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碧螺春顆粒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碧螺春顆粒茶的制作方法,特別是一種可以將茶末變廢為寶的碧螺春顆粒茶的制作方法,屬于茶葉制作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碧螺春茶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屬于綠茶,產于江蘇省蘇州市太湖洞庭山,太湖水面,水氣升騰,霧氣悠悠,空氣濕潤,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質地疏松,極宜于茶樹生長,由于茶樹與果樹間種,所以碧螺春茶葉具有特殊的花朵香味。碧螺春茶又稱“洞庭碧螺春茶”,洞庭碧螺春茶產于洞庭東、西山的碧螺春茶,芽多、嫩香、湯清、味醇。碧螺春茶條索緊結,卷曲如螺,白毫畢露,銀綠隱翠,葉芽幼嫩,沖泡后茶味徐徐舒展,上下翻飛,茶水銀澄碧綠,清香襲人,口味涼甜,鮮爽生津。在碧螺春茶的制作過程中,由于需要將茶在熱鍋內炒、揉,會產生一部分茶末;通常情況下,茶末會摻入低檔次的茶葉中,或者直接做廢物處理掉,未將碧螺春茶末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來。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可以將茶末變廢為寶的碧螺春顆粒茶的制作方法。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碧螺春顆粒茶的制作方法,包含以下步驟①、粉碎先用粉碎機粉碎老葉、老枝;②、混合粉碎后的老葉、老枝粉末與茶末混合,其中茶末不少于50% ;③、蒸將②中混合后的粉末放入木桶中蒸,每100斤蒸1-2小時;④、顆粒成型將③中蒸好的茶粉末通過顆粒壓制機壓成2_5mm的橢圓形顆粒茶;⑤、烘干將④中壓制好的顆粒茶放入烘箱中烘干,烘干20-40分鐘即可。本發明的有益效果主要體現在本發明所述的碧螺春顆粒茶的制作方法生產出來的碧螺春顆粒茶提高了茶末的品相,市場接受度大大提供,經濟效益可觀;本發明方法實現了將茶末變廢為寶,且操作簡單。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一一種碧螺春顆粒茶的制作方法,包含以下步驟①、粉碎先用粉碎機粉碎老葉、老枝;②、混合粉碎后的老葉、老枝粉末與茶末混合,其中茶末占50% ;③、蒸將②中混合后的粉末放入木桶中蒸,每100斤蒸I小時;④、顆粒成型將③中蒸好的茶粉末通過顆粒壓制機壓成3mm的橢圓形顆粒茶;顆粒壓制機選用,平模顆粒壓制機,型號9DKS-120-II ;⑤、烘干將④中壓制好的顆粒茶放入烘箱中烘干,烘干20分鐘即可。實施例二 一種碧螺春顆粒茶的制作方法,包含以下步驟①、粉碎先用粉碎機粉碎老葉、老枝;②、混合粉碎后的老葉、老枝粉末與茶末混合,其中茶末占60% ;③、蒸將②中混合后的粉末放入木桶中蒸,每100斤蒸2小時;④、顆粒成型將③中蒸好的茶粉末通過顆粒壓制機壓成4_的橢圓形顆粒茶;顆粒壓制機選用,平模顆粒壓制機,型號9DKS-120-II ;⑤、烘干將④中壓制好的顆粒茶放入烘箱中烘干,烘干30分鐘即可。本發明的有益效果主要體現在本發明所述的碧螺春顆粒茶的制作方法生產出來的碧螺春顆粒茶提高了茶末的品相,市場接受度大大提供,經濟效益可觀;本發明方法實現了將茶末變廢為寶,且操作簡單。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發明的內容并加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發明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碧螺春顆粒茶的制作方法,包含以下步驟①、粉碎先用粉碎機粉碎老葉、老枝;②、混合粉碎后的老葉、老枝粉末與茶末混合,其中茶末不少于50%;③、蒸將②中混合后的粉末放入木桶中蒸,每100斤蒸1-2小時;④、顆粒成型將③中蒸好的茶粉末通過顆粒壓制機壓成2-5mm的橢圓形顆粒茶;⑤、烘干將④中壓制好的顆粒茶放入烘箱中烘干,烘干20-40分鐘即可。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碧螺春顆粒茶的制作方法,包含以下步驟①、粉碎先用粉碎機粉碎老葉、老枝;②、混合粉碎后的老葉、老枝粉末與茶末混合,其中茶末不少于50%;③、蒸將②中混合后的粉末放入木桶中蒸,每100斤蒸1-2小時;④、顆粒成型將③中蒸好的茶粉末通過顆粒壓制機壓成2-5mm的橢圓形顆粒茶;⑤、烘干將④中壓制好的顆粒茶放入烘箱中烘干,烘干20-40分鐘即可;本發明所述的碧螺春顆粒茶的制作方法生產出來的碧螺春顆粒茶提高了茶末的品相,市場接受度大大提供,經濟效益可觀;本發明方法實現了將茶末變廢為寶,且操作簡單。
文檔編號A23F3/06GK102599279SQ20121006522
公開日2012年7月25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13日
發明者柳榮偉 申請人:蘇州市東山茶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