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從棉籽胚片中浸油和生產分離蛋白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從棉籽胚片中浸油和生產分離蛋白的方法。
背景技術:
中國專利CN1288676A公開了一種″從脫脂棉粕中提取蛋白質的方法”,包括下列次序的步驟,先對脫脂棉粕進行粉碎、研磨,研磨時加水,然后經浸溶、分離得濾液和濾渣,收集濾液,并使濾液處于一定溫度下,調節PH值至等電點使蛋白質沉淀,經分離得上清液和蛋白質漿液(I),蛋白質漿液(I)經洗滌、干燥得成品蛋白質。其缺點是粉碎、研磨工藝,使得生產線的設備龐大,成本增加;其次,粉碎和研磨,易使棉粕中的棉殼的色素進入蛋白質,引起蛋白質的顏色加深,而且蛋白質中還會產生棉殼雜質,這些都影響蛋白質的品質,故對棉粕的要求高,要求棉粕中的棉殼較少;第三,因其工藝中無任何均質殺菌措施,故難以生產出符合國家食品衛生標準的蛋白質;第四,其工藝中,蛋白質漿液經酸沉、離心后不經中和而進行洗滌,蛋白質損失增大,而且干燥后蛋白質的酸性比較強,也影響了蛋白質的品質。中國專利CN1299862A公開了一種“棉籽油料萃取脫毒方法”,包括破碎脫殼、碾磨、萃取、過濾、脫溶干燥、油及溶劑的回收,用兩種不互溶溶劑同時或順序處理棉籽仁,由低碳烷烴組成的非極性相溶劑萃取油,由含有水的低碳醇極性相溶劑抽提有毒成份的棉酚,用低碳醇極性相溶劑和/或純低碳醇劑或其含水溶液對過濾所得之餅粕依次進行洗滌。其缺點是1、棉籽仁與溶劑混合進行濕法研磨,溶劑均為可燃易爆品,研磨設備在摩擦過程中易產生靜電、發熱、火花等,危機生產安全,如果進行干磨,則蛋白、棉酚易變性,且棉仁中含油,研磨中易結塊,設備上難以保證;2、因研磨使棉仁變碎,在棉仁與溶劑分離時比較困難,過濾設備龐大,且考慮到溶劑易揮發,過濾設備復雜;3、由于研磨作用,排出的混合溶劑油中含有大量的粕渣,使毛油中的雜質增多,影響毛油的品質;4、用低碳醇劑脫酚,增加了成本;5、此項技術僅能做飼料蛋白,不能做分離蛋白。中國專利CN1306078A公開了“一種棉籽的處理方法”,棉籽殼仁分離后對棉仁進行預處理;烘干后的棉仁采用6號溶劑油一次浸出油脂,脫除溶劑后得到毛油;含溶劑濕粕采用甲醇萃取棉酚;瀝干后的濕粕經機械擠壓脫溶后進行烘干,得到棉籽蛋白;采用分離方法將脂溶性物質及固體雜質去除,干燥后得到粗品低聚糖。其缺點是1、該技術先用6號溶劑浸油,后用甲醇浸棉酚,濕粕進行脫溶,脫溶溫度高,粕中蛋白質易變性;2、用甲醇脫除棉酚,增加了一道工序,成本增加;3、該技術只能生產脫酚棉粕,用于飼料,不能生產分離蛋白,為低價值利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設備布局合理、成本低、生產安全、毛油品質高、蛋白質品質高、蛋白質提取率高且無需脫去棉酚即可從棉籽胚片中浸油和生產分離蛋白的方法。
一種從棉籽胚片中浸油和生產分離蛋白的方法,棉籽胚片經低碳烷烴低溫浸油得混合油和濕粕,混合油經蒸發得棉籽毛油,并回收溶劑,濕粕經脫溶得干粕,并回收溶劑,干粕經蛋白質提取工藝得分離蛋白。
上述的浸油和生產分離蛋白質的方法,蛋白質提取工藝包括下列次序的步驟干粕經堿溶、一次分離得固相和上清液(I),固相經干燥得飼料蛋白,上清液(I)經酸沉、二次分離、中和、均質殺菌、噴霧干燥得分離蛋白。
上述的浸油和生產分離蛋白質的方法,一次分離所得固相經加水或堿溶液分離得固相和上清液(II),固相經干燥得飼料蛋白;上清液(II)進入酸沉步驟,提高蛋白質收率。
上述的浸油和生產分離蛋白質的方法,一次分離所得固相經加水或堿溶液分離得固相和上清液(II),固相經干燥得飼料蛋白,上清液(II)進入堿溶步驟,以提高堿、水的利用率和提高蛋白收率。
上述的浸油和生產分離蛋白質的方法,,浸油時溫度為0~60℃,堿溶時溫度為35~65℃,PH值為8~12,酸沉時PH為3.5~5.5,中和時PH值為6.5~7.5,均質殺菌為瞬時殺菌,溫度為120~140℃。
上述的浸油和生產分離蛋白質的方法,堿溶之前對脫脂棉粕進行酸洗,PH值為3.5~5.5,酸洗后經分離,固相進入堿溶步驟,以提高蛋白質的品質。
上述的浸油和生產分離蛋白質的方法,低碳烷烴為四號溶劑,濕粕脫溶時,脫溶溫度為-5~60℃,壓力為-0.01~-0.095MPa。
