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干燥羅漢果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食品和藥品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干燥羅漢果的方法。
背景技術:
羅漢果是中國衛生部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197頁記載,羅漢果為葫蘆科植物羅漢果Momordica grosvenori Swingle的干燥果實。秋季果實由嫩綠變深綠色時采收,晾數天后,低溫干燥。本品表面褐色、黃褐色或綠褐色,有深色斑塊及黃色柔毛。體輕,質脆,果皮薄,易破。果瓤(中、內果皮)海綿狀,淺棕色。上述“低溫干燥”,在中國藥典凡例中的解釋為“一般不超過60°C”。羅漢果果皮雖薄(Imm左右),但很致密,實驗表明,低溫是很難將羅漢果干燥的:在40°C、50°C、6(TC分別干燥3小時,羅漢果的失重率分別只有0.37%、1.07%、2.05%,而失重率達到70 75%,才能達到水分“不得過15.0%”的藥典標準。所以,目前制備干羅漢果主要采用以下三類方法:一、升高干燥溫度,提高果內正壓加快水分外逸。比如發明專利申請號為200410061484.7的“一種羅漢果烘烤加工方法”,將羅漢果在至66°C ±6°C的熱風中烘烤48 55小時傳統烤房。羅漢果傳統的干燥方式是在果農自制的烘房中干燥,以木柴或煤為熱源,視火力大小,3 5天烘烤成干品。二、采用真空方法,在果外形成負壓,加快水分外逸。比如申請號為201010556027.0的“羅漢果的干燥方法及由該方法干燥得到的羅漢果”、申請號為201110124239.6的“一種凍干羅漢果的制備方法”、申請號為201010605571.X的“一種鮮羅漢果的快速烘焙方法”,都采用真空方法干燥。三、先將阻礙水分蒸發的羅漢果果皮破壞,然后再干燥。比如申請號為201010556001.6的“一種微波干燥羅漢果的方法及由該方法干燥得到的羅漢果”,將羅漢果果蒂和果臍打孔后再微波干燥;申請號為200510020314.9的“鮮羅漢果粉及其制備方法”、申請號為200610021160.X的“一種羅漢果干品及其制備方法”、申請號為200810174726.1的“羅漢果鮮果凍干超微粉的制備方法”,主張的都是先將羅漢果破碎再干燥的方法。上述三類方法,都存在固有的缺陷:提高溫度的方法,很容易將羅漢果烤焦,產生焦苦味,且不容易達到“果瓤海綿狀,淺棕色”的藥典性狀標準;因為果皮既脆且薄,用真空方法很容易導致果皮開裂,成品率不高;而破壞果皮的方法,雖能顯著提高干燥效率,但已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干羅漢果” 了。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生產效率高、產品質量好的干羅漢果干燥方法。對于一般物料,溫度越高,干燥速度越快。鮮羅漢果普通干燥方法,需要在70°C以上干燥4-6天,長時間高溫受熱,會使羅漢果果皮和果瓤都出現烤焦現象,味道由純甜變為甜中夾苦,且苦味明顯。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快速干燥羅漢果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將羅漢果干燥環境的相對濕度控制在2% -40%。 優選地,所述相對濕度控制在5% -30% ;優選地,所述相對濕度控制在6% -20% ;優選地,所述相對濕度控制在8^-18%;上述干燥羅漢果的方法,優選溫度范圍為20-100°C ;更優選溫度范圍為30_80°C ;更優選溫度范圍為30_60°C ;所述將羅漢果干燥環境的相對濕度控制在5% -30%具體方法包括:用單方向流動的5% -30%空氣置換掉羅漢果周圍的濕空氣;優選通過除濕機實現;更優選地,將羅漢果置于密閉干燥單元中,密閉干燥單元有進氣口與出氣孔,分別與除濕裝置的出氣孔及進氣口相連,除濕裝置將相對濕度為5% -30%的30-80°C空氣輸入密閉干燥單元中,并將密閉干燥單元的空氣置換進入除濕裝置,空氣在除濕裝置、密閉干燥單元中形成循環,將、密閉干燥單元的濕度控制在5% -30%的范圍內。所述除濕裝置可以從市場購買,也可以參照現有技術,如 CN200910007224.4。本發明的方法,用單方向流動的干燥空氣及時置換掉羅漢果周圍的濕空氣,使羅漢果處于相對干爽的環境中,既提高了干燥速度,也減輕了濕熱對色素和其他化學成分的影響程度。本發明的方法,將與羅漢果進行熱交換后的濕熱空氣作為除濕機的進風,回收了大部分熱能,并且利用 除濕機本身工作的散熱,使進風在經除濕后溫度有所上升,彌補了出風與羅漢果熱交換后的熱量損失,所以節能非常顯著。本發明方法,可以從兩種途徑降低能耗和提高產品質量:在同等溫度下,它會提高干燥速度,從而降低了羅漢果的受熱時間;在同等干燥速度下,它要求的干燥溫度較低,這意味著消耗更少的能量,并能降低化學成分的熱分解率。本發明使水分快速從果皮進入空氣中,逐漸使水分形成一個由果瓤、果籽透過果皮進入空氣中的單向通道。顯然,羅漢果所處空氣環境的濕度越低,水分通道越順暢,干燥速度越快。實驗例I方法1:用廉價的生石灰制造超低濕度來干燥羅漢果的方法,但是,由于鮮羅漢果的含水量高達70%以上,生石灰的吸濕速度無法滿足羅漢果干燥的要求。方法2:將鮮羅漢果移至西部干旱地區試驗,利用干燥的自然環境去除鮮羅漢果中的水分,但由于氣溫較低,加上每天的相對濕度波動較大,羅漢果的霉爛率超過了 50%。實驗例2羅漢果主要有果皮、果瓤、果籽三部分組成。取鮮羅漢果,將其果皮、果瓤、果籽分開,稱重,分別干燥,在稱重,結果見表I。表I鮮羅漢果各部分的水分含量情況
部位重量g 占重量比例%含水率% 含水量g 占水分比例%
權利要求
1.一種干燥羅漢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羅漢果干燥環境的相對濕度為2% -40%。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羅漢果干燥環境的相對濕度為5%-30%。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羅漢果干燥環境的相對濕度為6%-20%。
4.如權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干燥的溫度為20-100°C。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干燥的溫度為30-80°C。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干燥的溫度為30-60°C。
7.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單方向流動的相對濕度為5%-30%空氣置換羅漢果周圍的空氣。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除濕機提供單方向流動的空氣。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羅漢果置于密閉干燥單元中,密閉干燥單元有進氣口與出氣孔,分別與除濕裝置的出氣孔及進氣口相連,除濕裝置將相對濕度為5% -30%的30-80°C空氣輸入密閉干燥單元中,并將密閉干燥單元的置換空氣進入除濕裝置,空氣在除濕裝置、密閉干燥單元中形成循環。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干燥羅漢果的方法,該方法先將鮮羅漢果按大小分類,再置除濕機控制下的低濕度空氣中進行干燥,干燥速度較同等溫度下的普通烘干方法提高3-5倍,產品質量好,操作簡便,節能降耗顯著。
文檔編號A23L1/29GK103156262SQ20111042204
公開日2013年6月19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16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16日
發明者鄧宇銘 申請人:鄧宇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