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無土栽培及水肥一體化循環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無土栽培及水肥一體化循環系統,包括栽培槽和水肥回流槽,栽培槽內鋪設有無紡布,栽培槽端部設有水肥回流接收管道,一級肥水回收池和二級肥水回收池通過管道進行連接,二級肥水回收池通過水泵連接水肥系統。相對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栽培槽底部中間位置鉆有直徑為5mm的小孔,便于廢水流入回流槽,塑料膜用于接收回流的多余水肥,細沙層上部鋪設有波浪式硬質塑料帶,起到良好支撐作用,栽培槽內鋪設有寬度為50cm的無紡布,防止基質和植物根系進入回流槽內,水肥回流接收管道用于收集回流廢水,能夠二次利用水肥液,可以有效節約65?75%的水資源,能夠有效節約30?35%的肥料,能夠適用于無土栽培和基質栽培等非耕地設施農業區域。
【專利說明】
一種無土栽培及水肥一體化循環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無土栽培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無土栽培及水肥一體化循環系統。
【背景技術】
[0002]無土栽培是以草炭或森林腐葉土、蛭石等輕質材料做育苗基質固定植株,讓植物根系直接接觸營養液,采用機械化精量播種一次成苗的現代化育苗技術。選用苗盤是分格室的,播種一格一粒,成苗一室一株,成苗的根系與基質互相纏繞在一起,根挖呈上大下小的塞子形,一般叫穴盤無土育苗,現有技術中,無土栽培在應用過程中,需要耗費較多的水力資源,并且肥料的施加量也較大,造成一定的浪費現象,針對上述問題,特設計本實用新型加以解決。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節約水資源,能夠節約肥料的無土栽培及水肥一體化循環系統。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5]—種無土栽培及水肥一體化循環系統,包括栽培槽和水肥回流槽,栽培槽底部中間位置鉆有小孔,水肥回流槽底部鋪設有若干個磚組,磚組由兩行空心磚構成,相鄰磚組之間形成凹槽,凹槽內設有細沙層,水肥回流槽在磚組上部鋪設有塑料膜,細沙層上部設有波浪式硬質塑料帶,磚組上放置有栽培槽,栽培槽內鋪設有無紡布,栽培槽端部設有水肥回流接收管道,水肥回流接收管道連接肥水回收池,肥水回收池包括一級肥水回收池和二級肥水回收池,一級肥水回收池和二級肥水回收池通過管道進行連接,二級肥水回收池通過水栗連接水肥系統。
[0006]作為上述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栽培槽采用厚度為Imm的聚氯乙烯薄板制成。
[0007]作為上述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栽培槽寬度為40cm,高度為20cmo
[0008]作為上述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栽培槽底部中間位置鉆有直徑為5mm的小孔。
[0009]作為上述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磚組包括按照水肥回流槽長方向鋪設的兩行空心磚。
[0010]作為上述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空心磚長度為24cm,寬度為12cm,高度為6cm,所述波浪式硬質塑料帶高度為3cm。
[0011 ]作為上述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空心磚采用空心結構。
[0012]作為上述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相鄰磚組之間間距為16cm。
[0013]作為上述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水肥回流接收管道選用90mm或11OmmPVC國標管。
[0014]作為上述技術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凹槽內設有厚度為3cm的細沙層。
[0015]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栽培槽底部中間位置鉆有直徑為5_的小孔,便于廢水流入回流槽,水肥回流槽在磚組上部鋪設有塑料膜,用于接收回流的多余水肥,細沙層上部鋪設有波浪式硬質塑料帶,起到良好支撐作用,栽培槽內鋪設有寬度為50cm的無紡布,防止基質和植物根系進入回流槽內,水肥回流接收管道用于收集回流廢水,能夠二次利用水肥液,可以有效節約65-75%的水資源,能夠有效節約30-35%的肥料,能夠適用于無土栽培和基質栽培等非耕地設施農業區域。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不意圖;
[0017]圖2為栽培槽與水肥回流接收管道的連接關系簡圖。
[0018]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部分結構示意圖。
