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麥飯石滾燒肉加工工藝及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肉食品的生產方法和裝置,即一種麥飯石滾燒肉加工工藝及設備。
背景技術:
豬肉、牛肉、羊肉等肉食是人類重要的營業源,近年來,肉食生產工業化已經初具規模,牛肉干、醬牛肉、豬肉脯等多種肉食都實現了工業化生產,成為味道鮮美、營養豐富、便于攜帶、保質期長的即食品。可是,肉食品的營養成分和含量常因肉畜的生長環境和飼養方式不同而不同,其中,鋅、鈣、鐵、硒等重要的營養元素和微量元素很難滿足人體的養分需求。以牛肉干為例,據有關資料提供的數據,每IOOg牛肉干中含鐵15mg,鈣43mg,鋅7mg,硒 O-IOug0比照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鐵12-1811^、|丐80011^、鋅12mg、硒50ug的日攝入指標,日食用IOOg牛肉干僅能滿足鐵的需求,日食用200g牛肉干才能滿足鋅的需求,日食用2000g牛肉干才能滿足鈣的需求,日食用500g牛肉干還不一定能滿足硒的需求。為了補充肉食品的營養成分,人們采取了許多措施,其中包括以麥飯石參與肉食加工的研究和探討。麥飯石是一種天然藥石,富含多種人體所需的營養元素。可是,目前所采用的主要是用麥飯石水浸液進行肉食蒸煮的方法。實驗表明,麥飯石的營養元素在常溫下的溶出量很小,只有在熾熱狀態下才能大量的解離出來。所以,現有的麥飯石利用方法對于肉食的營養成分及含量的補充作用很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能充分吸取麥飯石的營養兀素,營養成分及含量顯著增加的肉食品的加工方法和設備。上述目的是由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麥飯石滾燒肉的加工工藝,其特點是將肉塊與加熱的麥飯石塊放入同一容器中混合攪拌。所說的麥飯石塊加熱到120_900°C之間。所說的麥飯石塊與肉塊混合后的溫度穩定在100_400°C。所說的容器是一種柱狀滾筒,滾筒的一側設有開口和壓蓋,沿滾筒的軸線固定有轉軸,轉軸兩端裝在支架上,轉軸的一端設有搖柄或通過傳動輪與動力機相聯系。所說的容器是一種柱狀滾筒,滾筒的一側設有開口和壓蓋,滾筒的軸線傾斜,固定在水平的轉軸上,轉軸兩端裝在支架上,轉軸的一端設有搖柄或通過傳動輪與動力機相聯系。所說的容器是一種球狀滾筒,一側設有開口和壓蓋,左右兩端通過轉軸裝在支架上,轉軸一端設有搖柄或通過傳動輪與動力機相聯系。所說的滾筒的下面設有加熱灶。 所說的滾筒上設有單向定壓閥。所說的單向定壓閥有一泄壓管,泄壓管內口與滾筒的內腔相通,泄壓管內配裝有調壓螺栓、定壓簧和滑塊,泄壓管的一旁設有一個管狀的定向室,定向室里面裝有一個可滑動的重球,泄壓管的一側有聯通管定向泄壓室中部或上部相接。接中部時定向室外端開有放氣孔,定壓室內端開有錐形孔,錐形孔里面配裝一支錐形桿,錐形桿的小端與重球相連接。所說的容器是球狀滾筒,通過轉軸安裝在滾筒外面的套環上,轉軸一端與固定在套環上電動機相聯系,套環兩側通過半軸安裝在支架上,半軸與轉軸相垂直或有一個夾角,半軸一端設有搖柄或通過傳動輪與動力機相聯系。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麥飯石加熱后營養元素充分溶出,肉塊在受熱熟制的同時吸收大量對人體有益的營養元素。調整石塊和肉塊的形狀、比例以及石溫、攪拌速度等參數,可加工出多種不同形態、不同風味的肉食產品,且具有操作簡單、成本低廉等特點,市場前景十分可觀。
圖I是第一種實施例的主視圖;圖2是第二種實施例的主視圖;圖3是第三種實施例的主視圖;圖4是第三種實施例的部件壓蓋和定向泄壓閥的一種工作狀態圖;圖5是第三種實施例的部件壓蓋和定向泄壓閥的另一種工作狀態圖;圖6是第三種實施例的部件雙位自鎖卡的結構原理圖;圖7是第四種實施例的主視圖;圖8是第五種實施例的主視圖。圖中可見滾筒1,開口 2,壓蓋3,轉軸4,支架5,傳動輪6,動力機7,肉塊8,麥飯石塊9,單向定壓閥10,泄壓管11,滑塊12,壓簧13,調壓螺栓14,定向室15,放氣孔16,重球17,錐形孔18,錐頭桿19,連通管20,雙位自鎖卡21,拉簧22,擺桿23,滑孔24,加熱灶2,5,套環26,電動機27,半軸28。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總的構思是將麥飯石加熱使各種營養元素處于離解狀態,然后與肉塊混合,使肉塊在熟制過程中融入更多的麥飯石營養兀素。