上述的浸油和生產分離蛋白質的方法,低碳烷烴為六號溶劑,濕粕脫溶為高溫瞬時脫溶,脫溶溫度為80~130℃;也可用低溫負壓脫溶。
上述的浸油和生產分離蛋白質的方法,濕粕脫溶為高溫瞬時脫溶,脫溶溫度為80~130℃。
本發明省去了棉籽胚片脫酚工藝,浸油過程中省去了帶溶劑研磨工藝,生產的低溫棉粕可直接用來提取分離蛋白質,且提取率高;在用低溫棉粕生產分離蛋白質時省去了粉碎和研磨工藝,故解決了因粉碎和研磨導致的設備龐大、成本增加、棉殼雜質及色素易進入蛋白質從而影響蛋白品質的問題;其次,本發明的工藝中增設有均質殺菌步驟,使生產出的蛋白質符合國家食品衛生標準;第三,本發明無需洗滌,故蛋白質損失較少。增設的中和工藝,降低了蛋白質中的酸性,進一步提高了蛋白質的品質。本發明無需專門的去除棉酚工藝,即可生產出棉酚含量小于200ppm的分離蛋白質,遠遠低于世界衛生組織、世界糧農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蛋白質顧問小組建議游離棉酚不超過0.06%、總棉酚不超過1.2%的標準,也低于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規定的游離棉酚在食品中允許劑量小于0.045%的標準。本發明具有設備布局合理、工藝簡單成熟、成本低、生產安全、毛油品質高、蛋白質品質高和提取率高的優點。本發明適合于大規模、工業化生產。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予以詳述。
實施例1,棉籽胚片經四號溶劑浸油得混合油和濕粕,浸油時溫度為20℃,混合油經蒸發得棉籽毛油,并回收溶劑,濕粕經脫溶得干粕,脫溶溫度為40℃,壓力為-0.085MPa,并回收溶劑,干粕經經堿溶、一次離心分離得固相和上清液(I),堿溶時溫度為50℃,PH值為9,固相經干燥得飼料蛋白,上清液(I)經酸沉、二次分離、中和、均質殺菌、噴霧干燥得分離蛋白,酸沉時PH為4.5,中和時PH值為7,均質殺菌為瞬時殺菌,溫度為125℃。
實施例2,實施例2與實施例1不同之處在于浸油時溫度為60℃,脫溶溫度為-5℃,壓力為-0.095MPa,堿溶時溫度為35℃,PH值為12,酸沉時PH為3.5,中和時PH值為6.5,均質殺菌為瞬時殺菌,溫度為120℃。
實施例3,實施例3與實施例1不同之處在于浸油時溫度為0℃,脫溶溫度為60℃,壓力為-0.01MPa,堿溶時溫度為65℃,PH值為8,酸沉時PH為5.5,中和時PH值為7.5,均質殺菌為瞬時殺菌,溫度為140℃。
實施例4,實施例4與實施例1不同之處在于浸油時溫度為40℃,脫溶溫度為30℃,壓力為-0.03MPa,堿溶時溫度為45℃,PH值為10,酸沉時PH為4.7,中和時PH值為6.8,均質殺菌為瞬時殺菌,溫度為130℃。
實施例5,實施例5與實施例1-4不同之處在于溶劑為六號溶劑,濕粕脫溶為高溫瞬時脫溶,脫溶溫度為80℃。
實施例6,實施例6與實施例5不同之處在于脫溶溫度為100℃。
實施例7,實施例7與實施例6不同之處在于脫溶溫度為130℃。
實施例8,實施例8與實施例1-7任一實施例不同之處在于一次離心分離所得固相經加水或堿溶液分離得固相和上清液(II),固相經干燥得飼料蛋白;上清液(II)進入酸沉步驟。
實施例9,實施例9與實施例1-7任一實施例不同之處在于一次分離所得固相經加水或堿溶液分離得固相和上清液(II),固相經干燥得飼料蛋白,上清液(II)進入堿溶步驟。
實施例10,實施例10與實施例1-9任一實施例不同之處在于二次離心分離可用超濾代替,超濾柱的通透量為5000-20000分子量,超濾柱的通透量為10000分子量左右時效果較理想。
實施例11,實施例11與實施例10不同之處在于堿溶之前對脫脂棉粕進行酸洗,PH值為4.5,酸洗后經分離,固相進入堿溶步驟。
實施例12,實施例12與實施例11不同之處在于堿溶之前對脫脂棉粕進行酸洗,PH值為5.5。
實施例13,實施例13與實施例11不同之處在于堿溶之前對脫脂棉粕進行酸洗,PH值為3.5。
權利要求
