別為: 白背楓3g、車桑子400g、多花木藍300g、木豆500g和狗牙根30g本發明中,種子配比也可適當調節以呈現不同的配置效果。白背楓的發芽率為80%,車桑子的發芽率為85%,多花木藍的發芽率為90%,木豆的發芽率為95%,狗牙根的發芽率為96%。采用上述鄉土植物種子進行噴播,避免外來物種的易退化或易入侵等問題,可以充分保證灌草種子的發芽效果。 尤其白背楓在全國陜西以南的地區廣泛分布,結種量大,發芽率高,目前尚未有用作水土保持植物的報道,但本申請中白背楓種子噴播應用已有成熟實施方式。
[0045]S5、扦插覆蓋:將無紡布覆蓋在土壤層上,修剪喬木和灌木枝條并扦插喬木和灌木枝條,并通過喬木和灌木的扦插將無紡布固定;喬木和灌木包括:小葉榕、高山榕、垂葉榕、 小葉紫薇、小葉女貞和夾竹桃。喬木和灌木扦插的要求:小葉格、高山格、垂葉格、小葉紫薇、 小葉女貞、夾竹桃等鄉土樹種的成熟枝條,直徑在〇.5cm以上,長度保留20-30厘米。修剪時將基部斜剪修尖,剪斷枝條后修去多余葉片,使傷口自然陰干避免染菌,扦插之前沾取混有生根劑的泥漿。邊坡施工前期建設時間較長,在項目部通??删偷厍げ逵纾苯影阎l用做固定無紡布的插穗避免了工地上就地扦插苗的二次運輸,同時可以減少喬木和灌木種植的工作量?,F有技術中無紡布通常用竹簽或U型釘固定,竹簽由于長度較短、表面較光滑容易被風吹開,U型釘在無紡布揭開時需要回收避免造成環境污染,而通過扦插易活喬木和灌木既可固定無紡布,又可直接定植喬木和灌木,減少喬木和灌木種植的工作量。一兩個月內噴播種子均已發芽長出小苗達到一定覆蓋度,此時扦插成功的喬木和灌木也都發出新芽,基本上避免了喬木和灌木被草本覆蓋、繼而死亡的風險。喬木和灌木扦插成活率平均在 70 %左右,扦插成活率由高到低的喬木和灌木依次為夾竹桃、小葉女貞、高山榕、垂葉榕、小葉榕,其中夾竹桃扦插成活率高達95%。本實施例中,灌木扦插的株距為1米,喬木扦插的株距為2米。本發明中,灌木與喬木扦插的株距可以根據環境和地形的具體情況和需要進行調節。
[0046]S6、將修剪后的喬木和灌木種植在邊坡上,種植的地方包括平臺、飄板和燕槽。修剪后的喬木和灌木可以減少蒸騰,保證種植后的喬木和灌木的成活率。而且本發明所選用的喬木和灌木適應性強,生長迅速,能較快綠化邊坡,且所選用噴播植物結種量都較大,種子發芽整齊,易于獲得,例如白背楓種子完全可以自采自收。
[0047]S7、對噴播及扦插后的邊坡進行養護灌溉。定期對噴播及扦插后的邊坡進行灌溉和養護,檢查是否有較多未發育、發育不良好或者死亡的種子或者扦插種植的喬木和灌木, 并根據需要及時進行補充和養護。
[0048]S8、揭開無紡布,減少澆水,過渡至無養護狀態。在常規養護灌溉至草木生長到一定高度后,由于無紡布已出現一定程度老化,可直接從扦插苗處開口沿邊緣撕開,揭開無紡布,并減少澆水,逐漸過渡到無養護狀態。
[0049]上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了描述,但是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發明的啟示下,在不脫離本發明宗旨和權利要求所保護的范圍情況下,還可做出很多形式,這些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之內。
【主權項】
1.一種邊坡綠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51、邊坡坡面修整建設:清理、平整邊坡坡面,清除坡面浮石,預留種苗平臺以及建設灌 溉配套設施;52、掛網:在邊坡的穩定處鉆孔打錨桿、鋪設金屬防護網;53、土壤層噴播:將第一混合基質噴到邊坡的巖層上,并用灌木草根填滿所述巖層與所 述金屬防護網之間的空隙,形成12_14cm厚的土壤層;54、植生層噴播:將第二混合基質和灌草種子混合均勻后噴射到所述土壤層上;55、扦插覆蓋:將無紡布覆蓋在所述土壤層上,修剪喬木和灌木枝條并扦插所述喬木和 灌木枝條,并通過所述喬木和灌木的扦插將所述無紡布固定;56、將修剪后的所述喬木和灌木種植在所述邊坡上;57、對噴播及扦插后的所述邊坡進行養護灌溉。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邊坡綠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步驟:58、揭開所述無紡布,減少澆水,過渡至無養護狀態。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邊坡綠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1中包括步驟:若所述邊坡為高邊坡,則將所述高邊坡修整成多層邊坡,并在每層所述邊坡上進行所述邊坡坡面修整建設。4.根據權利要求1或3任一項所述的邊坡綠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邊坡修整建設包 括:修建飄板、燕巢以及灌溉配套設施,所述灌溉配套設施包括跌水槽和排水溝。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邊坡綠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防護網為形狀為菱形 的鐵絲網。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邊坡綠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合基質包括:園 土、有機肥、復合肥、保水劑及粘合劑和土壤調節劑;每立方米所述第一混合基質種包括 0.7-0.9立方米的園土、0.1-0.3立方米的有機肥、2-3千克的復合肥和0.03-0.1千克的保 水劑及粘合劑。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邊坡綠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混合基質包括:所述有 機肥和所述復合肥;所述有機肥的含量大于所述復合肥的含量。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邊坡綠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草種子包括:白背楓、 車桑子、多花木藍、木豆和狗牙根;所述灌草種子每千粒重分別為包括白背楓22mg、車桑子 l〇g、多花木藍7g、木豆130g和狗牙根0.25g。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邊坡綠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喬木和灌木包括:小葉榕、 高山榕、垂葉榕、小葉紫薇、小葉女貞和夾竹桃。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邊坡綠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5中,灌木扦插的株 距為1米,喬木扦插的株距為2米。
【文檔編號】A01G1/00GK105981539SQ201510060020
【公開日】2016年10月5日
【申請日】2015年2月4日
【發明人】宋鳳鳴, 劉建華, 雷江麗, 徐義炎, 吳彩瓊, 彭昭良, 周熠, 吳夢洋
【申請人】深圳市鐵漢生態環境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