為了使麥飯石與肉塊能夠均勻的混合,提出適宜的攪拌裝置。下面僅例舉五個實施例第一種實施例先把麥飯石加工成塊狀,再麥飯石塊9燒熱,再與肉塊8放在同一容器中攪拌,以麥飯石塊9的熱量將肉塊烤熟。如圖I所示,容器采用圓柱狀的滾筒1,一側有開口 2,開口 2上面設有壓蓋3。沿滾筒I的軸線穿裝有轉軸4,轉軸4的兩端安裝在支架5上。當然,轉軸4可以去掉筒內的部分,僅在筒外兩端固定安裝。轉軸4的一端裝有傳動輪6,通過皮帶與動力機7相傳動。工作時,開動動力機7,滾筒I轉動,里面的肉塊8和麥飯石塊9相互擠壓碰撞,麥飯石的熱量即可烤熟肉塊8。同時,麥飯石的營養兀素也進入肉塊8。加工完成后,將麥飯石分揀出去,肉食即可包裝出售了。這里所說的麥飯石的形狀和大小、加熱溫度、滾筒轉速、肉塊大小,石塊和肉塊的比例等參數可根據需要來確定。如果所加工的肉塊8要求完整,如牛肉干、醬牛肉等,可以、采用球狀或橢圓狀麥飯石塊,直徑100-200mm,滾筒I的轉速可以低一些,一般每分鐘10-20轉即可。如果肉塊8需要砸碎,如制成肉泥、肉松等,可采用棱角比較尖銳的石塊,轉速也要高一些,一般每分鐘20-60轉即可。麥飯石的溫度以能夠熟化肉塊為下限,以保持石塊完整為上限。一般來說,與肉塊混合后麥飯石塊的表面溫度穩定在100°C以上就可以完成肉塊的熟化,因而麥飯石塊的加熱溫度須高于100°C,以120°C為下限。當然,更高的溫度可以縮短作業的時間,提高生產率,而且可以獲得不同風味的肉食品。麥飯石屬于花崗巖,達到900-1300°C時完全熔化,因而不能超越這個限度。實驗發現,當溫度達到600°C時,麥飯石就開始軟化變形,所以推薦以120-600°C之間為麥飯石的加熱溫度。實驗中麥飯石塊與肉塊混合后的溫度穩定在100-400°C之間,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其中,200-300°C比較便于操作。
當然,這里所說的滾筒I的工作動力可以采用電動機、汽油機、柴油機,也可以用人力、畜力等。采用人力時應在轉軸一端或兩端安裝搖把。或者采用其他可以工作的結構形式,都應屬于本技術方案的范圍。此外,為了方便物料的進出,滾筒I也可以采用圖示以外的開口方式。例如,整個滾筒分為兩個可分合的弧形槽,接合處采用密封措施,出料時分開,滾燒時合并。等等,都應屬于等同的技術方案。為了證明本技術方案的可行性,2008年以來,在多家科研單位的協助下,對麥飯石的營養元素溶出規律、高溫麥飯石熟制肉品的營養變化等進行了多次實驗和檢測,實驗結果證明了高溫條件下麥飯石營養元素溶出速率及加工肉食的營養價值均顯著提高。由于實驗比較復雜,下面僅例舉三個典型的實驗例實驗I :將粒徑為IOOmm的麥飯石塊500g加熱到800°C,另取粒徑為IOOmm的常溫麥飯石塊500g,分別以等量蒸餾水浸泡,按一定的時間間隔測定溶液的電導率值,根據電導率的變化值來判斷產品的離子溶出速率。由于溶液的電導率值與溶液中的離子溶出速率成正比,所以,采用這種方法可以證明溶液的離子溶出情況,也是目前業內普遍采用的方法。測定結果見表I :(表 I)
時間(分)溶液電導率(us/cm)
__21°C麥飯石 800°C麥飯石__增長倍率
I__2^___52.26__20A_
5_ 2.7113.9442.2_
10__3A__109.74__3^4_
20__^2__165.44__5L7_
30__3^__192.27 __493_
60__45__151.65__3^7_
120__41__198.85__48^_
說明麥飯石加熱后的離子的溶出速率大大高于常溫麥飯石中的離子的溶出速率,前者是后者的20-50倍。實驗2 :將粒徑為100_的麥飯石塊置于高壓釜中,以蒸餾水為溶劑,加熱并控制在300°C,另將粒徑為IOOmm麥飯石在23°C下置于蒸餾水中浸泡,分時段取樣送檢。結果表明,前者水內的鈣、鋅、鐵、硒的平均檢出量相當于后者的4-6倍。實驗3 :分別采用三種工藝制取熟牛肉,一種是麥飯石加熱后在300°C下滾燒制取的熟牛肉,第二種是普通工藝制取的熟牛肉,第三種是單用麥飯石常溫水浸液熟制的熟牛肉。三種熟牛肉分別檢測鈣、鋅、鐵、硒的含量。檢測結果麥飯石加熱后在300°C下滾燒制取的熟牛肉比普通工藝制取的熟牛肉高2. 9-4. 2倍,比單用麥飯石常溫水浸液熟制的熟牛肉高出2. 1-3. 6倍。 上述實驗說明麥飯石滾燒工藝生產肉產品是有意義的。同時還說明,所用的麥飯石顆粒可以多次反復使用,因而適于推廣應用。第二種實施例圖2所示的設備和第一種實施例差異不大,也是由滾筒I、開口 2、壓蓋3、轉軸4、支架5、傳動輪6、動力機7等組成,所不同的是滾筒I呈傾斜狀。