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生物發酵中pH值的調控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微生物發酵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生物發酵中PH值的調控方法。
背景技術:
許多生物發酵產品在發酵生產過程中都有將pH值調控在某一范圍的工藝要求, 菌體才能正常生長代謝和產素分泌。傳統的發酵工藝是在發酵培養基中加入碳酸鈣來對PH 進行控制,這個方法存在著以下兩個弊端一是加入碳酸鈣會使得料液中含有較多的鈣離子,當放罐到提煉工段進行提煉工作時,易生成硫酸鈣等微溶性鈣鹽,堵塞超濾膜、納濾膜的膜孔,使得生物發酵產品難以應用膜分離工藝濃縮。只能沿用薄膜濃縮方法來進行濃縮, 但仍然存在著硫酸鈣等微溶性鈣鹽結垢堵塞薄膜濃縮器列管,需要經常清洗列管等問題。 不僅清洗次數增加、列管使用壽命縮短、工作效率降低,而且料液在薄膜濃縮過程中溫度高時間長,對產品有效組份破壞大。造成提煉收率低,提煉生產成本高,產品質量不穩定。二是基礎料中加入碳酸鈣,雖然能使發酵PH全程控制在6.0左右,發酵過程中不用再去調pH, 但不能根據工藝要求來精確與即時調控PH,如工藝要求pH控制在5. 8以下或高于6. 2時, 用碳酸鈣無法調控做到。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面所述缺陷,提供一種對生物發酵產品的發酵過程具有促進作用,同時能消除鈣離子對膜分離工藝中堵塞膜孔的影響,調控生物發酵中PH值的方法。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的。一種生物發酵中PH值的調節方法,其特征在于當發酵液pH值降至5. 9時開始添加補氨水,全程控制PH 5. 7-6. 1。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在發酵產品的發酵生產中用流加補氨水代替碳酸鈣工藝,氨水顯堿性可以中和菌體新陳代謝所生成的酸性物質,從而達到嚴格控制PH的目的,使菌體生長及產物分泌可以在最適PH環境下進行,對發酵水平具有促進作用或無影響,能提高赤霉酸A4A7發酵水平6%以上,同時因消除了鈣離子對納濾膜的影響,可應用膜分離工藝代替薄膜濃縮工藝,膜分離與薄膜濃縮相比具有效率高、收率高、生產成本低的優點,可提高后提取工藝收率4%以上,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提煉收率提高,提煉生產成本降低,產品質量穩定。
圖1為赤霉酸A4A7試驗罐與對照罐_圖2為赤霉酸A4A7試驗罐與對照罐_圖3為赤霉酸A4A7試驗罐與對照罐_圖4為赤霉酸A4A7試驗罐與對照罐_
發酵過程中的PH值變化曲線。 發酵過程中的氨基氮變化曲線。 發酵過程中的殘糖變化曲線。 發酵過程中的固形物變化曲線。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以赤霉酸A4A7與井R霉素為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描述。(1)材料與方法。(1.1)材料。(1. 1. 1)菌株藤倉赤霉菌A4A7生產菌株和吸水鏈霉菌井R霉素生產菌株。(1.1. 2)培養基。種子培養基碳源、有機氮源、磷酸二氫鉀、硫酸鎂等。發酵培養基碳源、有機氮源、磷酸二氫鉀、硫酸鎂等。(1. 1.3)供試試驗材料。碳酸鈣輕質碳酸鈣,建德市云峰碳酸鈣有限公司生產。氨水25%以上的工業濃氨水,提前抽入貯氨罐內,靜置一周后備用。(1.1. 4)發酵罐。700L不銹鋼種子罐,5M3不銹鋼發酵罐,20M3發酵罐。(1.2)方法。(1.2. 1)試驗工藝流程。
權利要求
1. 一種生物發酵中PH值的調控方法,其特征在于當發酵液pH值降至5. 9時開始流加補氨水,全程控制PH 5. 7-6. 1。
全文摘要
生物發酵中pH值的調控方法,涉及微生物發酵領域。當發酵液pH值降至5.9時開始添加補氨水,全程控制pH5.7-6.1。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使菌體生長及產物分泌可以在最適pH環境下進行,對發酵水平具有促進作用或無影響,同時能消除了鈣離子對納濾膜的影響,可應用膜分離工藝,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提煉收率提高,提煉生產成本降低,產品質量穩定。
文檔編號C12Q3/00GK102329897SQ20111030223
公開日2012年1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9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9日
發明者劉義雄, 周圣驕, 張文宣, 谷田, 鐘名興 申請人:江西新瑞豐生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