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剝葉擋葉簾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業機械技術領域,是一種甘蔗剝葉機的重要配件之一的甘蔗剝葉擋葉簾。
【背景技術】
[0002]甘蔗剝葉機是甘蔗收獲中必不可少的實用機械,其剝葉形式主要是砍下的甘蔗經入蔗口進入剝葉箱剝葉,由于甘蔗的形狀以及剝葉箱功能的限制,一部分經出蔗口飛出的甘蔗和蔗葉沒有完全分離,目前的剝葉箱出蔗口一般設置為一層擋葉簾或者直接為敞開式出蔗口:敞開式出蔗口的設置使甘蔗直接飛出,蔗葉仍然留于甘蔗上面;設置一層擋葉簾并不能將甘蔗和蔗葉完全分離;并且慣性飛出的甘蔗容易散落出蔗口較遠。這些給甘蔗后續的收集和捆綁工作增加了困難,需要人工撿拾、整理及捆扎,耗時費工,工作效率很低。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主要解決甘蔗經剝葉箱剝葉之后蔗葉與甘蔗不能完全分離,使后續收集、捆扎不便的問題的甘蔗剝葉擋葉簾。
[0004]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是這樣的:
[0005]一種甘蔗剝葉擋葉簾,在支架沿甘蔗運行方向設置有擋葉簾,其特征在于:所述擋葉簾至少有兩排,每一排擋葉簾包括由多根彈性擋葉桿連接成間隔的梳狀,采用活連接成彈性擋葉桿與支架連接成沿甘蔗運行方向擺動設定角度和與甘蔗運行方向左右擺動呈設定夾角角度的結構,其中前、后排擋葉簾的間距以前排擋葉簾至少能與后排擋葉簾相交叉的位置。
[0006]更具體的技術方案還包括:每排擋葉簾中彈性擋葉桿與支架的部件采用間隙連接,其間隙用于設定彈性擋葉桿與甘蔗運行方向左右擺動的角度。
[0007]進一步的:所述彈性擋葉桿采用扭簧,與固定于支架的固定軸鉸接,在鉸接處兩端分別設置有上、下固定桿,分別對扭簧兩端進行限位,以限定彈性擋葉桿沿甘蔗運行方向擺動的角度。
[0008]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
[0009]1、所述交叉形成網狀的擋葉簾可以將甘蔗與蔗葉完全分離,并且不損傷甘蔗,減少了蔗葉未完全分離給收集和捆綁帶來的麻煩;
[0010]2、所述甘蔗擋葉簾結構簡單,加工方便,便于安裝和更換,成本低;
[0011]3、雙層及以上擋葉簾可以阻擋一定的慣性,使甘蔗經剝葉箱飛出后落于出蔗口附近,減少了人工收集的難度;
[0012]4、提高了甘蔗剝葉的效率,減少了甘蔗剝葉過程中可能的人力物力的耗費。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是鉸接定位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3是彈性擋時桿9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中:支架1、第二固定軸2、第二上固定桿3、第二下固定桿4、第二組彈性擋葉桿5、第一上固定桿6、第一固定軸7、第一下固定桿8、第一組彈性擋葉桿9。
【具體實施方式】
[0017]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采用兩組擋葉簾結構,在支架I安裝的每一排擋葉簾包括由多根彈性擋葉桿連接成間隔的梳狀,采用活連接成彈性擋葉桿與支架連接成沿甘蔗運行方向擺動設定角度和與甘蔗運行方向左右擺動呈設定夾角角度的結構,其中前、后排擋葉簾的間距以前排擋葉簾至少能與后排擋葉簾相交叉的位置。
[0018]彈性擋葉桿采用圖3所示的扭簧,與固定于支架的固定軸鉸接,在鉸接處兩端分別設置如圖1、2所示的上、下固定桿,分別對扭簧兩端進行限位,以限定彈性擋葉桿沿甘蔗運行方向擺動的角度。