也就是滾筒I的軸線與轉軸4呈一夾角。這種滾筒I轉動以后,里面的物料不僅繞轉軸4轉動,而且還會沿軸向反復拋動,其攪拌作用更強,加工的效果更好。第三種實施例如圖3所示,這里的滾筒I呈球狀,也是通過轉軸4安裝在支架5上,這種滾筒加工比較方便,強度也比較高,運行也比較穩定,而且具有很好的攪拌性能。本實施例另一個重要改進是在容器上安裝了定壓閥,以便限制滾筒I內的工作壓力,確保安全。需要說明的是一般情況下,生產中滾筒里面的壓力不大,但在液體成分較多時,也可以產生一定的壓力。因此,定壓閥不是不可缺少的裝置,但有了定壓閥設備的適應性會更好一些。顯然,如果滾筒里面的物料完全是固體或氣體,定壓閥就非常簡單了。可是,滾筒I里面也可能有液體,因而定壓閥就只能裝在上面,在下面就會泄出高壓液體。可是,由于滾筒是上下轉動,定壓閥有時在上,有時在下,不能總在上面,所以需要一種在上面時能進行泄壓,在下面時不能泄壓的單向定壓閥10。當然,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的定壓閥有多種,圖3、4、5僅例舉一種,如圖所示,單向定壓閥10裝在滾筒壓蓋2的中部,包括一個豎立的泄壓管11和一個豎立的管狀單向室15,泄壓管11的內口與滾筒I的內腔相通,泄壓管11外端口裝有調壓螺栓16,調壓螺栓14下面接定壓簧13和滑塊12。定向室15外端開有放氣孔16,定向室15里面裝有一個可滑動的重球17,泄壓管11的一側有聯通管20接入定向室15的中部或上部。接中部時定向室15內端要開有錐形孔18,錐形孔18里面配裝一支錐頭桿19,錐頭桿19的小端與重球17相連接。在許用壓力下,滑塊12堵塞連通管20的端口,壓力不能外泄。當壓力超標時,滑塊12受壓上移,連通管20開,高壓流體即可沖入定向室15。當壓蓋2處于上頂時,如圖4所示,重球17下落,放氣孔16打開,此時,高壓氣體就會從放氣孔16泄出。當壓蓋2處于下方時,如圖5所示,重球17下落,堵塞放氣孔16,高壓氣體就不能從放氣孔16沖出。但此時高壓流體會充滿定向室15,給下一次動作造成障礙。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定向室15的內端開有一個外大內小的錐形孔18,重球17下面設有一支與錐形孔18相配合的錐頭桿19。當單向定壓閥10在下時,錐頭桿19隨重球17下落而封堵錐形孔18,當單向定壓閥10再一次轉到上面時,重球17及錐頭桿19再次下行,錐形孔18開啟,定向室15里面的流體受重力作用,并在重球17的推動下流回滾筒I。應當說明的是,上述單向定壓閥10回轉到水平位置時,特別是由上位低速回轉到水平位置時,重球17的重力不能對抗側向的壓力,容易出現瞬間的泄壓現象。由于時間很短,加之本工藝一般不要求在高壓下進行,瞬時泄壓無關大局,因而可以忽略不計。當然,要避免這種現象的方式也是很多的。如圖4、5、6所示,在定向室15的外側加一套雙位自鎖卡21,有一可擺動且可在重球的滑孔內抽拉的擺桿23,一頭固定在閥體,另一頭鉸鏈在擺桿中部的拉簧22,擺桿23的外端插入重球17的滑孔24里面,擺桿23隨重球的平移而擺動,當重球到達兩個端點時拉簧22拉緊擺桿23,即可對重球17施以一定的壓力而與滾筒內壓相抵,從而使重球17處于中位時應能對錐形孔18進行有效的封閉。第四種實施例圖7所不的設備與第二種實施例相似,也是米用球狀滾筒I。所不同的是在球狀滾筒I的下面增加了加熱灶22,可以對滾筒I加熱。當然,這里的加熱灶22的形式很多,可以是以柴草為燃料的土灶,也可以是燃煤灶、燃氣灶等。此外,還可以是電熱灶,電熱灶可以采用電熱盤、電熱環或者電熱膜等,因屬于常規技術,故沒有畫出。在增加熱源的情況下,滾筒I內的壓力可能會方式較大的變化,僅依靠單向定壓閥10在上位時泄壓不能保證安全。因此,圖6的球狀滾筒I安裝了兩個相對的單向定壓閥10,總有一個定壓閥在工作,從而確保安全。當然,為了保證安全,還可以 采用熱熔保險閥,因屬常規技術,這里不再贅述。第五種實施例如圖8所示,滾筒I呈球狀,通過轉軸4安裝在外面的套環26上,轉軸4 一端與固定在套環26上的電動機27相聯系,套環26兩側通過半軸28安裝在支架5上,其中一個半軸28 —端設有搖柄或通過傳動輪6與動力機7相聯系。轉軸4和半軸28相互垂直,或有一定的夾角。工作時,球狀滾筒I既圍繞轉軸4轉動,又隨套環26圍繞半軸28轉動,從而使滾筒I里面的物料得到充分的攪拌,肉塊8熟化的均勻度更高。
權利要求