[0019]圖中:1_聚氯乙烯薄板、2-無紡布、3-塑料膜、4-波浪式硬質塑料帶、5-空心磚、6-小孔、7-水肥回流接收管道、8-栽培槽、9-一級肥水回收池、10-二級肥水回收池、11-水肥系統、12-細沙層。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0021]—種無土栽培及水肥一體化循環系統,包括栽培槽8和水肥回流槽,栽培槽8采用厚度為3mm的聚氯乙烯薄板I制成,栽培槽8寬度為40cm,高度為20cm,栽培槽8底部中間位置鉆有直徑為5mm的小孔6,便于廢水流入回流槽,水肥回流槽底部鋪設有若干個磚組,磚組由按照水肥回流槽長方向鋪設的兩行空心磚5構成,空心磚5長度為24cm,寬度為12cm,高度為6cm,空心磚5采用空心結構,相鄰磚組之間間距為16cm,相鄰磚組之間形成凹槽,凹槽內設有厚度為3cm的細沙層12,水肥回流槽在磚組上部鋪設有塑料膜3,用于接收回流的多余水月巴,細沙層上部鋪設有波浪式硬質塑料帶4,起到良好支撐作用,塑料膜3設于細沙層12和波浪式硬質塑料帶4之間,磚組上放置有栽培槽8,栽培槽8內鋪設有寬度為50cm的無紡布2,防止基質和植物根系進入回流槽內,栽培槽8端部設有水肥回流接收管道7,水肥回流接收管道7選用90mm或IlOmmPVC國標管,用于收集回流廢水,水肥回流接收管道7連接肥水回收池,肥水回收池包括一級肥水回收池9和二級肥水回收池10,一級肥水回收池9和二級肥水回收池10通過管道進行連接,二級肥水回收池10通過水栗連接水肥系統11。
[0022]本實用新型工作時,通過水肥系統11能夠對水肥回流槽內的植物進行滴灌和施月巴,滴灌后的水流能夠通過栽培槽8端部的水肥回流接收管道7進行回收,肥水回收池包括一級肥水回收池9和二級肥水回收池10,回收后的水流首先直接流入一級肥水回收池9中,并進行沉淀,經過沉淀后的肥水流入二級肥水回收池10中,二級肥水回收池10上層的上清夜通過水栗流入滴灌系統11中,通過滴灌系統11重新對植物進行灌溉,再次進入栽培系統中,能夠二次利用水肥液,可以有效節約65-75%的水資源,能夠有效節約30-35%的肥料,能夠適用于無土栽培和基質栽培等非耕地設施農業區域。
[0023]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及保護范圍,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應當能夠意識到凡運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圖示內容作出的等同替換和顯而易見的變化所得到的方案,均應當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無土栽培及水肥一體化循環系統,包括栽培槽和水肥回流槽,其特征在于,栽培槽底部中間位置鉆有小孔,水肥回流槽底部鋪設有若干個磚組,磚組由兩行空心磚構成,相鄰磚組之間形成凹槽,凹槽內設有細沙層,水肥回流槽在磚組上部鋪設有塑料膜,細沙層上部設有波浪式硬質塑料帶,磚組上放置有栽培槽,栽培槽內鋪設有無紡布,栽培槽端部設有水肥回流接收管道,水肥回流接收管道連接肥水回收池,肥水回收池包括一級肥水回收池和二級肥水回收池,一級肥水回收池和二級肥水回收池通過管道進行連接,二級肥水回收池通過水栗連接水肥系統。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土栽培及水肥一體化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槽采用厚度為Imm的聚氯乙稀薄板制成。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土栽培及水肥一體化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槽寬度為40cm,高度為20cm。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土栽培及水肥一體化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槽底部中間位置鉆有直徑為5_的小孔。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土栽培及水肥一體化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磚組包括按照水肥回流槽長度方向鋪設的兩行空心磚。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土栽培及水肥一體化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磚長度為24cm,寬度為12cm,高度為6cm,所述波浪式硬質塑料帶高度為3cm。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土栽培及水肥一體化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磚采用空心結構。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土栽培及水肥一體化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鄰磚組之間間距為16cm。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土栽培及水肥一體化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肥回流接收管道選用90mm或110_PVC國標管。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土栽培及水肥一體化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內設有厚度為3cm的細沙層。
【文檔編號】A01G31/02GK205511381SQ201620283339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6年4月8日
【發明人】曲繼松, 張麗娟, 朱倩楠, 路潔
【申請人】寧夏農林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