1.一種從棉籽胚片中浸油和生產分離蛋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棉籽胚片經低碳烷烴低溫浸油得混合油和濕粕,混合油經蒸發得棉籽毛油,并回收溶劑,濕粕經脫溶得干粕,并回收溶劑,干粕經蛋白質提取工藝得分離蛋白。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浸油和生產分離蛋白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蛋白質提取工藝包括下列次序的步驟干粕經堿溶、一次分離得固相和上清液(I),固相經干燥得飼料蛋白,上清液(I)經酸沉、二次分離、中和、均質殺菌、噴霧干燥得分離蛋白。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浸油和生產分離蛋白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次分離所得固相經加水或堿溶液分離得固相和上清液(II),固相經干燥得飼料蛋白;上清液(II)進入酸沉步驟。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浸油和生產分離蛋白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次分離所得固相經加水或堿溶液分離得固相和上清液(II),固相經干燥得飼料蛋白,上清液(II)進入堿溶步驟。
5.如權利要求2、3或4所述的浸油和生產分離蛋白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浸油時溫度為0~60℃,堿溶時溫度為35~65℃,PH值為8~12,酸沉時PH為3.5~5.5,中和時PH值為6.5~7.5,均質殺菌為瞬時殺菌,溫度為120~140℃。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浸油和生產分離蛋白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堿溶之前對脫脂棉粕進行酸洗,PH值為3.5~5.5,酸洗后經分離,固相進入堿溶步驟。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浸油和生產分離蛋白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低碳烷烴為四號溶劑。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浸油和生產分離蛋白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低碳烷烴為六號溶劑。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浸油和生產分離蛋白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濕粕脫溶時,脫溶溫度為-5~60℃,壓力為-0.01~-0.095MPa。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浸油和生產分離蛋白質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濕粕脫溶為高溫瞬時脫溶,脫溶溫度為80~130℃。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從棉籽胚片中浸油和生產分離蛋白的方法。棉籽胚片經低碳烷烴低溫浸油得混合油和濕粕,混合油經蒸發得棉籽毛油,并回收溶劑,濕粕經脫溶得干粕,并回收溶劑,干粕經蛋白質提取工藝得分離蛋白。本發明省去了棉籽胚片脫酚工藝,浸油過程中省去了帶溶劑研磨工藝,生產的低溫棉粕可直接用來提取分離蛋白質,且提取率高;在用低溫棉粕生產分離蛋白質時省去了粉碎和研磨工藝;具有設備布局合理、工藝簡單成熟、成本低、生產安全、毛油品質高、蛋白質品質高和提取率高的優點。本發明適合于大規模、工業化生產。
文檔編號A23J1/00GK1448495SQ02108380
公開日2003年10月15日 申請日期2002年3月29日 優先權日2002年3月29日
發明者李樹賢, 惠向斗, 孫雪玲 申請人:新疆科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