[0019]每排擋葉簾中彈性擋葉桿與固定于支架的固定軸鉸接為間隙連接,其間隙用于設定彈性擋葉桿與甘蔗運行方向左右擺動的角度。
[0020]具體結構如下:第一擋葉簾為前排,第一組彈性擋葉桿9套于第一固定軸7,彈性擋葉桿與第一固定軸7為間隙鉸接,第一固定軸7固定于支架1,在第一固定軸7上、下兩端分別固定有第一上固定桿6、第一下固定桿8,分別對彈性擋葉桿的兩端進行限位,限定彈性擋葉桿的擺角度。
[0021]第一擋葉簾為后排,第二組彈性擋葉桿5套于第二固定軸2,彈性擋葉桿與第二固定軸2間隙鉸接,第二固定軸2固定于支架1,在第二固定軸2上、下兩端分別固定有第二上固定桿3、第二下固定桿4,分別對彈性擋葉桿的兩端進行限位,限定彈性擋葉桿的擺角度。
[0022]前、后排擋葉簾的間距以前排擋葉簾至少能與后排擋葉簾相交叉的位置。
[0023]如附圖1所示第二固定軸2和第一固定軸7距離為150mm-300mm,以確保扭簧5和扭簧9相碰交叉。
[0024]如附圖3所示,所述彈性擋葉桿的扭簧為一定長度和直徑的鐵絲纏繞而成彈簧樣式,并具有500mm-1000mm長度為垂下。
[0025]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當甘蔗從圖1所示箭頭方向飛入時,甘蔗從剝葉箱飛出,慣性推動第一層擋葉簾扭簧9向后擺動,與第二層擋葉簾扭簧5交叉,同時由于固定桿的作用,扭簧不能繞固定軸轉動,但有一定左右的滑動。形成交叉網狀刷,刷去蔗葉。
【主權項】
1.一種甘蔗剝葉擋葉簾,在支架沿甘蔗運行方向設置有擋葉簾,其特征在于:所述擋葉簾至少有兩排,每一排擋葉簾包括由多根彈性擋葉桿連接成間隔的梳狀,采用活連接成彈性擋葉桿與支架連接成沿甘蔗運行方向擺動設定角度和與甘蔗運行方向左右擺動呈設定夾角角度的結構,其中前、后排擋葉簾的間距以前排擋葉簾至少能與后排擋葉簾相交叉的位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剝葉擋葉簾,其特征在于:每排擋葉簾中彈性擋葉桿與支架的部件采用間隙連接,其間隙用于設定彈性擋葉桿與甘蔗運行方向左右擺動的角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甘蔗剝葉擋葉簾,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擋葉桿采用扭簧,與固定于支架的固定軸鉸接,在鉸接處兩端分別設置有上、下固定桿,分別對扭簧兩端進行限位,以限定彈性擋葉桿沿甘蔗運行方向擺動的角度。
【專利摘要】一種甘蔗剝葉擋葉簾,在支架沿甘蔗運行方向設置有擋葉簾,其特征在于:所述擋葉簾至少有兩排,每一排擋葉簾包括由多根呈間隙的彈性擋葉桿,采用活連接成彈性擋葉桿與支架連接成沿甘蔗運行方向擺動設定角度和與甘蔗運行方向左右擺動呈設定夾角角度的結構,其中前、后排擋葉簾的間距以前排擋葉簾至少能與后排擋葉簾相交叉的位置;其優點是所述交叉形成網狀的擋葉簾可以將甘蔗與蔗葉完全分離,并且不損傷甘蔗,減少了蔗葉未完全分離給收集和捆綁帶來的麻煩;結構簡單,加工方便,便于安裝和更換,成本低;擋葉簾可以阻擋一定的慣性,使甘蔗經剝葉箱飛出后落于出蔗口附近,減少了人工收集的難度;提高了甘蔗剝葉的效率。
【IPC分類】A01D45-10
【公開號】CN204482358
【申請號】CN201520055608
【發明人】黃耀錦, 潘翔, 陸向東, 黃柏春
【申請人】柳州市匯邦農機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7月22日
【申請日】2015年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