1.一種麥飯石滾燒肉加工藝,其特征在于將麥飯石塊加熱與肉塊放入同一容器中混合攪拌。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麥飯石滾燒肉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說的麥飯石塊加熱至Ij 120-900°C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麥飯石滾燒肉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說的麥飯石塊與肉塊混合后的溫度穩定在100-400°C。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麥飯石滾燒肉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說的容器是一種柱狀滾筒(1),滾筒(I)的一側設有開口(2)和壓蓋(3),沿滾筒(I)的軸線固定有轉軸(4),轉軸(4)兩端裝在支架(5)上,轉軸(4)的一端設有搖柄或通過傳動輪(6)與動力機(7)相聯系。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麥飯石滾燒肉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說的容器是一種柱狀滾筒(1),滾筒⑴的一側設有開口⑵和壓蓋(3),滾筒⑴的軸線傾斜,固定在水平的轉軸(4)上,轉軸(4)兩端裝在支架(5)上,轉軸(4)的一端設有搖柄或通過傳動輪(6)與動力機(7)相聯系。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麥飯石滾燒肉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說的容器是一種球狀滾筒(I),一側設有開口(2)和壓蓋(3),左右兩端通過轉軸(4)裝在支架(5)上,轉軸(4) 一端設有搖柄或通過傳動輪(6)與動力機(7)相聯系。
7.根據權利要求4或5或6所述的一種麥飯石滾燒肉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說的滾筒(I)的下面設有加熱灶(25)。
8.根據權利要求4或5或6或7所述的一種麥飯石滾燒肉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說的滾筒(I)上設有單向定壓閥(10)。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麥飯石滾燒肉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說的單向定壓閥(10)有一泄壓管(11),泄壓管(11)內口與滾筒⑴的內腔相通,泄壓管(11)內配裝有調壓螺栓(14)、定壓簧(13)和滑塊(12),泄壓管(11)的一旁設有一個管狀的定向室(15),定向室(15)里面裝有一個可滑動的重球(17),定向室(15)外端開有放氣孔(16),泄壓管(11)的一側有聯通管(20)與定向室(15)中部或上部接通。
10.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麥飯石滾燒肉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說的容器是球狀滾筒(I),通過轉軸(4)安裝在滾筒外面的套環(26)上,轉軸(4) 一端與固定在套環(26)上電動機(27)相聯系,套環(26)兩側通過半軸(28)安裝在支架(5)上,半軸(28)與轉軸(4)相垂直或有一個夾角,半軸(28) —端設有搖柄或通過傳動輪(6)與動力機(7)相聯系。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肉食品及生產方和機械,即一種麥飯石滾燒肉的加工工藝及設備。其特點是將麥飯石塊加熱與肉塊放入同一容器中混合攪拌。其有益效果是麥飯石加熱后營養元素充分溶出,使肉塊在受熱熟制的同時吸收大量對人體有益的營養元素。調整石塊和肉塊的形狀和比例以及石溫、攪拌速度等參數,可加工出多種不同形態、不同風味的肉食產品,且具有操作簡單,成本低廉等特點,市場前景十分可觀。
文檔編號A21B5/00GK102630712SQ201210123408
公開日2012年8月15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5日
發明者劉勇 申請人:通遼市草原旭日食品有限責任公司